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不是為了孩子,我早跟他離了。」
一些感情幾近破碎,在離婚邊緣的夫妻,向身邊的人吐槽起來的時候,常常會說到這句話。
既表現出了自己早已對對方不滿,似乎站在了比對方更高一些的位置,也表現出了自己對於孩子的看重。
話裡話外似乎都體現出了自己對於家庭這兩個字的重視,以及在這個家裡自己的忍讓和心酸。
殊不知,在這種家庭氛圍裡的孩子,大多數寧願父母早點為了他們自己離婚,也不要在這個家裡看到虛假的親情。
所以,如果真的是為了孩子,作為父母反而應該努力經營好自己的婚姻。
2.
「大人的事,小孩子不懂。」
看到父母的爭吵和衝突,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孩子,要麼是嘗試在中間勸和,要麼是同樣通過大吼大叫,中止父母的衝突,把問題轉移到自己身上,慢慢地出現厭學,逃課等等,要麼是隔離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做一個沒有感情的「傳話」機器,但在多年以後面對自己的情感時暴露出問題。
不管孩子嘗試做什麼,父母卻常常會說「大人的事,小孩子不懂。」
但是孩子真的不懂嗎?
我曾聽過一個男性來訪者跟我講到,觸動他想要修復自己的婚姻的原因是,有一天剛和妻子吵完架,接5歲的女兒放學回家,他以為自己在女兒面前的狀態整理的很好,沒有任何破綻,但是女兒在放下書包後,站在客廳裡說「爸爸,你和媽媽為什麼不離婚呢?」
他震驚之後是深深的愧疚,他本不想影響到女兒,可才5歲的女兒面無表情地說出離婚這個詞的時候,他覺得他錯了,孩子雖然還小,但並不是他以為的可以瞞過去。
如果真的為了孩子好,也該聽聽孩子是怎麼說的。
3.
「我父母終於要離婚了,有點解脫。」
這句話是出自一個即將高考的孩子之口。
「終於」「解脫」這樣的字眼,可以稍稍看到在孩子過去的十幾年成長裡面,有多少父母感情帶來的痛苦。
為了讓孩子「安心」高考,很多父母會約定離婚時間,高考之後再去。
可是要離沒離的狀態下,很少有夫妻會再想著解決問題,還是會不斷地有新的摩擦和問題,言語變成刀劍,家裡變成戰場,孩子們怎麼會不感到煎熬和折磨呢?
「等考上了大學,我要去一個離家遠一點的城市。」
為什麼有一些孩子大學之後,就像是「失聯」了一樣,因為之前家裡的環境太令人窒息了,他們需要逃得遠遠的,喘口氣。
也許你的孩子還小,但是你忍心讓你的孩子在未來的某一天說出這句話嗎?
事實上,找到我們諮詢裡的有孩子的來訪者,也都是真的不願意去傷害孩子的,也正是因為重視孩子的未來和幸福,意識到自己必須先解決自己和另一半的問題,這是值得高興的。
而我們想要呼籲的是,不管尋找什麼樣的方法,如果您真的是為了孩子好,請更加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婚姻,和婚姻裡面出現的問題。生長在一對會成長的父母的愛之下,孩子也會更加容易獲得幸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