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該奮鬥的年紀,不要選擇安逸

2020-12-17 網易新聞

1

入學的時候多風光

開除的時候就多狼狽

昨天,參加老鄉會,席間聽到一件事。

一個老鄉的堂弟在哈工大威海校區讀書,前幾天因為替考被校方開除了。

這個孩子今年大四,還有半個月就要畢業了,本來已經拿到了騰訊的offer,年薪30萬。

可現在不僅30萬的工作沒了,連前途都沒了。

我聽了還挺震驚。在我印象裡,哈工大是老牌名校,能考上的絕對是學霸,屬於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

可是,這麼優秀的學生,這麼好的學校,竟然被開除,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回到家裡一查,果然。


老鄉和我說起他堂弟的事情。

他們家條件很一般,父母辛苦供他上學。

在他們那裡,能考上重本不容易,還是哈工大這樣的名牌學校,一時之間成了眾人誇獎的對象。

每年過年,街坊鄰居看到他回家,都要豎起大拇指說一句:喲,我們的高材生回來啦!

他父母聽到這個,也是喜笑顏開,覺得自己兒子爭氣,將來可以去大城市發展了,會有出息。

可是現在,一張冰冷的開除通知擺在面前,之前所有的光榮和願望都化為灰燼。

更可怕的是,開除以後他就沒本科文憑了,現在哪有好工作會給高中文憑呢?

人生履歷上有了汙點,以後的路恐怕會越走越窄。

真是難以想像,他要怎麼向含辛茹苦的父母交代,他父母又怎麼面對身邊人的議論?

真的應了那句話:你入學的時候多風光,被開除的時候就有多狼狽。


2

今天你混日子

明天日子混了你

事情發生以後,有網友說,哈工大的處分是否太過分了,只有半個月就畢業了,可不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要我說,孩子畢業前被開除,確實痛心又可惜。

可是,這能怪誰呢?只能怪替考的人自作自受。

校規上明明寫著替考開除,你還要以身試法,就別怪哈工大按章辦事。

這些年,高校嚴進嚴出已經成為常態,尤其是哈工大這樣的一流高校,更是高標準嚴要求。

這既是對學生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

畢竟一個在學校裡都不安分守己遵守規則的人,到了更加複雜的社會上,可能一時不慎會犯下更大的錯。

人生從來沒有後悔藥,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全部責任。

有人說,世界上有個定律:苦難守恆定律。

苦難,是人生的基本特徵,每一個人一輩子吃苦的總量是恆定的。

它既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無故產生。

它只會從一個階段轉移到另一個階段,或者從一種形式轉化成另外一種形式。

換句話說,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登上頂峰,但人生該吃的苦,一點都不會少。

你今天貪圖安逸不想複習不想麻煩找人替考,明天可能就要承受多得多的苦痛。

給自己挖坑的事,明明不值卻總有人去做。

還記得前兩年,《人民日報》在微信上發過一篇文章——《致沉睡中的大學生:你不失業,天理難容!》

文章批判那些舒服地坐在象牙塔裡,虛度光陰葬送自己前程的大學生們。

不少網友評論,這些荒廢光陰的大學生,還沒有走進社會,其實就已經輸了。


年輕的時候,如果你好好奮鬥,即使運氣不好,至少不會過得太糟糕。

最可怕的,其實是你選擇了眼前安逸,那結果就是溫水煮青蛙,在未來沒得選的苦難裡,慢慢爛掉。

這個世界最真實的法則就是:今天你混日子,明天日子一定混了你。


3

所有覺得學習苦的人

大多是沒有挨過現實的耳光

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

為什麼大多數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其中一位點讚最高的答主特雷西亞是這樣回答的:

