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德國教育制度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2021-02-15 橙品生活幫

眾所周知,德國的教育在世界範圍內絕對是首屈一指的,有12所大學都位於世界前二百,這樣優越的成績吸引了不少海外留學者,當然除了排名之外,德國沒有野雞大學這一點也是其傲視群雄的資本之一,或許許多學校沒有名列世界前茅,但是一向嚴謹的德國人還是十分注重教學質量的,可以說德國的每一所大學都有著不凡的實力。那麼這樣的精英教育是怎麼由來的呢?今天橙子姐就來給大家簡單的科普一些關於德國教育制度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與中國相比, 德國中小學系統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學校系統,德國的教育制度雖然都是統一的K2制度,但因各個州省也有差異, 其中有時會有多達五種不同類型的中學 (通常從5年級開始) 和多種途徑通往更高一級的學校教育。

強制性的義務教育入學率

在德國, 一個擁有8000萬人口的國家, 只有大約2500所私立和教區學校, 包括寄宿學校 (Internate)。私立或教會學校匱乏的部分原因是德國堅信, 公共教育是促進公民接受良好教育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德國有嚴格的義務學校出勤法律。法律要求學校6至15歲的孩子必需進入學校學習,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家上學在德國是非法的。

德國教育體系嚴謹且多樣化,德國的教育機構會儘可能的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而且德國完善的社會保障,嚴格的稅收政策保證了不論是一名工廠員工,還是大型企業高管,其子女所享受的教育權利是平等的。

接下來我們具體來聊聊德國的教育制度

(一)、幼兒教育

德國幼兒園分為Kita(0-3歲),Kindergarten(3-5歲)兩個概念。幼兒園入學沒有特定的時間,每個兒童都可以單獨約定哪天開始去幼兒園,家長也可以陪同。

幼兒教育以地方或幼兒園為單位,不存在統一的教學目標與方案,教學活動主要包括講故事,唱歌,勞作,會話,接觸自然等(橙子姐會專門針對德國幼兒園寫一篇詳細的文字稍在公眾號內分享給大家)。

(二)、德國基礎教育第一階段(小學)

基礎教育第一階段即為小學,凡滿7歲的兒童必須進入小學就讀,這是義務教育法律規定不可拒絕(6-18的德國孩子要接受義務教育)。德國大多數地區都是到四年級結束小學課程,但是柏林與布蘭登堡會一直上到小學六年級。很多人都知道在德國小學生只上半天課,從早上8點開始到下午1點結束,但是學校會經常安排下午的一些活動,學生們都可以自由參加,另外過早的放學其實也有不便利之處,那就是這麼早父母都在上班,所以大多數德國父母會在這個時間段將孩子們送去託管中心或者為孩子報興趣班,這樣孩子的時間就不會被浪費,可以學習更多的東西。

德國學校的評分標準也是十分獨特的,為了不讓孩子們過分追求成績,德國小學一至二年級是沒有成績單的,只有老師的評語,三年級才開始有成績,且成績採用5分制,「1分」為優秀,「2分」為良好。「3分」為及格,「4分」為滿意,「5分」為不及格。

(三)、德國基礎教育第二階段(中級)

小學畢業後,孩子們面臨四種選擇:職業預校(Hauptschule)、實科中學(Realschule)、文理中學初階(Sekundarbereich 1 des Gymnasium)和綜合中學(Gesamtschule)。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雖然大多數德國人聲稱反對精英主義和偏愛任何社會階級, 但早期他們的整個教育系統基本上是一個三等級的系統, 將學生分為三個不同的軌道: 通俗的說就是(1) Gymnasium文理中學為聰明的學生前往大學, (2)Realschule 實驗中學為中等的學生培養成更好的白領職位, (3) Hauptschule 職業預校為一般或者比較差的學生 為各行各業培養藍領工作。在德國基本上10歲的孩子(完成第一階段教育後)都要在這三條軌道上做出選擇,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學生們可以比較容易的在這三個軌道上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切換。

早期的德國三等級教育(上圖)

