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以色列外英國再爆出口網絡空間間諜產品

2021-01-16 malwarebenchmark

 



近日,以色列NSO針對IPHONE的「三叉戟」攻擊技術人盡皆知。你知道英國國防科技公司也在向包括獨裁政權的世界各政府出口先進的間諜技術嗎?

 

15年以來,獲得出售間諜產品牌照的國防科技企業包括了英國防務巨頭 BAE 系統、ComsTrac、CellXion、Cobham、Domo Tactical Communications (DTC) 等公司,而銷售對象包括了:沙烏地阿拉伯、 阿聯、 土耳其、印度尼西亞、 埃及等具有糟糕的人權記錄的政府。

 


這些出口產品包括了大規模監視工具(Mass surveillance products)——IMSI-catchers, 也被稱為 "stingrays"(黃貂魚)。該產品可以假裝手機信號塔,並追蹤附近連接的通訊設備。有文件表明,31套該設備被許可出口到印度尼西亞和土耳其。

 

Amnesty International 的技術專家Claudio Guarnieri認為:IMSI是當今最有爭議的監視技術之一,由於道德和隱私問題,他們的合法性令人懷疑。

 


而,來自丹麥一家報紙公布的文件顯示,早在2014 年BAE 系統公司的子公司和阿聯政府就籤署了一份合同,該合同是關於具有"IP 監測和數據分析"等功能為的網際網路監控產品。而該裝置還可以從各種設備跟蹤目標的社交媒體活動,獲得個人信息和通信,如語音和視頻錄製、消息等。

 

英國國際貿易部一位發言人說,"英國政府非常認真地審視其武器出口和經營管制制度。我們按照國家武器出口的發牌準則,嚴格檢查每個應用。」

 

而某些國家也被爆正在濫用這些產品和技術。

 

例如,在土耳其,一位因恐怖主義而入獄的記者,後來被發現是計算機惡意軟體感染的受害者。

 

另一個實例,阿聯政府通過網絡間諜隱形獵鷹(Stealth Falcon)追蹤持不同政見者。

 

