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那些事兒 一張圖,帶你看完德國的教育體制

2021-02-15 人民網德語視界

點擊藍字「人民網德語視界」成為用戶,關注公號更多精彩!


不管從教育時限,還是教育方向上,德國的教育體制都和中國的有很大不同。德國的雙軌制教育究竟指什麼?小學上幾年?高等教育分為哪幾種?繼一張圖帶你看完德國政治體制之後,這一次,我們將會用一張圖帶你看完德國的教育體制。

德國教育體制的創建始於中世紀,最開始受教育權只屬於貴族和神職人員,後來慢慢地才在民眾中普及。1871年之後,全民教育和義務教育在德國逐漸形成規模,變得更加規範和系統。德國教育分為五個部分,即第一級基礎教育(Primarstufe),第二級初階(Sekundarbereich I), 第二級進階(Sekundarbereich II),第三級高等教育(Tertiarbereich),衍生教育(Quartaerbereich)。這一次我們將主要介紹最為普遍的前四種教育模式。

首先,請讓我們看一張神圖!


溫馨提示:圖如果覺得太小,看不清楚沒關係,有小編給你講清楚!

第一級基礎教育(Primarstufe)



第一級基礎教育(Primarstufe)主要是指小學教育(Grundschule),國家規定,在6月30日前年滿7周歲的適齡兒童就可以進入小學學習。除了柏林和布蘭登堡兩州為6年,其它聯邦州均為4年,而在柏林和布蘭登堡多出來的兩年是為幫助學生確定日後發展方向的階段。

基礎教育屬於義務教育,受教育的權利不可剝奪。按規定,老師不能在基礎教育的前兩年給學生評定具體的分數,只能給出口頭評價,二年級之後各聯邦州按照自己的標準引入分數評價制度。

第二級初階(Sekundarbereich I)


學生通過基礎教育後,老師、家長和學生本人,會綜合學生的成績、學習興趣等多方面因素,選擇適合學生發展的學校形式。

第二級初階分為Hauptschule(職業預校,也稱主體中學)、Realschule(實科中學)、Gesamtschule(綜合中學)和Sekundarbereich des Gymnasiums(文理中學第二級初階)四種形式。

第二級初階教育結束後,學生可以在九年級參加Hauptschulabschluss(職業預校畢業考試)獲得文憑,以此繼續自己的職業教育學習;也可以通過考試獲得中級文憑(mittlere Reife),中級文憑是進入文理中學第二級進階的必要條件。

在第二級初階教育階段,由於成績的波動和學習興趣的不穩定,學生們更換學校和留級的現象在德國很普遍。

Hauptschule(職業預校)

職業預校是從國民學校進階教育(Oberstufe der Volksschule)發展而來,學制5年。根據1964年《漢堡協定》,正式得名Hauptschule(職業預校)。此種學校主要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如在工廠、零售業或者美容美髮行業的工作技能。

職業預校面向對於學術知識不是很感興趣的學生,主張實踐和方法相結合的教育制度。但隨著發展,目前Hauptschule(職業預校)也遭受了一些批評。批評者指出,目前就讀於職業預校的同學,大都來自社會背景較弱的家庭,或者是非德語母語者。儘管難度較大,但成績較好的優秀學生,仍然可以通過努力轉入Realschule(實科中學)進行學習。

Realschule(實科中學)

Realschule(實科中學)承襲了普魯士中學的概念,學制5-6年,主要面向成績中等,但日後希望接受高等職業教育的學生,也算是目前德國雙軌教育體制中的亮點。學生很多來自社會的中產階級,其課程很好地結合了目前服務型行業發達的現代社會的需要。學生參加實科中學結業考試之後,會獲得中級文憑(mittlere Reife)。

實科中學結業考試是進入高等職業教育的敲門磚,成績優秀的學生也可以轉入文理中學學習並在結業時參加Abitur考試,進而申請高等學府。總的來說,Realschule(實科中學)注重普及學生的基礎學科知識,同時為他們日後的職業發展選擇打下必要的基礎。

Gesamtschule(綜合中學)

Gesamtschule(綜合中學)是時下在德國討論最多的學校形式,其出於教育機會均等的原則得以創立,避免學生因為偏科而失去學習的機會,設有三個學程,學生可選擇在五年級、七年級和十年級結束時畢業。但批評者認為,Gesamtschule(綜合中學)的學生通常不能達到他們本應該達到的成績水平。

