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都需要父母的肯定來獲得自尊,從現在開始,放棄「打壓式教育」,多給我們的孩子一點鼓勵,聽取他們的意見,幫助孩子建立自尊心。
——少兒守護人
前幾天,朋友約我去她家,想讓我幫她家孩子補一下英語。
在朋友家,朋友跟我抱怨說她孩子疫情期間在家上網課上的不認真,認為孩子廢了。
朋友把孩子從房間裡喊出來,拿著孩子最近的作業和試卷讓我看。
我看孩子作業的時候,朋友就當著我和孩子的面批評孩子:「幹啥啥也不行,單詞背了就忘,做題錯那麼一堆。」
「你說這孩子將來能幹嘛,掃大街都沒人要。」
孩子從開始一直低著頭,沒說話也不理我們。聽到朋友說他將來沒出息的時候突然就哭了,衝著朋友大喊「你怎麼知道我不行」,然後哭著跑回自己房間反鎖了門。
朋友想把孩子喊出來被我攔下了,我跟朋友說以後別這麼批評孩子,也別當著別人的面批評孩子,這樣做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自尊心在3歲左右開始萌芽,他們會害怕別人的譏笑,討厭當著別人的面被批評,害怕別人知道自己犯錯。
父母應該從細節處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更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01.父母無視孩子自尊心
會傷害孩子的幼小心靈
北京衛視一檔節目《老師請回答》中,一位7歲的小男孩和爸爸媽媽一起參加節目。小男孩在跟主持人交流的過程中,思路清晰、情緒穩定的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但當主持人問小男孩:「你覺得爸爸媽媽理解你嗎?」
小男孩說:「媽媽說我是二百五。」小男孩說完就痛哭流涕。
「你覺得這是對你不尊重是嗎?」主持人問。
孩子哭著說:「別叫我二百五。」
小男孩一直記得母親對他說的不尊重的話,但母親明顯並沒有意識到這些話對孩子造成的傷害。
父母這種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而不知的行為,是令孩子最絕望的。
前段時間學生上網課的時候,一位小朋友被老師說胖了。
小朋友委屈的說「自己在做運動減肥呢,怎麼就胖了。」說完小朋友就邊哭邊做運動。
小朋友最後委屈的躲到房間黑暗的角落裡繼續哭了。孩子就是這樣的脆弱和敏感,一句小小的玩笑話都會摧毀他的自尊心,讓他產生自我懷疑。
前蘇聯教育實踐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影響學生的內心世界時,不應挫傷他們心靈中最敏感的一個角落---自尊心。
孩子的自尊心很脆弱,需要父母的尊重和保護。有時候父母一句打擊否定的話,孩子內心就會潰不成軍。
保護孩子自尊心的前提是要認識到孩子是有自尊心的,要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來看待,尊重他們,而不是家長所說的「這麼小的孩子他懂什麼叫自尊。」
02.自尊心不被尊重,
孩子容易產生反抗心理
《青春派》這部電影裡有這樣一幕,主角居然在拍畢業照的時候當著全班同學和老師的面,給自己喜歡的女孩表白,然後拉著表白成功的女孩的手離開。
班主任通知了居然的家長,母親火速來到學校強行分開了兩個人,並且指責居然喜歡的女孩,女孩在母親的指責下傷心的離開了。
為了報復母親,失戀的居然在高考時交了只寫了女孩名字「白卷」。本來可以考上重點大學的居然連大學錄取分數線都沒過。
母親在得知孩子早戀的消息所做的一切,完全不顧及居然的自尊心,讓居然在同學和喜歡的女孩面前「丟了面子」,才會讓居然做出這樣反抗的行為。
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隨著青少年自我意識的高漲,他們更傾向於維護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獨立和自尊,但是他們的某些想法和行為不被接受,遭受挫折,就會產生一種過於偏激的想法,變產生了反抗心理。
在本該被保護自尊心的年紀,卻被自己最愛的父母傷害自尊心,這樣被傷了自尊的孩子很容易變的叛逆。
父母那些不尊重孩子的行為,不僅會對孩子的內心造成傷害,還會逼孩子走上「反抗」的道路。
03.保護孩子自尊心,從小事做起
孩子的自尊心的建立,對孩子未來能否形成健全的人格有重要影響。
家長想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卻又不知如何去做,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做起。
1. 不在公開場合批評孩子,保護孩子自尊心
湖南衛視綜藝節目《少年說》有一位小姑娘對父母控訴時說:在外面父母的脾氣說上來就上來,完全不顧旁邊有沒有其他人存在就批評她。這種行為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在孩子養成自尊心的過程中,父母在公開場合批評孩子是傷害孩子自尊心最嚴重的行為之一。這樣會讓孩子覺得丟人,擔心被別人指指點點,從而變的自卑甚至自閉。
為了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請父母不要一邊在公開場合批評孩子,一邊埋怨孩子不自信。
2. 發現孩子其他優點,建立孩子自尊心
李玫瑾教授對保護孩子自尊心的建議是:請不要打擊孩子的自尊心!父母應該找到孩子的其他優點來鼓勵他,幫助孩子找到自尊心。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父母所說的「別人能做到你也能做到」無疑是對孩子最大的打擊。
父母應該多了解孩子其他方面的優點,不要只盯著學習成績不放。從孩子的閃光點入手,增強孩子的自尊心。
3.聽取孩子的意見,提升孩子自尊心
心理學家張麗華研究表明,民主型的教養方式有助於孩子形成高自尊。所謂民主型的教養方式是父母在做與孩子有關的決定時,聽取孩子的意見並採納孩子的意見,這樣有助於培養孩子的高自尊。
所以,父母在做與孩子有關的決定時,應該多聽取孩子的意見,再給孩子正確的指導,幫助孩子培養自尊心。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給別人留下大方自信的印象,這種印象的底氣來自於自尊。孩子只有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才會有自信。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監製:鄧東
主編:劉子銘
責任編輯:袁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