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也需要自尊心的呵護,大部分的家庭都沒注意

2020-09-03 懶媽媽的育兒經

孩子就像一棵小樹苗,既需要得到生活、學習上的照料,還需要得到心靈上的呵護,在幼兒管理中,教師要關愛孩子、尊重孩子並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呵護好孩子的自尊心,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健康的成長。

關愛孩子,是呵護孩子自尊心的基礎

教師要關愛每一個孩子,呵護好孩子的自尊心,只有時時處處保護和培養幼兒的自尊心,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愛是教育的靈魂,在幼兒教育中讓孩子感受到教師濃濃的愛意,既能夠讓孩子有安全感,又可以實現愛的傳遞,使孩子更加自尊、自信、自強。

對於剛進入幼兒園的孩子來說,由家庭自由的環境過渡到集體生活,會很不適應,面對孩子出現的各種狀況,教師要理解並給予更多的關愛,讓孩子感覺到幼兒園就是自己的家,不同於家的地方就在於有了很多的小夥伴,在集體生活中要互幫互助,這樣才能成為大家喜歡的「好孩子」。

為了讓孩子適應集體生活並滿足心理上對家庭的依賴,教師可以給孩子提出要求,誰能在活動中好好表現,就可以得到老師的「抱一抱」,或者讓老師滿足自己的一個小小心願。對不同性格的孩子,教師要在活動中注意觀察,制定出針對性的教學方案。

如有的孩子比較倔強,那麼教師在活動時就不要硬碰硬,可以來點「軟」的,這樣既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又達到了教學的目的,這樣孩子就會改變一些不好的習慣,從而促進孩子更全面地成長。

尊重孩子,是呵護孩子自尊心的關鍵

幼兒年齡雖小,但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教育活動中教師要把他們當成平等的「人」,這需要教師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才能使教育建立在平等與和諧中。

如在小班或中班時,孩子尿床現象時常發生,當出現這種情況時,教師不能是呵斥,而應該保密,給孩子說這是正常的,不要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但是也要教育孩子在睡覺前少喝水,在有尿意時給老師說,這樣既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又讓孩子慢慢養成一種習慣,減少尿床的現象。

