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中國!日本、韓國、越南、泰國也過中秋節!怎麼過呢?

2020-12-15 益點點

中秋節是東亞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起源於中國,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約在農曆的9月至10月初。按照中國的農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中秋節也是朝鮮、韓國、日本、越南、泰國、琉球 的傳統節日。

不一樣的中秋在越南是兒童節!

越南的中秋節又稱為「望月節」 ,但卻是一個兒童節日。中秋當日孩童在家聽著長輩們講述「阿貴傳說」的故事,是類似「傑克的豌豆」的神話,有名叫阿貴的孩子因一株菩提樹升上月宮,鄉親們為感念他而在當天掛燈籠慶祝他成仙。這天各地有舞獅表演和燈籠秀,所有越南的孩童都要提著鯉魚燈出門,取其「鯉魚躍龍門」的吉祥之意。

我們從小聽到的故事,都是嫦娥私吞仙丹,輕飄飄地飛上月宮。但對於越南的孩子,飄上月宮的人不是嫦娥、而是四處替人治病的阿貴。阿貴治病手法很特別,手持菩提樹替人醫治,治好的人愈來愈多。突有一日,阿貴手中的菩提樹飛上月宮。為了感激阿貴,那些被治好病的鄉親們,每逢八月十五,掛出燈籠來慶祝阿貴成仙。不過,和中國等地不同,越南的中秋節並沒有放假。

韓國,朝鮮的中秋節是感恩節!

中秋節在韓國(朝鮮)被稱為「秋夕」,和春節、端午節並列3大節日,但與中國不同的是,韓國中秋節是返家團聚祭祖的節日,代表食物首推松糕。中秋節在韓國是一年中的最大民俗節慶,比春節還要大,農曆8月15日前後加起來連放3天國定假日,若銜接上周休二日,則連假天數更長。韓國民眾利用長假返鄉探親、歸省掃墓,類似「民族大遷徒」的南韓民眾舉國南來北往人數,估計突破4000萬人次。

中秋節當天,家家戶戶一早就開始進行掃墓祭祀活動。由於秋天是收穫的季節,韓國人會以剛採收的新米炊飯、釀酒,並做成中秋代表食物松糕,藉這些祭品感謝祖先保佑,報告這一年豐富的收穫,在英文中也因此被稱做「韓國的感恩節」。

不吃月餅,日本人如何過中秋節?

在日本,有兩個中秋節:除農曆八月十五日外,農曆九月十三日也是,雖然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廢除農曆,但是各地仍保留著中秋賞月的習俗。日本農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節被稱為「十五夜」或「中秋節」,而那天的月亮的就稱為「中秋の名月」或「芋名月」。日本的賞月習俗是源於中國,中秋節自從1000多年前傳到日本後,那時開始出現賞月及舉行宴會的風俗習慣,被習慣稱為「觀月宴」。跟我們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所不同的是,日本人在賞月時吃的是江米糰子,稱為「月見団子」。

在十五夜,日本鄉村民眾還有一個的主要習俗主要是祭月、慶豐收。為了對自然表示感謝,日本人要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人們在月光朗照的地方擺上芒草或其他鮮花,供上剛收穫的芋頭、紅薯、白蘿蔔、豆子等,用新糧做的食物如糰子、饅頭、年糕、米飯、麵餅等,還有蘋果、梨、柿子等水果。有的地方還擺上水酒,旁邊放上燈籠。在這些供品裡面,最重要、最有十五夜節日特色的是芒草、芋頭、月見団子。

在十五夜節日期間,日本各地還流行過一種有趣的「偷」俗。行偷的人是小孩子們,偷的東西主要是各家祭月的供品。有的是趁主人看不到時摸進家門偷的,也有的地方要先跟主人打招呼才可以「偷」走。

泰國人把中秋節稱做「祈月節」!

根據泰國華人的民間傳說,農曆的八月十五日當晚,家家戶戶必須在門前擺上方桌,並且在桌上供奉觀音菩薩及八仙,還有壽桃、月餅等。因為,傳說在八月十五日當晚,八仙會各顯神通帶著壽桃至月宮中為觀音菩薩拜壽,隨後觀音菩薩和八仙們便會「降福生靈、壽澤人間」!此外,中秋節當天,華人的住家或是社區,會張燈結彩以及擺置大型觀音菩薩的手札花燈,小朋友們則會手提各式各樣的燈籠遊街嬉戲,和中國的元宵節節慶慶祝方式幾乎一模一樣,非常有趣。只可惜的是,這樣的慶祝方式隨著時代的改變,在曼谷地區已經漸漸減少當中。還好,在泰國其他的地區依舊保持著這個傳統文化習俗。

