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護區遭侵佔破壞 生態環境部約談多地政府和部門負責人

2020-12-18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9月27日消息(記者杜希萌)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來自生態環境部的數據顯示,我國已建成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超過2700個,佔陸地國土面積的15%左右,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確保生態系統安全穩定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但一些地方忽視生態保護,在本應禁止或限制開發的保護地內,大肆開發工礦、發展旅遊、養殖乃至房地產等違建項目,對保護區生態造成極大破壞。此前,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遭生態破壞,秦嶺北麓大量違建私人別墅都引發了媒體和公眾的關注。

就在昨天(26日),因區域內侵佔破壞自然保護區問題嚴重,生態環境部集中約談錦州、延邊、鎮江、宣城、沙坪垻、北碚、麗江、西雙版納等八市(州、區)政府負責人和安徽、重慶、雲南林業主管領導。

這是今年生態環境部約談席上人數最多的一次集中約談,遼寧錦州市長於學利,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州長金壽浩,江蘇鎮江市長張葉飛,安徽宣城市長張冬雲,重慶沙坪垻區區委書記江濤、北碚區區長何慶,雲南麗江市長鄭藝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州長羅紅江,以及安徽省林業廳廳長牛向陽、重慶市林業局局長沈曉鍾、雲南省林業廳廳長任治忠一起坐在了被約談的位子上。

生態環境部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說,從去年到今年,生態環境部等部門已經兩次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檢查發現,有七個自然保護區存在嚴重的破壞侵佔問題。「今年以來我們開展督查工作發現,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江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慶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拉市海高原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這七個自然保護區內存在大量的工業企業、旅遊餐飲、水產養殖、房地產開發以及娛樂設施等違建項目,大面積侵佔保護區核心區和緩衝區,當地政府以及有關部門監督管理不到位,有些領導幹部存在失職失責的問題。」

通報材料顯示,在上述七個自然保護區內,生態保護工作頻頻為經濟開發讓路,如琿春市博亞山莊違規在吉林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建有別墅,麗江市對雲南拉市海高原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存在的16個旅遊碼頭未整改到位。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副司長柏成壽表示,地方建而不管,致使部分保護區生態遭到嚴重破壞。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2752口生產油井,其中813口位於核心區和緩衝區,2017年計劃退出63口,實際僅退出17口,檢查還發現,違規建設的旅遊景觀道路和油田作業道路頻頻穿越保護區,導致溼地碎片化問題加重。安徽省宣城市涇縣經濟開發區長期違規侵佔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雙坑片區核心區土地近300公頃,嚴重破壞揚子鱷棲息環境,安徽揚子鱷國家級保護區管理局擅自變更保護區範圍和功能區劃,聲稱經濟開發區沒有侵佔自然保護區,性質惡劣。

值得注意的是,在兩年度「綠盾」專項督查和此前進行的中央環境保護督察中,不少問題早已被發現,地方早應該進行整改,但實際情況是,一些地方繼續擴大違法建設規模,地方主管部門甚至謊報整改情況為違法建設單位「保駕護航」。通報顯示,位於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緩衝區的延田煤礦在上月現場檢查時還在生產;位於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繽客來飯莊今年還擴建了經營場所;宣城、麗江等地部分主管部門存在違規行為未查處到位即上報完成整改的情況,但實際上侵佔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林地的百合種植活動仍在繼續;侵佔雲南拉市海高原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的麗江古城湖畔高爾夫球場截至督察時也仍在經營。

柏成壽表示,這些行為讓整改方案淪為一紙空文。江蘇鎮江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內非法農業種植和漁業養殖面積高達7000多畝,損毀大量江灘溼地。鎮江在2016年中央環保督察後,不是按照督察整改方案要求清退違規項目,而是繼續加大開發力度,以省發改委、省農委批覆血吸蟲病農業綜合治理等項目名義,由市屬文旅集團繼續違法開墾江灘溼地約1400畝。

在約談會上,被約談的11名官員均作了表態發言,表示誠懇接受約談。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州長金壽浩表示,已經開始對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違法建築進行了徹底拆除。安徽省林業廳廳長牛向陽承諾,對涉及林業廳和揚子鱷保護區管理局的相關責任人及時依規嚴肅問責,另外,將加快推進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的立法工作。