尊重孩子體現在一言一行中,呵護孩子的自尊就是給予孩子更大成長的空間。

相關焦點

  • 父母要學會呵護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的心是稚嫩的,孩子的自尊心是寶貴的,孩子的自信心是可喜的。對於父母來講,稍微不注意就可能挫傷孩子的積極性,使他們喪失學習的興趣,喪失學習的信心,給他們的心靈帶來陰影,影響他們的終身。更有很多家長很注意維護自己的自尊心,當孩子對自己有叛逆舉動時,就會大發脾氣。可是當孩子們覺得委屈了或是傷了自尊時,他們會認為,孩子嘛,那麼小有什麼自尊。這是多麼荒謬的言論!孩子難道就沒有自尊嗎?要知道,我們面對的不是一個可以隨便擺布的玩具,而是-個有著複雜感情的活生生的人。
  • 「人前教子,背後教妻」容易摧毀孩子自尊心,怎樣才能保護自尊心
    你都知道有哪些嗎?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吧!人都有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甚至比成年人還要強,所謂過剛易斷,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不僅需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儘量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還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自尊心受挫的情緒,進行自我調整。中國有句古話:「人前教子,背後教妻」。在中國,家長當著眾人的面大聲呵斥孩子,幾乎是司空見慣。
  • 他「拿」走了別人的眼鏡,老師用這樣的方法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
    【名家警言】英國著名作家毛姆說:「自尊心是一種美德,是促進一個人不斷向上發展的一種原動力。」孩子雖小,卻有著跟大人一樣較強的自尊心。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就像保護精美的瓷器一樣,如果稍不注意,可能會摔得粉碎。
  • 五歲孩子也要面子,千萬不要小看孩子的自尊心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它是一種要求得到別人尊重的情感,是激發人們積極向上的動力。孩子雖小,也有較強的自尊心。孩子的心理比較脆弱,極易受到損傷,成人尊重他們的自尊心,就使其產生愉快、自信、向上的情緒,這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最佳狀態。
  • 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自尊心,不能讓孩子缺乏自尊心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尊心?1.家長多給孩子一些愛當孩子經常都能感受到你的愛,能幫助他們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有助於他們的自我認可。隨著成長,孩子會通過交朋友,在團體活動中感受到歸屬感,以此建立他們的社交圈。父母的愛是他們未來與他人形成健康依附關係的基礎。
  • 「睡衣媽媽」放學接娃火了:穿衣自由沒錯,請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
    過去父母對孩子可沒那麼呵護,記得幼兒園時,孩子們都是自己回家,根本就沒有父母接送這一說法。到了今天就不同了,父母在孩子的身上傾注太多心血,捨不得孩子受一點傷害。在孩子上下學時,總會各種接送,就算到了中學時代也是如此。校門口等待孩子放學時,總能看到穿著各種衣服的家長,他們在打扮上各式各樣,有人看起來洋氣時髦,有人穿著上很邋遢,也有人打扮上中規中矩。
  • 孩子沒有自尊心,跟父母的這幾種行為有極大關係,別再忽視了
    自尊心就是一個人成長的脊梁骨,擁有自尊心的人才能夠真真正正的站起來,我們與動物的區別正是由自尊心所界定,而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很多孩子在父母的批評教育下長大,甚至有很多家長迄今為止都信奉「人前教子,然後教妻」的傳統,正是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下,很多孩子似乎丟失了自尊心,變得沒皮沒臉。
  • 孩子也有自尊心,請尊重孩子吧!
    你作為家長認為這沒有什麼問題,這是教育孩子,這是為孩子好。可是,孩子不是這樣想的,你嚴重的傷害到了孩子的自尊心,這是很嚴重的後果。每個少年都有叛逆期,何況只是個孩子。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我們不要不依不饒的打罵孩子,為什麼不讓孩子自己多想一下,自己到底錯在什麼地方呢?打罵並不是解決辦法的辦法。平靜的聽孩子是怎麼說的,要給孩子述說的機會,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早知道,孩子的講述過程也是一個很好的反省過程。
  • 大家介意讓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嗎?小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
