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男童被男子甩飛:情緒失控的父母,傷害孩子最深

2020-12-20 騰訊網

來源:凱叔講故事

ID:kaishujianggushi

近,南寧一家親子餐吧的監控,拍下了揪心的一幕。

一個白衣男子突然翻過圍欄,快步衝進兒童遊樂區,抓起一個小男孩,狠狠地扔出去好幾米遠。

被甩飛的孩子面部朝下,在地上打了幾個轉後翻身坐起,痛哭起來。

整個過程不到10秒鐘,旁邊的大人和小孩都嚇呆了。

這位爸爸從城堡裡拉出自己的孩子,又指著男孩罵了幾句才離開。

到底什麼仇怨,讓一個成人對4歲的孩子大打出手?

原來,男子看見自家孩子在爭搶玩具時被推搡,一氣之下就「挺身而出」,為孩子打抱不平。

身為媽媽,看到這一幕著實氣憤,誰家的孩子不是個寶?

孩子們玩耍時難免出現衝突,搶玩具也是常有的事。

也許事出有因,護子心切,但作為成年人可以制止、呵斥,再不冷靜也應理性一點。

最終,這位男子被行拘10天並處以500元罰款。

衝動是魔鬼,但付出代價的遠遠不止大人。

這位爸爸沒有想過,自己的行來對孩子來說跟本不是保護,反而是傷害。

這位爸爸滿目猙獰和暴躁的行為,很可能在兩個孩子心裡都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他傷害的是兩個孩子。

就像網友說的,這位爸爸看起來在保護自家孩子,但實際上是在教他以暴制暴。

大人爆怒的行為對孩子的傷害,要遠比孩子之間衝突本身大得多。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父母身邊,孩子很有可能會崇尚武力、暴力溝通,進而在未來的人際交往中受挫。

情緒失控的父母,傷害孩子最深。一時的衝動,可能輻射孩子的一生。

01

讓孩子為父母的情緒買單,是一生的悲劇

近日,黑龍江一位爸爸在女兒刷牙時,突然上前扇了她兩個巴掌,女兒瞬間嚇哭。

原來,當晚班主任給他發語音說,女兒上課搞小動作。本來溝通的挺順利,但老師一句話卻把他激怒了。

「你養十年了,管不了這孩子,這孩子在我這待仨月,我也管不了。」

「這不就在說我當爸爸的沒有盡到責任嗎?」

他越想越氣,上前就打孩子,還拍下視頻發到班級群裡。這一舉動,只是為了向老師證明管了孩子。

但這哪是管,分明是在拿孩子出氣!

恐怕這突如其來的耳光會成為孩子揮之不去的陰影,那刻的委屈和難受會一直烙印在心裡。

負面情緒需要找到發洩的出口,但出口最不該是孩子。

父母易怒的環境下,養出來的孩子會是什麼樣?

一位心理醫生總結出了這些特點:

不斷道歉;

想得太多;

特別害怕讓別人失望;

控制欲;

照顧所有人;

很難做出決定;

忽視自己的感受……

更可怕的是,父母的壞情緒就像定時炸彈,還可能會傷及孩子的性命。

近日,一位媽媽因為和丈夫吵架,失手將剛會走路的兒子從14樓推下。男童的後腦著地,當場就沒了心跳。

當初冒著生命危險生了他,如今卻親手葬送了他。

心痛,孩子有什麼錯?

那個無辜的孩子,竟這樣成了父母盛怒之下的犧牲品。

父母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來說就是災難。即使孩子表面看上去很正常,但內心卻早已千瘡百孔。

02

情緒化管教孩子,是最糟糕的教育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大的死敵不是方式方法,而是情緒化。

