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違規審批侵佔破壞保護區 6省8市政府負責人被生態環境部約談

2020-12-22 中國水網

9月26日,生態環境部就侵佔破壞自然保護區問題約談6省8市(州、區)政府及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經濟觀察網記者注意到,本次被約談的省市及官員,數量較多,在以往歷次約談中都很少見,而且均公開了被約談官員的職務及姓名。

此次被約談的官員包括:遼寧錦州市長於學利、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州長金壽浩、江蘇鎮江市長張葉飛,安徽宣城市長張冬雲,重慶沙坪垻區區委書記江濤、北碚區區長何慶,雲南麗江市長鄭藝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州長羅紅江。此外,還有安徽省林業廳廳長牛向陽、重慶市林業局局長沈曉鍾、雲南省林業廳廳長任治忠。

約談會上,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說,近期,生態環境部針對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組織系列督查檢查,發現遼寧遼河口等7個自然保護區仍然存在大量工礦、旅遊、養殖、房地產等違建項目,侵佔破壞保護區,損害生態功能。

「相關地方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監督管理不到位,甚至違規審批、虛報情況、敷衍整改,自然保護區違規開發建設活動未得到有效遏制。」他進一步表示,各地要嚴格自然保護區管理,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和「綠盾2017」整改落實,禁止以損害自然保護區為代價謀求一時一地經濟增長。

其實在此前約談中,生態環境部就多次表示各地要加強自然保護區監管,尤其是今年6月4日,重慶市石柱、廣西自治區玉林和江西省宜春等三市縣,由於中央環保督察整改落實不力、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破壞問題突出,被生態環境部集中約談。

彼時,劉長根就明確強調,「各地要嚴禁表面整改、敷衍應對、得過且過,嚴格自然保護區管理,絕不允許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而謀求一時一地增長。」

整改要求淪為一紙空文

督查發現,近兩年以來,江蘇鎮江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內違規建設一直在上演,大量保護區被侵佔,整改要求淪為一紙空文。

據了解,江蘇鎮江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白鰭豚、江豚及其生境,是長江下遊江豚優良棲息地和重要生態走廊。

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副司長柏成壽介紹稱,鎮江市對保護區長期疏於管理,在2016年中央環保督察後,不是按照督察整改方案要求清退違規項目,而是繼續加大開發力度,以省發改委、省農委批覆血吸蟲病農業綜合治理等項目名義,由市屬文旅集團繼續違法開墾江灘溼地約1400畝。今年6月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發現,該保護區內非法農業種植和漁業養殖面積高達7000多畝,損毀大量江灘溼地,嚴重破壞生態功能。

不僅如此,文旅集團還於2015年10月在保護區違規建設大江風雲影視實景園項目,大量侵佔保護區,並於2017年10月建成全面試營業。2018年6月22日現場檢查時,保護區生產活動依舊。

另外,督查還發現,安徽宣城市涇縣經濟開發區長期違規侵佔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雙坑片區核心區土地近300公頃,嚴重破壞揚子鱷棲息環境。該保護區是全球最大的揚子鱷種群繁育基地,同時還有雲豹、黑麂、梅花鹿,水杉、銀杏等國家一級保護動植物,生態價值十分重要。

約談指出,該保護區管理局不但不履行監管職責,甚至變更保護區範圍和功能區劃為非法侵佔行為站臺,性質惡劣。安徽省林業廳作為上級主管部門,對保護區管理局問題嚴重失察。

違規開發建設依然嚴重

吉林省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延邊自治州琿春市,主要保護國際瀕危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東北虎、豹及其棲息地,生態價值十分重要。

據柏成壽介紹,督查發現琿春市博亞山莊在保護區核心區建有別墅,並租用核心區15公頃林地及水塘用於畜禽養殖;核心區還有21處毀林種參點位,佔地約5公頃;延田煤礦位於緩衝區,年開採煤炭約9萬噸,直至2018年8月現場檢查時仍在生產。保護區多個違規項目未按要求取締到位,部分設施仍然在用。

其中,吉興牧業、天一牧業、森泰牧業還違規承包約3600公頃林場、草場用於畜禽養殖。保護區11家採石場生態破壞區域均未開展修復,核心區和緩衝區內違規取土和散養牲畜問題屢見不鮮。特別是2017年12月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指出的問題整改不力,勘界立標等基礎性工作進展滯後,問題排查不嚴不實,違規開發建設情況依然嚴重。

此外,督查還發現,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仍有2752口生產油井,其中813口位於核心區和緩衝區,2017年計劃退出63口,實際僅退出17口,一些油井生產時嚴重汙染周邊環境;誠通生態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在保護區建有多處葦田生產設施,並將保護區溼地以每畝15元出租用於養殖蝦蟹;違規建設的旅遊景觀道路和油田作業道路頻頻穿越保護區,導致溼地碎片化問題加重。