    記得還小的時候,家裡的條件並不好,親戚經常會送一些他們孩子穿不下了的舊衣服。那時本來就沒幾件衣服,每次收到都能高興很久。但現在不同於往日了,大家的生活條件都很好,你還願意讓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嗎?不過大家在收到衣服的時候一定要進行清洗,消毒一下,不是嫌棄什麼的,而是小孩子體弱,需要細心呵護。
  • 傾聽孩子的講話,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很多時候,我們都沒有足夠的耐心聽完孩子那些沒頭沒腦、雜亂無章、毫無意義的講話。孩子的敘述常常被父母用生硬的語言或找來的理由或轉換話題給打斷。我們常常沒有辦法讓自己成為孩子忠實的聽眾。在多子女家庭,孩子間互相對話,可以不要父母的參與。但在獨生子女家庭,父母不聽孩子講話,孩子向誰去說呢?傾聽孩子講話時你自己就要像一個孩子。要想成為一名忠實的聽眾,你最好的辦法就是想像你就是孩子的朋友。
  • 小孩子也要面子,做好這幾點,維護好孩子的自尊心
    成年人都好面子怕傷自尊心,孩子同樣,也有自尊心,有時候孩子鬧脾氣,可能就是你傷到人家的自尊心了。做家長的不經意間的某一句話或者某件小事了,也許在你看來微不足道,可在孩子看來就是沒有得到尊重或者關心愛護。可能已經傷害到他幼小的心靈了。那麼小朋友的自尊心一般都表現在哪裡呢?
  • 最傷孩子自尊心的4件事,你還在做嗎?
    許多調皮搗蛋不聽話、父母老師眼裡的「壞孩子」、「差生」,其實是被破壞了自尊心的孩子,需要的不是嚴厲管教,而是對他們自尊心的關注和保護。生活中,父母的一些行為,很容易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會給家庭教育和孩子自身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需要引起注意。
  • 最傷孩子自尊心的4件事,你還在做嗎?
    許多調皮搗蛋不聽話、父母老師眼裡的「壞孩子」、「差生」,其實是被破壞了自尊心的孩子,需要的不是嚴厲管教,而是對他們自尊心的關注和保護。生活中,父母的一些行為,很容易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會給家庭教育和孩子自身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需要引起注意。
  • 如何維護孩子的自尊心
    可以說現在的孩子生在一個幸運的社會中。現在除了關注孩子的衣食住行,我們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而孩子的自尊心在一生中優為重要。 1.要允許孩子犯錯。 我們要允許孩子犯錯誤。因為孩子社會經驗少,有時候分不清楚什麼是錯,我們一定要理解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做這件事的原因,往往孩子的出發點多都是善良的。別誤解了孩子意思。
  • 如何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學學蒙臺梭利,為孩子創設良好發展環境
    目前很多幼兒園會有混齡班的出現,但是實施的效果以及混齡班的數目並不多也不常見,因此大部分的孩子所接觸到的都是同齡的夥伴,這樣就容易產生模仿和比較的行為。 而在蒙臺梭利的教室當中,孩子們就會覺得自己不會有這種比較和模仿的想法以及行為。
  • 「人前教子」是讓孩子知恥而後勇?破壞孩子自尊心的教育,不可取
    有的家長認為只有讓孩子覺得難堪,才能讓孩子長記性「知恥而後勇」的道理大家都懂,當初韓信的胯下之辱更是流傳到現在。很多名人在自己成功前都經歷過諸多羞辱,於是在很多家長眼裡,孩子的自尊心不需要維護。「我都是為了你好」"如果是別人我還不樂意說呢"很多家長認為在「人前教子」下孩子的面子,孩子委屈是小題大做。
  • 這4件事最容易摧毀孩子自尊心,你還在做嗎?
    許多調皮搗蛋不聽話、父母老師眼裡的「壞孩子」「差生」,其實是被破壞了自尊心的孩子,需要的不是嚴厲管教,而是對他們自尊心的關注和保護。生活中,父母的一些行為,很容易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會給家庭教育和孩子自身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需要引起注意。
  • 「對眾不責」,請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顯而易見,人們關注和熱議的焦點最終落在了家庭教育上,更準確地說,指向了在家庭教育中該如何保護和培養孩子具有良好自尊心上。,接著他媽媽又扇了他第二個耳光,男孩沒動,他媽媽一邊辱罵,一邊用手掐住男孩的脖子,頂著往牆上撞,男孩踉蹌了幾步,依舊低頭沉默不語。
  • 孩子自尊心需要爸媽維護,孩子不是一定要被操控,培養自尊才重要
    回去我跟她說,你不能總是在外面抱怨比較自己的孩子,他那麼小還是需要鼓勵的, 不能總打擊孩子。3)批評不管什麼情況,孩子做錯了就批評,不在人前給孩子留面子,孩子反駁後家長覺得自己沒面子,教育孩子更過分了。
  • 請停止傷自尊式的中國教育,每個孩子都需要呵護與鼓勵
    更何況是在這樣一個正處於青春期的年紀,孩子的自尊心正在蓬勃的生長,這個年紀的孩子往往會伴隨著心思敏感,這位母親在眾目睽睽之下對孩子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打擊,足以致命。中國式的教育,往往就是一味的要求成績,要求孩子出類拔萃,卻常常忽略了孩子內心深處的想法,忽略了他們的心靈成長,忽略了他們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