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專戶、養老金、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等規模20強來了

2020-12-08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剛剛公布!公募基金、專戶、養老金、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等規模20強來了

摘要

【公募基金、專戶、養老金、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等規模20強來了】就公募基金而言,易方達、華夏、廣發今年二季度的非貨幣基金月均規模佔據前三,建信、創金合信、博時今年二季度的私募資管佔據前三,月均規模分別為5034.89億元、3992.42億元、2496.83億元。與此同時,中基協同日也公布了16家公募基金公司今年二季度的養老金管理規模排名情況。截至今年二季末,工銀瑞信、易方達、南方名列前三,成為管理養老金規模靠前的三家公司。(中國基金報)

  8月10日,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2020年第二季度公募基金、券商資管月均規模等各項數據。

  就公募基金而言,易方達、華夏、廣發今年二季度的非貨幣基金月均規模佔據前三,建信、創金合信、博時今年二季度的私募資管佔據前三,月均規模分別為5034.89億元、3992.42億元、2496.83億元。與此同時,中基協同日也公布了16家公募基金公司今年二季度的養老金管理規模排名情況。截至今年二季末,工銀瑞信、易方達、南方名列前三,成為管理養老金規模靠前的三家公司

  就券商資管而言,從數據來看,2020年二季度,前20名券商私募資管月均規模合計65956.91億元,較一季度減少64.5億元。但儘管如此,仍有券商逆勢實現規模新增,其中更有中信證券、海通資管等5家公司月均規模新增超百億元,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與此同時,轉型主動管理更加落到實處,20家中,有高達70%的券商資管二季度主動管理規模實現新增。

  5家券商資管月均規模新增超百億元

  今年是資管新規頒布後行業改革的第二年,各類資管機構和產品的監管體系、監管尺度和規則逐步統一的步伐顯然正在加快。在新一輪的行業競爭中,資管行業的頭部效應愈加凸顯。

  整體來看,2020年二季度,前20名券商私募資管月均規模合計65956.91億元,較一季度減少64.5億元。

  20家中,中信證券仍是唯一一家規模達萬億級別的券商,二季度規模為11517.98億元,較第二名招商資管的規模要高5237.84億元,佔據絕對優勢。國君資管和華泰資管三家二季度月均規模緊隨其後,也均超過5000億元。

  7家公司二季度規模有所新增,其中「老大哥」中信證券新增規模最大,達709.46億元,廣發資管新增261.05億元,新增規模位居第二位,招商資管、國信證券、海通資管三家在二季度新增規模均超過1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20家公司中,仍有12家規模下降,其中中信建投證券二季度規模下滑482.37億元,國君資管、安信資管、申萬宏源二季度規模分別下滑393.11億元、260.93億元和245.97億元。

  4家二季度排名上升1位,分別為招商資管、國信證券、中泰資管和中銀國際證券。此外,6家排名下滑,其中,第一創業和華融證券名次下滑最大,均較一季度下降2位。

  中信證券、國君資管、華泰資管

  二季度主動管理規模位居前三

  11家規模較上季度新增

  2019 年以來,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指引下,資管新規及配套細則逐步落地,資管行業進入規範發展轉型的新階段。在新監管框架內,各家金融機構回歸資產管理本源,強化投資管理能力,推動產品模式重構、優化業務發展格局,券商資管主動管理規模佔比逐步提升。而從這兩年的情況來看,券商資管發力主動管理並非是一句空話,並且已經著有成效。

  從中國基金業協會披露的數據來看,今年二季度,主動管理規模超過1000億元的券商資管共有10家,數量和一季度持平。其中,中信證券、國君資管、華泰資管分列主動管理規模前三名,分別為5604.88億元、3700.24億元和2704.99億元。此外,招商資管、廣發資管、中信建投、海通資管等主動管理規模均超過1400億元。

  從規模上來看,20家中,有11家規模在二季度較上季度有所新增,其中有4家新增規模超100億元,分別為中信證券、招商資管、廣發資管和海通資管,第二季度分別新增733.42億元、463.43億元、307.88億元和253.86億元。此外,中銀國際證券、中金公司、華泰資管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新增。

  與此同時,7家二季度主動管理規模較一季度有所下滑,其中,國君資管和申萬宏源二季度規模較上季度減少超1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家中,僅海通資管和中銀國際證券2家二季度排名均上升2位,9家排名未變,其餘9家排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申萬宏源和東方紅資管管理均下降2位。