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代末開始,Gesamtschule (綜合學校) 被引入為替代傳統的三等級教育體系。將原來的職業預校(Hauptschule)、實驗中學(Realschule)、文理中學初階(Sekundarbereich 1 des Gymnasium)三所不同的學校所代表的三種不同的學習軌道併入到一個學校。期間著名的Gesamtschule 綜合中學改革在德國的一些州省進行, 通常由 SPD (社會民主黨) 管理, 企圖通過Gesamtschule 綜合中學改革創造像美國高中這樣的綜合中學,這項改革始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代末和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代初, 第一所 Gesamtschulen 出現在西柏林和其他幾個州, 但很快保守派 CDU (基督教民主黨), 教師工會和家長團體,認為,綜合性學校不如傳統的教育系統嚴謹。將改革的重心放到,如何讓已經進入這三種學校軌道的學生們更容易並且更合理的在三種學校軌道進行切換(這在現今的德國非常常見。)雖然原來的想法是用Gesamtschule 或 Einheitsschule綜合中學的概念來取代舊的三種級別學校系統 (Gymnasium, Realschule, Hauptschule) ,但在實踐中, 這項改革並沒有被執行,Gesamtschule綜合中學僅僅被添加到傳統的系統中, 而不是取代原來的三種學校系統。

現在 Gesamtschule 綜合中學僅存在10個州省中(德國有16個州省)。在巴伐利亞、漢堡、薩克森、圖林根和其他幾個州省, Hauptschule 職業預科和 Realschule實驗中學聯合起來創建了 Mittelschule (也稱為 Regelschule 或 Regionalschule), 以創建一個雙層系統。

不得不說傳統的德國三級別的教育系統雖然歷經各種改革,但是由於其自身的優點,即使在前東德(社會主義時期) Gesamtschule綜合中學的概念也沒有被統一採用。在德國大部分地區優秀的Gymnasium文理中學經受住了改革和時間的考驗一直延續至今。在奧地利和瑞士(他們的教育體系和德國相似), Gesamtschule綜合高中的概念也基本是從未得到任何真正的支持。由此也可見德國教育體系的複雜。

那麼經過多年和一系列改革成果,目前德國第二階段的教育系統呈現這樣的分布:

1)職業預校(Hauptschule):以職業教育為主,並強調實務性和方法操作的方面。原本強調的是在職業上的實用價值,但是卻由於現實原因產生了許多問題,在職業預校就讀的大都是弱勢群體,母語並非德語的孩子,他們大多來自鄉村。不過為了應對這種現象,德國教育部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強化職業預校學生的能力。

(2)實科中學(Realschule):主要以高等的職業教育為主,一直是德國教育體系的典範。從實科中學畢業的學生可以獲得中級文憑,以此可以繼續就讀高等職業學校或職業導向的文理中學,為德國工業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

(3)文理中學初階(Sekundarbereich 1 des Gymnasium):文理中學具有人文主義背景,過去主要教授內容為古老語言或非職業性教育,1990年後,越來越多學生選擇文理中學,因為這個選擇最容易通過Abitur(類似高考)直接進入高等教育學校。

(4)綜合中學(Gesamtschule):綜合中學主要分為兩類:整合性綜合中學,這裡學生沒有成績分組;另一個是協和性中學,必須按照成績分組上課。

(四)德國基礎教育第二階段(進階)

這一階段也稱高級階段,包含職業教育體系的雙元制度(雙元制是指一種德國的職業培訓模式,一元為職業學校,在此學習專業知識,一元為企業或公共事業單位,在此學習專業技能培訓)和文理中學以及實科中學的高年級。

(1)職業學校:依照不同專業的需求設置了不同的職業學校:職業學校(Berufsschule)、職業專門學校(Berufsfachschule),專科學校(Fachschule)等。

(2)文理高中和綜合高中:從11年級開始進入文理中學高年級階段(綜合中學也會在地11年後進入中和高中),各個州省規定不同所以就讀時間也不同,不過大致為2-3年,學生們可以根據喜好選擇課程,在畢業考試之後,學生可以進入高等教育院校即大學學習。

(五)高等教育(德國大學授課語言主要為德語,通過Abitur考試才可以上高等學校)

(1)綜合性大學(Universitaet):以教學科研為主,設有學士學位,碩士學位以及博士學位。

(2)高等專業學院(Fachhochschule):設有FH的學士學位,有些學校開設碩士學位。

當然除了德國廣泛的公立學校制度外, 還有一些私立和教區學校, 但遠遠少於美國和大多數其他國家。在私立學校中, 蒙臺梭利、霍道夫、耶拿和其他另類教育模式很受歡迎。如前面提到的,由於德國人堅信和非常重視公共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德國, 一個擁有8000萬人口的國家, 只有大約2500所私立和教區學校, 包括寄宿學校 (Internate)。當然德國各地也有許多國際學校, 這對講英語的外籍人士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很多人都知道德國教育制度和體系很獨特和全世界都不一樣,到底為什麼不一樣,現在明白了吧,沒想到會這麼複雜吧😂

我們的新浪微博也開通了,歡迎大家關注!

