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催生無果,專家又提新建議,生育政策將迎來重大調整?

2021-01-13 大話企業

文:夜梟

在許多老一輩人的傳統思想中,向來講究「兒孫滿堂」,「多子多福」。正因為如此,在我們父輩的時代,往往都會有很多兄弟姐妹。同樣,也正是由於長期以來「多子多福」觀念的影響,我國在過去享受到了巨大的人口紅利,也讓我國經濟得以快速發展。然而也正是由於人口的快速增長,我國出現了許多社會問題。為此,1982年,我國正式開始實施計劃生育政策。

然而,計劃生育政策的落實,雖然有效抑制了人口增長,但也造成了出生率下降,老齡化加劇。為此,早在2011年,我國就已逐漸開放二胎政策,允許夫妻雙方均為獨生子女的情況下允許生育二胎,並在2016年全面開放二胎政策。

雖然在全面開放二胎政策之初,我國出生率的確出現了明顯的增長。然而如今來看,卻繼續呈下降趨勢。據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新生兒數量為1723萬,2018年為1523萬,2019年僅為1465萬,出生率下降到10.48%,降到了自194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此前,經濟學家任澤平曾發布報告指出: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60歲以上人口佔比18%,總人口超過14億。從趨勢上來看,預計在「十四五」期間,我國人口將進入負增長階段。為此,任澤平建議:應開放三孩政策,既符合民意,讓家庭擁有更大的生育自主權;同時也緩解了保守派對於生育全面放開將導致人口激增的擔憂。

二孩政策效果不佳,三孩政策就能夠解決人口問題了?首先,讓我們不妨來看這樣一組數據。2019年,我國新增人口數量1465萬,其中二孩佔比高達59.5%。也就是說,二孩政策的確激發了部分家庭的生育意願,雖然未能有效解決出生率下降這一問題,但的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此可見,開放三孩政策,也的確能夠從一定程度上刺激出生率的上漲。

然而,也有專家表示,即便是開放三胎政策,意義也並不大。專家指出,雖然當下已全面開放二胎政策,但居民的生育意願依然不積極,「一胎問題」尚未解決,大多數家庭依然處於無孩狀態。即便是已有二孩的家庭願意生育三胎,面對龐大的人口基數,也並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

正如專家所言,對於大多數年輕人來說,開放三胎的意義並不大。一胎都不願意生,又談何三胎?從當下來看,撫養一個孩子的壓力還是很高的。拋開精力因素不談,僅從經濟方面來看,包括日常生活、教育、醫療等支出在內,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動輒就要數十上百萬。如果繼續生育二胎、三胎,經濟壓力無疑是倍增。

而對於當下大多數年輕人來說,顯然並不具備足夠的經濟實力去生養一個孩子。受房價等因素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背上了巨額負債,成為了提前為生活而奔波的「中年人」。受計劃生育政策影響,大多數年輕夫妻均為獨生子女,也就意味著至少要贍養4位以上的老人。自身的生活問題尚未解決,更別提生兒育女了,這也導致國人的生育意願愈發低下。

對此,人大代表黃細花曾經指出,雖然目前二孩比例較高,而一旦二孩堆積效應消減,二孩數量也會隨之下降。受住房、教育、醫療成本上漲等因素的影響,撫養成本不斷攀升,壓抑了年輕人們的生育意願。因此,黃細花建議,應取消生育限制,轉變生育觀念,降低育兒成本,加強對妊娠期女職工的勞動保護,促進婦女持續就業。

如果上述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相信哪怕是不催生,年輕人們也願意主動生兒育女。反之,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減輕人們的生活壓力,就像專家所說的那樣,開放三胎也意義不大。對此,大家又是怎麼看的呢?