據了解,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盤錦市和錦州凌海市境內,具有獨特的溼地生態景觀,有鳥類近300種,尤其是8萬公頃蘆葦沼澤,在養育野生動物、涵養水源、防洪洩洪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不過,2013年以來,凌海市違規審批龍海鑫港圍海項目,同意侵佔保護區1300畝,但項目實際圍海達3000餘畝,部分區域甚至違規填海造地;位於實驗區的眾誠塑料製品廠於2014年開工生產,原料隨意堆放,生產廢水直排,嚴重汙染周邊環境。

除此之外,柏成壽介紹說,重慶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共有旅遊設施、工礦用地等人類活動區域500多處,且2015年以來還新增16處,擴大規模76處,侵佔破壞生態問題十分突出。地方雖加大整改力度,但保護區核心區仍有村民擅自擴建房屋,侵佔林地。

督查還發現,麗江市在雲南拉市海高原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整改工作敷衍應對。麗江市在2016年11月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指出問題後,並未採取實質性整改措施,保護區核心區16個旅遊碼頭仍未整改到位,保護區內旅遊活動無序發展情況未得到根本整治。麗江古城湖畔國際高爾夫球場侵佔該保護區實驗區約36公頃,麗江市政府及保護區管理部門對此違法行為未予查處,也未納入督察整改範疇。

在此次約談會上,被約談的官員紛紛表態稱將正視問題、全面整改、舉一反三、狠抓落實,確保有關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到位。

