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評:高鐵時代的「慢火車」滿載為民情懷

2020-12-22 金羊網

新華網評:高鐵時代的「慢火車」滿載為民情懷

新華網  作者:斯涵涵  2020-01-12

跨過艱難險阻,一定能凝聚共同圓夢的磅礴力量,一起奔向美好的未來。

  「聚焦2020年春運」系列網評之三:

  斯涵涵

  2020年春運如約而至。春運期間,鐵路適應旅客群眾多樣化出行需求,繼續開好普速列車和81對公益性「慢火車」,統籌兼顧非客流集中方向列車開行,為革命老區、貧困地區、邊遠山區人民群眾春運出行提供便利。

  在高鐵迅猛發展的時代,「慢火車」的開行似乎有點「落伍」。然而,在一些偏遠地區,「慢火車」卻是當地民眾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坐著它,去趕集、求醫、上學、探親、外出務工。慢悠悠、站站停的「慢火車」,將十裡八村的鄉親們與外面的世界聯繫起來,不僅改善了貧困地區群眾的出行條件,給民眾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也給他們帶來了商機和真金白銀的收入,承載著沿線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

  「慢火車」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間,猶如舞動的針線,編織出偏遠貧困地區一起奮鬥、共同圓夢的畫卷。在湘西,很多農副產品通過「慢火車」被輸送到了城市;在大涼山,很多人借著「慢火車」找到了自己的「致富經」……一列列「慢火車」就是一列列扶貧專列,將黨的扶貧惠農政策與偏遠地區的百姓聯繫起來,讓每一個人都切實感受到政策的溫暖,公益的溫情,傳達著「小康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的堅定信念。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高鐵時代的「慢火車」滿載為民情懷,奏響精準扶貧、全面小康的時代最強音。為老百姓幹實事,急民所想,解民所難,正是執政為民的生動詮釋。如果說風馳電掣的高鐵代表著今日中國的高效率,那麼收費低廉、站站停靠的「慢火車」則演繹著今日中國之溫情。速度與溫度兼具,夢想與實幹同行。全社會攜手奮進,跨過艱難險阻,一定能凝聚共同圓夢的磅礴力量,一起奔向美好的未來。