本文由大話企業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生育政策迎重大調整?「三胎」新提議背後,「生育分化」來了?
    然而時過境遷:經過幾十年發展,中國人口結構早已發生潛移默化改變,「老齡化」和「少子化」居然就在身邊——這種情況下,「計劃生育」的基本人口政策雖然未變;不過面對老齡化加劇、勞動力資源減少等問題,專家普遍認為「生育政策將迎重大調整」。
  • 「催生」無果後,專家又提出新建議
    二孩「催生」無果根據公開信息顯示,自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後,2016年新生兒出生人數為1786萬;2017年新出生人口1723萬;2018年新出生人口1523萬;2019年新出生人口1465萬。可見自從國家放開了「二孩」政策後,新生兒出生率不僅沒增長,而且還下降了。
  • 二孩不夠,三孩被提上日程?「催生」無果後,專家提出新建議
    遼寧更為突出,遼寧印發了「遼寧省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並提出,探索對生育二孩的家庭給予更多獎勵的政策。自從二孩政策放開後,多地相繼推出了「催生」二孩政策,但從2017年開始至2019年,新生兒出生率不見增長,卻持續下降。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新生兒出生人口為1723萬;2018年為1523萬;2019年為1465萬。
  • 生育政策將迎來重大調整?放開三胎被提議後,一個「新趨勢」來了
    人口增長是經濟增長的基礎,世界各國的生育政策都不是一成不變的,生育政策的調整與經濟發展、新生兒出生率、人口結構、老齡化程度、勞動力比例、養老金壓力等因素有密切關係。例如,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計劃生育」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在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之後,生育政策的調整即意味著我國人口結構、老齡化程度和新生兒出生率等因素發生了變化,優化人口結構成為政策調整的主要目標。由於人口老齡化加劇,勞動力數量逐年減少,以及連續幾年新生兒出生率下降,國家放寬了生育政策,鼓勵只有1個孩子的夫婦積極地生二胎。
  • 生育政策或將迎來重大調整?專家提出三孩政策,新趨勢已然浮現!
    因此,1982年,我國正式開始推行計劃生育政策。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的確有效控制了人口數量的增長。但同樣也是由於計劃政策的出現,導致我國人口結構出現變化,老齡化問題加劇,少子化現象頻出。長此以往,將導致社會老齡化,勞動力佔比減少,養老壓力加大。
  • 全面二孩「催生」無果,專家提議2021放開「三胎」,能「助生」嗎
    為了應對人口結構老齡化危機,國家已經於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並積極鼓勵與引導只有一個孩子的夫妻生育二孩。然而,從新生兒出生數量及出生率來看(2019年新生兒出生率為10.48%,為歷史新低!出生數量為1465萬,遭遇「3連跌」),二孩政策的功效並不明顯。
  • 多地「催生」無果,全面放開生育,就會生了嗎?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中國人都講究「多子多福」「四世同堂」,不少家庭都會生育四五個孩子,甚至是更多的孩子,但是到了如今,不少人似乎不再講究「多子多福」,對於生孩子也是「提不起興趣」。而對於未來的發展,有專家也是發出了「警示」,其認為未來我國出生人口還將存在著持續下降的風險。
  • 催生無果後,又一新建議被提出!
    開放『二胎』還不夠,『三胎』就要來了,新建議繼續加大催生力度 獨生子女的時代已經過去,國家全面開放『二胎』還沒有多久,又要開放『三胎』了。有專家建議,在『十四五』期間,要開放並且推進三胎。而此前開放二胎之後,效果並不是很理想,也讓很多覺得不限制生育,擔心中國人口會出現激增的人放下了心。
  • 2021生育政策再迎「大調整」?專家提議放開三胎,但癥結卻是這個
    眾所周知,人口增長是經濟增長的基礎,放眼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生育政策均不是一成不變的,生育政策的調整與經濟發展、新生兒出生率、人口結構、老齡化程度、勞動力佔比、養老金壓力等等因素密切相關。以我國為例,自20世紀80年代將「計劃生育」定為基本國策,再到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生育政策的調整即意味著我國的人口結構、老齡化程度及新生兒出生率等等因素出現了變化,優化人口結構成了政策調整的主要目標。在老齡化程度加劇、勞動力數量逐年減少及新生兒出生率連年降低的背景下,國家放寬生育政策,鼓勵只有1個孩子的夫妻積極生育二胎。
  • 二胎無果,三胎來湊:官方「催生」後,又一新建議被提出
    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是「多子多福」,過去一個家庭生四五個孩子很正常,但隨著計劃生育實施多年,年輕人的生育觀也有所改變。如今二胎已放開,出生率卻在逐年下跌,2016年新生兒為1786萬人,2019年就已減少到1465萬人。
