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秋佳節之際,祝福的話知行君不再贅述,畢竟作為我國傳統節日中僅次於春節的另一重大節日,關於它的來歷,習俗,大家都已經爛熟於心,今天知行君想和大家聊聊外國人是如何度過這個傳統節日的。
在日本,他們稱中秋節為「月見節」,在那天會有成千上萬的人們穿著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裝,沿街吟唱吆喝,扶老攜幼,抬著神龕到寺廟進香,孩子們還會到野外採集象徵吉祥如意的野草來裝扮房子,寓意迎來幸福。等到晚上的時候,全家人會聚在院子裡,擺上豐盛的瓜果,米糰子,然後分食,賞月,聆聽長輩們講述關於月亮的神話,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只剩下少部分地區保留過「月見節」的習俗,其他日本人已經不過中秋節,那天他們可以不工作,在家裡喝著啤酒,看著電視節目。
在韓國,中秋節被稱之為「秋夕節」,秋夕節是韓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是一個豐收和感恩的節日,甚至比春節更隆重。從農曆的八月十四日開始全國上下放假3天,共慶佳節,在秋夕節那天全家人會齊聚到爺爺奶奶家,然後一家人先去祭拜祖先,然後在晚上的時候,全家人在院子裡跳舞,賞月,女孩子穿上豔麗的傳統服飾,在皎潔的月光下圍成一圈翩翩起舞,跳起美麗的「羌羌水月來」舞。「羌羌水月來」 ()就是數十名婦女手拉手圍成圈,一邊唱著「羌羌水月來」,一邊繞圈轉的遊戲,是專屬於女孩子的舞蹈。
在泰國,中秋節被喚作「祁月節」,每到泰國的八月十五夜,家家戶戶會用甘蔗紮成拱門,男女老少集中參拜月亮,桌上供奉著中國民間傳說的「八洞神仙」,個個栩栩如生;桌上還擺滿了壽桃,月餅之類的美食。據當地傳說,中秋祁月,八仙會帶著壽桃到月供給菩薩祝壽,菩薩神仙就會降福生靈。
在緬甸,緬甸人會在8月的「月圓日」大張燈火,以慶祝「光明節」的來臨,是夜,萬家燈火,亮若白晝,到處是不夜城鄉,緬王每年親自主持慶祝活動,國王還會在衛隊和文武百官簇擁下,出宮關燈並舉行盛大施捨。各地還會通宵達旦地放電影,演話劇,跳舞唱歌,佛塔內還有大規模的布施齋飯等活動,場面非常熱鬧。
最後知行君以唐朝名相張九齡的《望月懷古》為那些在中秋佳節之際堅守崗位,默默奉獻的工作者們送去深深的祝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