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廊變「聯廊」,福田這所學校颳起了「對聯風」!
「我們寫的對聯在這邊,沒想到竟然被撰刻起來掛在學校了。」中考前,聽聞老師說2019年春節期間書寫的對聯被學校掛在了長廊上,初三(10)的吳佳儀與羅芳非常開心,兩個人急匆匆地從教學樓跑下去,尋找自己的那副對聯。
學生寫的對聯,被撰刻掛在了連廊上
「梅墨書香映冬夏,山痕詩影寫春秋」「梅馥詩韻蘿下繞,山石噪鵑林中淘」兩幅對聯分別是吳佳儀與羅芳的作品。「很幸運也很幸福,這像是畢業前的禮物,我在梅山留下了自己的足跡。」羅芳感慨說。在吳佳儀看來,留下的不僅是對聯,還有中學記憶。「梅山中學有著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在這種氛圍下學習特別舒服,對聯也可以幫助我們深入了解傳統文化。」
6月初,梅山中學將80副以「梅」「山」開頭的對聯撰刻在木板上,正式掛在校園中的連廊中,學生上下課亦或是校園中遊走休憩,都能穿梭在這些對聯中,大家笑稱這是「聯廊」而非「連廊」。
歷經半年,打造校園「聯廊」
為什麼會打造「聯廊」校園景觀呢?據書法社老師徐南洲介紹,梅山中學倡導打造「中式校園」,一直都有寫對聯的傳統,2019年春節放假前,按照慣例在教室、辦公室、學校大門張貼春聯。「原本計劃擅長書法的老師來寫春節對聯,但是我們更想讓學生也參與進來。」徐南洲說。於是,一場「撰寫春聯」徵集活動就開始了,學生、家長、教師、社會賢達都踴躍參與到現場撰、寫春聯活動中去。
2019年春節寒假期間,梅山中學的家長群、學生群熱鬧起來。「我打開看群聊,200多條消息,同學老師們玩兒起了對聯接龍。」吳佳儀說。原來「寫春聯」活動並沒有停止,學校正式發起了公告,徵集梅山中學大門春聯的活動。德育處主任彭永宏介紹,這次活動要求上聯以「梅」字開頭,下聯以「山」字開頭,抒發對學校、師生的美好祝願和對新年的美好期盼。
「沒想到,除了學生、老師,連家長、畢業學生及社會各界人士都參與了進來。」據彭永宏介紹,經統計,共有160人次參與到活動中來,徵集到對聯兩百多副。最終,學校評選出70副優秀作品進行撰刻,並掛在了校園連廊石柱上。此外,國學社還從70副優秀作品中挑選了18副作品,進行裝裱展示。「楹聯徵集、書寫、評獎、板刻設立楹聯區、裝裱展覽是我校中式校園文化建設系列活動之一。」徐南洲介紹。
「起初並不知道學校會將我們的對聯撰刻掛起來,太意外了!」羅芳感嘆說。在她看來,諸如寫對聯等活動,有利於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希望學校把中式校園的詩書氛圍傳遞下去。」畢業之際,吳佳儀表示,她喜歡詩書環繞的校園風。「剛開始寫對聯,覺得很難,但老師會對我們進行指導,寫完後收穫滿滿。」她說,寫對聯可以讓自己在緊張的學習中放鬆。
延續傳統,未來還將有更多主題對聯活動
「通過寫對聯,學生接觸傳統文化,同時還能學習楹聯知識,擴大知識面。」彭永宏說,徵集到的對聯不僅有師生作品,還有很多優秀作品是孩子與父母合作而成,有的結合學校辦學成效去撰寫,有的將「六J」辦學理念巧妙的納入楹聯,有的還將自己喜愛的老師名字藏於楹聯......非常有紀念意義。如「梅香四溢季節中道揚帆,山花爛漫歲月學海泛舟」就是由2018級初一(3)班張鈺綺與爸爸媽媽一起書寫的。「梅子盈園喜得陣陣春風化雨,山花漫野欣看枝枝桃李芬芳」是2017屆畢業生李伊凡送給母校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出自柏華老師之手的優秀作品「梅吟風雅頌,山敘家春秋」,將張掛在學校大門的石柱上。徐南洲老師介紹,在「聯廊」中的對聯,展示的書寫方式也各有不同,包含了「楷書行隸篆」多種方式。
「我們要把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下來,以各種各樣的趣味活動讓學生喜歡且參與其中,而不是進行簡單地說教。」梅山中學校長王雲虎表示,打造中式校園,希望每一位走進學校的人,都能夠感受到這座校園的中式韻味和與眾不同。「傳統文化不一定是一首詩,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種實際行動,除了學生和家長,我們還希望更多社會賢達也能來梅山中學留下『對聯足跡』。」未來,梅山中學還將延續寫對聯的慣例,以不同的主題呈現更多傳統文化。
【採寫】唐小豔
【通訊員】羅海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