在節目《老師請回答》中,7歲的小男孩鄒驍一上場臉色就陰沉沉的,好像有什麼心事。

「我媽媽動不動就生氣,我想讓我媽媽多給我幾次機會,再幫幫我。」

因為學習成績差經常被媽媽訓斥,其中一句話深深地銘刻在他的心上。

「媽媽說我是二百五,別再叫我二百五」,說到這裡,男孩的眼淚奪眶而出。

你的刀子嘴,在孩子眼裡就是刀子心。

你的臉色,就是孩子整個世界的顏色。

這時,媽媽才震驚,原來這句話在孩子的心裡有多重。

她坦言,自己一生氣起來就會口不擇言,說出了很多傷人的話,事後也很後悔。

幾米說:小孩寧願被仙人掌刺傷,也不願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

父母在孩子心裡種下了情感與精神的種子,它會隨著孩子一同成長,如果種下的是嘲笑、侮辱、恐懼,孩子一生會活在痛苦中。

總以為打罵才能讓孩子記得住、長教訓,但本質上是缺乏耐心和同理心。

所以,它離教育的目的越來越遠,還會讓孩子感染到情緒的病毒,內化成自己的習慣。

前段時間,7歲男孩小天被親媽長期家暴,身上的一道道刀口,刺眼地讓人不敢相信。

事後,媽媽說自己太衝動,但她也有難處。

因為小天不聽話,經過和同學打架、欺負他人,還撒謊,這麼做只是為了教育他。

但仔細想想,小天暴力舉動的背後,何嘗不是媽媽極端行為習慣的翻版?

教育專家李玫瑾調查發現:

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56.5%的孩子暴躁,25.7%的孩子自卑、抑鬱,22.1%的孩子冷酷。

所謂的為你好才教育你,也是在塑造一個對暴力崇尚、對情緒失控、不能理性表達情緒的孩子。

如果不希望孩子未來遇到不順時,就拳腳相加成為施暴者,不想女兒遭遇家暴時,認為都是自己的錯而一味忍耐。

現在就不要以愛的名義,教育他,傷害他。

03

比控制情緒更重要的是改變認知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 哪有父母不生氣的?我們不是休眠火山,就是隨時爆發的活火山。

我們經常會被勸解要控制情緒,但情緒不是洪水猛獸,情緒是在被壓抑後才成為洪水猛獸的。

積攢太久的情緒一旦爆發,會讓自己和孩子更加受傷。

其實,比控制情緒更重要的是改變認知。

失控的情緒裡,往往藏著低水平的認知。

認為說謊就是品行不好,輸在起跑線就輸了未來,磨蹭就是壞習慣。

教育專家王人平近日在微博上講到一事。

早上,孩子在不緊不慢地洗漱,急於出門的他就抱怨:「看你磨磨蹭蹭我就來氣。」

誰知,小朋友慢悠悠地回復道:「你生氣是你的事情,和我有什麼關係。」

無忌的童言裡往往蘊藏著我們忽略的真相:

左右一個成年人情緒的,不是孩子的行為,而是我們對孩子行為的認知、評價和理解。

你看,我們是否生氣,完全基於自己的信念和價值觀。

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孩子擁有好奇心和主見、身心健康、基於這樣的初衷再去看孩子,有些情緒就會避免。

心理諮詢師賴佩霞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我罵你,其實是因為我無能!我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

所以,為人父母一定要有這樣的認知:

生活中的其他事讓你煩憂,那麼你的情緒和孩子無關,請離孩子遠一點。

因為孩子的事情發脾氣,想想我們的初心,什麼對孩子更重要。

放到時間的長河裡,用發展的眼光看孩子,了解孩子、接納孩子。

04

一位媽媽每次都把生氣的情況記錄下來,包括原因,自己和孩子的反應,以及如何處理,達到了什麼效果。

並經常總結,看看因為什麼事情總生氣,反思是孩子真的不聽話,還是自己認知偏頗或方法有限,又該如何改進。

如此下來,她生氣的次數漸漸變少,育兒之路也輕鬆起來。

用心的父母,自己也在反思,從而找到更好的溝通方式。

因為愛和期待,我們對孩子總是要求趨於完美,所以動不動發脾氣,發了脾氣後又後悔。

天下沒有完美的小孩,也沒有完美的父母。

養育孩子,也是一場自我成長和修煉的旅程。

當我們學會處理自己的壞情緒,孩子的許多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真正高質量的愛,不會拿無辜的孩子當出氣筒,而是用平和的情緒看見他、鼓勵他、溫暖他。

