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戈壁荒漠、雪域高原,鐵路修到拉薩,使青藏地區「舊貌換新顏」;歷時9年建設,攻克重重難關,蘭渝鐵路成為西南至西北間便捷高效運輸大通道...推進西部大開發,鐵路從未缺位。站在歷史新起點,揚帆啟程正當時!人民鐵路更需以「開路先鋒」為己任,闖出一條助力西部高質量發展新路徑,開創愈加美好、廣闊新未來。
自2000年我國按下西部大開發戰略決策「啟動鍵」,經過20年砥礪奮鬥,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經濟產業等得到蓬勃發展,西部地區人民幸福感、獲得感、滿足感大大增強。西部地域廣闊、潛力巨大,把西部地區開發好、建設好、發展好,不僅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要基礎所在,更作為戰略要地,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之路進一步擴展了戰略發展迴旋空間。加快西部大開發,責任重大、意義深遠。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7大類36項,近萬字具體舉措,書寫了新時代開啟西部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我國經濟社會協同快速發展賦予強勁動能。鐵路作為經濟社會發展主力軍,定可在構築新格局中「大有可為」。指導意見中,加快川藏鐵路、沿江鐵路等重大工程規劃建設、加強綜合客貨運樞紐建設、積極發展多式聯運等11項部署要求,即是人民鐵路義不容辭,踏上徵程的「路線圖」「施工表」。高質量完成好使命任務,不僅是檢驗鐵路部門擔當與否的試金石,更是做好黨和國家信賴的骨幹力量,回饋人民信任的有力踐行。
闖出保障國計民生路,創出美好生活新願景。要想富,先修路,打通道路「梗阻」,百姓才能邁開步子、無憂前行。西部地區自然環境複雜,人流、物流難以「走出去」「引進來」,這是制約發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推動西部鐵路高質量發展中,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用鐵路行業科技發展力量、技術優勢,最大限度衝破、化解自然條件限制,使鐵路線連通西部地市縣區,織密成「網」,同時「快慢」結合,以高速動車組列車縮短廣闊地域空間距離並加速「流動」,以多站點、低票價「慢火車」為尚處貧困地區人民帶來愈加便捷美好出行體驗,使鐵路在助力脫貧致富、服務國計民生中闖出通向美好生活新願景的暖心之路。
闖出助推經濟發展路,創出協同發展新格局。與東、中部地區相較,西部地區看似發展滯後,實則擁有有利區位條件與廣闊發展空間。就區位條件而言,西部地區是「一帶一路」路上絲綢之路必經地區,近年來伴隨鐵路中歐中亞班列快速發展,完成有條件、有能力成為各地產品走出引進國門集合、中轉、儲存等一體化物流中心;就發展空間而言,新樞紐、新通道在相較新環境下的新布局,以及無水港、多式聯運等新型物流運輸模式的構建,有利於多方式加速「產、供、銷」鏈條「流動」,盤活區位經濟,為西部發展新格局的建立具有極大推動作用。
當前,伴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駛入「快車道」,不斷增強的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使西方社會一些始終戴有「有色眼鏡」政客,企圖分裂、破壞我國團結穩定,肆無忌憚遏制「中國夢」的實現。面對當前複雜國際形勢以及前方道路更為艱巨困難與挑戰,加快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加速經濟社會發展、增進民族團結、增強防範化解風險挑戰能力,實則是戰略轉折期、戰略機遇期,勝利曙光初顯中的制勝良策。因此,深入貫徹落實指導意見,鐵路加快闖新路、創未來的步伐,啟程正當時!
筆者相信,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各級政府、各行業企業同幫互助共建下,在西部地區人民拼搏奮鬥下,高質量完成好這場跨世紀偉大工程,定能在行穩致遠中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