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一體,創建科學探究好生態

2020-12-09 中國教育新聞網

受地理位置與辦園傳統影響,我園一直致力於科學教育領域的探索。與此同時,我園家長也主要來自中國科學院各大院所,佔比約75%,他們都非常關注幼兒科學素養的提升。為提升幼兒科學教育質量,我們堅持把家園合作放在重要位置,在科學領域採用家園一體化方式,共同為幼兒科學探究創造良好生態。

建機制,為科學活動提供支持力量

建立家園合作機制,對於家園共同管理,促進幼兒科學教育素養發展起著基本的保障作用。為確保家園合作順暢運行,我園設置了家園合作機構並制定相關制度。按照「全體參與,重點建設」的思路,我們將家長工作分為一對一家長會、家長志願者、家長沙龍、家長委員會、家長顧問團幾個板塊。其中,家長顧問團在科學教育活動中起關鍵作用。

家長顧問團的成員主要為中科院各大研究所研究人員,成員選擇採用自薦和他薦方式,幼兒園結合報名成員的職業特點組建顧問團,由園級家長工作負責人一對一邀約。最終選擇15名課程顧問,聘任為幼兒園顧問團成員。

為方便幼兒園的統籌管理與工作協調,我們為顧問團成員建立資源共享工作群,定期發布幼兒園和班級需要顧問團協助支持的信息,並定期由專人負責向顧問團匯報相關工作進展。同時,為鼓勵教師積極運用所需的課程資源,園級顧問團成員有義務填報詳細的資源信息,幼兒園對家長信息嚴格保密。

顧問團的主要職責是支持幼兒園大型科技活動,如科技節「走進科學院」「走進博物館」系列活動,以及結合班級教學實際需要進行相對隨機的科學資源支持。

例如,中科院物理所一位負責人申請成為顧問團成員後,就帶領物理所研究員和幼兒園教師共同編寫園本科學教師用書,由科研人員把關,從而提高了內容的科學性和規範性。在「運送桌球」科學活動中,顧問團成員觀摩後,對該活動的科學原理進行診斷,幫助教師打破科學誤區,提出用容器比紙板更好運,而有深度的容器之所以能防止桌球滾落,是因為容器能增大與桌球的接觸面積,增加摩擦力,能有效防止其滾落。

家園合作機制的建立,為開展系統的科學教育活動提供了強大的支持力量,也提升了教師的自信心。

通過科學項目打造家園一體化聯盟

我園以科學項目推進科學主題活動,但要引導幼兒對主題內容開展深度探究,僅靠園所資源難以實現,還要充分利用家長擁有的科技教育資源,以保證活動順利進行。

在「蔬菜寶寶」項目活動中,家長多方聯繫,向班級提供農科院農場資源,同時,家長積極參與到項目活動中,利用假期,家長和幼兒在農場進行實地觀察、操作、探索。在家長的幫助下,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都有了明顯提升,而且通過親身體驗感受到農民種植的不易。幼兒改變了不吃蔬菜的挑食習慣,甚至主動通過海報向周圍小夥伴宣傳多吃蔬菜。家長看到幼兒的變化,更樂於與幼兒進行科學探究活動了。

除了「走出去」的形式,我們還採用「請進來」的方式,邀請有專長的家長來園指導科學活動。例如,在「草莓種植」項目活動中,我園邀請中科院植物所家長走進班級,為幼兒講解草莓的溫室栽培常識,並指導幼兒搭建微型大棚,觀察、記錄草莓的生長過程,採摘草莓,調動多種感官了解草莓的外形、顏色、味道等。幼兒在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中積累了科學經驗,提高了科學興趣。

家長參與到班級項目活動中,也能更新自身的育兒觀念。例如,樂樂爸爸參與班級自行車項目活動後,看到關於園內自行車棚的觀察、設計與改進、畫自行車、製作自行車模型等所有過程,教師都只是引導,各種方案都是孩子們討論得出的。他意識到自己低估了孩子的潛力,急於給孩子各種確定做法的指導,忽視了孩子獨立思考的過程,於是決定改變教育方法,引導孩子多觀察多思考。比如,某天吃早點時會和孩子玩個小遊戲,每人說一條包子和油條的區別等。