編輯:趙凡

相關焦點

  • 侵佔破壞自然保護區等 生態環境部約談8市(州、區)政府
    中新網9月26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9月26日,生態環境部就侵佔破壞自然保護區問題約談遼寧錦州市長於學利,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州長金壽浩,江蘇鎮江市長張葉飛,安徽宣城市長張冬雲,重慶沙坪垻區區委書記江濤、北碚區區長何慶,雲南麗江市長鄭藝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州長羅紅江,以及安徽省林業廳廳長牛向陽、重慶市林業局局長沈曉鍾、雲南省林業廳廳長任治忠。
  • 自然保護區遭侵佔破壞 生態環境部約談多地政府和部門負責人
    就在昨天(26日),因區域內侵佔破壞自然保護區問題嚴重,生態環境部集中約談錦州、延邊、鎮江、宣城、沙坪垻、北碚、麗江、西雙版納等八市(州、區)政府負責人和安徽、重慶、雲南林業主管領導。生態環境部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說,從去年到今年,生態環境部等部門已經兩次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檢查發現,有七個自然保護區存在嚴重的破壞侵佔問題。
  • 8地主要負責人和3省市林業部門負責人因侵佔破壞自然保護區被約談
    來源:經濟日報生態環境部26日就侵佔破壞自然保護區問題,約談了遼寧錦州,吉林延邊,江蘇鎮江,安徽宣城,重慶沙坪垻區、北碚區,雲南麗江、西雙版納等8地主要負責人,以及安徽、重慶、雲南等3省市林業部門負責人。
  • 生態環境部約談石柱玉林宜春3市(縣)黨委政府
    生態環境部提供  新京報快訊(記者鄧琦 實習生餘華尊)今日(6月4日),生態環境部集中約談重慶市石柱、廣西自治區玉林和江西省宜春等3市(縣)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人。  約談指出,近期生態環境部專項督察發現,石柱、玉林、宜春3市(縣)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不力、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破壞等問題突出:石柱區採取對自然保護區「瘦身」的辦法應對整改,甚至設法調減自然保護區範圍;玉林市擅自將大面積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調出保護範圍,擬使該自然保護區面積削減87.7%;宜春市長新電源長期利用雨水渠超標外排含鉛廢水,今年1月以來甚至在廠區違法填埋含鉛汙泥約200噸。
  • 環境部一次性約談11名正廳級官員背後:保護區生態亮紅燈
    不久前,安徽、重慶、雲南等3省所轄的8市(州、區)政府和林業部門的主要負責人被生態環境部約談,因為他們轄區內的7個自然保護區存在嚴重的違規開發建設問題,甚至在被環保督察「點名」後,仍然違規審批、虛報情況、敷衍整改。因自然保護區的生態保護問題,一次性約談11名正廳級官員,過去並不多見。
  • 環保約談是什麼意思?環保約談目的是什麼哪些地方被約談?
    針對侵佔破壞自然保護區問題,生態環境部昨天約談了遼寧錦州、吉林延邊、江蘇鎮江、安徽宣城等8地主要負責人,以及安徽、重慶、雲南三省市林業部門負責人。生態環境部要求嚴格自然保護區管理,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和「綠盾2017」整改落實,禁止以損害自然保護區為代價謀求一時一地經濟增長。環保約談年年有,但生態環境部此次約談更有鮮明特點。
  • 長江豚類保護區變遊樂場還敷衍整改,鎮江市市長被約談
    中央環保督察近日發現,就在該保護區內,非法農業種植和漁業養殖面積高達7000多畝,嚴重破壞生態功能。鎮江市在2016年中央環保督察進駐後,不僅沒有按要求清退違規項目,而是繼續加大開發力度,繼續建設大江風雲影視實景園。
  • 中國自然保護區生態亮紅燈 保護區邊界調整亟待規範
    不久前,安徽、重慶、雲南等3省所轄的8市(州、區)政府和林業部門的主要負責人被生態環境部約談,因為他們轄區內的7個自然保護區存在嚴重的違規開發建設問題,甚至在被環保督察「點名」後,仍然違規審批、虛報情況、敷衍整改。因自然保護區的生態保護問題,一次性約談11名正廳級官員,過去並不多見。
  • 環保約談地方政府威力多大?生態環境部繼續加大約談力度
    5月11日,在生態環境部機關裡舉行的約談會上,廣州市副市長馬文田就該市多家企業非法轉移傾倒危險廢物、政府部門監管失職表態。  這樣的環保約談已實行多年。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取代原環保部後,約談力度依然不減。5月前兩周已密集約談了多個地方政府。5月3日,約談山西省晉城、河北省邯鄲和山西省陽泉3市政府;5月11日,約談廣州等7市政府。  這些年有哪些城市被約談了?
  • 因環境問題山西臨汾市長兩次坐上約談席:痛定思痛
    臨汾市長兩次在約談席表態:從「如芒在背」到「痛定思痛」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針對環境空氣自動監測數據造假問題,生態環境部8月6日聯合山西省政府對臨汾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進行了約談。這是繼西安環境監測造假案之後,依法懲處的又一起環境監測數據造假典型案件。
  • 祁連山局部生態破壞嚴重,甘肅3名副省級官員被問責
    主要有:一是違法違規開發礦產資源問題嚴重。保護區設置的144宗探礦權、採礦權中,有14宗是在2014年10月國務院明確保護區劃界後違法違規審批延續的,涉及保護區核心區3宗、緩衝區4宗。長期以來大規模的探礦、採礦活動,造成保護區局部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地表塌陷。
  • 啃硬骨頭,治生態之患——湖南張家界大鯢保護區生態環境整治見聞
    新華社長沙4月21日電 題:啃硬骨頭,治生態之患——湖南張家界大鯢保護區生態環境整治見聞  新華社記者史衛燕、阮周圍  4月,行走在湘西北的張家界密林深處,時而可見清水潺潺,讓人寧靜涼爽。這裡是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所在地。
  • 祁連山生態破壞事件通報:祁連山生態環保的重要性
    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甘肅省境內祁連山北坡中、東段,地跨武威、金昌、張掖3市8縣(區),保護區在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  由於生態破壞嚴重,2015年9月,環保部與國家林業局聯合約談張掖市政府、甘肅省林業廳和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部門主要負責人,並要求限期整改。
  • 生態環境部點名北海市、南昌市,環保虛假整改、監管形式化
    圖片來源:生態環境部網站)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董瑞強 6月12日下午,生態環境部接連通報廣西北海市和江西南昌市在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中存在「虛假整改」、走形式等問題。中央環保督察組指出,北海市存在監管形式化、整改走過場等問題,導致環境汙染問題進一步加劇;南昌市存在「虛假整改」,走形式、打折扣、搞變通等問題,致使突出環境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 中央環保督察組:遼寧凌海市肆意變通,違法違規圍海填海
    新京報快訊 據生態環境部微信,2018年11月20日,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對遼寧省開展「回頭看」
  • 環保督察回頭看:遼寧凌海市違法違規圍海填海
    中新網5月15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微信公眾號消息,15日,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遼寧省反饋「回頭看」及專項督察情況並發布典型案例:2018年11月20日,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對遼寧省開展「回頭看」並統籌實施渤海生態環境問題專項督察期間,發現錦州凌海市在主導推動「龍海馨港旅遊有限公司海上溼地樂園」(以下簡稱海上溼地樂園)和「大凌河口至張家公路」(以下簡稱大張公路
  • 一文讀懂《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重點內容
    生物多樣性保護 在秦嶺範圍內,禁止以下危害野生動植物的行為: (一)非法獵捕、殺害、採集國家和省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破壞國家和省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棲息地、保護地及其環境; (二)在國家和省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棲息地使用汙染其生息環境的農藥; (三)使用非法工具或者非法方法獵捕其他野生動物
  •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工作暫行辦法...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行政規範性文件《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工作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暫行辦法》起草的背景目的、起草過程和原則、主要思路、具體制度和實施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問:請問制定《暫行辦法》的背景和目的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