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尊心需要爸媽維護,孩子不是一定要被操控,培養自尊才重要

2020-09-05 浩一媽媽

一個人能夠有自尊心是能夠讓他不斷進步的,如果你傷害了別人的自信,對方就會覺得煩惱甚至怨恨。

寶寶在慢慢長成大人的過程中,也逐漸會有羞恥感,更好「面子」,這也是寶寶有自尊心的體現。

家長經常在不經意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那天我和同事佳佳在餐廳碰見,他們一家三口來吃飯,佳佳的兒子7、8歲了,見到我害羞的喊了一句阿姨好就把頭低下去了。

吃飯過程中,避免不了談孩子,佳佳就突然說,我這孩子不太靈,成績總是不理想,我天天也跟著發愁,孩子自己就是不上心。

接著又誇了幾句我家寶寶,又對比自己家的孩子,又說了一遍。我看佳佳的兒子頭低的更厲害了,我就打斷了佳佳,誇了幾句他兒子。

回去我跟她說,你不能總是在外面抱怨比較自己的孩子,他那麼小還是需要鼓勵的, 不能總打擊孩子。

家長在打擊孩子不自知的幾種行為

1)比較

佳佳就是個典型的「你看別人家孩子」類型的家長,不分場合的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較。

本來被比較的就是自己孩子的短板,用自己孩子的短板和別人的長板比較,還覺得自己的孩子做的不夠好,非常打擊孩子的自尊自信心。

2)不信任

家長不信任孩子,對孩子說的什麼話都表示質疑,長期下來不僅孩子不愛跟家長溝通自己的想法,性格也會變的不健康。

3)批評

不管什麼情況,孩子做錯了就批評,不在人前給孩子留面子,孩子反駁後家長覺得自己沒面子,教育孩子更過分了。

有的孩子會有逆反心理,你越覺得我這樣不好,我就越要朝著你批評的方向前進。

4)要求太高

有些家長自己年輕的時候沒做到的事,也不管孩子願不願意,感不感興趣,就非要孩子去學,去做出一些成績。

如果沒有到達他們預期的高度,就會表示失望,說孩子「這點事你都做不好」,這樣不僅打擊孩子的自尊也非常打擊孩子的自信。

5)不傳播孩子醜事

比如在孩子面前,拿孩子尿床的事情當笑話或者生氣的批評,這樣對孩子心理健康發育不利,這也是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行為。

本來孩子自己就覺得尿床是一件羞恥的事情,媽媽還當笑話講,無疑是非常傷害孩子的。

6)手伸太長

把孩子的所有事包攬,當孩子不得不獨立的時候,他自己什麼都不明白不會做,什麼都不能決定。

那麼怎麼培養孩子的自尊呢

研究表明,高自尊的孩子在生活中有著積極完善自我的動力,這種動力能夠讓孩子更加自發努力的去生活和學習。

3-7歲是寶寶自尊的培養的最佳階段,而培養孩子的自尊秘密都在生活碎片裡,等待家長去發現。

1)認同感

孩子個家長在一起的時間是最長的,要想孩子有自我認同感,家長首先要認同孩子,正確看待孩子的缺點和優點。

2)鼓勵孩子

在寶寶能自己動手做事的時候,家長不要著急的代勞,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嘗試,不管成功還是失敗,他都自己感受到了邁出第一步的感覺。

3)關於批評

如果孩子做錯了事情,不在人前懲罰批評,可以當場告訴孩子這是不對的,但是語氣要平和,否則孩子就會過度的自我懷疑。

4)信任

把信任交給孩子,讓他儘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能決定一些事情,並承擔決定的後果,這樣寶寶的獨立能力也會得到鍛鍊。

