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門」結局
將是一堂課
馬滌明(內蒙古 職員)
近日,廈門市衛生監督所監督員鄭幼卿向媒體披露了廈門國泰婦產醫院違法運營的情況。據稱鄭幼卿遭到市政府「有關部門」的某些領導威脅,揚言要吊銷她的執法證並處理她。政府部門以及國泰醫院拒絕對此事進行表態。(12月12日《中國青年報》)
看來,鄭幼卿惹了大禍,麻煩不小。可是,她何罪之有呢?她不過是依法履行了一個執法人員的職責,否則,面對違法的事實不管不問,豈不是失職瀆職?然而一些地方的現實卻是,失職瀆職無人究,「貓鼠一家」現象比比皆是,且無風險,一旦站出來個認真負責的,就成了另類。
一位同行發給鄭幼卿的簡訊說,「小時候,父母親教導我們,做人要正直,長大了以後,我們才發現,良心、道德和正義在權力和利益前是多麼地蒼白無力」。豈止是父母教導,社會主旋律價值標準,我們所倡導的精神理念,哪個不是在要求人們特別是公職人員,要弘揚正氣?一個基層執法人員認真履行公務的執著,與抗拒執法、保護違法一方的對壘,實質上是正義與非正義之間的較量,而最終誰能笑到最後,某種程度上說,將影響到人們對社會公平正義現狀的評價。
國泰醫院違法事實成立,這一點不論院方還是政府部門都不否認,有異議的是,依法處罰還是法外留情?說穿了,就是有些官員要保護這家違法行醫的醫院;而違法行醫的國泰醫院所以一向牛氣沖天,根本不把執法部門放在眼裡,說明其後臺很了得,以至於連警方都善意地提醒鄭幼卿:「國泰這樣對待你們的監管,肯定很有後臺的。」
國泰醫院的後臺是誰,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它所折射的某種現實是:資本勢力影響左右公權力的能量,越來越彪悍,且不事遮掩;而公權力對法律的輕視,充當保護傘的高調,以及對輿論和民意的不屑,好像也越來越無所顧忌。
廈門國泰醫院違法行醫事件如何結局,或將成為一堂課,它傳授的學問就是:做人,該如父母教導的要正直,如國家倡導的要弘揚正氣?還是依從潛規則做人,圓滑一些才對得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