編輯:智羊

相關焦點

  • 「鐵路公交」的為民情懷
    它們途經的站點,往往都是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小站,如果沒有慢火車,當地居民走親探友、外出上學,以及求醫問藥都只能靠公路,花錢更多還耽誤時間。慢火車堅持低價運行,連接深山內外。一位彝族老鄉親切地將成昆鐵路上的慢火車稱為「趕集車」「求學車」,這些親民惠民的「鐵路公交」給偏遠地區居民打通了出行路,帶來了幸福感。 想脫貧,路先行。
  • 新華網評:辭舊迎新接續奮鬥
    「在家盡孝、為國盡忠」「愛家愛國相統一」,總書記的講話裡洋溢著深厚的家國情懷,讓我們深深感受到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民族復興的夢想不是抽象的,它體現在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飯一起守歲的天倫之樂上;體現在從過去的穿衣吃肉都需要憑票購買,到現在消費更重個性化、手機支付方便快捷的民生變化上;體現在過去坐飛機想都不敢想,到現在中國人出境遊不斷刷新紀錄、北京上海坐高鐵幾小時往返的生活之美上……沒有國家的繁榮發展,就沒有千千萬萬家庭的幸福美滿,對於每一名中國人來說,家國情懷既是一種深植於血脈的文化傳承,
  • 新華網評:人民意願的充分表達
    這掌聲,是對憲法修正案的高度肯定,是對憲法修正案順應歷史、適應時代的高度讚揚,是對憲法修正案凝聚黨心民心、充分表達人民意願的高度認同。  維護憲法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  延伸閱讀:  新華網評:與時俱進的憲法,為法治築基  新華網評:與時俱進的憲法,為民生助力  新華網評:與時俱進的憲法,為中國夢護航  新華網評:書寫依憲治國新篇章
  • 新華網評:「功夫」到位,方能立德樹人
    聚焦全國教育大會系列網評之二  李 介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  要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立志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要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立志聽黨話、跟黨走,立志紮根人民、奉獻國家;要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沿著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進;要在培養奮鬥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歷練敢於擔當
  • 時速約40公裡停26站 高鐵時代慢火車嚴重虧錢為啥還要開?快看
    我們還有同樣忙碌的「慢火車」。《新聞1+1》關注:「冷火車」、「慢火車」,溫暖回家路。  在這個飛速的時代,大家把它們,稱作「慢火車」。  成都客運段5633/4次列車長 劉偉:排好隊,挨著上,老人家你到哪裡下?  春運期間,這幾天的「慢火車」,顯得有些擁擠。因為有很多彝族老鄉,希望利用春節前的時間,能去城裡多做點生意,車上人多,貨更多。
  • 大涼山彝族列車長話脫貧:無論高鐵的發展有多快 「慢火車」都會...
    央廣網北京11月18日消息(記者王晶)從歲月駛來,「慢火車」就像一個流動的村莊。這句話,對於阿西阿呷來說,感受再深不過。「我們這趟『慢火車』自1970年成昆鐵路開通時就開始運營,全程運行353公裡,沿線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因為沿線一些小站交通不便,是當地老鄉與外界溝通唯一的橋梁,最低2元。彝族老鄉親切地稱我們這趟火車是『致富車』『求學車』。」如今,在這個堅持以「快」著稱的時代,開行「綠皮慢火車」,是鐵路扶貧的重要舉措之一。
  • [長城網評]請告狀農民吃飯,體現政府為民情懷
    這一行為,充分體現了政府的為民情懷。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為人民服務不是一句漂亮的口號,更體現在體察民情、尊重民意、珍惜民力、關懷民生,這些都需要在具體細節和行動中去落實。我們的人民群眾是樸實善良的群體,只要公務人員能夠真正為民辦事,群眾就會從心底牢牢記住他。
  • 新華網評:小小一張紙曾經也是小樹苗
    「要節約不要浪費」系列網評之五:  除了隨處可見的餐飲浪費,一些平時未受關注的浪費危害也不小讓更多綠蔭守護美好家園,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時代發展的呼喚。在日常辦公中,我們不妨結合實際情況,建立約束性制度,涵養人們「節約用紙、善待資源」的良好風氣;通過大力推進無紙化辦公,讓大家養成綠色辦公、綠色生活的習慣和理念,如此,既治理「眼皮下的浪費」,也提高辦公效率、節約成本。