綜合中學分為兩類:integrierte Gesamtschule(整合性綜合中學)和kooperative Gesamtschule(合作性綜合中學)。整合性綜合中學的學生不按成績分班,一起上課;合作性綜合中學則按照學生成績的好壞,對其分開授課。目前在德國境內,有超過800所integrierte Gesamtschule(整合性綜合中學)。

在一些經濟發展較為薄弱的地方,綜合中學比較受歡迎,因為綜合中學融合了其它學校形式的優點,組織起來更為靈活也更加省錢。但同時,綜合中學與實科中學和文理中學間的競爭也較激烈。

Gymnasium(文理中學第二級初階)

一般成績較為突出且擁有較強學習興趣的學生,會選擇直接從小學進入Gymnasium(文理中學)就讀。1995年的《杜塞道夫協定》正式確立了Gymnasium這一學校形式,學制為8-9年(大部分聯邦州已經是8年),初級階段為5-6年。通過文理中學的結業考試Abitur(類似國內的高考)後,可申請高等學府(Hochschule)。文理中學實行淘汰制,會有定期的考核,不合格的學生將會面臨留級的危險。

第二級進階(Sekundarbereich II)

在第二級進階(Sekundarbereich II)中,一部分學生會選擇職業教育,另一部分學生則選擇學術型學習,為之後進入大學做準備。

Die gymnasiale Oberstufe(文理中學高年級階段)

文理中學的高年級現在一般始於十年級,學制為3年。第一年為入門階段,後兩年為專業課程的學習階段,有些地方實行的兩年制則不設入門階段。文理中學的高年級階段採用課程制(Kurssystem)的授課方式,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模塊,為日後進入大學打好相關的基礎專業知識。

完成文理中學高年級課程的學生可參加Abitur考試,實科中學和綜合中學的優秀畢業生可先進入文理中學的高年級學習,修滿課程便也有資格參加Abitur考試。



職業學校(Berufsschule)

走職業教育這條路的學生,可參考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和學習能力選擇相應的職業學校形式。大部分德國學生就讀於職業專科學校(Berufsfachschule),學制1-3年,之後升入職業高級中學(Fachoberschule),獲得畢業文憑後既可以申請應用技術大學(Fachhochschule),也可以再學習一年申請綜合大學(Universität),比如工業大學(TU)。

職業學校課程的實踐性很強,而且很貼合社會對於技術性人才的需求,涉及機電、IT、會計、看護、美容美髮等方方面面。

第三級高等教育(Tertiarbereich)


在第三級高等教育(Tertiarbereich)中,德國境內大約有 400 所高等院校(Hochschule)。2007年的數據顯示,在391所高等院校中,包括124 所綜合大學(Universität),神學院(Theologische Hochschule)和教育學院(PädagogischeHochschule),69%的學生在這些學校裡接受教育。215所學校為應用技術大學(Fachhochschule, FH),約有29%的學生在應用技術大學學習,再其餘的為藝術院校(Kunsthochschule),大約有2%的學生在藝術類院校就讀。

綜合大學(Universität)主要偏向理論和研究,可授予博士學位;而在應用技術大學(Fachhochschule)學習的學生可取得高等專業學院的畢業文憑(Diplom FH),但一般該類高校不能授予博士學位。

德國境內,絕大部分的公辦大學對所有學生都是免收學費的(除了每學期200歐左右的學雜費),而一些私立的應用技術大學則會收取相應較高的學費。應用技術大學專業設置偏重實際應用,主要是工科類課程,而有些專業在FH是沒有的,比如醫學、藥學和法學。

小編的話:

德國實行「雙軌」教育體制,旨在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未來發展方向。與中國職業教育制度欠完善的現狀相比,德國的職業教育由於歷史長久更加規模化和專業化。一些研究性和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如醫學、法學、經濟學和社會學等,則更適合學生在綜合大學進行更加深入地學習和研究。

(本文由人民網德文版綜合編譯報導,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注我微信號:rmwdysj(←長按複製)