祈月節大象表演

相關焦點

  • 中秋節奇葩習俗大盤點,韓國掃墓,越南過兒童節,泰國拜神!
    中秋大家都知道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傳統節日。那除了中國呢?其實中秋節不止是中國人獨有的節日。而是東亞多個國家共同過的節日,只是習俗各不相同。如日本、越南、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都有過中秋的習俗的哦。
  •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外國人過不過中秋節?又是怎麼過的呢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並且是大家都很重視的一個節日,實並非只是中國獨有外國人也過,那麼外國人過不過中秋節呢?外國人又是怎麼過中秋節的?一、日本「月見節」在古代,日本人稱中秋節為「月見節」。節日這天,成千上萬的居民都穿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裝,吟唱吆喝,扶老攜幼,抬著神龕到廟裡去進香。
  • 韓國、日本、越南也過中秋節?細數漢文化圈內的中秋節習俗
    漢文化圈——是以漢族文化為文化載體的區域的統稱,漢文化圈包括中國、越南、日本、朝鮮、韓國、東南亞部分地區。 中國文化傳播的途徑有以下幾種:一、中國歷史文化空前繁榮時期,各國派遣使者來中國,學習了解相應的習俗,回國後,再大力宣傳發揚;二、移民,華人自己把文化習俗帶去國外,例如新加坡,總人口的80%都是華人,不難猜到這些移民者會將中國文化帶到新加坡的本土文化之中, 中秋節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從唐朝開始就隨之傳播到日本、朝鮮半島
  • 除了中國,這些國家也過中秋節,是韓國最重要傳統節日
    1、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日本人在這一天同樣有賞月的習俗,被稱為「十五夜」,在日語裡稱為「月見」。1000多年,中秋節傳到日本,與中國人在中秋節的時候吃月餅不同,日本人在賞月的時候吃糯米糰子。為了對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謝,日本人還舉行各種慶祝活動。
  • 不只是吃月餅賞月亮,歪果仁的「中秋節」這麼過
    不過,小編要考考大家,世界上只有我天朝人民過中秋節嗎?答案是NO!那麼再加上日本和韓國?還是NO!要知道,月亮作為古人心中的「全民女神」,一直以來都是各國人民崇拜的對象,世界各地、尤其是亞洲各國在月圓之日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慶祝方法,不少地方甚至也有「中秋節」!那麼,歪果仁都是怎麼過「中秋」的呢?也和我們一樣吃月餅、賞月亮嗎?
  • 不只是吃月餅賞月亮,歪果仁的「中秋節」這麼過【荔枝說】
    不過,小編要考考大家,世界上只有我天朝人民過中秋節嗎?答案是NO!那麼再加上日本和韓國?還是NO!要知道,月亮作為古人心中的「全民女神」,一直以來都是各國人民崇拜的對象,世界各地、尤其是亞洲各國在月圓之日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慶祝方法,不少地方甚至也有「中秋節」!那麼,歪果仁都是怎麼過「中秋」的呢?也和我們一樣吃月餅、賞月亮嗎?
  • 外國人眼中的中秋節:日本吃糯米韓國過「月夕」
    農曆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在中國的外國人又是如何感受中秋文化的呢?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的中秋節不單單是華人的節慶,也是日本和韓國的傳統節日。來南通參加第九屆亞洲藝術節的日本國際珠算普及基金會理事長原田佑介告訴記者,在日本,人們把中秋節叫做「芋明月」。這一天裡,日本人也會像中國一樣賞月,日語稱「月見」。
  • 日本人也過中秋節?畫風卻跟中國完全不同!
    其實中秋節的這些習俗不僅在我們中國有,也傳入了臨近的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日本人同樣也過中秋節,不過中秋節這天不是法定節假日,過中秋的習俗也跟我們不太相同。十五夜與中秋的名月在日本,很少聽到中秋節這個說法,日本人習慣把陰曆8月15日的夜晚稱為「十五夜」(じゅうごや),而把這天的滿月稱為「中秋の名月」(ちゅうしゅうのめいげつ)。注意是「名月」,不是「明月」哦!
  • 外國都是如何過中秋的?韓國人將其與春節並列,日本卻幾乎沒人過
    眾所周知,中秋節起源於中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不過在深受中華文化影響、使用著相同曆法的國家,比如日本、韓國、越南等,也有著與中秋節類似的節日,只不過各國稱呼不同罷了。日本人通常把這一天叫做「月見節」,韓國當地則稱之為「秋夕節」。
  • 中秋節怎麼過?中國人吃月餅日本人烤糯米糰,韓國越南更奇怪
    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神話故事:嫦娥奔月、雲裳羽衣像許多文化慶典一樣,中秋節當然少不了美麗的神話。
  • 中秋節快樂~~~了解下韓國的中秋節是怎麼過的?