生活的苦難可以被疲勞麻痺,被娛樂轉移,無論如何只要還生存著,行屍走肉也可以得過且過,最終習以為常,可以稱之為鈍化。

學習的痛苦在於,你始終要保持敏銳的觸感,保持清醒的認知的豐沛的感情,這不妨叫銳化。

通俗的講,生活的苦大多是重複性的,讓你在日復一日的平庸中慢慢消磨。

就像肌肉的疼痛感一樣,持續經歷同樣的痛感久了,你也就慢慢習慣了。

而學習的苦則是非重複性的,需要你不斷思考和汲取。每隔一段時間,你的知識體系就必須更新一次,因而無知感會時刻折磨你。

生活的苦可以通過眼前的娛樂來自我麻痺,讓自己對痛苦的感知漸漸喪失。

而學習卻只能在長久的學習積累中,慢慢感受到知識帶來的好處和力量。

一個是眼前伸手可得的歡愉和快感,一個是延遲滿足感的精進過程。

人性很脆弱,沒有長遠眼光的人,都容易選擇暫時的安逸。

可是,我們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一旦心散了,時間感就鈍化了,再想集中起來難上加難。

這就是混日子的魔咒,越混越依賴,越混越遲鈍。


問題是,這世界上哪裡有好走的路呢?

你以為逃避了苦難,其實不過是以另外的方式在另外的時間點呈現而已。

有句話說得好:你不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社會遠比校園複雜,今天校園都已經無法容忍混日子的人了,明日社會的懲罰會殘酷百倍。

說到底,混日子的人,大多數還沒有挨過現實的耳光,沒有吃過真正的苦頭,沒有體會過身不由己的無奈。

等到他們被生活壓得抬不起頭,沒有路走的時候,才會明白,那些為了討生活不得已而吃的苦,就是當年混日子的代價。

所以,當你還有選擇的時候,你要珍惜這份自由。


4

人生的每一口蜜糖

都要用汗水去換取

蔡康永說:人生最可悲的就是在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

因為:

逃避了遊泳便會失去接觸喜歡之人的機會。

逃避了英語,便會與想要的工作失之交臂。

越逃避,越失去,越沒有選擇的機會。

20歲的時候我們覺得青春很漫長,可以玩一玩,浪一浪;可是真的一眨眼,30歲就已經在人生的門口,再想折騰怕早已拖家帶口。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你以為逃過的艱辛和困苦,其實不過是未來路上更兇猛的攔路虎。

所有混日子的人,看起來有點小聰明,其實不過是「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

相反,所有厲害的人,都懂得延遲滿足的價值,也懂得點滴之間持續精進的意義。

久而久之,就拉開了差距,這也是平庸與優秀、貧窮與富有之間,最本質的距離。

世界自有它的法則,對我們而言,最大的公平莫過於:

每一個小小成功的背後都是日積月累的付出,每一口蜜糖都需要用苦澀的汗水去換取。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社會裡,舒適區已經越來越少。扎牢你的堤壩,才能抵禦命運一波又一波的巨浪。