作者:郁郁青青,把生活釀成美酒,將寫作當成修行,與孩子共同成長,遇見更好的自己。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母親從高樓扔下4歲兒子:情緒失控的父母,傷害孩子最深
    一個三十多歲的母親,在電話裡跟前夫大吵一架。掛完電話,怒氣未消的她,竟然把4歲兒子從4樓扔了下去。儼然一個可怕的魔鬼。在一旁目睹全過程的大兒子,恐懼地拼命哭喊著:「不要,媽媽,不要,媽媽。」父母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生活的壓力讓人有時控制不住地把孩子當做情緒宣洩的出口。或者,我們習慣通過壞情緒,給孩子施壓,讓犯錯的孩子認識到錯誤。
  • 江蘇3歲男童與同學發生衝突,同學家長衝進學校,一掌打翻男童
    近日,江蘇一幼兒園裡發生了一件令人髮指的事情,一名3歲的男童因為跟同學發生了衝突,後來同學的家長直接去一巴掌將男童甩飛在地,行為十分不妥,下面就來看一下現場的具體情況。據了解,事情發生在江蘇蘇州吳江區某幼兒園。1月15日上午,網上一則視頻引起了熱議,視頻中一名成年男子正在掌摑一名幼童。因為雙方實力懸殊,孩子直接被打翻在地,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疼,還好孩子並無大礙。
  • 6歲男童被媽媽踢死:有多少孩子被父母的情緒暴力傷害
    而作為父母,學習情緒管理是一門必修的課程。因為孩子對於父母有著天生的依賴感,以及寄託的安全感。孩子就像是一個敏感的心理學家,特別在乎父母的情緒,對父母的心理變化非常敏感。他們很容易圍繞著父母的情緒轉,而父母也會有意無意地利用自己的情緒去控制孩子。
  • 6歲男童被媽媽踢死:有多少孩子被父母的情緒暴力傷害
    而作為父母,學習情緒管理是一門必修的課程。因為孩子對於父母有著天生的依賴感,以及寄託的安全感。孩子就像是一個敏感的心理學家,特別在乎父母的情緒,對父母的心理變化非常敏感。他們很容易圍繞著父母的情緒轉,而父母也會有意無意地利用自己的情緒去控制孩子。正如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說:孩子就是父母情緒的接收器,當父母不安時,孩子就會立即警覺。
  • 只因吃飯慢,女兒就被母親打,情緒失控的父母太可怕
    父母情緒失控,在家庭生活中廣泛存在聽到上面的案例,有人可能會說,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一塊兒肉,狠心打孩子,甚至把孩子打傷的父母,只是極個別的,所以不要抓住一件事情不放,就說父母情緒失控,會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但是,如果你到網上隨便一搜就能知道,因父母情緒失控,孩子受到傷害的案例非常多。
  • 廈門一4歲男童被男子一腳踹飛! 顱內出血,鼻梁骨折...
    37歲食客,一腳踹飛店主兒子,4歲男童的頭撞向鐵皮餐車,後來又彈回撞擊地板――致顱內出血,▼▼▼近日,一條「三十幾歲壯男子踹飛四歲半寶寶」的微信在廈門人朋友圈裡廣泛傳播。一個37歲的成年男子,為何會對一個4歲幼兒痛下狠手?孩子住進重症監護室至今,肇事者家屬為何始終不露面,也沒有一句道歉?這幾個問題,讓孩子的父親藍先生,十分憤怒。
  • 男子將幼子從10樓扔下:難以自控情緒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噩夢
    一個5歲的孩子,那麼弱小,完全無力反抗,被扔下去前該是多麼的恐懼絕望啊!當媽以後,最看不得這種新聞,一看就難受。大人之間即便有天大的矛盾,也不該遷怒於無辜的小孩,更別說對其痛下殺手。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說:「一想到為人父母不需要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 男子教不會2歲寶寶如廁,竟生氣把娃打死,情緒失控的父母太可怕
    刷手機的時候,突然跳出來一個推送,說美國一名爸爸居然一巴掌打死2歲的兒子。我點開一看,原來是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名男子,發現2歲的兒子在浴室地上大便,突然發飆朝孩子胸口打了一拳。媽媽發現孩子失去了意識,在經過心肺復甦後把娃送去了醫院,但是孩子最終不治身亡。在法庭上,這位&34;爸爸承認自己教訓孩子時用力過猛。
  • 父母「情緒失控」,在孩子眼裡是什麼樣子?《吵架的父母》告訴你
    短片雖然更為突出的是有關於「恐怖」,但其核心所要講的卻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經常會出現的情緒失控,而父母的情緒失控對於孩子來講,卻是具有近乎毀滅性的打擊,例如在片尾變成怪物的父母堵在了女孩房間的門口。 1.父母的情緒失控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 父母的情緒失控總是會毫無徵兆的突然到來,雖然在動畫短片中所講述的是父母之間的爭吵嚇到了孩子,而在現實生活中雖然在有些家庭中夫妻吵架的情況會更多,但在大多數的家庭中,夫妻其中一方的情緒失控更多的還是會被歸因到孩子的身上。