德語視界由人民網德文版創建,主要面向各界德語學習者和對德語國家感興趣的人群,提供包括德語國家時政、文化、社會以及雙語學習等信息服務。


german.people.com.cn, die etwas andere China-Seite

更多精彩請猛戳閱讀原文,查看人民網德文版網站新聞。

↓↓↓

相關焦點

  • 德國的教育體制
    抽個空兒,跟大伙兒聊一聊德國學校的體制。因為驚奇的發現這個題目似乎之前完全沒有提到過,可能有簡短的提到過有什麼學校吧。但是應該都是一筆帶過的樣子。好,步入正題。現在。大家來跟我一起幻想,幻想我們回到了小朋友的時候,就是小學時期。那時候,懵懵懂懂的我們,被清晨朗朗的讀書聲吸引著走進校園,帶著對知識的渴望,開始了我們的第一堂課(口區。。這話我說出來自己都不信。。
  • 【德國教育】德國教育體制
    德國是一個非常重視教育的民族,包括學校教育,包括家庭教育。他們的教育是一種全面性教育,以行為作基礎的生活教育。
  • 關於德國教育制度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那麼這樣的精英教育是怎麼由來的呢?今天橙子姐就來給大家簡單的科普一些關於德國教育制度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私立或教會學校匱乏的部分原因是德國堅信, 公共教育是促進公民接受良好教育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德國有嚴格的義務學校出勤法律。法律要求學校6至15歲的孩子必需進入學校學習,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家上學在德國是非法的。
  • 加拿大和德國教育體制的比較
    德國實行以州政府投入為主,聯邦政府投入為輔的教育投資體系。分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衍生教育。實行12年制的義務教育,年限到18歲。加拿大和德國教育體制的差異個人認為職業導向的選擇時間加拿大比德國較合理,德國的初中教育從5年級開始分流,學生從小就被劃成不同層次,差別對待,時間較早。而加拿大教育是學生進入高中階段後才有專業愛好的選修課。
  • 德國教育體制
    不久,馬上(數據來源:wikipedia.de)          德國實行雙元制教育(Duales System)。學前教育目前還沒算進教育體系內,雖然有的州法律已經作出調整。幼兒園(Kindergarten)之後,義務教育便開始了,6至18歲是德國的義務教育階段。
  • 【德國生活】德國教育體制——從幼兒園到博士 史上最全!
    德國教育體制嚴格卻又多樣化,及時分流,照顧到每一個孩子的發展,在這裡,千軍萬馬考大學的情況不易出現,較高的福利,嚴苛的稅收制度保證了無論是工廠的一名員工還是一名公司的高管
  • 德國的國家介紹與教育體制
    平穩溫和是德國氣候的總體特徵,冬季平均溫度在1.5度(低地)和-6度(山區)之間。7月份平原地區的平均溫度為18度,在南方山谷地區為20度左右。一般認為4月是德國氣候變化無常的月份,暴雨、洪水、颶風、大雪交替而至,因此在這個月出門的德國人一般都帶傘。5月、6月和9月、10月、11月是德國人從事各種交流活動的好時節,各種活動一般都安排在這五個月內進行。7月、8月是德國人休假的季節。
  • 【小知識】德國教育體制介紹
    德國是一個比較重視教育的國家,在德國通常的教育體系為12至13年義務教育,大致上為初中等教育的階段,(德國移民)實際上教育體制因邦而異。,畢業生多繼續進入二元職業教育體系(Duales Ausbildungssystem)完成學徒訓練,並以從事手工業、製造業為主。
  • 趣談德國「免費教育」這件事兒:教育是「權利」,還是「商品」?
    趣談德國「免費教育」這件事兒:教育是「權利」,還是「商品」?「免費教育」這件事兒:教育是「權利」,還是「商品」?中國大學生啃老,德國學生大啃學校,就問你服不服!然而根據德國《基本法》,德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同時也是一個「社會國家」。按照許可權劃分,文化、教育等各州級事務,各州有權制定相應的教育政策。於是巴登-符騰堡州與巴伐利亞州在內的7個州的「州政府」對此表示強烈的質疑與反對,覺得「聯邦政府」管的太寬,我們州大學收不收費你也要管(即認為聯邦政府在文化部門沒有合法的立法權限)。
  • 德國政治體制
