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哪有什麼安逸,只不過是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了拼搏

2020-12-17 久可的時間小屋

在這個信息滿天飛的時代,我們可以在任何時候了解自己想知道的東西。

在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你不變化、不上進就會被淘汰。

我想每個人不同的年齡段都會有無形的或者有形的壓力

這種壓力不僅僅是外部給予的,我們自身也會不斷給自己壓力,讓這種壓力促使我們改變、促使我們成長.......

仔細想想有多少人的成功是容易的?如果說我們平凡人的打拼之路不簡單,那大多數明星的成功更是來之不易。

周杰倫18歲受音樂人賞識,10天寫50首歌。

比如說周杰倫,他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媽媽一個人撫養他非常不容易。

媽媽在兒子身上發現有音樂天賦,儘管當時家裡並不富裕,但媽媽毫不猶豫的給兒子買了一架鋼琴,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了兒子身上。

以現在周杰倫在樂壇的地位來看,他確實沒有辜負媽媽的苦心栽培,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被這麼多人喜歡著。

周杰倫

但反過來從他寫給媽媽的歌來看:「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為什麼別人在那看漫畫,我卻在學畫畫,對著鋼琴說話。」

他從小就比別人付出的多得多,童年被剝奪了,不能和同齡人一起嬉戲打鬧,除了學習還是學習。

為什麼要聽媽媽的話,長大後你就會開始懂了這段話,長大後我開始明白,為什麼我跑得比別人快,飛得比別人高,將來大家看的都是我畫的漫畫,大家唱的都是我寫的歌。

有了才華不一定能得到施展,沒有平臺,沒有人賞識這是最痛苦的。

1997年的周杰倫受到了一家音樂公司老闆吳宗憲的青睞,之後一直在這家公司寫歌。

1998年他又創作了歌曲《眼淚知道》,吳宗憲把歌推薦給了天王劉德華演唱,沒料到劉德華當場拒絕了演唱;後面他又為當時火爆樂壇的張惠妹寫了首歌——《雙節棍》,沒想到同樣也被拒絕了。

在受到2次打擊後,周杰倫迷茫了,開始懷疑自己.....

但吳宗憲依然看重他的才華,相信他,並且讓他自己走上舞臺,幫他出唱片。

吳宗憲說:「給你10天的時間,如果你能寫出50首歌,而我可以從中挑出10首,那麼我就幫你出唱片。」

吳宗憲與周杰倫

就這樣,周杰倫沒日沒夜的創作,吃不好、睡不好;最終在2000年,他的第一張同名專輯《Jay》發行後,被歌迷搶購一空,同時受到了大眾的廣泛關注,開啟了他的音樂之路......

03年周杰倫在接受美國《時代周刊》雜誌專訪時說:「明星夢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其實,任何人都可以做,只要你肯努力。我之所以能有今天,就是我不服輸的結果。」

他努力、不放棄、有目標,所以才有今天這樣的成就,才有報答與感謝媽媽的機會。

當然周杰倫的成功,不是偶然的,靠的是自身的努力和少許運氣,外加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他的才華。

或許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周杰倫,但你的青春裡肯定也有一首「JAY」

易烊千璽2歲學藝,5歲登臺表演終成名

寫到這裡,就不得不想到我喜歡的另一位藝人——易烊千璽。

易烊千璽 ,2000年生人,歌手,演員,舞者。

2013年8月正式以tfboys組合形式出道,出道時易烊千璽是組合裡是最不起眼的一員。

TFBOYS

儘管一出道就不被看好,儘管不是組合裡最好看的成員,但易烊千璽一直在用實力證明給那些不看好他的人。

他努力練習唱歌,並接受相關專業老師指導,在音樂上有了巨大的進步,後面還發行了個人單曲:《Unpredictable》、《災》、《nothing to lose》......