  此外,國信證券和申港證券為新上榜的公司。二季度,國信證券和申港證券主動管理規模分別為883.48億元和663.62億元。

  易方達二季度非貨幣基金

  月均規模蟬聯第一

  8月10日,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布了基金管理機構非貨幣公募基金月均規模的前20名。數據顯示,易方達、華夏、廣發今年二季度的非貨幣基金月均規模佔據前三,非貨幣公募基金月均規模分別為5159.44億元、4009.66億元、3944.90億元。中基協表示,各月末規模均剔除了短期理財債券基金規模和FOF持有的自身管理的基金規模。

  博時、南方、匯添富、富國、中銀、嘉實、招商緊隨其後,躋身前十,這七家基金公司的二季度非貨幣公募基金月均規模在2581-3833億元區間。工銀瑞信、鵬華、平安、華安、交銀施洛德、中歐、興證全球、銀華、國泰、農銀匯理等十家基金公司位列第11-20名,這十家基金公司的二季度非貨幣公募基金月均規模在1515-2412.5億元之間。

  相比一季度的非貨幣公募基金月均規模排名,二季度非貨幣公募基金月均規模前十的基金公司排名變化不大;易方達繼續蟬聯第一,華夏前進一名,廣發前進一名,博時則下滑兩個名次,南方、匯添富、富國、中銀、嘉實和招商的名次均保持不變。

  建信基金二季度

  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穩居第一

  中基協同日發布的基金公司私募資管月均規模排名數據顯示,建信、創金合信、博時今年二季度的私募資管佔據前三,月均規模分別為5034.89億元、3992.42億元、2496.83億元。

  華夏、嘉實、易方達、交銀施洛德、匯添富、中銀、廣發緊隨其後,躋身前十,這七家基金公司的專戶月均規模在1116-2322億元區間。融通、中歐、工銀瑞信、銀華、南方、興證全球、鵬華、平安、富國、國壽安保位列第11-20名,這十家基金公司二季度的專戶月均規模在646-1034億元區間。

  相比今年一季度的排名,二季度專戶月均規模佔據前四的建信、創金合信、博時、華夏的排名均沒有變化,排在第五的嘉實基金上升了一個名次,排在第六的易方達下滑了一名,排在第七的交銀施洛德上升一個名次,排在第八的匯添富上升了一個名次,排在第九的中銀基金則下滑了兩個名次,排在第十的廣發基金名次則不變。

  工銀瑞信今年二季度

  養老金管理規模穩居第一

  中基協同日也公布了16家公募基金公司今年二季度的養老金管理規模排名情況。截至今年二季末,工銀瑞信、易方達、南方名列前三,成為管理養老金規模靠前的三家公司。博時、華夏、嘉實、銀華、富國、廣發、鵬華緊隨其後,躋身前十。招商、海富通、匯添富、大成、國泰、長盛今年二季度的養老金管理規模則排第11至第16位。

  相對今年一季度的養老金管理規模,16家基金公司今年二季度的排名變化不大,工銀瑞信、易方達繼續穩居前兩位,排在第三的南方基金上升三個名次,排在第五的華夏基金下滑兩個名次,排在第六的嘉實基金下滑一名;其他公司的排名均未有變動。

  對於養老金管理規模的統計口徑,中基協表示,養老金管理規模包含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社保基金(包括社保基金境外投資部分)、基本養老金企業年金職業年金,不含境外機構委託管理的養老金。

  多家基金子公司

  二季度月均規模縮水

  中基協同日公布的基金子公司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排名數據顯示,建信資本、招商財富資產、農銀匯理資產佔據前三,這三家基金子公司的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分別為4481.36億元、3469.17億元、2938.13億元。

  上海浦銀安盛資產、鑫沅資產、工銀瑞信投資、交銀施洛德資產、易方達資產、深圳平安匯通、博時資本也躋身前十,這七家基金子公司二季度的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在1184-2474.3億元區間。興業財富、華夏資本、中銀資產、北銀豐業、南方資本、上海興瀚資產、深圳市紅塔資產、富國資產、萬家共贏、鵬華資產則位列第11至第20位,這10家基金子公司二季度的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在561-996億元區間。

  值得注意的,相比今年一季度,基金子公司管理規模排名變化不明顯,但部分基金子公司的月均管理規模縮水明顯,建信資本月均規模縮水377.05億元,上海浦銀安盛資產縮水26.89億元,南方資本縮水110.44億元,中銀資產、富國資產、萬家共贏資產等基金子公司均有不同程度的縮水。

