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剛剛公布!公募基金、專戶、養老金、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等規模20強來了
摘要
【公募基金、專戶、養老金、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等規模20強來了】就公募基金而言,易方達、華夏、廣發今年二季度的非貨幣基金月均規模佔據前三,建信、創金合信、博時今年二季度的私募資管佔據前三,月均規模分別為5034.89億元、3992.42億元、2496.83億元。與此同時,中基協同日也公布了16家公募基金公司今年二季度的養老金管理規模排名情況。截至今年二季末,工銀瑞信、易方達、南方名列前三,成為管理養老金規模靠前的三家公司。(中國基金報)
8月10日,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2020年第二季度公募基金、券商資管月均規模等各項數據。
就公募基金而言,易方達、華夏、廣發今年二季度的非貨幣基金月均規模佔據前三,建信、創金合信、博時今年二季度的私募資管佔據前三,月均規模分別為5034.89億元、3992.42億元、2496.83億元。與此同時,中基協同日也公布了16家公募基金公司今年二季度的養老金管理規模排名情況。截至今年二季末,工銀瑞信、易方達、南方名列前三,成為管理養老金規模靠前的三家公司。
就券商資管而言,從數據來看,2020年二季度,前20名券商私募資管月均規模合計65956.91億元,較一季度減少64.5億元。但儘管如此,仍有券商逆勢實現規模新增,其中更有中信證券、海通資管等5家公司月均規模新增超百億元,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與此同時,轉型主動管理更加落到實處,20家中,有高達70%的券商資管二季度主動管理規模實現新增。
5家券商資管月均規模新增超百億元
今年是資管新規頒布後行業改革的第二年,各類資管機構和產品的監管體系、監管尺度和規則逐步統一的步伐顯然正在加快。在新一輪的行業競爭中,資管行業的頭部效應愈加凸顯。
整體來看,2020年二季度,前20名券商私募資管月均規模合計65956.91億元,較一季度減少64.5億元。
20家中,中信證券仍是唯一一家規模達萬億級別的券商,二季度規模為11517.98億元,較第二名招商資管的規模要高5237.84億元,佔據絕對優勢。國君資管和華泰資管三家二季度月均規模緊隨其後,也均超過5000億元。
7家公司二季度規模有所新增,其中「老大哥」中信證券新增規模最大,達709.46億元,廣發資管新增261.05億元,新增規模位居第二位,招商資管、國信證券、海通資管三家在二季度新增規模均超過1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20家公司中,仍有12家規模下降,其中中信建投證券二季度規模下滑482.37億元,國君資管、安信資管、申萬宏源二季度規模分別下滑393.11億元、260.93億元和245.97億元。
4家二季度排名上升1位,分別為招商資管、國信證券、中泰資管和中銀國際證券。此外,6家排名下滑,其中,第一創業和華融證券名次下滑最大,均較一季度下降2位。
中信證券、國君資管、華泰資管
二季度主動管理規模位居前三
11家規模較上季度新增
2019 年以來,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指引下,資管新規及配套細則逐步落地,資管行業進入規範發展轉型的新階段。在新監管框架內,各家金融機構回歸資產管理本源,強化投資管理能力,推動產品模式重構、優化業務發展格局,券商資管主動管理規模佔比逐步提升。而從這兩年的情況來看,券商資管發力主動管理並非是一句空話,並且已經著有成效。
從中國基金業協會披露的數據來看,今年二季度,主動管理規模超過1000億元的券商資管共有10家,數量和一季度持平。其中,中信證券、國君資管、華泰資管分列主動管理規模前三名,分別為5604.88億元、3700.24億元和2704.99億元。此外,招商資管、廣發資管、中信建投、海通資管等主動管理規模均超過1400億元。
從規模上來看,20家中,有11家規模在二季度較上季度有所新增,其中有4家新增規模超100億元,分別為中信證券、招商資管、廣發資管和海通資管,第二季度分別新增733.42億元、463.43億元、307.88億元和253.86億元。此外,中銀國際證券、中金公司、華泰資管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新增。
與此同時,7家二季度主動管理規模較一季度有所下滑,其中,國君資管和申萬宏源二季度規模較上季度減少超1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家中,僅海通資管和中銀國際證券2家二季度排名均上升2位,9家排名未變,其餘9家排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申萬宏源和東方紅資管管理均下降2位。
