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大家一定不陌生。想必沒有多少人沒吃過火鍋,雖然現在川渝地區的朋友一直想要告訴大家,只有川渝火鍋才算正宗火鍋,但這樣的看法未免太過小家子氣,因為追溯起源,火鍋從秦朝的大鼎煮食物演變而來,在大部分人看來,有一口鍋咕嘟咕嘟煮著食物的,就可以叫做火鍋。
中國的火鍋品類極多,除了上面說到的以麻辣鮮香見聞的川渝火鍋,還有清淡可口的潮汕牛肉火鍋、講究頗多的老北京涮羊肉銅鍋、集多種山珍的雲南菌子火鍋、用海味堆砌出來的福建海鮮火鍋。形形色色的火鍋,包囊了肉類、蔬菜、菇類,再加上各自調配的蘸料碟,可以說,火鍋是最適合大眾口味的美食。
中國火鍋的口味並不統一,你很難想像,同樣是在中國的南方,人們的口味就有那麼多變化。四川,南方的美食之都,愛好的火鍋一定是香辣,紅油在鍋裡冒泡,豬下水是火鍋的常客。潮汕,和四川比肩南方美食城市,喜歡的卻是一鍋清湯,食材重點是牛肉,新鮮的牛肉還未進入僵直期,就被送進鍋裡。
更不要說西南地區的山珍火鍋,和東南地區的海味火鍋,所謂「山珍海味」,只要到雲南和福建兩地走一圈,你才能明白兩地的火鍋滋味有多麼不同,但那個「鮮」字卻一直縈繞在腦海中,無論是深山裡的菌菇,還是深海裡的海鮮,中國火鍋海納百川,全都能成就一鍋美味。
再看韓國的火鍋,最出名的便是芝士泡菜火鍋。鍋裡的食材不外乎拉麵、泡菜、芝士、白菜、午餐肉、金針菇、年糕等等,相信年輕人都有去過韓國料理店品嘗過這種芝士泡菜火鍋吧?這種火鍋的精髓就在芝士、泡菜和拉面上,如果家裡有海鮮,還可以把海鮮放進火鍋裡。和中國火鍋相比,韓國火鍋烹煮食材的時間更久,而且煮得越久,食材越好吃。
接著我們看日本的火鍋,日本的火鍋種類也相當多,海鮮有鮟鱇鍋、魚肉鍋,肉類有壽喜鍋、雞肉鍋,養生類有藥膳鍋、豆皮鍋等。日本人吃火鍋,總是將火鍋的種類劃分得十分明確,火鍋的規格比較小,鍋裡只能有一種主要食材,比如說鮟鱇魚火鍋,主材料就是鮟鱇魚,其他的配料就是白菜、豆腐、香菇、胡蘿蔔,增添顏色和營養罷了。
日本的火鍋口味比較清淡,但主要的味道調配,離不開一種食材,那就是味增。在他們看來,火鍋裡要是沒有味增調味,味道就不夠美味。味增由黃豆發酵製成,有紅味增、白味增、綠味增等多種選擇,不同產地和商家產出的味增雖然味道略有不同,但那股發酵的黃豆味是不會改變的。
最後我們來看泰國的火鍋,大家很熟悉泰國的火鍋,也就是冬陰功鍋。泰國的火鍋非常重視香料,冬陰功鍋酸辣清香,歸功於各種香料釋放出來的味道。檸檬、洋蔥、香草是泰國火鍋裡常見的食材,熬製出來的湯雖然看起來比較清澈,但是口味比較重,需要和白米飯一起吃,很下飯。
大家發現了嗎,雖然這些國家都在亞洲,而且距離也很相近,同樣都有火鍋這種美食,但是差距非常巨大。這是因為不同地區有著截然不同的口味,在歷史變遷中,一個地區的人口味確定一個方向,火鍋的味道也會向那個方向改變,呈現出來的就是亞洲多樣的火鍋文化。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