約談要求,有關地市(州、區)政府和林業廳(局)要狠抓問題整改,在20個工作日制定並報送相關整改方案及查處情況,生態環境部也將適時組織抽查,推動地方整改到位。

相關焦點

  • 8地主要負責人和3省市林業部門負責人因侵佔破壞自然保護區被約談
    來源:經濟日報生態環境部26日就侵佔破壞自然保護區問題,約談了遼寧錦州,吉林延邊,江蘇鎮江,安徽宣城,重慶沙坪垻區、北碚區,雲南麗江、西雙版納等8地主要負責人,以及安徽、重慶、雲南等3省市林業部門負責人。
  • 侵佔破壞自然保護區等 生態環境部約談8市(州、區)政府
    中新網9月26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9月26日,生態環境部就侵佔破壞自然保護區問題約談遼寧錦州市長於學利,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州長金壽浩,江蘇鎮江市長張葉飛,安徽宣城市長張冬雲,重慶沙坪垻區區委書記江濤、北碚區區長何慶,雲南麗江市長鄭藝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州長羅紅江,以及安徽省林業廳廳長牛向陽、重慶市林業局局長沈曉鍾、雲南省林業廳廳長任治忠。
  • 因違規審批侵佔破壞保護區 6省8市政府負責人被生態環境部約談
    9月26日,生態環境部就侵佔破壞自然保護區問題約談6省8市(州、區)政府及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
  • 生態環境部約談石柱玉林宜春3市(縣)黨委政府
    生態環境部提供  新京報快訊(記者鄧琦 實習生餘華尊)今日(6月4日),生態環境部集中約談重慶市石柱、廣西自治區玉林和江西省宜春等3市(縣)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人。  約談指出,近期生態環境部專項督察發現,石柱、玉林、宜春3市(縣)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不力、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破壞等問題突出:石柱區採取對自然保護區「瘦身」的辦法應對整改,甚至設法調減自然保護區範圍;玉林市擅自將大面積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調出保護範圍,擬使該自然保護區面積削減87.7%;宜春市長新電源長期利用雨水渠超標外排含鉛廢水,今年1月以來甚至在廠區違法填埋含鉛汙泥約200噸。
  • 環保約談是什麼意思?環保約談目的是什麼哪些地方被約談?
    針對侵佔破壞自然保護區問題,生態環境部昨天約談了遼寧錦州、吉林延邊、江蘇鎮江、安徽宣城等8地主要負責人,以及安徽、重慶、雲南三省市林業部門負責人。生態環境部要求嚴格自然保護區管理,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和「綠盾2017」整改落實,禁止以損害自然保護區為代價謀求一時一地經濟增長。環保約談年年有,但生態環境部此次約談更有鮮明特點。
  • 環保約談地方政府威力多大?生態環境部繼續加大約談力度
    5月11日,在生態環境部機關裡舉行的約談會上,廣州市副市長馬文田就該市多家企業非法轉移傾倒危險廢物、政府部門監管失職表態。  這樣的環保約談已實行多年。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取代原環保部後,約談力度依然不減。5月前兩周已密集約談了多個地方政府。5月3日,約談山西省晉城、河北省邯鄲和山西省陽泉3市政府;5月11日,約談廣州等7市政府。  這些年有哪些城市被約談了?
  •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工作暫行辦法...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行政規範性文件《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工作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暫行辦法》起草的背景目的、起草過程和原則、主要思路、具體制度和實施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問:請問制定《暫行辦法》的背景和目的是怎樣的?
  • 中國自然保護區生態亮紅燈 保護區邊界調整亟待規範
    不久前,安徽、重慶、雲南等3省所轄的8市(州、區)政府和林業部門的主要負責人被生態環境部約談,因為他們轄區內的7個自然保護區存在嚴重的違規開發建設問題,甚至在被環保督察「點名」後,仍然違規審批、虛報情況、敷衍整改。因自然保護區的生態保護問題,一次性約談11名正廳級官員,過去並不多見。
  • 生態環境部:將對國家級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實施重點監管
    在此之前,對於自然保護地(自然保護區)的監管主體,各方存在爭議。生態環境部的此項監管職責,是依據《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自然保護區條例》《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等確定的。
  • 環境部一次性約談11名正廳級官員背後:保護區生態亮紅燈
    不久前,安徽、重慶、雲南等3省所轄的8市(州、區)政府和林業部門的主要負責人被生態環境部約談,因為他們轄區內的7個自然保護區存在嚴重的違規開發建設問題,甚至在被環保督察「點名」後,仍然違規審批、虛報情況、敷衍整改。因自然保護區的生態保護問題,一次性約談11名正廳級官員,過去並不多見。
  • 「環保約談」地方政府,威力究竟有多大?
    5月11日,在生態環境部機關裡舉行的約談會上,廣州市副市長馬文田就該市多家企業非法轉移傾倒危險廢物、政府部門監管失職表態。這樣的環保約談已實行多年。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取代原環保部後,約談力度依然不減。5月前兩周已密集約談了多個地方政府。5月3日,約談山西省晉城、河北省邯鄲和山西省陽泉3市政府;5月11日,約談廣州等7市政府。