  • 新華網評:高起點開局 高質量推進
    「開好局 起好步」系列網評之二:  李 介  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勝利閉幕並發布公報。  一個偉大的新徵程已經開啟,新的中國史詩將上演在更加壯闊的時代舞臺上,下一站的中國,讓人充滿期待!
  • 精準扶貧路上,鐵路公益性展露無益,慢火車背後真相,令人震撼!
    在2017年《新聞1+1》慢火車,照顧「少數人」節目介紹到: 在西南地區有一列火車不到三百五十公裡要開九個多小時,而票價只有兩塊錢。沙馬拉達車站是成昆鐵路上條件最惡劣的一個小站,海拔兩千四百多米,一年中有四個月都是冰雪天氣。
  • 成昆線上行車32年的列車長 王槐雄:大涼山慢火車 漫出幸福味道
    普雄到攀枝花全程353公裡,慢火車在大山中爬行,前後要停靠26個站,運行時間9至10小時;票價最高25.5元,最低2元。慢火車行經的路線,包括越西、喜德、冕寧等地,這是大涼山腹地,也是脫貧攻堅的地區。慢火車開行以來,不僅成為沿線居民出行最為便捷的「公交車」,也成了方便大涼山孩子上學的「校車」。
  • 綠皮車是高鐵時代不能少的「鹽巴」
    新華社北京11月1日新媒體專電(李溢春)11月1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綠皮車是高鐵時代不能少的「鹽巴」》的評論。在以前,因為老京張鐵路(現S2線)設置了平交道口,北京四道口、五道口、學院南路等地的人們出行深受影響,網上也不乏抱怨和吐槽。
  • 特等站開出的「慢火車」,你想體驗嗎?
    快時代的別樣情懷鄉親們的「慢火車」在高鐵迅猛發展的今天,公益性「慢火車」猶如舞動的針線,將偏遠貧困地區編織進並肩奮鬥、共同圓夢的幸福畫卷。「慢火車」多年如一日,守護著沿途百姓;鐵路人多年如一日,守護著「慢火車」。除了這趟「慢火車」,在京津冀地區還有5對公益性「慢火車」常年奔跑在山村與城鎮之間。
  • 一周「熱點網評」:答好春運考卷 寫好發言提綱
    2017年,時速350公裡的世界一流、中國血統「復興號」來了;西成高鐵通車讓蜀道從此不再難;截至2017年底,鐵路運營裡程達12.7萬公裡,其中高鐵2.5萬公裡,佔全球高鐵運營總裡程的近七成。春運是一張滿載鄉愁的路線圖,再遠的路也擋不住回家的腳步。以往的「買票難、乘車難、回家難」,一個「難」字使得春運一度成為社會熱詞。讓億萬旅客回家過年,一句「走得了」既是百姓所需,更是鐵路之責。近年來,我國路網交通運輸體系不斷完善。截止到2017年底,鐵路營業裡程達到12.7萬公裡,其中高速鐵路2.5萬公裡。
  • 最美基層民警丨楊立泉:凝聚在護照裡的為民情懷
    從警17年來,他始終在公安出入境的一線為民服務,曾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4次受到嘉獎,被評為天津市公安局優秀共產黨員、天津市優秀人民警察,2019年被評為「天津市擔當作為先進個人」並獲得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
  • 【系列網評之一】新時代是「大」時代:還要辦成更多更大的事
    十九大之後,「新時代」成為理解我們所處歷史方位的一個關鍵詞。 「時代」這個詞,因為指向超越個人時間的宏大概念,已經讓人滿懷激蕩;而「新時代」,更因為行進的意象,讓人對過去、對現在、對未來,有了更為寬廣的想像。 前不久,在越南峴港的APEC峰會上,習近平主席發表演講。
  • 成昆線上行車32年的列車長:大涼山慢火車 漫出幸福味道
    普雄到攀枝花全程353公裡,慢火車在大山中爬行,前後要停靠26個站,運行時間9至10小時;票價最高25.5元,最低2元。  慢火車行經的路線,包括越西、喜德、冕寧等地,這是大涼山腹地,也是脫貧攻堅的地區。慢火車開行以來,不僅成為沿線居民出行最為便捷的「公交車」,也成了方便大涼山孩子上學的「校車」。
  • 手機版《新華字典》:為情懷買單?
    對於用戶來說,是該為知識付費還是為情懷買單?  如何為知識付費?   普通一本字典上線,不會引發如此關注。《新華字典》是焦點,因為除字典屬性外,其還承載了多重文化意義:作為新中國重要的工具書,第一版《新華字典》於1953年編纂出版,並經多次改版,銷量突破5億冊。
  • 新華網評:念好網信事業發展的「人才經」
    延伸閱讀:  新華網評:以人民為中心聚合強勁「網動力」  新華網評:畫好網上網下同心圓 新華網評:念好網信事業發展的「人才經」-新華網
  • 阿西阿呷:堅守彝族鄉親的幸福線 慢火車上見證大涼山巨變
    這趟「慢火車」自1970年成昆鐵路開通時開始運營,全程353公裡,沿線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因為沿線一些小站交通不便,是當地與外界溝通的唯一橋梁,20多年來票價不變,最低2元。彝族老鄉親切地稱這趟火車是「趕集車」「致富車」「求學車」。為了方便他們聯繫,阿西阿呷的手機號18年沒有變過,接到老鄉的求助電話,便盡全力為他們解決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