家長參與科學項目,使其深度捲入家園合作育兒過程,家園真正建立起了一體化聯盟。

以日常生活為契機,構建家園共同體

幼兒科學活動強調做中學,這裡的「做」除了計劃性安排,還包括隨機事件。我們不但重視有計劃的科學教育活動,同時關注偶發性的科學教育契機。

例如,一個下雨天,有家長忘記帶傘,臨時買了一次性雨衣,但幼兒想要自己的傘,因此不肯回家。教師藉此契機啟發幼兒思考「什麼時候帶傘」「怎樣避免下雨天忘帶傘」等。幼兒變身小記者,多方採訪後發現天氣預報很管用,於是班級裡掀起了播報天氣的浪潮,教室也新增了播報天氣的轉盤。有的家長還別出心裁,將幼兒播報天氣的視頻錄下來發到群裡,供其他幼兒觀看。

偶發性的科學活動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在一次午後散步中,幼兒發現地上有很多忙碌的螞蟻,於是有了一連串發問「螞蟻為什麼有觸角」「螞蟻吃什麼」等,教師將幼兒對螞蟻的問題記錄下來,並把幼兒的猜想發給家長。家長覺得非常有趣,很樂意和幼兒一起觀察螞蟻。有的家長為班級提供了螞蟻工坊,以便幼兒更仔細地觀察。通過家長的參與,幼兒豐富了對螞蟻的認識。後來,幼兒還自發表演「螞蟻的春夏秋冬」話劇,邀請家長前來觀看。家長讚嘆不已的同時也更新了教育理念,原來日常的隨機生活也可以豐富幼兒的科學經驗。

2019年12月26日恰逢當年最後一次「金環日食」奇觀上演。那天,教師在與家長溝通中了解到雖然中國不在本次環食帶上,但還是可以觀測到日偏食。為了激發孩子們對天文的興趣,教師隨即與家長聯繫,邀請到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天文教育專家現場指導孩子們觀測日偏食。看到日偏食的孩子們激動不已:「我看到一個大紅球,紅球上有個缺口」「地球轉得好快啊」……專家還向孩子們推薦了簡單有趣的觀測日偏食的方法——小孔成像,用事先打好小孔的紙張演示操作方法。回到班級後,教師引導孩子們在班級裡製作簡易觀測工具,孩子們興致很高。

這種利用日常生活實現家園合作共育的方式,提升了家長的育兒意識與能動性,家園形成了長效持續互動的共同體。

當然,科學教育也需通過科技手段進行。我們也搭建了一系列信息平臺,向家長宣傳家園合作理念、科學的教育觀以及培養幼兒科學素養的有效途徑等。我們向家長開放「微園通」,搭建教師、家長交流的平臺,同時該平臺為家長呈現班級科學活動剪影,便於家長了解班級活動動態。「微園通」中有一個板塊是家長觀摩體驗小記,家長可以針對自己的觀摩體驗,發表意見,同時反思自己的育兒方式等。

此外,我們還利用微博、抖音等線上直播平臺為家長開展科學通識教育。例如,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專家解密雲朵和天氣之間的關係,中科院聲學研究所的專家講述神秘的蛟龍號如何實現千裡傳音,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的專家講解生物學中有趣的共生現象。

總之,以合作為導向的家園共育能提升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的針對性,而且雙向有效的互動也促使家長提高了對科學教育的認識,重新審視教育理念,改變錯誤的教育方法,發展了幼兒的綜合能力。幼兒園和家庭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使幼兒在完整的教育生態中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第三幼兒園)