  不懼擇時,讓基金經理為你打工,7X24小時快捷安全,點此立即開戶>>>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責任編輯:DF380)

相關焦點

  • 最新規模排名出爐!基金專戶、養老金、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哪家強...
    基金專戶、養老金、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哪家強(名單) 2020-05-23 0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券商資管、基金專戶、基金子公司等20強榜單來了
    3月24日晚間,中國基金業協會披露了券商資管、基金公司專戶以及基金子公司專戶的最新規模排名情況。隨著資管新規的逐步落地,打破剛兌、規範資金池模式、遏制通道業務效果顯現,資產管理行業監管延續「防風險,回歸投資本質」,主動管理能力提到穩步提升,特別是券商資管,截止2019年四季度,除去無可比數據的券商,前20名券商中有19家月均規模無一例外均較三季度有所下滑。
  • 資管新規整改推進 基金專戶業務或持續「縮水」
    基金公司人士透露,根據通知要求,6月底前各家基金公司要對照資管新規做摸底排查,專戶產品需要穿透到投資人,存量產品不合要求的需要補充材料。「    中國基金業協會披露的券商資管產品備案信息數據顯示,6月份以來新增備案資管產品僅有27隻,較上月下滑了72.45%,創下了今年以來的最低發行水平。
  • 券商資管激戰公募軍團!93隻產品完成改造 規模近1500億!
    從規模來看,券商資管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轉型速度仍然偏慢,目前為止,全市場有超過7000億的產品尚在途中。 券商資管公募化轉型之後,券商資管將與100多家公募基金管理人、7000多隻公募基金同臺競爭,這對於券商的產品開發能力、投研能力、客戶服務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從整體收益水平來看,券商資管產品和公募基金仍然具有一定差距。
  • 國泰君安資管獲公募基金管理人資格 多家券商仍在排隊申請
    國泰君安資管獲公募基金管理人資格2021年1月3日晚間,證監會核准國泰君安全資子公司國泰君安資管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資格。此前,不少頭部券商受制於「一參一控」政策的限制,無法申請公募基金牌照。直到2020年7月31日,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允許同一主體同時控制一家基金公司和一家公募持牌機構。隨後,擁有5721.58億元資管規模的國泰君安資管向證監會遞交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的申請。《證券日報》記者翻閱證監會網站後發現,在資產管理機構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審批表中,國泰君安資管申請材料的接收日為2020年8月14日。
  • 國泰君安資管入場 已有13家證券公司及券商資管獲得公募牌照
    國泰君安資管是近三年來唯一一家獲得開展公募業務資格的券商資管公司。據悉,自2017年12月中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獲得公募牌照後,時隔三年,國泰君安資管才成為又一家獲得開展公募業務資格的券商資管公司。據證監會資料顯示,國泰君安資管於2020年8月14日遞交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申請,並於同年12月24日被證監會受理,至近日獲得批覆。從申請到獲批,國泰君安資管用時不足5個月。
  • 規模繼續降!一季度券商資管20強來了,12家主動管理規模佔比過半...
    券商中國記者計算上榜券商的主動管理規模佔比(主動管理規模/券商資管規模),主動管理規模佔資管規模比例超過50%的券商資管有12家,中金公司以82.86%的主動管理佔比位居第一。12家券商資管主動管理規模在提升22日晚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披露了今年一季度資產管理業務各項排名。
  • 近兩年權益基金絕對收益行業第一 財通資管領跑券商資管公募轉型
    事實上,財通資管的公募基金除了取得近兩年權益類投資冠軍之外,在2020上半年、前三季度及2019年度的權益主動管理方面表現持續突出,在納入排名統計的所有公募管理人中始終穩居前三甲。業內人士表示,作為一家券商資管系的次新公募管理人,財通資管在權益投資領域快速躋身業績第一梯隊,得益於近幾年投研實力的顯著提升。
  • 一文讀懂基金行業與145家公募基金管理機構
    (二)廣義上的基金管理公司應該包括145家公募基金管理機構和79家基金子公司,其中145家公募基金管理機構還包括130家基金管理公司以及15家獲得公募基金資質的資產管理機構(如券商、券商資管和保險資管等)。
  • 券商資管子公司隊伍迎新,德邦資管獲準開業