  • 5歲女孩因吃飯慢被媽媽打成重傷,情緒失控的父母,是孩子的噩夢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家長們如何去解決很大程度上會給孩子帶來影響。如果經常情緒失控的父母,對於孩子來說,無異於是噩夢。婷婷今年五歲了,平時挺乖巧的,但是有一點讓她的媽媽對她很不滿:那就是吃飯的時候婷婷總是慢吞吞的。
  • 家庭教育「大忌」:父母情緒失控對孩子傷害可不小,別不當回事
    每一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都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孩子,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會有惹父母生氣的情況,尤其是在孩子7歲以後最讓父母頭疼,俗話說「七八歲的孩子狗不理」,這句話的意思是孩子在七八歲的時候是萬人嫌,連狗都不願理搭理。
  • 孩子情緒失控了?低情商父母「以暴制暴」,高情商父母只需1招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我不上學,就不去……」,孩子在家門口扔書包,躺在地上打滾,又是蹬腿又是甩胳膊。不論哪種方式,都不是最佳的選擇,不管孩子就要遲到,「以暴制暴」傷害母子感情,是低情商的父母才會選擇的方式。
  • 深到骨子裡的教養,是學會控制情緒!
    如果好好談一下,如果不讓情緒左右大腦,是不是一切都會不一樣了?情緒失控真的太可怕,首當其衝傷害的就是我們身邊最親近的愛人。一句脫口而出的蠢話,傷害的是愛人的心;一個不經大腦的動作,要的可能是愛人的命。而這些傷害,可能再也來不及補救了。
  • 因自家孩子被推搡,男子怒摔4歲男童,施暴後揚長而去無人敢攔
    自家孩子在與別的小朋友玩耍時被推搡,作為家長該怎麼處理?通常情況下,大部分家長會先保護好自己的孩子,將雙方暫時隔離開,避免發生進一步肢體衝突,然後再找對方家長理論,畢竟孩子還是未成年,犯錯後的責任應該由監護人承擔。
  • 動畫《吵架的父母》:父母「情緒失控」,是孩子看到最恐怖的電影
    這個短片帶給我們家長很多的教育啟示,現在我們以父母的"情緒失控"是孩子看到的最恐怖的電影來解讀這個短片。文章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方面:1、短片的環境是相對恐怖的,可是父母吵架的樣子在小女孩看來堪比怖片甚至是更加的恐怖。
  • 父母情緒失控VS孩子情緒失控,輸贏一目了然,哪些方法適合自己
    絕大多數父母和孩子在溝通的時候,僅僅只是實現了情感的傳遞,但是卻沒有達成一致和情感暢通,所以就是所謂的只「溝」沒有「通」。你家的娃娃是不是有這些情緒失控的時候呢?拿著手機玩遊戲,叫了他幾聲不要盯著手機,他不僅不聽還嚎嚎大哭,要接著玩。
  • 這樣的父母才是最適合孩子的父母
    情緒失控下的父母,比惡魔還可怕 之前在網絡上看過這樣一則新聞令人十分心痛,一位兩歲的男童被其母親殘忍地從9樓扔下,隨後該母親也想跳樓,被男童的父親拉了回來。 男童被扔下樓後當場死亡,據該小區居民說,男童被扔下樓前,其父母正在處於激烈的爭吵之中。 無疑,父母的爭吵,母親把氣全部都撒在男童身上,甚至瘋了一般把孩子拋向陽臺之外。不知這位母親把孩子扔下樓時,是否想到了當初自己是怎麼爭分奪秒地把孩子生下來的? 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把孩子當成夫妻之間的籌碼。
  • 當孩子情緒失控時,怎麼辦?
    ,便坐在地上嚎啕大哭的時候;當孩子抱著ipad長時間看動畫片,家長說了幾句就鬧情緒;當孩子玩積木,遇到困難,氣得直接把積全都甩在地上;當孩子的玩具被同同伴搶走,不懂分享,抓狂甚至會打人發脾氣;……孩子情緒失控,我們大人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嗎?
  • 4個部位是孩子的「生命線」,不管父母情緒多失控,也別輕易動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優秀,成為人中龍鳳,而當父母發現棍棒教育是最簡單,最直接也是最省時的方法時就開始紛紛效仿,拿起棍棒對著孩子。在以前的時代中這種方式確實是教育出了一些「孝子」,這些「孝子」對父母千依百順,不敢反抗,但這樣的孝真的對麼。
  • 無人機失控砸男童 肇事者竟然也是小孩子……
    無人機失控從天而降1歲男童頭破血流本報訊(記者王琪鵬)對於家住朝陽區的齊女士一家來說,「無人機」是一家人的噩夢。前天下午,齊女士不到兩歲的兒子在蕭太后河邊小公園玩耍時,被一架失控的無人機砸中頭部,頓時小臉上劃開了幾道大口子,鮮血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