《中國教育報》2020年11月22日第3版 

相關焦點

  • 綿陽打造「綠彩綿州」建設生態家園
    圍繞核心理念三大綠化區域科學規劃布局   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大規模綠化全川行動的部署要求,大力推進綠色發展,綿州大地不斷植出片片新綠。截至目前,全市林地面積121.47萬公頃,森林面積107.3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53.62%。   「國土綠化工作雖總體向好,但我市局部生態脆弱的狀況依然存在。」
  • 助夢飛翔 創建綠色生態教育
    在談及開展「綠色生態教育」的初衷時,二中校長如是說。在二中,綠色不僅是一種生命的顏色,更象徵著一種文化、一種文明。學校旨在通過「綠色生態教育」,使全體成員熱愛自然、珍惜資源、保護環境,使校園物化環境與文化氣息融為一體。為此,學校遵循「文化是行為的支柱」和「環境是育人力量」的科學理論,創造性地設計生態校園文化。
  • 打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家園 鶴城區成功創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
    掌上懷化訊 11月21日,鶴城區成功創建為省級生態文明示範區。鶴城,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全國生態示範區、沅江上遊重要水源涵養區、長江上遊生態保護工程實施區、省級衛生城市、省級文明城市,被譽為一座「會呼吸的城市」。
  • 【關注】自治區婦聯開展「美麗家園 幸福人家」創建活動總結會暨...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12月10日,自治區婦聯聯合山南市、貢嘎縣婦聯在山南市貢嘎縣極高海拔生態搬遷森布日安置點開展了「美麗家園 幸福人家」創建活動總結會暨「巾幗健康行」婦幼健康知識宣講義診活動
  • 廣東饒平縣錢東鎮齊心協力共建優美宜居生態家園
    中國發展網 鄞柱平 林少麗 記者羅勉報導 近日,廣東省饒平縣錢東鎮為提升全鎮道路和村莊綠化水平,推進「文明鎮街、文明村居」創建活動深入開展,緊抓春季植樹造林的有利時機,在全鎮範圍內開展道路和村莊綠化集中行動,齊心協力共建優美宜居生態家園。  儘管春雨濛濛的天氣乍暖還寒,但該鎮綠化道路、綠化村莊、美化環境的熱情絲毫未減。
  • [高校科學營]植物科學專題營:植物與生態
    在自然與科學交相輝映的武漢植物園,營員放飛青春理想,放飛科學夢想,一起追逐強國之夢。其中,「植物與生態」主題探究活動讓營員體驗到了植物學家的真實生活和研究樂趣。植物科學專題營精心策劃了「植物與生態」主題探究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能力,帶領營員探究植物王國,走進科學世界,深度體驗植物科學探究性學習,在自然科學殿堂領略科學之美,追尋科學真義,追逐強國之夢。
  • 綠色發展 共建百姓富生態美新家園
    貴陽市和貴安新區將以生態文明理念引領經濟社會發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進綠色發展,共建百姓富生態美新家園,奮力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生態改善雙贏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守護綠水青山  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  眼下,貴安新區的萬畝櫻花盛開了。受疫情影響,今年的賞花活動搬到了「雲端」,遊客們紛紛在「雲端」賞花。
  • 啟智科學部落2015年春季課程 (科學趣味探究課程 / 機器人 / 自然課堂) )
  • 創建共同的精神家園
    12月7日下午,在我校圖南書院舉辦了第四期圖南對話,合肥市優秀班主任路昌繼老師進行了題為「創建共同的精神家園」的講座。作為合肥市優秀班主任,路昌繼老師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經過了多年的沉澱,在三十二中這片沃土上逐漸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教師。因此路昌繼老師的本次講座,得到了三十二中班主任老師們的熱烈歡迎。三十二中校長王強及所有班主任老師參加了本次講座。
  • 攜手生態環保 共建美麗校園 ——華容縣馬鞍山實驗學校創建生態...
    所以培養好習慣,要從娃娃抓起。生態環境不僅是全球關注的社會問題,更是關係到人的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問題,作為學校,有義不容辭的教育責任。於是,我們加大了對綠色、低碳、環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引領,加強了對學生尊重自然、保護環境、崇尚生態文明等良好風尚的培養。   學校自2012年9月開辦以來,致力於「淨美雅」校園文化建設,逐漸形成「綠色和美」生態文化,確定了「陽光生命,和煦慢養」的育人宗旨。
