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一個重要標誌,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大城市的經濟實力和輻射擴散能力不斷增強,地域範圍不斷擴大,中國城市化發展戰略日趨成熟。近幾年來,我國共規劃建設了19個城市群,其中最具發展潛力的有5個。
京津冀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國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國北方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地理範圍為21.6萬平方公裡,人口為1.1億,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對外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吸納人口最多的地區之一,不可小覷。
長三角都市圈
長三角無疑是我國經濟最強的城市群,上海 GDP突破了3萬億,蘇州,杭州,南京,無錫 GDP突破萬億。今年寧波的 GDP將突破萬億。在中國 GDP破萬億的15個城市中(寧波2018年破萬億已做實),長三角佔6個,這足以說明長三角的實力!
不僅如此,長三角在教育、科研、醫療、人文、歷史、旅遊等方面也名列前茅,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南水鄉美不勝收,江浙古都富饒富饒。因此,無論中國城市的未來格局如何變化,長三角始終是中國的領頭羊。
長江中遊城市群
長江中遊城市群以武漢為中心,既是國內重要的交通樞紐,又是連接東西部的發展通道。在這些城市中,兩個萬億級城市武漢和長沙給城市群帶來了蓬勃發展。從大學來看,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長沙大學等教育資源都很好,坐擁百萬大學生的武漢也有很強的人才儲備。
2018年11月,國家明確提出以武漢為中心,建設長江中遊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
在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是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地區。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總量雖低於長三角,但其人均 GDP、城市化率、城市活力等指標均高於長三角城市群。廣東省的粵港澳大灣區由11個城市組成,包括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總面積5.6萬平方公裡的粵港澳大灣區,擁有7000萬人口,是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典範。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有香港、廣州、深圳,雖然規劃中澳門也是四大核心之一,但綜合實力仍顯不足。在這些城市中,香港的國際影響力很大,是目前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城市。
經國務院批准,2015年9月29日,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被確定為「中國開放創新先導區」、「轉型升級先導區」、「協同創新示範區」和「創新創業生態區」,並力爭建成國際一流的創新創業中心。
成渝都市圈
除以上幾大都市圈外,中國也有許多都市圈,但摩根史坦利似乎更看好「長江中遊,成渝都市圈」,並預計到2030年,這兩大都市圈將與上述幾大都市圈並駕齊驅,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超級都市圈。
成渝都市圈,自然也就是以成都、重慶為主的都市圈。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平臺和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支撐,作為推進新型城市化的示範區,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我國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金融等產業實力比較雄厚,在國際國內有很強的影響力。
從地理位置上看,長三角城市群位於東部,粵港澳大灣區位於南部,京津冀城市群位於北部,成渝城市群位於西部,長江中遊城市群位於中部。中國人講究一條四平八穩的道路,這五個城市群正好可以照顧到這個地區的各個角落。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規劃可以出臺,但是不管是都市圈還是超級都市圈,都不是在紙上畫個圈就能實現發展的,最終還是要靠我們自己努力奮鬥!加油,超級都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