說到底,人生就像四季,春華秋實,夏雨冬雪,自有規律。

有人說:春天是該播種的時節,你拖到夏天才行動,雖然也辛苦付出了,但秋天的收成肯定不會太好,冬天就可能吃不飽。

相反,在該奮鬥的年紀好好努力,你會發現人生皆是春夏秋冬的饋贈。

相關焦點

  • 該奮鬥的年齡,不要選擇安逸(句句精闢)
    多少人在異地工作,忍受著孤獨寂寞,下雨沒人送傘,開心沒人可以分享,難過沒人可以傾訴……人生就是這樣,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該奮鬥的年齡不要選擇了安逸。有些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有希望。
  • 開學和放假僅隔一場考試,不要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
    親愛的孩子,請不要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孩子,人生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在學生階段,學習掌握知識,為以後的人生獲得成就的能力,就是你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使命。身為學生,你的職責就是學習。為了完成這個使命與職責,你必須要學會忍耐、學會付出、學會吃苦。
  • 不要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了安逸 點融網、三益寶、蜂融網
    又為什麼選擇留在這座城市呢?有人說為了戀人,有人說世界這麼大,想趁年輕闖一闖,有人說是為了追逐夢想,同時擁有更高的薪資與更好的發展前景。     北漂、滬漂、廣漂、深漂……每天都可以見到很多背井離鄉人的背影,他們在異地工作,忍受著孤獨寂寞,下雨沒人送傘,開心沒人可以分享,難過沒人可以傾訴……可是人生就是這樣啊,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該奮鬥的年齡不要選擇了安逸
  • 別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偷懶——一葉草
    種種跡象表明,社會上不需要不努力不奮鬥的人。別在最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記得蔡康永老師說過這樣一段話:15歲的時候覺得學遊泳很難,放棄遊泳,到18歲的時候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遊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 別在最能吃苦的年紀選擇了安逸
    我們現在處於二十幾歲的奮鬥年華,讀碩、讀博還是寫論文、做實驗考博都是我們這個年紀該做的事。既然做了選擇,就要努力的完成學業,不要抱有一個混學歷的態度來做實驗寫論文,而是要在該奮鬥的年紀做最該做的事,就如題目所說:別在最能吃苦的年紀選擇了安逸。
  • 武漢大學清退92名學生:告訴孩子,別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
    就像網友所說的那樣:「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在該奮鬥的年紀,如果你選擇安逸,那麼就要為此付出代價。01.不要在奮鬥的最好時間放縱自己孩子,對於該奮鬥的你來說,每一次放縱,其實都是在給未來的自己挖坑。「現在好好學,以後上了大學就可以好好玩了。」
  • 寫給正在30歲前後的的你們:千萬不要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
    等到有一天,老公突然對她說,孩子讀小學了,你該找份工作了,現在的物價、學費、房貸,都需要錢。也許是在家呆習慣了,她很不情願再入職場,而老公一直催促她承擔家庭責任。就這樣一直冷戰。學得好不如幹的好,她當時若能及時轉向,向相近的技術含量高的專業轉移,還是有出路的,但她選擇了安逸。3. 沒有及時提升職稱考證,這個大家都知道重要性,我就不說了。
  • 這世界哪有什麼安逸,只不過是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了拼搏
    2歲學藝,5歲開始學舞並參加電視節目,雖然他年紀小,但他的舞齡長達13年。在跳舞這方面可以說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舞者了。易烊千璽還參加了2018年和現在正在熱播的《這就是街舞》——是一檔大型街舞真人秀競技節目。在節目中他話少,但專業、認真。
  • 別在最該奮鬥的時候選擇安逸
    慶幸的是,我的身邊有一群可愛的小夥伴們,他們總會在我懈怠的時候提醒我該學習了。上學期帶過我們專業的一位老師特別關注我的四級,連我給他發節日祝福的時候都不放過我,提醒我要背單詞過四級。還有一位大佬,暑假我還沒看見概率論這本書的時候,他就找出自己的概率論複習,準備好我問他題目。
  • 別在最該努力的年紀,選擇了安逸