  • 學校成為綠色創建主陣地 生態文明理念從娃娃抓起
    原標題:學校成為綠色創建主陣地 生態文明理念從娃娃抓起學校正在組織學生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主題活動雲南網訊(記者 劉暢)為進一步提升雲南省綠色創建單位領導幹部及負責人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增進綠色學校之間交流,學習優秀綠色學校經驗,吸取好的經驗和做法
  • 浙江投3000萬建中小學科學探究實驗室
    近日,浙江省常山縣天馬二小的10多個位學生簇擁在該校的科學探究實驗室裡,爭相觀看孵化器裡孵出的小雛雞。這得益於學校2009年建立的科學探究實驗室。  從2009年起,浙江省教育廳在全省啟動「中小學科學探究實驗室」建設工程,並對欠發達地區進行經費補助,至今全省已投入省級專項資金3000多萬元,建立中小學科學探究實驗室380個。  常山縣天馬二小是這項工程的受益學校之一。
  • 大冶金山店:科學轉型創建生態新鎮
    加強城鎮化建設  由工礦老鎮走向生態新鎮  金山店鎮依礦而建,因礦而興,從幹部到群眾,大部分都跟鐵礦「沾親帶故」。2010年以前,該鎮的地面企業,不管規模大小,統統與礦業有關,或採、或選、或加工,都是憑「礦」掙錢,靠「礦」吃飯。
  • 生態家園「生態中國行,幸福家園夢」優秀合作夥伴訪談之許澤嬌...
    一個人做一件事,一群人成就一件事,北京生態家園集團經過十八年的發展歷程,已經成為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身的家裝輔料一站式服務平臺,通過多項國家權威機構認證,多次榮獲行業大獎。吃苦耐勞的生態人用智慧創新打造建材輔料精品,以誠信贏得市場,打造生態建材百年企業是每個生態人的夢想。
  • 培植偶得 l 以「生態·好教育」品牌促成品牌學校的創建與發展
    全國「生態·好教育」聯盟是專注教育生態融合研究與創新實踐,為全國中小學和幼兒園搭建的學習交流平臺。「生態·好教育」作為全國「生態·好教育」聯盟、浙江省浙派教育生態科學研究院、「浙派教育·家」書院的「枝品牌」,用豐富的表現形式,意涵了人們對待生命的全部態度,意欲以最樸素的表達,傳遞出對多樣和諧、共生共長的、高品質教育生態的根本追求和夢想。
  • 為何要建一戶一公頃的生態家園(下)
    有生態環境愛好者個人,基於提高建設生態家園過程效率的考慮,編寫了一個簡單的生態家園土地供需信息表, 土地提供者和生態家園建設者都可以填寫,方便溝通土地供需信息,促成1公頃綠洲的建成。這個表格可以單獨轉發,有的土地所有者不一定了解生態祖傳家園的概念與設計,土地是否適合建造多個1公頃綠洲而連成社區,需要親自聯繫,考察與核實。
  • 創建「美麗街區」「美麗家園」「美麗樓道」……今年,真如鎮街道將...
    記者從會上獲悉,2019年該街道將創建2條示範性「美麗街區」(北石路、蘭溪路)、5個「美麗家園」(櫻花苑、楊橋一小區、芝川路138弄、北石路174街坊、真北三小區)及一批「美麗樓道」,努力探索一條創新社區治理之路,逐步提升街區整體品質,打造「美麗真如、文化真如、品質真如、活力真如」。圖說:普陀區真如鎮街道今天召開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動員大會。
  • 解碼教材之0008|課標對「科學探究」的界定及教材對「科學探究」的...
    新修訂的課程標準首次提出核心素養的概念,其中物理核心素養的科學探究部分作如下的表述: 「科學探究」是指基於觀察和實驗提出物理問題、形成猜想和假設、設計實驗與制訂方案、獲取和處理信息、基於證據得出結論並作出解釋,以及對科學探究過程和結果進行交流、評估、反思的能力。「科學探究」主要包括問題、證據、解釋、文流等要素。
  • 江蘇淮安:石塘鎮著力打造生態宜居新家園
    近年來,石塘鎮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引領農村環境轉型升級的主抓手,以打造農村宜居環境,全面提升群眾獲得感為創建標準,創造性開發鎮域優勢、競爭優勢和品牌優勢,傾力服務民生工程中的各項「幸福指數」,著力打造「宜居石塘、生態石塘、美麗石塘、文明石塘、幸福石塘。
  • 科學探究之滲透作用的探究實驗
    新課程倡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以理性的實驗思考,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提升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同時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強化學生的科學實踐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