2歲學藝,5歲開始學舞並參加電視節目,雖然他年紀小,但他的舞齡長達13年。在跳舞這方面可以說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舞者了。

易烊千璽還參加了2018年和現在正在熱播的《這就是街舞》——是一檔大型街舞真人秀競技節目。

在節目中他話少,但專業、認真。向觀眾展現了他作為一名舞者應有的才能與風度,對街舞有著自己的理解。

2000年出生的千璽,確實比其他同齡人要優秀很多。舞蹈、書法、貝斯、架子鼓、B-box…隨著他慢慢長大,越來越多的技能被挖掘。

易烊千璽

或許我們看不到他辛苦練習舞蹈、貝斯、B-box...但這些成功的背後滿是汗水與淚水。

他一步一步的踏出了屬於自己的天地,所有的成就與榮譽並不是輕易得來的。

我想只有做自己喜歡並且擅長的事才能開心,才能做得更好吧。

張杰選秀節目冠軍出道,一路蛻變與成長。

這一路走來,每個人都不容易,當然這也包括我喜歡的愛豆張杰。

作為他的粉絲,看著他從出道、莫名被黑再到被惡意攻擊,承受了不少的壓力......

不過好在這一切他都挺過來了,這一切都在慢慢變好。

2011年和謝娜結婚,現在已有一對雙胞胎女兒,可以說是家庭幸福美滿,音樂事業蒸蒸日上。

張杰在04年《我型我秀》節目中獲得冠軍出道,之後推出了個人首張專輯《第一張》,後面還發行了《北鬥星的愛》、《再愛我一回》等。

07年,在獲得冠軍出道、並且小有名氣之後,張杰並沒有選擇一直在這樣平穩的狀態下生活,而是鼓起勇氣去參加了湖南衛視的一檔選秀節目《快樂男聲》。

08年,走過一路艱辛,張杰的首場個人演唱會終於在北京開唱。

後面還繼續發行了《愛,不解釋》《我想》《Precious》《未·LIVE》等專輯,對音樂的熱愛從未停止過。

到目前為止一共獲得了33次最受歡迎男歌手,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的獎項,不計其數,相信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不止唱歌無數深入人心的歌曲,還受邀唱過很多電視劇、電影的主題曲。

海外大片《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還找他任中國區代言人,並獻唱了電影的主題曲《Lost in the stars》。

星際迷航3首映禮現場

在電影《間諜同盟》中演唱了全球唯一推廣曲《Give you my world》。

繼《星際迷航》《間諜同盟》後,第3次攜手派拉蒙電影獻唱《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中國片尾曲《Torches》。

以上無一不說明張杰是一位實力與號召力兼備的優秀歌手。

有這麼好的實力,這樣常人無法比擬的唱功,簡直就是行走的CD!

當然這一切也都得益於張杰本身對音樂的熱愛以及一直虛心學習的態度。

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張杰在高考結束後沒有報考高額學費的音樂學院,而是選擇了四川師範大學。

但他對音樂的熱愛依舊不減,在學校積極參加各種活動,不放棄任何一次可以唱歌的機會。

在2013年,張杰和謝娜兩人暫時拋下手裡的所有工作,決定去美國留學。

我想這是需要很大勇氣的,這對於一個事業正處於上升期的歌手來說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

但是他做到了,在伯克利進修時,沉心靜氣的學習,不被外界的聲音幹擾,並且在之後也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張杰音樂榮譽

