北京6條地鐵線路超常超強運營 列車擁擠度明顯下降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4月2日電 (記者 杜燕)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簡稱「北京地鐵公司」)在地鐵昌平線、八通線、5號線、6號線、13號線、15號線共6條線路實施新編「超常超強」運行圖,進一步縮短列車運行間隔,提高運輸能力,控制列車滿載率,提高乘客乘車舒適度。目前,15號線早高峰「最大斷面滿載率」由調圖前的49%下降到了43%,昌平線由35%下降到了32%。

新運行圖執行後早高峰擁擠度下降

今天,記者從北京地鐵公司獲悉,為加強疫情防控,北京地鐵按照不超過50%的標準嚴格控制滿載率。

北京6條地鐵線路實施新編「超常超強」運行圖,進一步縮短列車運行間隔,提高運輸能力,控制列車滿載率,提高乘客乘車舒適度。圖為北京地鐵應急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忙碌中。 中新社記者 蘇丹 攝

所謂「滿載率」,可理解為「列車擁擠度」。國家標準《地鐵設計規範》規定,B型地鐵列車車廂定員設計按照每平方米6人計算,那麼根據疫情防控期間控制車廂乘車率50%的要求,車廂站立面積按照每平方米不超過3人來控制人數。

北京6條地鐵線路實施新編「超常超強」運行圖,進一步縮短列車運行間隔,提高運輸能力,控制列車滿載率,提高乘客乘車舒適度。圖為北京地鐵應急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忙碌中。 中新社記者 蘇丹 攝

從3月24日開始,北京地鐵公司所轄的昌平線和八通線開啟「超常超強」運行措施,昌平線早高峰最小間隔由3分40秒縮短至2分鐘,八通線最小間隔從2分50秒縮短至1分58秒。

從3月31日起,北京地鐵公司所轄的5號線、6號線、13號線、15號線4條線路也開始執行「超強運行圖」,以便控制高峰期地鐵車廂滿載率。

北京6條地鐵線路實施新編「超常超強」運行圖,進一步縮短列車運行間隔,提高運輸能力,控制列車滿載率,提高乘客乘車舒適度。 中新社記者 蘇丹 攝

其中,地鐵5號線最小運行間隔從2分鐘縮短至1分45秒,在高峰客流時段通過車輛段聯絡線插車等方式加密車次,最大運力增長14%;地鐵6號線最小運行間隔從2分30秒縮短至2分鐘,在工作日尖峰時段採取大中小多交路套跑的方式,最大運力增長25%;地鐵13號線最小運行間隔由2分30秒縮短至2分鐘,在客流尖峰時段通過車輛段插車、壓縮站停時間等措施,最大運力增加25%;地鐵15號線最小運行間隔由3分40秒縮短至2分35秒,採取大中小多交路套跑方式,最大運力增加42%。

北京地鐵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執行「超常超強」運行圖,是為了進一步縮短列車運行間隔,提高運輸能力,控制列車滿載率,提高乘客乘車舒適度。目前運營情況總體良好,早高峰「最大斷面滿載率」指標下降比較明顯的是15號線和昌平線,其中15號線早高峰「最大斷面滿載率」由調圖前的49%下降到了43%、昌平線由35%下降到了32%。

創新客流實時監測手段

負責人表示,北京地鐵公司一方面制定了超常超強運行圖,縮小列車間隔提高運力;另一方面,創新客流實時監測手段,加強網絡客流分析調度。通過「網絡客流實時監測系統」,對路網16條線的進站、出站、換乘客流以及斷面滿載率情況進行實時監控。

網絡客流實時監控平臺系統每5分鐘刷新一次。在北京地鐵應急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各區間顯示為綠色代表列車滿載率在40%以下,黃色表示滿載率在40%至50%,棕色表示滿載率在50%至60%,紅色則代表滿載率超過60%;各個站點呈綠色代表每5分鐘進站人數在100人以內,黃色表示每5分鐘進站人數在100至300人之間,棕色表示每5分鐘進站人數在300至500人之間,紅色則表示每5分鐘進站人數超過500人。

負責人表示,針對不同情況,地鐵會採取不同的措施。比如斷面滿載率達到40%,相關車站將做好限流準備工作;斷面滿載率達到50%,則下達限流命令,採取交替停止進站5分鐘的限流措施,緩解客流壓力;一旦斷面滿載率達到60%時,將啟動最高響應級別,相關大客流車站將變交替限流為共同限流,以5分鐘為一個周期,緩解客流壓力,也拉開乘客之間的距離。

為何部分區間內停車等候?