    民主中的國家、法治、公民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政治體制代表著德國歷史上的第二次民主體制。議會委員會內聯邦德國的締造者們在其新憲法即基本法中從第一次民主政體 魏瑪共和國的失敗和納粹獨裁中吸取了教訓。當時,聯邦德國是戰爭的產物。1949年,國家一分為二,所以民主首先只在西部立足。但是,起初作為臨時措施的基本法堅持「自由自決下」的德國統一這個目標。
  • 德國的教育體制是怎麼樣的?一起來看看吧,別再搞錯了
    德國的教育體制是其以人為本、終生學習,總的來說,德國教育體制不屬於英美所謂的精英教育,更像是全民通識教育。德國作為一個由16個州(邦)組成的聯邦制的國家,每個聯邦州都享有所謂的「文化主權」(Kulturhoheit),負責各自的教育政策。
  • 看完德國的教育,或許你就能明白
    看完德國人對於教育的理解和實踐,或許我們就能找到答案。以至於德國無論是在技術工人、科技、機械、工藝進而自動化方方面面都是處於國際領先的地位。而我們熟知的愛因斯坦、居裡夫人等偉大的科學家,也都是來自於德國,這和這份培育發達的科教土壤是分不開的。那麼德國人對於教育的土壤又是有哪些特點呢?其實,暫且不論德國人的教育是什麼特點、有哪些過人之處,光看德國人的態度就使得這個國度很適合出科學家和創新型的人才。
  • 德國教育|拒絕早教的德國,帶您一窺幼兒園的豐富活動
    【德國教育】在中國,很多幼兒園的小朋友,也許已經擁有講英語、彈鋼琴、下圍棋、做奧數等等絕技,相比之下,德國幼兒園小朋友還在未開蒙的狀態,在幼兒園整日吃喝玩樂。拒絕早教的德國,幼兒園其實也有著豐富活動,今天小編以幼兒園集體旅行為例,帶大家一窺德國幼兒園生活。
  • 德國教育 | 拒絕早教的德國,帶您一窺幼兒園的豐富活動
    【德國教育】在中國,很多幼兒園的小朋友,也許已經擁有講英語、彈鋼琴、下圍棋、做奧數等等絕技,相比之下,德國幼兒園小朋友還在未開蒙的狀態,在幼兒園整日吃喝玩樂。拒絕早教的德國,幼兒園其實也有著豐富活動,今天小編以幼兒園集體旅行為例,帶大家一窺德國幼兒園生活。
  • 籤證動態 | 關於德國籤證的那些事兒~
    去德國旅遊,籤證是第一大事,辦理籤證時你都遇到過什麼問題呢?
  • 我們一起來看看德國先進的教育體制吧!
    到了德國,我們根本看不到鋪天蓋地的教育公司和補習班招生的廣告。德國的教育水平卻是世界頂尖的,特別是它的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更是聞名世界。因此,孩子們不需要上很好的大學也能找到不錯的工作,獲得很好的收入,這正是德國有最好的職業教育的根源。另一部分學生則可能讀名校進一步深造。但是,能進入大學讀書,並不意味著誰都可以順利地拿到大學文憑,在德國混文憑是絕對不可以的,你只有老老實實並且勤奮努力才能畢業。
  • 從「教育體系」看德國如何創造「工業神話」
    從「教育體系」看德國如何創造「工業神話」 作者:頂思 發布時間:
  • 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分布介紹
    德國教育體系由德中護理協會簡單介紹一下。德國首先有一個普通教育,6歲上學,10歲左右開始分流到不同的中學去。德國各個州決定學制,各個州有自己的立法權。德國職業教育包括雙元制教育,還有不是雙元制的,有點像我們的職業高中,也有全日制學校體制的職業教育。
  • 關於德國大學排名那些事兒
    就拿知名度較高、在英美備受歡迎,並具代表性的世界大學排名四大金剛(ARWU;泰晤士高等教育THE;USNews 和QS)來說吧,德國,作為一個教育大國,是歐洲上榜大學最多的國家,但僅有30所大學躋身上述排名的世界500強。矮油,這樣的成績似乎對於像德國這樣的世界工業大國,機械製造業的霸主,歐洲經濟最發達國家,擁有一半的諾貝爾獎得主的德國來說似乎太不盡如人意啊。
  • 德國應用科技大學—新型教育體制的優勢揭秘
    德國應用科技大學—新型教育體制的優勢揭秘眾所周知,德國的綜合大學(Uni)已名聲在外。然而近年來,德國有越來越多的青年學生會選擇在應用科技大學(德語叫Fachhochschule 英語叫 FH oder University ofapplied science)進行本科或碩士的學習。那麼,究竟應用科技大學是什麼呢?他和綜合大學的區別又在哪裡呢?大體上,應用科技大學人如其名,更貼近應用,即與日後職業相關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