  • 催生無效後專家又提新建議!網友:莫挨老子
    就生育問題而言,每個時代都有不一樣的生育追求。相比較四五十年代的「多子多福」,家家戶戶少說也有5個孩子,就能想像那時候社會對於生育的欲望有多強烈。而當代社會顯然早已脫離這種老舊思想,在生育上更注重「獨生精英式」育兒,寧肯少生優生也不願意「出息一個帶富全家」。
  • 陸傑華:生育政策已迎來調整窗口期
    原標題:生育政策調整方案適時出臺 昨日,人口學家、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在接受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國家衛生計生委文件所提到的完善生育政策並非新的提法,早在人口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我國已明確提出要完善。
  • 國家又立「三胎政策」,催生結果不理想,又提新意見
    其實國家開放二胎政策,是因為八十年代不讓多生孩子,國家嚴抓二胎,現在開放,應該有跟多的積極面對二胎的開放,可是事實卻不是如此,年輕人不敢生,養不起。有數據顯示二胎政策的放出,已經有130萬人的到來,本來國家是希望迎來孩子的出生,可惜現實重重大了國家一巴掌。
  • 二胎政策還沒奏效,還想讓生三胎?專家再提新提議!網友:真敢說
    人口充足則意味著勞動力充足,龐大的人口數也能催生巨大的人口紅利。正因如此,在以前國家是不限制人們生育的。但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新出生人口太多也有風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家開始施行計劃生育政策。政策是時候,我國的人口確實控制住了,但也帶來了新的問題,人口老齡化的趨勢開始顯現。為了解決人口問題,我國再次調整政策,全面放開二胎。
  • 衛計委:生育政策調整不能簡單理解為放開二胎
    同時,要完善生育政策,適時出臺調整方案,加大計生特殊家庭獎勵扶助力度。 計劃一經發布,迅速引發公眾的討論。記者瀏覽網友對這一計劃的評論發現,不少網友把「生育政策」理解生多少孩子。此前,有媒體報導稱,正在傳言多年的「單獨二胎」,即夫妻雙方一方為獨生子女的可生育第二個孩子政策,有望在近期重啟。而近年來,放開二胎政策也被多眾多學者、專家重提。
  • 生育政策再次重大調整!即將放開三胎,一種「新趨勢」誕生
    ,這一個生育政策的實施也確實讓中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得以控制。 通過目前的這種狀況,可以推斷出接下來中國的生育政策,在不久的將來將會出現另外一個重大的調整,尤其是鼓勵年輕人生育將會成為生育政策當中的新趨勢,那麼如何鼓勵生育?之前恆大研究院的院長任澤平就曾經提過一個建議,那就是在開放二胎的政策之上,繼續開放三胎。
  • 「十四五」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 專家籲改革生育政策
    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面對國家發展新階段和人口問題新形勢,亟須改變我國原來以抑制人口過度增長為目標的生育服務及管理體制,構建生育引導型和家庭友好型社會支持體系。 專家建議,在法律層面上,亟須對人口與計劃生育法進行更加系統、綜合、全面和根本性修改,出臺人口與計劃生育公共服務保障法,為我國新時代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供法治化保障。
  • 消息稱衛計委內部討論生育政策調整 掘金概念股
    摘要 【消息稱衛計委內部討論生育政策調整 掘金概念股】若全面開放二胎得以實施,預計每年將有可能新增新生兒100-200萬人,2018年新生兒有望超2000萬人。
  • 生育政策將迎來調整?放開三胎被提議後,一個「新趨勢」來了
    中國一直都是人口大國,在早前些時候實行計劃生育的政策。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開放了二胎。但這個政策並沒有緩解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現象,其實老齡化現象是21世紀中國面臨的最大的灰犀牛之一。很多專家在看到這個數據之後,為了阻止日益加劇的結構性危機,開始提出了開放三胎的建議。這個建議一出,馬上就上了微博的熱搜。站在專家的角度看,是為了應對危機,而針對現有的生育政策而做出相應的調整,那麼「鼓勵生育」在未來就會變成一個新的趨勢。
  • 催二胎不行又來催三胎,催生無果之後,專家又重新提出建議
    而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很多家庭都開始加入了二胎生育大軍,畢竟,「多子多福」是一種傳統的思想,想要家裡面更熱鬧一些,又恰好政策開放,很多家庭都蠢蠢欲動。有數據顯示,自二胎政策開放以後,只有第一年的數據漂亮一些,之後的幾年,一直呈現出下降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