每個寶寶都是心靈純淨的天使,後期父母的培養尤為重要,希望每個寶寶能身心健康的成長。

相關焦點

  • 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自尊心,不能讓孩子缺乏自尊心
    正如比爾·蓋茨的一句忠告:「在你強調自尊之前,社會要求你首先要有所成就。在沒有成就之前就強調自尊,等於盲目自大。」自尊心是兒童行動的內部動力,是激發孩子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在幼兒時期如果能及時對幼兒的行為給以正確評價,對幼兒自尊心進行培養,對兒童的個性成長和其後的人生歷程是有著重要意義的。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家長做到這幾點,最後一點尤其重要
    愛孩子,首先要保護好孩子的自尊。關於自尊心的殺手,諸如指責、打罵、比較、詆毀等,曾經的我幾乎每一條都中槍,悔不當初也無濟於事,現在能做的就是選擇去學習改變,成長自己。今天又聽了一遍家庭教育專業課上講的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尊心這一節內容,感覺思路更清晰了。一個人產生自律的前提是自尊。
  • 如何維護好孩子的自尊?
    另外因為我們的人生閱歷,我們經常自以為是地認為我們比孩子們懂得多,所以我們在要求孩子做事情遵守我們所謂的正確的規則的時候,孩子們就應該無條件地遵守,這種思想和行為是深深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最終失去了孩子。 尼爾森老師在本章節中提出來:我們不要試圖去「贏了」孩子,而要「贏得」孩子。
  • 自尊和自尊心是同一概念?錯!聽專家談如何與孩子聊自尊
    常聽家長們說,「我們家孩子自尊心太強了」 「我覺得孩子特別敏感,自尊也很低,怎麼辦?」……這裡的自尊心和自尊,其實是兩個概念。個體通過對構成自我概念的特徵進行評價而作出的對自己存在價值的認定就是自尊,也就是對自我的評價成分。高自尊的孩子能意識到自己的優點,也會希望克服自己的缺點,並對自己屬於哪類人感到滿意。低自尊的孩子總是看著自己的缺點,忽視優點且不喜歡自己。平時我們所謂的「自尊心強」,其實是對自尊的強烈感受與反應,通常還是因低自尊引起的。
  • 有的孩子一說就哭,批評不得,如何培養正確的自尊心?
    這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教導要有明確的規則,對自己有著準確的自知,懂得欣賞關心他人,理解言行美德標準,在家庭中感受自信和安全感,也要明白這種自尊心的獲得的代價和目的,最重要的是感受獲得自尊心的尺度。正確的自尊心,如何獲得?
  • 「對眾不責」,請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顯而易見,人們關注和熱議的焦點最終落在了家庭教育上,更準確地說,指向了在家庭教育中該如何保護和培養孩子具有良好自尊心上。通過分析不難發現,導致這起悲劇發生的主要原因,與家長在同學面前碾碎了正處於青春期孩子的自尊心有關。童話大王鄭淵潔曾說過:「父母毀掉自己的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摧毀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人類生命的本源,是每個人都需要的。著名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曾說過:「期盼社會對自己的尊重,是一個人天性的需要。」由此可見,尊嚴絕不是成年人的「專屬」或者說「專利」。
  • 孩子丟了自尊,比學習差更加可怕,家長千萬不要傷了孩子自尊
    孩子丟了自尊,比學習差更加可怕,家長千萬不要傷了孩子自尊在寶寶三歲的時候,自我意識就逐漸加強,自尊心也會隨之萌芽。很多時候孩子的自尊心表現形式也不同。自尊,是尊重自己,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不容許別人侮辱和歧視的一種心理狀態。
  • 如何維護孩子的自尊心
    可以說現在的孩子生在一個幸運的社會中。現在除了關注孩子的衣食住行,我們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而孩子的自尊心在一生中優為重要。 1.要允許孩子犯錯。 我們要允許孩子犯錯誤。因為孩子社會經驗少,有時候分不清楚什麼是錯,我們一定要理解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做這件事的原因,往往孩子的出發點多都是善良的。別誤解了孩子意思。
  • 孩子自尊的權力是培養責任心、上進心、 榮辱感的前提
    幾乎每個頭腦清醒的人都承認,培養孩子的自尊心,是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使孩子文明、自治的必要條件,也是培養孩子有責任心、上進心、 榮辱感的前提,還是孩子自我認識中最重要的一環。當他有一天明白地認識到這一點時,他的自尊心便誕生了。以後他生活中所有事情,都與他這個人息息相關,不可205替代。他將以自己的姓名和所指代的「這一個」有機體去經歷各種事情,去做出判斷,去遭遇失敗,去享受勝利。無論父母多麼愛他,老師多麼喜歡他,都不可能代替他去做任何事。 自尊是什麼,就是對這個自我的認同、肯定。
  • 自尊心不等於「自戀」,如何培養孩子自尊心?正確方式是這樣的
    自尊心並不等同於「自戀」自尊對於很多人來說都非常重要,但是現在很多人卻將自尊和自戀弄混了,雖然兩者看起來很像,但其實有著很大的區別。其實自尊心並不等同於自戀,很多家長會希望孩子能夠擁有自尊,讓他們懂得如何自愛。