負責人表示,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多條線路不斷突破本線的列車最小間隔。目前,由於昌平線、5號線等個別線路終點站折返能力所限,造成列車在接近終點站時需要在區間內停車等候。對乘客出行造成了延誤和不便,對此希望乘客給予諒解和配合。

負責人強調,此種運營組織方式只是針對疫情防控階段所採取的一種特殊的運營組織方式,北京地鐵公司將根據疫情發展形勢和客流需求,及時對列車運行圖進行調整。(完)

相關焦點

  • 北京6條地鐵調圖後 這倆線早高峰擁擠緩解最明顯
    新京報快訊(記者 裴劍飛)「地鐵車廂內擠不擠?」是疫情期間上班族最關心的問題,近期,昌平線、6號線6條地鐵線路陸續開始採取開行大小交路和大站快車等超常超強措施,以期降低車廂滿載率。4月2日上午,記者從北京地鐵公司了解到,調圖後,早高峰期間15號線和昌平線滿載率下降最為明顯。
  • 北京地鐵客流實時監測、超常超強運行圖顯成效 疫情期間高峰出行不...
    3月24日、3月31日,北京地鐵公司分別在昌平線、八通線、5號線、6號線、13號線、15號線6條線路實施了新編超常超強運行圖,縮短列車運行間隔,提高運力。北京地鐵調度指揮中心客流組織工程師韓慶龍表示,就目前來講,新運行圖執行後運營情況總體良好,多條地鐵線路早高峰期間的最大斷面滿載率(即擁擠度)指標下降較為明顯。
  • 今早北京地鐵擁擠度「飄紅」,這兩條線路將有緩堵新措施
    新京報快訊(記者 裴劍飛)今天(3月23日)早上,北京交通指數一度達到了嚴重擁堵級別,讓不少上班族感嘆「周一早高峰迴歸了」。除了路面交通外,今天早上,多條地鐵的擁擠度也紛紛「飄紅」。記者通過北京地鐵微信公眾號查詢後發現,今天早上8點左右,部分地鐵線路陸續出現擁擠,在地圖上呈現為紅色標識,主要涉及昌平線、15號線、6號線、八通線和四號線-大興線。周一早尖峰時段,地鐵6號線、八通線雙雙陷入擁擠狀態。
  • 北京地鐵10號線22日起工作日早高峰「超常超強」運行
    中新網北京4月20日電 (記者 杜燕)自2020年4月22日(周三)起工作日早尖峰時段,北京市地鐵10號線將採取超常超強列車運行方式,通過增加車輛投放,對列車運行圖進行調整優化,精準高效投放運力,突破線路最小行車間隔,降低客流高斷面區段列車滿載率、提升乘客出行體驗。
  • 11條地鐵線路跑進「2分間隔」 疫情結束後現有部分措施將擇優保留
    記者昨天從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及地鐵運營公司獲悉,執行「超常超強」列車運行圖的地鐵線路目前達到10條。算上京港地鐵4號線,北京已有11條地鐵線路跑進「2分間隔」。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運營協調部部長方志偉介紹,從全天客流量大小來看,排名靠前的線路是10號線、4號線-大興線、6號線、5號線、1號線和13號線6條典型通勤線路,客流佔總路網的56%左右。
  • 北京:早高峰部分地鐵列車擁擠度超50%
    【來源:北京日報】早高峰部分地鐵列車擁擠度超50% 地鐵投放最大運力,實施限流等措施降低站車擁擠度 本報訊(記者 李博)隨著北京復工企業日漸增多,地鐵客流逐漸回升昨天早高峰,記者通過擁擠度查詢發現,15號線和八通線進城方向列車擁擠度已超50%。本市地鐵在投放最大運力的同時,實施限流及均衡進站方式,降低站車擁擠度。 昨天早晨7點40分,記者來到地鐵5號線天通苑站,在車站南側的B口外,工作人員正在核驗優先進站乘客的二維碼。儘管從天橋下來的乘客絡繹不絕,但進站通道相對順暢,乘客無需排隊即可進站。
  • 北京早高峰部分地鐵列車擁擠度超50% 客流回升
    隨著北京復工企業日漸增多,地鐵客流逐漸回升。昨天早高峰,記者通過擁擠度查詢發現,15號線和八通線進城方向列車擁擠度已超50%。本市地鐵在投放最大運力的同時,實施限流及均衡進站方式,降低站車擁擠度。  昨天早晨7點40分,記者來到地鐵5號線天通苑站,在車站南側的B口外,工作人員正在核驗優先進站乘客的二維碼。
  • 北京地鐵1號線車輛間隔跑進1分45秒是怎麼做到的
    程功 攝  疫情期間,北京地鐵多條線路採取超常超強措施,11條線路邁入「間隔2分鐘」大關。不少乘客發現,站臺等車的時間減少了,站外排隊限流的情況少了。而在這背後,則是北京地鐵員工用「十八般武藝」努力為列車安全運營保駕護航。
  • 北京部分地鐵線路以「超常超強運行圖」應對疫情期間早晚高峰