此外,國信證券和申港證券為新上榜的公司。二季度,國信證券和申港證券主動管理規模分別為883.48億元和663.62億元。
易方達二季度非貨幣基金
月均規模蟬聯第一
8月10日,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布了基金管理機構非貨幣公募基金月均規模的前20名。數據顯示,易方達、華夏、廣發今年二季度的非貨幣基金月均規模佔據前三,非貨幣公募基金月均規模分別為5159.44億元、4009.66億元、3944.90億元。中基協表示,各月末規模均剔除了短期理財債券基金規模和FOF持有的自身管理的基金規模。
博時、南方、匯添富、富國、中銀、嘉實、招商緊隨其後,躋身前十,這七家基金公司的二季度非貨幣公募基金月均規模在2581-3833億元區間。工銀瑞信、鵬華、平安、華安、交銀施洛德、中歐、興證全球、銀華、國泰、農銀匯理等十家基金公司位列第11-20名,這十家基金公司的二季度非貨幣公募基金月均規模在1515-2412.5億元之間。
相比一季度的非貨幣公募基金月均規模排名,二季度非貨幣公募基金月均規模前十的基金公司排名變化不大;易方達繼續蟬聯第一,華夏前進一名,廣發前進一名,博時則下滑兩個名次,南方、匯添富、富國、中銀、嘉實和招商的名次均保持不變。
建信基金二季度
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穩居第一
中基協同日發布的基金公司私募資管月均規模排名數據顯示,建信、創金合信、博時今年二季度的私募資管佔據前三,月均規模分別為5034.89億元、3992.42億元、2496.83億元。
華夏、嘉實、易方達、交銀施洛德、匯添富、中銀、廣發緊隨其後,躋身前十,這七家基金公司的專戶月均規模在1116-2322億元區間。融通、中歐、工銀瑞信、銀華、南方、興證全球、鵬華、平安、富國、國壽安保位列第11-20名,這十家基金公司二季度的專戶月均規模在646-1034億元區間。
相比今年一季度的排名,二季度專戶月均規模佔據前四的建信、創金合信、博時、華夏的排名均沒有變化,排在第五的嘉實基金上升了一個名次,排在第六的易方達下滑了一名,排在第七的交銀施洛德上升一個名次,排在第八的匯添富上升了一個名次,排在第九的中銀基金則下滑了兩個名次,排在第十的廣發基金名次則不變。
工銀瑞信今年二季度
養老金管理規模穩居第一
中基協同日也公布了16家公募基金公司今年二季度的養老金管理規模排名情況。截至今年二季末,工銀瑞信、易方達、南方名列前三,成為管理養老金規模靠前的三家公司。博時、華夏、嘉實、銀華、富國、廣發、鵬華緊隨其後,躋身前十。招商、海富通、匯添富、大成、國泰、長盛今年二季度的養老金管理規模則排第11至第16位。
相對今年一季度的養老金管理規模,16家基金公司今年二季度的排名變化不大,工銀瑞信、易方達繼續穩居前兩位,排在第三的南方基金上升三個名次,排在第五的華夏基金下滑兩個名次,排在第六的嘉實基金下滑一名;其他公司的排名均未有變動。
對於養老金管理規模的統計口徑,中基協表示,養老金管理規模包含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社保基金(包括社保基金境外投資部分)、基本養老金、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不含境外機構委託管理的養老金。
多家基金子公司
二季度月均規模縮水
中基協同日公布的基金子公司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排名數據顯示,建信資本、招商財富資產、農銀匯理資產佔據前三,這三家基金子公司的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分別為4481.36億元、3469.17億元、2938.13億元。
上海浦銀安盛資產、鑫沅資產、工銀瑞信投資、交銀施洛德資產、易方達資產、深圳平安匯通、博時資本也躋身前十,這七家基金子公司二季度的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在1184-2474.3億元區間。興業財富、華夏資本、中銀資產、北銀豐業、南方資本、上海興瀚資產、深圳市紅塔資產、富國資產、萬家共贏、鵬華資產則位列第11至第20位,這10家基金子公司二季度的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在561-996億元區間。
值得注意的,相比今年一季度,基金子公司管理規模排名變化不明顯,但部分基金子公司的月均管理規模縮水明顯,建信資本月均規模縮水377.05億元,上海浦銀安盛資產縮水26.89億元,南方資本縮水110.44億元,中銀資產、富國資產、萬家共贏資產等基金子公司均有不同程度的縮水。
不懼擇時,讓基金經理為你打工,7X24小時快捷安全,點此立即開戶>>>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責任編輯:DF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