    通過持續的學習,慢慢的改變自我、提升自我,進而我們在機會面前才會有擁有主動選擇的權利,而不是被選擇。說到底,這世上最愚蠢的事,莫過於「在最該努力的年紀,選擇了享受」。在這裡,我說的學習不是死讀書。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精力裡,不強求學得廣,而是講究學得精!
  • 請告訴孩子:千萬別在該拼搏的年紀選擇安逸!
    是啊,我也覺得我的生活過顛倒了,在該努力拼搏的年紀我在安逸,而到了該享受生活的年紀卻在努力拼搏。可能這就是我應得的懲罰。那時的我在父母的庇護下過的太安逸太享受了,沒有嘗受過生活艱辛的我,在學習中也根本不懂得努力拼搏。所以高中時那些拼命學習的同學,被我暗地裡恥笑為「不要命的傻學」,後來這些「不要命傻學」的同學一個考上了清華、一個考上了北大、一個考上了復旦,還有3個也都是一類的名校,而我只考了個二三流的大學。
  • 請不要在孩子該吃苦的年紀,讓他過的太安逸
    張嬸開始各種後悔,擦著淚說,現在管也不聽了,真愁死我了,該怎麼辦呀!可孩子已經做慣了溫室裡的花朵,讓他猛然接受疾風驟雨的洗禮,他會非常抗拒。在孩子該吃苦的年紀,千萬不要讓他選擇安逸。看著孩子本該撒嬌的年紀,孩子卻像個大人一樣承擔這一切。父親眼淚汪汪,覺得實在對不起孩子,但小家寶從來沒有抱怨過自己多苦、多累。
  • 說說控|不要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
    12、勵志格言,不要熬夜太晚,上課分鐘利用好,絕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13、貴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14、拼命去爭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會成功。——法拉第15、我應當生活得仿佛自己的生命是為別人的利益而存在。
  • 英語美文朗讀| 在可以拼搏的年紀,不要選擇安逸 (Don't settle)【中英|視頻】
    )今天要分享的美文是:Don't settle不要得過且過!千萬不要在該拼搏的年紀,選擇安逸,這是我最近很喜歡,且自勉的一句話。人生只有一回,安逸是最容易的選擇,也是最懶的選擇。嘗試選擇去燦爛勇敢的生活吧!
  • 為什麼不能在最好的年紀選擇安逸?
    為什麼不能在最好的年紀選擇安逸?一輩子不短不長,每天上班認真工作,下班逗貓和父母逛街,和朋友聊天。我覺得這就是我所說的安逸,那為什麼不能選擇安逸?而要去像以前那樣每天拼死拼活早起學習,到底什麼才是有意義的呢?
  • 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華,該奮鬥的年齡不要選擇了安逸,句句勵志
    因此,不要質疑你的付出,這些都會一種累積一種沉澱,它們會默默鋪路,只為讓你成為更優秀的人。二 *你過得太閒,才有時間執著在無意義的事情上,才有時間無病呻吟所謂痛苦。你看那些忙碌的人,他們的時間都花在努力上。三 *老虎不發威他就一隻病貓!發威了他就是王者!所以人人都可以是王者但同時也可能是病貓,關鍵在於你自己的選折!
  • 潭州教育:寶媽堅持學韓語,不要在該奮鬥的年紀,一味的選擇休閒
    但是這裡的老師有時候很多時候都是作為我的一個朋友的角度去幫我思考解決一些問題,並不是因為我只是一個學生就只解決我的學習問題,更多的時候覺得還是一個好朋友,而且現在入班學習,發現有很多同學都是在業餘時間學習韓語,並不是一個人在前行,很多時候都是在群裡和班級裡同學一起探討韓語問題,現在慢慢覺得自己也在一天天的在變優秀,並不會因為是一個家庭主婦而覺得自己的碌碌無為,更多的時候覺得自己也是很偉大的,其實呢,學習無論是在什麼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之後就不要停止
  • 致年輕人:別在最該努力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享受!
    看了這件事之後,發現一個道理,那就是年輕人,千萬不要在最該努力奮鬥的日子,卻選擇了安逸享受。【1】年齡越大,你的學習障礙就越多正如清華大學的這兩名學生一樣,很多人認為自己還年輕,現在不需要努力,過幾年也可以。
  • 年輕時選擇了安逸就是選擇了平庸的一生
    如果年輕輕輕就選擇安逸清閒,那上天就會選擇讓他中老年吃苦,從頭再來,補上這段人生的空缺。如果一個人年輕時拼搏奮鬥,不屈不撓,往往會迎來安逸舒適的晚年。否則就天理不容,也不符合宇宙間的能量守恆定律。那種出現年輕安逸老年富足,少年拼搏中年窮苦是極少的個例。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年輕時的庸庸碌碌,到老了一事無成,甚至是連基本的生存都成問題,甚至是要飯逃荒,年輕時沒有吃的苦和累,到老了會加倍的補回來。
  • 陽光早上好說說問候句子:真正的安逸是奮鬥後內心的愉悅與富足
    誰都想擁有安逸的生活,但這應是人生的終極目標,而不是年輕時逃避艱辛的理由。真正的安逸是奮鬥後內心的愉悅與富足。在什麼年齡段做什麼事,還能做夢的年紀,請不要輕易選擇妥協。早安!星期六!與其看別人臉色度日,不如靠自己生活;與其小心翼翼地裝著,不如沒心沒肺的活著。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放不下的事,看淡一切,就是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