  • 培養孩子良好的自尊心是家庭教育第一要務
    孩子的自尊心像黃金一樣寶貴,自尊心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培養孩子具有良好的自尊心,體驗良好的自尊感,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務。每一個孩子都是經由父母來到這個世界上具有獨立人格,需要平等對待和尊重的個體,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特別渴望得到周圍人的尊重,尤其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父母學會保護和培養孩子具有良好的自尊心,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要務。
  • 父母要學會呵護孩子的自尊心
    更有很多家長很注意維護自己的自尊心,當孩子對自己有叛逆舉動時,就會大發脾氣。可是當孩子們覺得委屈了或是傷了自尊時,他們會認為,孩子嘛,那麼小有什麼自尊。這是多麼荒謬的言論!孩子難道就沒有自尊嗎?要知道,我們面對的不是一個可以隨便擺布的玩具,而是-個有著複雜感情的活生生的人。
  • 孩子輸掉比賽埋頭痛哭,小孩有「自尊心」是好事,家長要懂維護
    孩子比賽看重輸贏,其實是我們的孩子內心的有自尊心,因為失敗,打擊到了孩子的自尊心,所以孩子才會如此的看重輸贏。所以無論孩子取得輸贏,我們作為父母都要懂得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有自尊心的表現蒙臺梭利早教專家周漢民說:"三歲是孩子心理成長的一個分界線,寶寶逐漸走出"我行我素"的心理,他們自尊的表現不僅需要父母高度關注,還很在乎外界的評價。
  • 孩子自尊心太強?不妨試試這4個方法,正確培養孩子自尊心
    每個人都有自尊,大人有時會丟臉,更不用說孩子了。 一個朋友經常當著外人的面責罵孩子,有時說結果不好,有時說孩子不懂事,每次孩子坐在一邊默默地低著頭。孩子也要面子!朋友還不當回事,覺得小孩子不懂面子。如果父母的話讓孩子顏面掃地的時候,都有可能毀掉孩子。遇到自尊心太強的孩子,父母該如何應對呢?1、睡前給孩子一個擁抱孩子們喜歡生氣,肯定是有原因。家長要找出背後是什麼,這是給你的孩子有機會解釋,不生孩子沒做完,,就開啟大道理的說教模式。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培養健康的自尊 |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自尊心對於一個人的健康成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孩子的自尊心培養十分重要,直接影響到孩子的一生。對於父母來說,都希望孩子健康快樂的生長,當基本的生理需求滿足之後,我們也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幫助孩子樹立健康的自尊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 李玫瑾:孩子當街撒潑打滾,父母不能袖手旁觀,要維護他的自尊
    孩子哭鬧的時候,真的是油鹽不進,軟硬不吃,父母無奈崩潰。3歲的二寶就出現過這樣的情況,本來要去吃飯了,突然大哭起來,怎麼安撫都不行。後來才知道,他把爺爺的枕巾扔到了床下面,找不到了,遇到了小小的挫折 。這麼小一件事,直接告訴大人拿出來不就行了嗎?非要哭,孩子的世界真是看不懂。
  • 自尊,是孩子一生的鎧甲
    回到班上就指著她鼻子大罵,「考這麼差,我造了哪輩子孽生出你這樣的孩子「,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她快尷尬的哭了,真想找個地縫鑽下去.當眾被羞辱過的孩子在內心極易否定自己,很容易出現自卑、孤僻等心理問題,如果沒能及時疏導,這種傷害將會跟隨一輩子。網上曾有一個話題:「父母當眾羞辱孩子,對孩子有多大的影響?」
  • 小孩子也要面子,做好這幾點,維護好孩子的自尊心
    成年人都好面子怕傷自尊心,孩子同樣,也有自尊心,有時候孩子鬧脾氣,可能就是你傷到人家的自尊心了。一見到自己爸媽,就會也要樣的東西。這個時候作為家長要教導孩子什麼該要,什麼不該要,不要盲目的滿足孩子的攀比心理。更要告訴孩子那種炫耀心理要不得,學會分享才會更快樂。才會有更多的好朋友。
  • 13歲女孩考第一被質疑作弊後溺亡:維護孩子的自尊心有多重要?
    僅僅是因為作弊被抓,就了結了這些孩子的鮮活生命。作弊是錯誤的,老師難道不該抓作弊嗎?並不,小K並不是反對學校抓作弊的行為,而是想說,除了家長,老師們也應該在公眾場合下,維護一下這些孩子的自尊心。我們之前寫過《公眾場合,到底應不應該維護孩子的面子?》,談及了家長在對待孩子的面子和自尊心的態度上,一直以來的傲慢和輕視。
  • 嬰幼兒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養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每個人都需要自信心,嬰幼兒也不例外。嬰幼兒年齡小,心理的自我調節很弱或者幾乎尚未發展起來。因此,嬰幼兒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養主要依靠咱們家長了。如果你不希望孩子是個做事瞻前顧後、畏首畏尾、猶豫不決、膽小柔弱的孩子的話,那就從小開始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