他們從出道至今,都在音樂的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並且也越來越出色。

不止滿足於眼前,而是追求一個更高的層次,去突破自己,這也是我們一直要做的。

這世間沒有平白無故的成功,成功背後都是千千萬萬個日夜的默默付出,你在羨慕別人光鮮同時,別人正在為之而努力奮鬥,所以,千萬不要該在奮鬥的年紀,選擇了安逸。

當你滿足或是貪圖現在的安逸,那就是在為你的將來挖坑。

相關焦點

  • 請告訴孩子:千萬別在該拼搏的年紀選擇安逸!
    是啊,我也覺得我的生活過顛倒了,在該努力拼搏的年紀我在安逸,而到了該享受生活的年紀卻在努力拼搏。可能這就是我應得的懲罰。已經考上名校的同學還在努力的拼搏,而上了一個二三流大學的我卻依然在安逸的享受生活,人家在追逐夢想,而我在混日子,那時我才意識到自己跟他們的差距到底有多大,選擇湊合還是精彩的人生,真的有時候就是一念之差。他們的努力,他們的拼搏,或許一天兩天看不出什麼,但是放在人生中堅持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呢?
  • 在該奮鬥的年紀,不要選擇安逸
    有人說,世界上有個定律:苦難守恆定律。苦難,是人生的基本特徵,每一個人一輩子吃苦的總量是恆定的。它既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無故產生。它只會從一個階段轉移到另一個階段,或者從一種形式轉化成另外一種形式。換句話說,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登上頂峰,但人生該吃的苦,一點都不會少。
  • 開學和放假僅隔一場考試,不要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
    有句話說得好:「每一段虛度的光陰,都是通往平庸人生的滑梯。」光陰不可虛度,時光無法重來。親愛的孩子,請不要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孩子,人生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在學生階段,學習掌握知識,為以後的人生獲得成就的能力,就是你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使命。身為學生,你的職責就是學習。
  • 該奮鬥的年齡,不要選擇安逸(句句精闢)
    多少人在異地工作,忍受著孤獨寂寞,下雨沒人送傘,開心沒人可以分享,難過沒人可以傾訴……人生就是這樣,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該奮鬥的年齡不要選擇了安逸。有些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有希望。
  • 武漢大學清退92名學生:告訴孩子,別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
    就像網友所說的那樣:「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在該奮鬥的年紀,如果你選擇安逸,那麼就要為此付出代價。」孩子,你總是說學習很累,學習很苦,覺得這一切都是在為媽媽學習,但我想告訴你:總有一天,你會長大,會獨自面對這個極其殘酷而又公平無比的世界,那時候,你得到的,其實都是你該得的,你有多努力,就會有多特殊。現在偷懶一時,將來忙碌悔恨一世。
  • 英語美文朗讀| 在可以拼搏的年紀,不要選擇安逸 (Don't settle)【中英|視頻】
    千萬不要在該拼搏的年紀,選擇安逸,這是我最近很喜歡,且自勉的一句話。人生只有一回,安逸是最容易的選擇,也是最懶的選擇。嘗試選擇去燦爛勇敢的生活吧!這段文字講述的也是這個意思。快樂的人常常不滿足於安逸的生活。他們要過著非凡的生活。倘若你想變得快樂,勇敢生活,突破自我,不要得過且過!  文字:米少女@英語白米FUN譯文:米少女@英語白米FUN 感謝收聽今天的「英語白米FUN」(Rice English),我們下次再見!
  • 年輕時選擇了安逸就是選擇了平庸的一生
    現在這個世界有多少人象這個保安一樣,因為年輕時選擇安逸,結果造成了自己平庸的一生。當他年老回首往事的時候,發現自己一輩子碌碌無為,既沒有令人激動的成就,也沒有刻骨銘心的記憶。一輩子波瀾不興,白白地在這個世界走了一遭。人生是公平的,一個人付出多少,收穫多少,一輩子吃多少苦,受多少累,享多大的福,上天已經做了統籌安排。年輕不吃苦,到老活受罪。
  • 別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偷懶——一葉草
    每個大學生從緊張的高中學習中到了大學,很顯然大學生的生活發生了翻天翻地的變化,離開了父母的管束,離開了老師的諄諄教導,有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一下子仿佛沒有了目標,不知道自己該幹些什麼,所以只好隨波逐流,看周圍的人在幹些什麼,所以就不知不覺得掉入一種死循環當中,就像溫水煮青蛙,一點點的侵蝕掉每個人的自律。最近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到底手機被我們玩,還是手機把我們玩了」?
  • 別在最該奮鬥的時候選擇安逸
