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報訊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市企業和市民朋友們紛紛向武漢抗疫一線捐贈物資、款項。涉及公益捐贈,大家的愛心匯成了這個冷清冬日中最溫暖人心的暖陽,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公益捐贈者,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其實可以享受稅收優惠。那麼,可享的稅收優惠政策有哪些?通過怎樣的手續在什麼時間辦理?記者向杭州市稅務局求證,並獲得了最權威的回答。
問:市民對哪些公益慈善事業的捐贈可以享受稅前扣除?
答:市民個人通過我國境內符合條件的公益性社會組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等國家機關,向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的捐贈,發生的公益捐贈支出,可以按照個人所得稅法有關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問:市民個人發生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支出,可以享受多少扣除?
答:個人所得稅公益慈善事業捐贈的扣除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全額扣除,二是限額扣除。
可以全額扣除的公益性捐贈項目主要有:
(1)通過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向紅十字事業的捐贈;
(2)向中華健康快車基金會和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中華慈善總會、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和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等基金會的捐贈;
(3)通過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向教育事業的捐贈;
(4)通過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向福利性、非營利性老年服務機構的捐贈;
(5)通過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向公益性青少年活動場所的捐贈。
除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全額稅前扣除的事項外,個人捐贈的扣除限額,按照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確認。
基本公式為:扣除限額=應納稅所得額×30%。在此限額內,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公益捐贈支出據實扣除。
問:市民進行公益捐贈,應取得何種憑證作為稅前扣除依據?
答:市民公益捐贈時,應注意取得符合條件的捐贈票據,以便進行扣除。
問:企業可以稅前扣除捐贈支出的範圍是什麼?
答: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用於慈善活動、公益事業的捐贈支出。
問:企業捐贈支出的扣除限額是多少?
答:企業當年發生及以前年度結轉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準予結轉以後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比如企業2020年發生500萬捐贈支出(符合公益性捐贈支出條件),2020年會計利潤是4800萬,則2020年公益性捐贈支出扣除限額為4800×12%=576萬>實際捐贈額500萬,因此該企業2020年公益性捐贈支出可以全額扣除。
問:企業本年捐贈支出150萬(符合公益性捐贈支出條件),但本年企業的會計利潤為零,或企業本年發生虧損。那麼捐贈額還能扣除嗎?
答:如果企業本年會計利潤小於等於零,則本年發生的捐贈支出當年不能稅前扣除,但可以全額結轉到以後年度在限額內進行扣除。如2020年發生捐贈支出150萬,2020年企業虧損200萬,那麼這150萬捐贈支出可以全額結轉到以後年度在限額內進行稅前扣除,但結轉年限自捐贈發生年度的次年起計算最長不得超過3年。
問:企業如何享受公益性捐贈支出稅前扣除的優惠政策?
答:企業進行公益性捐贈時,要注意留存相關的公益性捐贈票據。2020年發生的捐贈支出,在企業所得稅季度預繳時即可按實際發生數進行稅前扣除,在年度彙算清繳時再按上述扣除限額標準調整準予稅前扣除金額。
捐贈憑證扣除有效期一般為取得憑證後到下次申報所得稅時辦理之前。
具體可致電12366諮詢稅務部門工作人員詳細了解扣除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