    資管新規和券商資管大集合改造的背景下,券商資管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積極布局資管子公司,已成為券業共識。第一財經記者從德邦證券處獲悉,德邦證券資管子公司12月21日領取了證監會頒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正式獲準開業,成為證券行業第19家獲準開業的券商資管子公司。德邦資管為德邦證券旗下資管子公司。今年3月,德邦資管獲證監會批覆設立。
  • 資管計劃禁止投信託放貸款 基金專戶、券商集合理財影響大
    金融界基金1月11日訊 多家基金公司今日表示,基金業協會電話通知,從今日開始,所有集合類和基金一對多信託貸款停止備案。通俗說,就是監管層窗口指導,要求資管計劃以後禁止通過信託放貸款,叫停集合資管產品做類信貸的業務。
  • 中國工商銀行資產託管部總經理李勇:資管新規下大資管行業發展方向
    中國工商銀行資產託管部總經理李勇在基金20年發展論壇上表示,過去20年公募基金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展望未來,隨著強託管模式在資管行業的持續推進,我國託管銀行的發展呈現科技化、綜合化、規模化以及全球化。
  • 11月券商資管業績排名出爐 華泰資管領銜三大指標
    浙商資管以-116.36萬元的負利潤排在末尾,也是唯一一家單月虧損的券商資管公司;銀河金匯以43.35萬元的微利排在倒數第二。增速方面,東證融匯(+67.42%)遙遙領先,其次為財通資管(+40.50%)和國君資管(+21.70%);浙商資管以-142.08%的環比降幅墊底,其次是興證資管(-79.71%)和海通資管(-62.44%)。
  • 三類機構開立銀行間帳戶驟然叫停 信託產品、券商資管、基金專戶昨...
    ⊙記者 鄒靚 ○編輯 於勇 25日上午,某信託公司人士前往中債登公司(中央結算公司)開戶時,被口頭通知「中債登公司已暫停信託產品、券商資管、基金專戶開立銀行間帳戶」,並且人民銀行也暫停受理相關報備。隨後,記者向多家券商、基金公司、信託公司求證,獲悉消息屬實。
  • 接連2家券商資管獲準開業,今天第19家來了!德邦資管:已布局公募...
    12月21日,德邦證券旗下資管子公司德邦資管領取了中國證監會頒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正式獲準開業。據悉,德邦資管成為券業第19家獲準開業的券商資管子公司,也是滬上第10家券商資管子公司。另一方面,銀行理財子公司也加速審批入市,自2019年第一批銀行理財子公司開業以來,相繼已有20多家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除此之外,今年還有多家券商宣布打算設立資管子公司。如華安證券、申萬宏源證券等。
  • 券商資管淨利潤排名出爐,華泰資管大賺13.13億
    隨著券商12月月報的發布,券商資管2018年的成績單也已成型。2018年,券商資管業績整體承壓,13家公司中僅有3家券商資管淨利潤同比出現上升,最高增幅為56.7%,10家券商資管淨利潤同比出現下滑,最高降幅高達94.49%。券商資管淨利潤分化格局更為明顯。
  • 資管老將王錦海正式掌舵華泰資管,20多年資管從業經歷,高管變動...
    業內人士指出,券商資管高管變動的背後是行業加速洗牌,資管新規後,資管規模的「蛋糕」不斷縮小。截至今年1月底,券商資管規模僅剩9.35萬億元,不到三年時間已遭腰斬。業內預計,王錦海或將為華泰資管在資源開拓上提供助力。
  • 中債登暫停受理券商資管、信託產品和基金專戶開戶申請
    第一財經新聞社4月25日從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下稱「中債登」)了解到,中債登已於25日上午暫停券商資管、信託產品和基金專戶的開戶申請。「我們也是收到了監管部門的通知,何時重啟並不確定,這要看監管部門的意思。」當記者以機構投資者的身份聯繫到中債登有關人士時,其如是回應。
  • 第18家券商資管獲準開業,天風資管將承接天風證券全部資管業務,與...
    中基協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三季度,持牌機構私募資產管理計劃規模總計約17.84萬億元,同比減少2.84萬億元,其中證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資管業務規模9.5萬億元,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資管業務規模8.13萬億元,期貨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資產管理業務規模約 2115 億元。
  • 50萬億全球最大資管來中國:100%控股公募基金公司獲批
    來源:東方財富網全球資管巨頭持續加碼中國,剛剛,全球資管規模排名第一的貝萊德公司搶先一步,率先拿到首家外資全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牌照。首家外資全資控股公募基金「花落」貝萊德基金行業迎來劃時代的事件,繼2002年12月首家中外合資基金公司成立17年後,外資資管機構正式以獨資的形式進軍國內公募基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