    最近很忙,但是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這就是很多大學生的常態,我經常聽朋友們抱怨說高中忙是有目的的,大學忙的莫名其妙,這句話真相了。有時候我們的群裡好幾天都沒有人說話,突然有人冒個泡,問我們最近在幹嘛,參加活動的參加活動,組織比賽的組織比賽,開會的開會。
  • 別在最能吃苦的年紀選擇了安逸
    我已經在吉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讀博有半年的時間了,大部分時間用在了實驗和看論文上,所以針對於看文獻,向師弟師妹們說一些自己的體會。文獻的積累是論文寫作的基礎和前提,但在文獻量如此大的前提下,如何最有效地閱讀文獻,便成為提高論文寫作效率的重要一環。在我自己的學習過程中,我把文獻的閱讀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文獻的搜集和分類。
  • 不要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了安逸 點融網、三益寶、蜂融網
    又為什麼選擇留在這座城市呢?有人說為了戀人,有人說世界這麼大,想趁年輕闖一闖,有人說是為了追逐夢想,同時擁有更高的薪資與更好的發展前景。     北漂、滬漂、廣漂、深漂……每天都可以見到很多背井離鄉人的背影,他們在異地工作,忍受著孤獨寂寞,下雨沒人送傘,開心沒人可以分享,難過沒人可以傾訴……可是人生就是這樣啊,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該奮鬥的年齡不要選擇了安逸
  • 別在最該努力的年紀,選擇了安逸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社會上一股「讀書無用論」開始大行其道。有人說:「北大畢業有什麼用,還不是要出去賣豬肉?」然而,他們只說了一部分事實,另一部分的真相是——那個賣豬肉的北大畢業生陳生,現在已經開了幾百家連鎖店,身價過億。
  • 請不要在孩子該吃苦的年紀,讓他過的太安逸
    在孩子該吃苦的年紀,千萬不要讓他選擇安逸。看著孩子本該撒嬌的年紀,孩子卻像個大人一樣承擔這一切。父親眼淚汪汪,覺得實在對不起孩子,但小家寶從來沒有抱怨過自己多苦、多累。他們披荊斬棘、努力拼搏的模樣,讓人心生敬意,也最終贏得命運之神的青睞。
  • 寫給正在30歲前後的的你們:千萬不要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
    截止目前,最早畢業的那批學生中,有成績斐然的,有默默無聞的,有成為家庭主婦的,有打工謀生的。當時他們在學校的時候,差別並不大,為什麼離校後,就天壤之別了呢?除了家庭因素+社會關係以外,還有什麼重大變量?
  • 為什麼不能在最好的年紀選擇安逸?
    為什麼不能在最好的年紀選擇安逸?一輩子不短不長,每天上班認真工作,下班逗貓和父母逛街,和朋友聊天。我覺得這就是我所說的安逸,那為什麼不能選擇安逸?而要去像以前那樣每天拼死拼活早起學習,到底什麼才是有意義的呢?
  • 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華,該奮鬥的年齡不要選擇了安逸,句句勵志
    七 * 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該奮鬥的年齡不要選擇了安逸。八 *生活是自己的,你選擇怎樣的生活,就會成就怎樣的你,與其抱怨這個世界不美好,不如用自己的努力爭取更多的美好和幸運。九 * 貴在堅持,難在堅持,成在堅持!
  • 致年輕人:別在最該努力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享受!
    前段時間,大家可能對清華大學兩名博士生被開除這件事所震驚,誰曾想過清華大學的學生還能被開除,這件事情發生之後,有很多人都接受不了。然而,等真正原因說出來之後,我們都認為這樣做是正確的,那就是這兩個人在大學期間不專心學業,天天混日子,最終才導致這樣的結果。
  • 我們奮鬥的意義是什麼(深度好文)
    我們奮鬥的意義是什麼(深度好文)每個人都有著奮鬥的目標,只是或大或小,或長期或短期。如果有人問大家:我們奮鬥的意義是什麼?圖片來源於網絡有些人年輕的時候貪玩,在最應該奮鬥的年紀選擇了頹廢,同事的一個朋友,年輕的時候整天遊手好閒,到了該結婚的年紀還一事無成,所幸是獨生子,父母替他在縣城買了房子,後來在媒人的幫助下
  • 白巖松:孩子,別在吃苦的年紀選擇安逸,「吃苦」教育是人生財富
    記得從某網站上看到這一段話:父母說:不好好學習,你以後會吃很多苦。孩子會想:究竟什麼是苦,是像爸爸一樣每天機械地上班,還是像媽媽一樣每天辛苦地操勞。可見現在孩子對於家長提出的「吃苦」教育的理解有所不同,在社會情況和經濟情況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吃苦」教育也有了新的區別與含義。
  • 積極向上的勵志語錄,致奮鬥中的自己!
    一、選擇了安逸舒適,就不必羨慕別人的精彩;選擇了驚濤駭浪,就無須嚮往歲月靜好。不同的選擇給予你不同的生活路徑。只要認定你內心真正想要的,並為之持續努力,每個人都會是自己的人生贏家!二、只有對自己不將就,自己才能變得更優秀;對生活不將就,生活才會給你豐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