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小升初這個關鍵的時期,學生思想上容易出現困擾,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不足
小學採取的教育方式以鼓勵和表揚為主,看重的是孩子的個性發展。這就導致一些學生對自己認識不清,而進入中學,學生必須對自己要有清楚認識,要能看到自己的薄弱點,才能對症下藥。不能發現自己的優劣,而只能按著老師的教學按部就班的孩子是很難學好的。這就說明:許多學生思想困擾都來自於不能正確認識自我。富於幻想甚至空想的學生,他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的才智,而好高騖遠,想入非非;情緒低落,不求上進的學生,他看不到自己內在的潛能而消極應付,自暴自棄;擇友不善,交際失意的學生,只顧埋怨對方,看不到自己的弱點;碰到困難挫折甚至犯了錯誤,只強調客觀因素,而不從自身找原因等等,所以,在此階段必須引導學生參加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開展自我介紹、自我評價、角色扮演、遊戲輔導等,進行心理訓練,讓學生正確了解自我,認識自我,學會自我調節,自我控制,抑制衝動,不斷地提高自我認識能力。
引導學生過好自我認識關,必須針對實際,有的放矢。這就需要深入了解學生,把握思想脈膊,分析心理狀態,因人而異,用「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辦法解除學生心理疙瘩。引導要有的放矢,不斷地教育學生認識自我,才能面對初中的學習和生活。
二、對即將面臨的新環境,學生會出現浮躁不安的情緒
大部分學生對即將升入初中的學習生活存在浮躁情緒,一方面對於新生活的憧憬,另一方面也感到恐懼,擔心和害怕。他們對於周圍學生的表現已經略知一二,也常聽學生說到中學作業量增加了,時間更緊張了,基礎差的升學有困難的擔心老師不重視,所以這也是造成浮躁的另一個原因。所以新的環境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個困惑,茫然,擔心。
到了新的學校,他們還可能因學校條件,老師的態度等感到不順心,形成心態不平衡。所以初中小學老師必須全方位地通力合作,採取多角度、多途徑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尋找教育契機,把它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的各項工作之中,注重發揮教師的人格魅力和為人師表作用,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係,同時,開通學校與家庭同步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指導家長轉變教子的觀念。這樣才能逐漸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對新的環境有正確的認識。
三、對新的人際交往,學生會出現認識上的偏差
小學升入初中,不但面臨的是新環境,還要面臨新的同學,小學一個班的同學大都各奔東西,所以他們還要重新建立同學關係,人際交往。而這時候又正值青春剛剛發育期,開始厭惡成人的管束,逐步進行獨立的人際交往,甚至將同伴群體的目標當作自己的最好價值,可是他們在交際中不善擇友,對朋友間的關係處理不當,也會鬧出一些矛盾糾紛,有同學間的,有師生間的,有和家長間的……學生會變得很自私,不關心別人,喜歡看別人的笑話,直接影響心理健康發展。
在小學階段,老師雖然利用班隊會和晨會課經常針對這些現象進行分析,闡明厲害,進行正規的引導教育,但是起到的作用會很小,因為到中學階段他們的生理心理才發生更大的變化,存在的問題會更大些。為此,在指導學生排除其心理障礙時,從提高學生對當今社會交際重要性的認識,使學生逐漸認識隨著社會開放、經濟發展,人際交往日趨頻繁,交際成為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活動,使學生將正確擇友,妥當處理朋友間關係作為自己中學階段的重要任務,學會相互體諒,互相諒解,相互支助,共同進步,逐步培養和鍛鍊自己的社會交際能力和人與人的交往水平。從大處著眼,讓學生明理,再從小處著手,指導學生在交往中應該具有尊重對方,心胸大度,坦誠交往的思想境界,以喚起人與人之間的關愛之心,才能平衡心態,逐步幫助學生健康地進行人際交往,也彌補了小學教育的不足。
博雅教育集團邀請大家關注並且重視小升初過渡期的學生,多給他們一些關愛和指導。讓他們能夠儘快適應這一角色轉變。讓每一位來到博雅學校讀書的孩子都能夠快樂的成長,讓每一位就讀博雅學校的學生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讓每一位家長放心,這是我們博雅教育集團一直秉承的辦學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