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兆良 教授
《AI爸媽》首席教育官
國務院兒童教育工作智庫專家
中陶會家庭教育專委會副理事長
心理學博士,哲學博士後,吉林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教育部國家公派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訪問學者。
最近,網上一則武漢初三14歲男孩因在教室與同學玩撲克牌,被母親在走廊當眾扇耳光後跳樓身亡的新聞,讓人感到無比痛心,也由此引發了無數人的關注和熱議。顯而易見,人們關注和熱議的焦點最終落在了家庭教育上,更準確地說,指向了在家庭教育中該如何保護和培養孩子具有良好自尊心上。
視頻中顯示:媽媽第一個耳光扇下去時,和媽媽差不多高的男孩往右邊躲了躲,抬手想要擋住,但媽媽衝他大吼並辱罵,孩子低頭不語,接著他媽媽又扇了他第二個耳光,男孩沒動,他媽媽一邊辱罵,一邊用手掐住男孩的脖子,頂著往牆上撞,男孩踉蹌了幾步,依舊低頭沉默不語。這時候有人來勸這位媽媽,但從視頻裡看出,她好像還在訓斥著男孩。
男孩媽媽被人拉走後,男孩用袖子擦了擦眼淚,呆呆地站在原地,轉身看了一眼樓下,又望向母親離去的方向,默立了2分鐘後,他爬上圍欄,一躍而下,隨後傷勢嚴重的張某銳,被宣告不治身亡,年僅14歲的少年,就這麼倉促地告別了世界。
通過分析不難發現,導致這起悲劇發生的主要原因,與家長在同學面前碾碎了正處於青春期孩子的自尊心有關。童話大王鄭淵潔曾說過:「父母毀掉自己的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摧毀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人類生命的本源,是每個人都需要的。著名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曾說過:「期盼社會對自己的尊重,是一個人天性的需要。」由此可見,尊嚴絕不是成年人的「專屬」或者說「專利」。對於孩子來說,自尊同樣至關重要。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我們越是深入兒童的內心世界,體驗他們的思想感情,就越能體會到這樣一條真理:在影響兒童內心世界時,不應該挫傷他們心靈中最敏感的一個角落——自尊心。」
自尊心,有時也稱自尊、自尊感,是一個人基於自我評價產生和形成的自愛、自重,並要求受到他人、集體和社會尊重的情感體驗。自尊是人格自我調節結構的心理成分,是一種積極的情感,是對自我價值的一種客觀理性評價,是一種良好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識。具有良好自尊的人會悅納自己、樂觀自信、獨立自主、待人友善。自尊的心理基礎是一個人覺得自己有自主感、掌控感和價值感,覺得自己被他人所接納,覺得自己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活,能夠做出自主選擇和自主決定。
自尊是做人的基礎,自尊心是人生之樹的根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避免「人前教子」,不要將孩子的錯誤反覆說給他人聽,也不要為了自己的面子,在眾人面前厲聲恐嚇、訓斥、貶損、責罵、輕視、羞辱孩子,這樣會嚴重破壞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感到丟臉、傷心、難過、無地自容、憤恨和絕望,性格也會因此變得自卑、膽小懦弱,對人缺乏信任。
英國大教育家洛克曾說過:「父母不宣揚子女的過錯,則子女對自己的名譽就愈看重,因而會更小心的維護別人對自己的好評;若是你當眾宣布他們的過失,使其無地自容,他們便會失望,愈覺得自己的名譽已經受到了打擊,則他們設法維持別人好評的心思也就愈加淡薄。」
常言道,毀掉一個孩子就是讓他當眾出醜,讓他喪失自尊感。現實情況的確如洛克所說的,倘若父母不顧孩子的內心感受,當眾揭孩子的「傷疤」,會極大地傷害孩子的尊嚴,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孩子形成「破罐子破摔」和自暴自棄的逆反心理。中國古代主張教子「七不責」,其中第一條講的就是「對眾不責」。就是在大庭廣眾之下,不要責備孩子,要在眾人面前給孩子以尊嚴,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免受傷害。
「愛孩子是一種本能,尊重孩子則是一種教養,而如果沒有教養,愛就會失去品格,僅僅停留在動物性的水準上。」可見,真正有品格的愛,是孩子能在父母無私的愛裡,逐漸成長為一個具有良好自尊的人。
魯迅曾說過:「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後,也做不了人。」在家庭教育中,我們很擔心一些父母由於自身惡劣的態度、嚴厲的斥責和粗暴的打罵等錯誤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從小喪失自尊心和沒有羞恥感。正如很多家長所講的:「這個孩子已經『沒臉沒皮』,沒法教育了,採用什麼方法都不管用,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就是沒有效果。」事實上,這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孩子的自尊心已經被嚴重傷害,被父母用打罵、羞辱和嚴厲的斥責踏碎,導致孩子自尊感和自我價值感很低,缺乏羞恥心,自甘「墮落」,已經不在意別人如何看待和評價自己了。
孟子曰:「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父母教育孩子把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結合起來,就會散發出高貴的氣質。我們都希望孩子具有自尊的積極品質,也希望孩子獲得他人的尊重,更希望孩子能夠尊重父母、尊重師長、尊重他人、尊重差異、尊重規則、尊重知識、尊重真理和尊重自然。可是我們不要忘了,孩子首先需要父母的尊重,才能學會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父母培養孩子良好的自尊心,就是把孩子當成獨立的人來尊重,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隱私,尊重孩子的情感,尊重孩子的選擇,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尊重孩子「生而為人」的權利。唯有如此,孩子才會具有良好的自尊感,才能學會尊重他人。
屠格涅夫說:「自尊自愛,作為一種力求完善的動力,是一切偉大事業的源泉。」孩子的自尊心像黃金一樣寶貴,從小得到父母尊重的孩子,會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和產生良好的自尊感,會具有成長型心態和成長型思維,會通過自己的積極行動勇往直前,會更容易獲得人生的幸福和事業的成功。
因此,在這裡鄭重提醒各位父母,保護和培養孩子具有良好的自尊心,是家庭教育第一要務,請各位父母務必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