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式在音樂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調式(mode),若干高低不同的樂音,圍繞某一有穩定感的中心音,按一定的音程關係組織在一起,成為一個有機的體系,稱為調式。
理解調式對於為旋律配和弦來講也是非常重要的。
調式中最穩定的音稱為主音。
調式中的音可以分為穩定音和不穩定音。穩定音給人以支柱感。不穩定音則具有進入穩定音的特性,稱為「傾向」。不穩定音根據其傾向進入穩定音的過程稱為「解決」。
從主音到另一個高八度的主音,從低到高依次排列,稱為音階。
常見的調式有:「大調」,「小調」,「五聲調式(中國風)」。
1)大調(式)
大調是一種由七個音構成的調式,其穩定音(I、III、V級音)聯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大三和弦,不穩定音以二度音程關係的傾向進入穩定音。
大調還細分為三種:自然大調、和聲大調和旋律大調。
其中C自然大調(這裡的「C」是指調高,即主音的音高)的音階如下:
1 2 3 4 5 6 7 1
每個音級有它的羅馬名稱和中文名稱,對應如下
1 : I級,又稱主音
2: II級(上主音,因為在主音的上行方向)
3: III級(中音)
4: IV級(下屬音)
5: V級(屬音)
6: VI級(下中音)
7: VII級(導音)
其中I,IV,V級音稱為正音級(主、下屬、屬),其餘為副音級。
而和聲大調、旋律大調是在自然大調的基礎上產生的。
和聲大調的話,是將自然大調中的VI級音降半音,其他音級不變。
旋律大調的話,是將自然大調中的VI和VII都降半音,其他音級不變。
2)小調(式)
2小調也是一種由七個音構成的調式,其穩定音(I,III,V級音)聯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小三和弦(這與大調不同),不穩定音以二度音程關係的傾向進入穩定音。
同大調一樣,也分為自然小調、和聲小調和旋律小調。
可以看到音程關係(全半全全半全全)與大調(全全半全全全半)不同。
和聲小調的話,是將自然小調中的VII級音升半音,其他音級不變。
旋律小調的話,是將自然小調中的VI和VII級音都升半音,其他音級不變。
3)五聲調式(中國風)
中國民族五聲調式由:1 2 3 5 6 組成。
中國古代將這五個音分別命名為:宮商角(jue,第二聲)徵(zhi,第三聲)羽
由於五聲調式缺少小二度、大七度、增四度、減五度等具有尖銳傾向的音程,因此格調比較平和。
有了調式之後,就能在固定某一種調式的基礎上,來研究這種調式背景下的音程和和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