新浪WEIBO: 橙品生活

更多生活分享盡在橙品生活幫

公眾微信二維碼

官方微博二維碼

相關焦點

  • 關於英語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日前,東方出版社攜楊程老師最新上市作品《一本搞定雅思聽力》亮相第十六屆上海書展,並在現場發表以「關於英語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為題的演講,與現場參與者一同探討英語學習的科學學習方法及雅思考試的前沿信息。
  • 關於卵子,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下面來給大家說說關於卵子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1、卵母細胞(卵子)是由女性複製的細胞,就像精子是由男性複製的細胞一樣。2、卵細胞是體內最大的細胞,它可以達到0.2毫米但肉眼仍然看不到。
  • 籤證動態 | 關於德國籤證的那些事兒~
    去德國旅遊,籤證是第一大事,辦理籤證時你都遇到過什麼問題呢?
  • 關於成考,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你還在猶豫嗎?一年只有一次機會哦!錯過了後悔只能再等一年了!成考政策改革越來越嚴,還在猶豫的你在糾結什麼呢?糾結成考文憑嗎!那麼,今天小K老師是就來嘮嘮關於成考畢業文憑那些事兒。
  • 關於交通工具(火車上)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事兒~
    百科校聞,屬於你的所見所聞。百妮妹帶你走進今日話題:交通工具的那些事兒交通工具,這個隨處可見的東西,大家都清楚。可是還是有那麼一些人不知道,譬如說:飛機、火車、地鐵、高鐵、公交車、汽車、輪船……關於飛機、公交車,要說的可能就比較多了,因為它們的意思比較廣(不必說,大家應該都知道的)。我們主要說的是交通工具,所以,其他的我們就不說了。
  • 關於德國大學排名那些事兒
    就拿知名度較高、在英美備受歡迎,並具代表性的世界大學排名四大金剛(ARWU;泰晤士高等教育THE;USNews 和QS)來說吧,德國,作為一個教育大國,是歐洲上榜大學最多的國家,但僅有30所大學躋身上述排名的世界500強。矮油,這樣的成績似乎對於像德國這樣的世界工業大國,機械製造業的霸主,歐洲經濟最發達國家,擁有一半的諾貝爾獎得主的德國來說似乎太不盡如人意啊。
  •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啦,你準備好和家人團聚了嗎?胖丁兒在這裡提前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希望你們都可以吃胖胖噠!說到中秋啊,其他國家是否也跟我們一樣在歡慶「中秋節」呢?和家人一起放孔明燈許下願望哦首先,跟大家來聊聊那些有趣的歪果仁的大話中秋,當你問他們知道中秋節的由來嗎?
  • 德國那些事兒 一張圖,帶你看完德國的教育體制
    點擊藍字「人民網德語視界」成為用戶,關注公號更多精彩!不管從教育時限,還是教育方向上,德國的教育體制都和中國的有很大不同。德國的雙軌制教育究竟指什麼?小學上幾年?高等教育分為哪幾種?繼一張圖帶你看完德國政治體制之後,這一次,我們將會用一張圖帶你看完德國的教育體制。
  • 畢業季啦,你還不知道那些關於學位服的事兒?
    來,小板凳坐好,給各位尚未畢業的、準備畢業的以及已經畢業的同學們補補課,了解了解那些關於學位服的事兒。來自哪裡?學位服的起源要追溯到12世紀的歐洲。那時歐洲的神職人員都穿著一種大長袍,用來抵禦寒冷。大家都知道,那時歐洲很多大學都是由教會主辦,教士也承擔著教師的角色,於是,這種大長袍便被教師們所認可。這種大長袍也逐漸成為了學者們的象徵服飾。到了13世紀,大學制度發展漸漸成熟。這個時候呢,法國巴黎大學便率先創立了學位制度,將學位分博士、碩士和學士三個等級,學位服的基本樣式被確立了下來。而直到20世紀中期,這股潮流才傳到中國。
  • 也許你不知道:加固筆記本的那些事兒
    也許你不知道:加固筆記本的那些事兒 2008年12月03日 15:55作者:曾賢儒編輯:曾賢儒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裡面美國大兵開的就是」……● 也許你不知道    也許不止一個人這樣以為,但是這個答案其實並不準確,或者說不夠精確。
  • #維州高校一覽# 關於蒙納士大學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Monash University)
