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6年,歐文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兒學校,最初的幼兒教育機構,被稱為「性格形成新學園」。
執筆:歐陽比文
九月開學季,又一批小豆包走進了幼兒園。家長給孩子選幼兒園,對於飲食上是十分看重的,孩子在幼兒園正是長身體的階段,關係到生長發育。
父母會重點考察幼兒園的菜譜,然而有的寶媽卻發現,個別幼兒園存在「陰陽菜譜」,實際上的菜品大打折扣,這不是坑娃嗎?
為了給寶寶提供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寶媽小麗託人將女兒送進了貴族幼兒園,這裡有外教教英語,硬體設施也很齊全,送來的小朋友非富即貴,「圈子」優質。
幼兒園餐費是貴了一些,園長解釋主要是午餐貴了些,但是小麗在看了菜譜和樣品後,認為營養豐富,也值這個價,滿心歡喜地將女兒送了過來。
有天小麗出差辦事,恰好在午飯時間到了幼兒園附近,就進去看了看,這一看不要緊,簡直要被氣炸了。
土豆燉肉裡,壓根沒幾塊肉,而且小朋友們分配不均,自己女兒碗裡只有一個小肉丁;西紅柿打滷面,西紅柿很多,雞蛋卻沒多少,還被打成散花狀,成塊的也不多。
在普通幼兒園裡,一天15元的夥食標準,在這裡卻要30元,然而夥食卻嚴重縮水。幼兒園老師解釋說會提醒師傅給孩子平均分配,但也解釋最近菜價、肉價都很貴的。
這個解釋讓小麗感到有種上當的感覺,是「圈子」重要,還是孩子的身體重要?她陷入了困惑中,在考慮要不要給孩子轉園呢?
小麗用自己的馬甲小號,將孩子的夥食發在社交網絡,引發了大家的討論,有網友調侃說「這是沒落貴族嗎?」
而那些貨真價實的「天價午餐」,其實家長還是能接受的,每天新鮮的蔬菜水果,高檔酸奶,比在家裡吃的好,家長也捨得拿錢!
@小屯子媽媽:幼兒園雖說三餐兩點,可是量卻少的可憐,每次孩子要求加餐,老師都說不能多吃,容易成小胖墩,我也是無語了,你們遇到過嗎?
@默默爸爸:園長在家長會上說,幼兒園的夥食就是能保證衛生,不能保證吃飽,想吃飽回家吃去,這麼耿直的園長,我也是第一次見!活久見!
@金子媽媽:據說幼師都是等孩子吃完,她們再吃,不給孩子多打,是不是留著自己吃呢?是我想法陰暗了嗎?
《幼兒園工作規程》規定,幼兒園經費應按照規定的使用範圍合理開支,堅持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
所以最後一種情況的,幼兒園蓄意剋扣孩子夥食標準的,家長如果有證據,可以舉報哦!
對於2~10歲的幼兒,在體重上有個計算公式,為年齡×2+7(或8);對於2~12歲的兒童,身高公式為年齡×5+75(釐米),可供參考。
針對孩子的身高、體重以及語言、動作等各方面的表現,家長要尤其關注孩子的營養問題。那麼對於入園的孩子,要如何保證其吃得好呢?
1)選擇正規的幼兒園:要對幼兒園的資質進行查看,選擇各方面管理嚴格,夥食有保障的幼兒園,也可以打聽下幼兒園的口碑如何。
2)平時和自家孩子,以及其他孩子的家長多溝通: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夥食狀況,能否吃飽,吃得好不好,是寶寶厭食還是夥食不好?
3)別光看菜譜,也可實地考察:有的幼兒園會在入園前帶著家長參觀,入園後也可以來個突然襲擊,看看孩子吃得好不好。
當然了,把孩子送進幼兒園也不是讓家長去當「柯南」,最重要的還是要做好家園溝通,對於孩子的營養狀況自己要把控,回到家後該補充還是要補充的。
互動話題:你的孩子所在幼兒園夥食如何?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