    3月24日,一列北京地鐵昌平線列車駛入沙河高教園站。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地鐵昌平線、八通線當天起先行使用「超常超強運行圖」,在早晚高峰時以「大中小交路套跑區間車」、「大站快車」的方式,將最小行車間隔由3分40秒縮短至2分,減少單趟列車乘客密度。
  • 北京地鐵智慧「魔窗」上線 車廂擁擠度、站臺信息實時推送
    央廣網北京4月2日消息(記者劉一荻)今早乘坐北京地鐵6號線上班的李先生驚喜地發現,列車車廂內一扇透明的窗戶突然變身顯示屏:完整的北京地鐵路線圖、立體的站臺地圖、到站信息等一一出現。列車車門上方的停靠站表也被顯示屏取代,和「車窗屏」交相輝映,科技感「爆棚」。
  • 北京哪個地鐵站最擁擠?手機一鍵查詢地鐵站擁擠度(附截圖)
    為期40天的春運今天開始,北京地鐵新添「科技崗」,緩解大客流。其中,將首次發布車站擁擠度信息,乘客出門前就可用手機查詢附近地鐵站擁擠度,選擇舒適度最高的車站上車,這在國內外尚無先例。北京地鐵還專門成立了擁擠度功能開發小組,建立應急響應機制,確保初期數據傳輸順暢、顯示穩定。未來,擁擠度信息將可實現根據乘客出行習慣精準推送。
  • 上海9條地鐵線將增購130列車,人民廣場等十個站年內改造
    據悉,未來列車增購計劃涉及9條線路130餘列車。為此,2016年雖然沒有新地鐵線路建成,但是,地鐵運營部門繼續「挖潛增效」,通過增購列車、增能、車站改造等措施「補短板」,提升地鐵運營水平的安全係數。據悉,2016年上海地鐵全路網共有10座車站開展改造工程,截至8月份,正式開工實施的為5座車站,其中漕河涇開發區、莘莊站已完工。下半年,徐涇東站、人民廣場站、張江高科站等車站的改造正穩步推進中。
  • 北京地鐵5、6、13、15號線特大喜訊!早晚高峰運行圖有變化
    繼3月24日北京地鐵公司在八通線、昌平線採取超常超強措施後,本周一兩條線的早高峰客流量與上周同期相比增漲15%左右,但列車擁擠度並沒有增加。為進一步做好地鐵運營保障工作,更好地應對客流增長,降低列車擁擠情況,提高乘客乘車舒適度和安全性,北京地鐵公司根據目前形勢和復工復產客流增長情況,通過創新網絡化運營思路,優化網絡資源配置和網絡客流分析調度,制定出超常超強應對措施。
  • 北京公交APP年內可查擁擠度 98條線路試點「準點公交」
    新華社資料圖「北京公交」APP年內將增加刷碼乘地鐵功能,並可線上查詢公交車擁擠度。同時,98條線路將試點「準點公交」,網約小巴、無人駕駛也將與市民見面。「北京公交」APP除了年內可刷碼乘地鐵,還將在12月份上線擁擠度查詢功能,用戶打開軟體查看地圖上的車輛位置時,可通過顏色判斷車內擁擠度,比如綠色代表有座、黃色代表沒座、紅色代表擁擠。定製公交方面也制定了新的發展規劃。
  • 大連地鐵規劃22條線:運營線路有4條、在建6條、擬建12條
    截至2020年10月,大連地鐵運營線路共有4條,四條線路全部採用地鐵系統,運營裡程共計157.88千米,共設車站68座。 大連地鐵運營情況——運營線路共有4條,四條線路全部採用地鐵系統,運營裡程共計157.88千米,共設車站68座
  • 北京地鐵,變!變!變!
    「2號線53米,首都機場線142米,13號線419米,東直門公交樞紐375米……」從東方銀座地下的地鐵入口進入到東直門站,走過安檢和檢票閘機,牆上的四條「彩帶」組成一面換乘指示牌,前往每條線路需要的步行距離,全部清晰地標了出來,乘客只要跟著指示牌的箭頭走,就能找到正確的方向。
  • 智能列車亮相北京地鐵6號線 車窗三維顯示行車信息
    「智能列車」亮相北京地鐵6號線。 中新社記者 蘇丹 攝中新網北京4月2日電 (記者 杜燕)從地鐵列車車窗上可看到前後車廂的擁擠程度、能提前知曉即將到站的換乘站路線圖……2日,記者登上北京地鐵6號線智能列車,看到它的車窗變成屏幕,顯示出列車行駛信息、前方車站信息,車門上方也增加顯示屏,實現「車窗屏」交相輝映服務高效服務乘客。
  • 9號線「跑」進1分45秒,已達北京地鐵最小間隔時間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4月8日開始,北京地鐵8號線(北段)、9號線、亦莊線、房山線四條線路將採取超常超強列車運行方式,通過增加車輛投放、採取大小交路套跑、壓縮站停時間、突破最小行車間隔等超常超強措施,對列車運行圖進行調整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