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令人嚮往的讀書樂園
看到「博雅」二字,人們通常會想到北大未名湖畔的「博雅塔」是北大校園三景「一塔湖圖」之一。「博雅」二字凝聚了北大精魂中最不朽的圖騰。有人曰「校有博雅,塔有精魂」。
如今,南陽有所學校與「博雅"有關,這所學校踐行的教育同樣與「博雅」有關。這所學校名叫「博雅書院學校」,一所走過10年曆程的新優質民辦學校。
10年,南陽博雅書院學校獲得的榮譽有目共睹,2011年,被河南省民辦教育協會評為「全省民辦教育辦學先進集體」;2012年 ,被南陽市教育局評為「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單位」; 2013年.被評為「河南省基礎教育名片學校」、「最具社會責任榜樣學校」 ;2014年春,被省教育廳評為」河南省民辦教育先進學校」; 2015年再次被南陽市教育局授予「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單位」
有一所學校叫「博雅書院」
為什麼取名博雅書院學校?校長王和鋒說,關於博雅和書院,學校有校本化的解讀。學校以「知識的博通寬廣,做人的博大寬厚,儒雅的君子之風」作為育人目標。如果說博雅是他們的教育願景、培養目標,那麼,書院式教學則是他們重要的教學方式、育人方式。
博,乃知識寬厚,代表知識的寬度,視野的廣度,意味著為學生打開更多元的世界。雅,乃品性高貴,指向談吐文雅、舉止優雅、氣質儒雅,意味著外修儀表,內修品德,由此更好地擁抱世界、走向世界。
概而言之,博雅:一日知性雙修,德才俱佳。二曰博為前提,以博生雅。三曰博乃取向,雅為情趣。三者高標而踐行,由踐行而個性,三維構建融為書院。書院是一種生態、一種場景、一種氛圍、一種文化。
關於博雅文化,王和鋒經常說「不能沒有文化,只有做法」,把「博」「雅」?兩個字做實做細,書院式校園才更有味道。
有一種模式叫「書院式教學」
書院式教學當下正在受到人們的關注,近年來,博雅書院學校一直在尋找屬於自己教學方式,於是,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他們逐步提出了踐行「書院式教學」的主張,開始在課堂教學中嘗試「書院式教學」實踐。「書院式教學」的特點是,在充分尊重學生學情的基礎上,實施分層、分類和個別化教學,建構了「預習—交流—總結—檢測」模塊教學。書院式教學突出了自主學習、協同學習和對話式學習,著力營造「傾聽、容錯、點讚」的課堂文化。尤其是對話式教學不僅突出師生之間的對話,更重要的是,放大了生生之間的對話,生生對話可以產生更多的學習資源,在這樣的文化裡,「同學」會真正成了共同學習的人。
有一種教育叫」博而雅」
對話式學習來自古代書院的「會講」。「會講」是中國古老的學術研討方式。中國的私學傳統從老子,一直到墨子,都延襲」會講」的傳統。學術同仁們聚在一間大的房子,誰的學問好,大家就來向他學習,這就是「會講」。
「會講」不僅僅體現在課堂教學上,還落實到了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上。學校經常舉辦專家講座、師生講壇等活動,為他們的成長搭建了重要的展示平臺。目前在「會講」的常態化、系列化、規範化方面學校正在進一步梳理完善。
「我們一直在努力創造一個不是讓學生們適應學校,而是去適應孩子的學校。」王和鋒說。
博雅書院學校致力於培養面向未來具有學習能力和藝體素養的學生。博雅書院教育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是「博」,通過閱讀和主題活動為學生打開更豐富的世界。
第二是「雅」,通過體育和藝術課程讓學生認識生活之美、生命之美。
第三是堅持書院式教學,彰顯自主學習、協同學習、對話式學習和傾聽、容錯、點讚的課堂文化。
第四是讓展示無處不在,課堂、校園都是學生學習、成長展示的平臺。
第五是始終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既為學生的今天負責,更為學生的明天負責。
「教書」只是手段,「育人」 才是目的。書院式教學只是手段,博而雅才是教育的目的。博雅書院學校堅信,有了這樣的願景和追求,中國最傳統的「書院」精神一定會在現代教育的實踐視角下,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