    --韓國的中秋節是怎麼過的?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跟家人團圓的日子了,今天大家跟小編一起了解下中國跟韓國的中秋節差異吧。中秋節是源於中國的傳統佳節,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不僅在中國,在我們的鄰近國家--韓國,中秋節也是重要的節日。韓國人對中秋的重視不亞於春節。今天就跟小編一起看下韓國人是怎麼過中秋的吧。
  • 除了中國,原來日本韓國也有中秋節,三國中秋節有什麼不同呢?
    其實,這個節日不僅對於中國人很重要,在整個東亞文化圈,如與中國一衣帶水的韓國、日本,中秋節同樣也是一個重要節日。 眾所周知,中國文化對於這兩個國家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日韓兩國的中秋節,自然與中國都有著很大的關係。不過隨著時代變遷,中國與日韓慶祝節日的方式開始變得有所差異,飲食文化、節日時長等方面更是不同。
  • 韓國過的八月十五,並不是我們中國的中秋節,而是另一個節日
    再過兩天中秋節就要到了,每年的這個時候,韓國都要出來證明一下中秋節是他們韓國人的思密達。那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韓國人歷史上的中秋節。秋夕即韓國人的中秋節,他們在中秋那三天即8月14至16放三天假。因此,中秋節也被稱為韓國的感恩節。
  • 除了中國,這幾個國家也過中秋節,在韓國和春節一樣重要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但節日的內容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以往的中秋節是一個祭祀節日,古代的帝王往往在中秋節這一天祭月,以求得風調雨順,國家穩定。但是,由於古代中國擁有者發達的科技,蓬勃的經濟和先進的文化,中秋節在整個東亞文化圈都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國也保留下來了中秋節的傳統。但是由於距離和文化的差異,中秋節在傳播的過程中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這導致了如今中秋節在每個國家都有著飲食文化和習俗上的不同。
  • 這些國家也過中秋節
    9月18日,韓國首爾,民眾戴著口罩欣賞人造月亮。韓國首爾城東區當日舉行活動,將月亮表面的影像投影在一個直徑12米的大氣球和一些小氣球上,吸引眾多市民前來參觀。活動舉辦方說,希望在中秋節來臨前通過「人造」月亮,表達對未來美好的願望。
  • 國外的「中秋節」是怎麼過的?知行君一一為您揭曉
    在日本,他們稱中秋節為「月見節」,在那天會有成千上萬的人們穿著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裝,沿街吟唱吆喝,扶老攜幼,抬著神龕到寺廟進香,孩子們還會到野外採集象徵吉祥如意的野草來裝扮房子,寓意迎來幸福。等到晚上的時候,全家人會聚在院子裡,擺上豐盛的瓜果,米糰子,然後分食,賞月,聆聽長輩們講述關於月亮的神話,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只剩下少部分地區保留過「月見節」的習俗,其他日本人已經不過中秋節,那天他們可以不工作,在家裡喝著啤酒,看著電視節目。在韓國,中秋節被稱之為「秋夕節」,秋夕節是韓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是一個豐收和感恩的節日,甚至比春節更隆重。
  • 中秋節的神秘來歷
    今天是中秋節,大蟲貌似沒有寫過中秋節的文章,今天就來補一補。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東亞、在中國,對月亮的崇拜,隨著宗教在中國大陸的消退,慢慢地淡去它原有的色彩,與大吃大喝有關的家人團聚,卻變成了中秋節最本質的內容。下面是一些也過中秋節的國家。(一)韓國:是韓國一年中放假最長的節日。(二)日本:在日語裡稱為「月見」。
  • 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中秋節」的歷史由來
    ——意思是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天祭拜月亮,要求祭拜月亮所用的餅要圓的,所用的西瓜呢,也應該劃成蓮花形狀......如果有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的,這天也必須返回婆家,也就是說這一天是團圓的節日。七.全世界都有哪些國家過「中秋節」:中秋節不單單是華人的節日,也是韓國、日本等國的傳統節日。
  • 中秋節的日語怎麼說?日本過中秋節嗎,有哪些習俗?
    再過一兩天就是中秋節了,小夥伴們恐怕已經迫不及待地奔赴在回家的路上了。在中國,中秋節是一個團圓的日子,雖然現在節日氣氛沒有以前那麼濃厚了,但是每年到這一天,我們還是很歡悅滴!說到中秋節,很多人就問,日本有沒有中秋節呢?其實,日本也有中秋節,只是它不是作為傳統節日出現的。
  • 國足踢不過日本、韓國情有可原,可踢不過越南、泰國的原因是什麼
    日本、韓國都是發達國家,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大家為了進國家隊,拼命練球,各大比賽也都全力以赴,踢得越好,收益越高。普通人的收入也很高,從小就可以培養孩子的愛好。強壯的韓國足球運動員富裕的人家裡,往往既有有足球、籃球、排球,又有溜冰鞋、鋼琴、繪畫板等等,從小大部分活動都嘗試過,東方不亮西方亮,很容易找到自己最擅長的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