今年5月,伊朗的counter網絡戰小組聲稱沙烏地阿拉伯的黑客實施了有針對性的網絡攻擊,導致政府網站服務暫時中斷。




相關焦點

  • 美博客曝光NSA間諜工具 8英裡外可入侵WiFi網絡
    原標題:美博客曝光NSA間諜工具 8英裡外可入侵WiFi網絡   新華網12月31日電 據美國科技博客Gizmodo報導,德國《明鏡周刊》最近報導了NSA的「特定入侵行動」黑客工具包。現在有一個匿名博主在LeakSource上發布了一批照片,都是NSA的一些名字很搞笑但又很可怕的間諜工具清單。
  • 「007」是英國的一個文化符號:間諜與國家安全
    新加坡聯合早報3月3日訊 最新版的英國間諜大片《007》正在上映。這次,故事不再是虛構的,而是紀錄伊拉克戰爭期間英美間諜的真實行動。英美間諜鎖定的目標不再是蘇聯特工、販毒大王、恐怖分子,而是致力於和平的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曾在伊拉克進行武器核查的布利克斯和巴特勒,以及持反戰立場的法國總統席哈克。
  • 再見「職業間諜」 英國間諜小說大師約翰·勒卡雷去世
    中新網北京12月14日電 據外媒報導,英國文學家、知名間諜小說家約翰·勒卡雷去世,享年89歲。法新社14日報導,勒卡雷家人發表聲明說,勒卡雷在與肺炎(非新冠肺炎)經過鬥爭後,於當地時間12日晚在英國皇家康沃爾醫院去世。
  • 英國間諜「變身」小說家 這40件瘋狂的小事刻骨銘心……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7月8日報導:近日,英國國寶級小說家約翰·勒卡雷回憶錄《鴿子隧道》由文景出版,書中除了講述作者如何在年輕時被英國軍方情報單位招募,擔任對東柏林的間諜,還記錄了他人生中近四十個刻骨銘心的片段,有他採訪獄中恐怖分子、跟著戰地記者藏身壕溝等等。
  • CIA要用人工智慧取代間諜,AI 間諜厲害在哪
    AI間諜相比於他們,是更加高明的偽裝者,因為AI間諜能以人們習以為常的樣子出現。首先,AI間諜能偽裝成電器這樣的實體形式,被安排進每一個家庭、每一所辦公間。2017年10月,谷歌推出了一款叫做Clips的AI相機,這是一款完全由AI進行主動決策的產品,它能像我們的神經網絡一樣,對場景進行自識別。
  • 英國間諜小說大師約翰·勒卡雷逝世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宋浩 英國當代間諜小說家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於當地時間12日晚因肺炎去世,享年89歲。蓋勒將勒卡雷形容為「無可爭議的英國文學巨人」,稱其「定義了冷戰時代,無畏地對權力說出了真相」。勒卡雷原名戴維·康威爾,於1931年10月出生於英國普爾。18歲時開始進入英國軍方情報單位工作,先後服務於英國軍情五處和軍情六處,曾擔任對東柏林的間諜工作。
  • 港媒稱英國在香港間諜活動頻繁 破壞不亞於美國
    中新網9月17日電 有港媒日前揭露了自回歸以來英國在香港進行的大量間諜活動。香港《大公報》報導說,美國在香港的情報活動,香港市民早有認知。事實上,除了美國,在香港進行間諜行動最頻密的還包括英國。
  • 英國炒作「間諜中毒案」漏洞百出,俄羅斯窮追猛打對方無詞
    回顧一下,當時的英國義憤填膺,聲稱俄羅斯在其國內實施了化武襲擊,對曾經的俄雙面間諜斯克裡帕爾下毒,導致其與女兒重傷昏迷(女兒之後醒了,卻被英國所謂的保護而軟禁)。而事後,英國還煞有其事的向外界披露所謂的俄羅斯下毒證據——諾維喬克神經毒劑(蘇聯造)!
  • 中國網絡巨頭立大功,挖出「網絡間諜」,厲害了!
    老實說在個人的眼中,360公司還沒有這個實力進入榜單吧,看來還是我們小巧360公司了,他們發現了自大美在我國的間諜行為。奇虎360不愧是網絡安全公司:發現自大美間諜行為說到這件事情的時候,奇虎360的創始人周鴻偉還帶著幾分自豪,她在國內科技大會上表示,360之所以進入實體清單,就是因為他們發現了自大美的一些網絡間諜行為。
  • 間諜小說家約翰·勒卡雷逝世,曾寫出「有史以來最偉大間諜小說」
    周日,勒卡雷的家人證實他於周六晚上在英國皇家康沃爾醫院(the Royal Cornwall Hospital)死於肺炎(pneumonia)。其經紀人喬尼·蓋勒(Jonny Geller)認為勒卡雷是「無可爭議的英國文學巨人」,「他定義了冷戰時代」。
  • 日專家稱日國內潛伏間諜 男性間諜以女性為目標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前美國中央情報局職員、美國國家安全局外判技術員愛德華·斯諾登於2013年6月在中國香港,將美國國家安全局關於稜鏡計劃監聽項目的秘密文檔披露給了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這一事件也震驚了全球。斯諾登曾透露稱,日本也屬於監聽對象國家。
  • "英國奧斯卡"曝提名《卡羅爾》《間諜之橋》領跑
    英國奧斯卡曝提名《卡羅爾》《間諜之橋》領跑  搜狐娛樂訊 搜狐娛樂訊(文/耷子)2015年第68屆英國電影學院獎,英國當地時間託德-海因斯的《卡羅爾》和史蒂芬-史匹柏的《間諜之橋》,雙雙以9項提名領跑提名名單,另一北美頒獎季熱門電影《荒野獵人》則獲得8項提名,《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在技術獎上光芒四射,贏得7項提名。今年的奧斯卡頭號種子選手《聚焦》聲勢低落,只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在內的3項提名。艾麗西亞-維坎德以《丹麥女孩》和《機械姬》同時入圍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兩項提名,風頭強勁。
  • 江原道與香港HKTV網絡集團籤訂網絡協議 積極促進產品出口
    江原道繼進軍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市場後,為了進軍香港網絡市場,在香港最大的網上購物中心"HKTV商城"內引進了島內中小企業的優秀產品。對此,江原道於11月10日在春川sky convention與香港"HKTV網絡集團"籤訂了旨在網絡上出口島內產品的香港電子商務平臺構建網上協議。
  • 英國高中生欲應徵做間諜 高官回信稱非常人能當
    (資料圖)中新網6月16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電影中的007智勇雙全,帥氣有型,讓不少人立志成為間諜。據報導,英國有中學生致信英國軍情五處(MI5),希望應徵做間諜,本來以為信件會石沉大海,不料MI5處長帕克被學生的誠意打動,竟親自回信。不過信中表明,間諜並非MI5職員,不是應徵就能當上。
  • 英國國寶級作家約翰·勒卡雷去世:他書寫了永恆人性的間諜傳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曲鵬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13日,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稱,英國當代間諜小說家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於12日晚因肺炎去世,享年89歲。約翰·勒卡雷原名大衛·康威爾(David Cornwell),生於英國,曾就讀於伯爾尼大學和牛津大學,在伊頓公學教授過兩年法文與德文。18歲時被英國軍方情報單位招募,擔任對東柏林的間諜工作;1958年任職於英國安全局軍情五處,同時開始寫作。
  • 裁掉傑森伯恩,招攬人工智慧,AI間諜厲害在哪?
    AI間諜相比於他們,是更加高明的偽裝者,因為AI間諜能以人們習以為常的樣子出現。  首先,AI間諜能偽裝成電器這樣的實體形式,被安排進每一個家庭、每一所辦公間。2017年10月,谷歌推出了一款叫做Clips的AI相機,這是一款完全由AI進行主動決策的產品,它能像我們的神經網絡一樣,對場景進行自識別。
  • 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提出推動社會治理從現實社會向網絡空間覆蓋,建立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加強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全面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 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提出推動社會治理從現實社會向網絡空間覆蓋,建立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加強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全面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 三百年前,歐洲國家派出間諜,專門刺探中國瓷器生產的情報
    義大利美第奇家族模仿中國瓷器雖然失敗,卻帶了一個頭,很多國家,諸如荷蘭、英國、法國、德國等紛紛跟上,開窯建廠,繼續模仿,試圖打開中國瓷器生產的秘密。同時,歐洲國家還派出了間諜,專門刺探中國瓷器生產的情報。這一重任落在傳教士的身上,於是,受政府派遣的宗教間諜來到中國,法國傳教士昂特雷柯萊是最著名的一位。
  • 被我國抓住的間諜下場是什麼?看看基地外標語就知道了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前段時間國內媒體重點報導了我國存在的間諜事實,不僅如此還曝光了多名間諜長相和身份。對此我國明確表示,中國不是間諜國家,既不會外派間諜也不會姑息外國間諜。於是,很多人就問了,這些個被我國抓住的間諜下場是什麼?其實對於間諜的下場,我相信我國不論天南海北,所有軍事基地和重點設施都會有標語牌。很簡單的標語牌,綠色背底無不體現著簡單幹練,上面十個大字鏗鏘有力勝過一切長篇大論——洩密必被抓,被抓必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