    而當Gardner教授被問及她的新工作會不會影響和丈夫之間的生活時,Gardner教授說:「我競爭的焦點是放眼全球,而不僅僅是澳洲本地。」(M8 Alliance of Academic Health Centres and Medical Universities)也許你知道蒙納士大學名列世界大學頂尖1%行列
  • 【築夢首爾】關於語學堂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大集合~
    那麼帶著大家的問題,築夢醬今日整理了一篇有關語學堂的詳細內容介紹&科普~關於語學堂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都在這裡啦快來往下看一下吧~語學堂是韓國大部分的正規四年制大學開設韓國語學院,為外國留學生提供專業的韓語正規學習課程。大部分學校每年都有4次招生,每年3月,6月,9月,12月入學。
  • 世界獻血者日|關於獻血,你必須知道的那些事兒
    世界獻血者日|關於獻血,你必須知道的那些事兒 2020年06月14日09:13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 關於古人開學的那些事兒,你知道多少?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古人開學的那些事兒。 古代開學準備 束脩 開學必不可少的,當然是學費。在古代,學費稱為「束脩」。「脩」即肉脯,是用鹽、香料等加工製作成的臘肉或鹹肉一類幹肉;「束脩」,便是指十條幹肉。
  • 關於內向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今天我就以自己為例來談談關於「內向」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兒。內向的人不是害怕社交活動,只是不喜歡,不喜歡淺薄的廣泛交際,更喜歡深度的小群體交際,他們很難從社交中真正感到滿足。不參與活動其實是他們的自主選擇。
  • 你不知道的嬰幼兒服裝檢測那些事兒
    可是你有關心過他穿的安全嗎,你知道他身上的衣服都經過了哪些檢測嗎,還記得幾年前的毒校服事件嗎?作為紡織專業畢業,在檢測單位從業多年的寶媽,今天就扒拉下嬰幼兒服裝檢測那些事兒。你或許會覺得隨便標一個唄,也沒人知道。嗯,那是萬萬不可以的。國家檢測機構每年會多次抽檢,如果不合格,輕則罰款召回,重則關門歇業。當然也會有些人鋌而走險,覺得國家不會抽查到自己,畢竟只是抽檢。
  • 趣談德國「免費教育」這件事兒:教育是「權利」,還是「商品」?
    趣談德國「免費教育」這件事兒:教育是「權利」,還是「商品」?「免費教育」這件事兒:教育是「權利」,還是「商品」?德國大學校長聯席會議副總幹事德雷寧解釋說,收不收費取決於教育理念的差異,德國人認為「高等教育」是「對專業人才的培養,也是令公眾受益的公共產品」。而英、美等國的看法是「改善個人就業前景和獲得較高收入的途徑」,所以上大學交學費是理所當然的事兒。02收費OR不收費,這的確是一個問題!到底要不要「交學費」,德國國內也曾發生過激烈的爭論。
  • 關於「假洋品牌」櫥櫃的那些事兒
    在一些高檔進口櫥櫃專賣店中,花費上萬元,甚是數十萬購買一套整體櫥櫃也是常見的事兒。一些普通的櫥櫃門板、臺面等,都冠以「國外進口」、「技術專利」等一些詞,價格就變得更加不菲。哈爾濱櫥櫃市場:假洋品牌滿天飛日前,在美居中心、黃埔大道等櫥櫃專賣店集中地發現,絕大多數品牌有著靚麗的洋名字,標榜進口的更不在少數:源自「義大利」、「瑞典」、「德國」等原裝進口。而同一材質的產品差價,**大竟達到每延米5000元以上,整體廚房的差價更是高達2-3萬元,尤其在本土品牌與標榜「進口」品牌之間。
  • 關於憤怒,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比如說,由於人們在憤怒的狀態下總會做出一些不明智的舉動,人們便以為憤怒這種情緒是消極不好的。本文作者NickWignall是一位臨床心理學家,也是一名作家,在本文中,他與讀者分享了關於憤怒兩個最常見的誤解,以及有關憤怒心理學的八個要點。原文題目The Secret Life of Anger。 劃重點: 1. 憤怒不等同於攻擊性。 2.
  • 德國留學 | 剖析德國教育制度,尋求德國留學新捷徑
    申請季面對著茫茫眾多的德國高校,可曾想過德國人是怎麼樣申請這些高校的呢?德國的教育制度是怎麼樣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德國的教育制度和另外一條申請德國大學的捷徑。教育是國家發展的根本,相信大家都看過央視的紀錄片《大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