  • 祁連山生態破壞事件通報:祁連山生態環保的重要性
    中新網北京7月21日電(記者 闞楓)20日,中辦、國辦就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的通報對外公布。通報措辭嚴厲,包括3名副省級官員在內,甘肅諸多官員被問責。對於祁連山生態環境破壞問題,上個月,甘肅省委書記已表態,要深入反思檢討,汲取深刻教訓,知錯就改、知恥奮進。》》中央就祁連山生態破壞調查處理結果通報全文 多名官員被問責
  • 生態環境部點名北海市、南昌市,環保虛假整改、監管形式化
    圖片來源:生態環境部網站)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董瑞強 6月12日下午,生態環境部接連通報廣西北海市和江西南昌市在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中存在「虛假整改」、走形式等問題。中央環保督察組指出,北海市存在監管形式化、整改走過場等問題,導致環境汙染問題進一步加劇;南昌市存在「虛假整改」,走形式、打折扣、搞變通等問題,致使突出環境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 長江豚類保護區變遊樂場還敷衍整改,鎮江市市長被約談
    (視頻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江蘇鎮江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是長江下遊江豚優良棲息地和重要生態走廊,中央環保督察進駐江蘇時發現,保護區內非法佔用面積高達7000多畝,嚴重破壞豚類保護區的生態功能。長江鎮江段一直是白鰭豚和長江江豚活動比較頻繁的水域之一,2003年江蘇省在鎮江市設立了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中央環保督察近日發現,就在該保護區內,非法農業種植和漁業養殖面積高達7000多畝,嚴重破壞生態功能。
  • 生態環境部:60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沒有獨立管理機構
    潘晟昱 攝 中新網6月29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在今日的生態環境部例行記者會上,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介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16個省區的60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沒有獨立管理機構,有26個省區的114個省級自然保護區沒有管理機構。
  • 生態環境部組織完成長江經濟帶120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評估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指示精神,切實做好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2017-2018年,生態環境部(原環境保護部)聯合原國土資源部、水利部、原農業部、原國家林業局、中國科學院、原國家海洋局等六部門組織開展長江經濟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評估。
  • 深感自責、倍感羞愧、痛定思痛……環保約談現場市長這樣表態
    「對於問題通報,我深受教育和警醒,我作為市政府分管這項工作的領導,應該進行深刻檢討,廣州市政府作為屬地政府負有重要責任,應該進行深刻反省。」 5月11日,在生態環境部機關裡舉行的約談會上,廣州市副市長馬文田就該市多家企業非法轉移傾倒危險廢物、政府部門監管失職表態。這樣的環保約談已實行多年。
  •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 督察通報警示案例
    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根據掌握的情況和聚焦的問題線索,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現場,採取暗查暗訪和蹲點調研方式開展工作。查實了一批違法排汙、違規傾倒、毀壞林地、侵佔溼地、破壞生態等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核實了一批不作為、慢作為,不擔當、不碰硬,甚至敷衍應對、弄虛作假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
  • 海疆頭條丨建設美麗海洋 破壞生態「零容忍」
    ——中國海警局聯合三部門完成「碧海2020」專項執法行動中國海警局著眼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強化海洋生態環境監督檢查,整治海洋汙染與生態破壞突出問題,自4月1日起,聯合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組織開展了
  • 祁連山局部生態破壞嚴重,甘肅3名副省級官員被問責
    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批示,要求抓緊整改,在中央有關部門督促下,甘肅省雖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情況沒有明顯改善。2017年2月12日至3月3日,由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組成中央督查組就此開展專項督查。近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聽取督查情況匯報,對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破壞典型案例進行了深刻剖析,並對有關責任人作出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