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真要點:
用鼻子呼吸確實比用嘴巴呼吸對身體有好處,但高強度運動時,人體的耗氧量通常會大大飆升,只靠鼻子呼吸,支撐不了這麼大的運動強度,嘴巴參與呼吸是不二選擇。
查證者:王棟丨美國生物設計博士、美國運動醫學認證運動生理學家
對於這種說法,簡單直接回答:謠言。
一、鼻子呼吸的優越性僅限於靜息狀態
人可以呼吸的器官,除了鼻子還有嘴。都知道鼻子的「專業」就是聞氣味和呼吸,其中這個聞氣味還是建立在呼吸功能的基礎上。嘴的主要功能,是吃喝、說話和嘗味道,呼吸也是嘴的功能之一。
空氣從鼻孔進入,來到氣管之前,會先經過鼻腔。鼻腔中有鼻毛,可以幫助過濾空氣中的灰塵等顆粒物,同時在秋冬季,氣溫較低時,鼻腔及其後的氣道還可以起到加熱空氣的作用,減少冷空氣對氣管、肺部的刺激。
這些過濾和加熱空氣的功能,是鼻子獨有的,靠嘴呼吸,就沒有這些額外的好處了。因此,除非是常年鼻炎、嚴重肥胖或者感冒鼻子堵了的人,大多數人,在不運動的靜息狀態下,都是靠鼻子呼吸的。
因為在靜息狀態下,人體的氧氣需求量較小,可以由鼻腔呼吸完全滿足,用不著啟用嘴來呼吸。
二、跑步強度上來,用嘴呼吸是不二選擇
運動時,人體的耗氧量大大飆升,極端的衝刺情況下,比如百米賽跑或者馬拉松的衝刺階段,耗氧量可以達到靜息條件下的20倍以上。這時候,僅僅靠鼻腔呼吸時遠遠滿足不了需求的。
這時候,就必須靠嘴呼吸,才能勉強跟上趟兒。更準確的說,這種情況下,是嘴和鼻子一起呼吸——呼吸系統調動起所有可用的資源,力爭滿足身體需求。這就是俗話說的,上氣不接下氣:也就是靠嘴呼吸的。只靠鼻子呼吸,支撐不了這麼大的運動強度。
抬槓的來了!「跑步時,我就不想用嘴呼吸,能怎麼著?」
這還不簡單,您就跑不快唄!
又想馬兒跑得快,又不給馬兒吃草,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兒。
要是博爾特堅持跑步時不用嘴呼吸,那他的世界紀錄和奧運金牌恐怕一個都拿不到。
三、健身跑時,呼吸選擇看個人
每個人的健身需求不一樣,跑步的強度也不一樣。
對於跑步速度有高要求的人,我推薦用嘴和鼻子同時呼吸,沒有別的選擇了。
死活堅持只用鼻子呼吸,也成,您就注意慢點兒跑:要不然就只能跑一小會兒,就得慢下來走走,降低強度,才能接上氣。
對冷氣空過敏,又不希望放棄秋冬季路跑的習慣,也有一招推薦:吸氣的時候,只用鼻子不用嘴,這樣可以避免冷空氣直接進入氣管,降低過敏的可能性;在吐氣的時候,張開嘴,這樣可以大大加快吐氣效率,有利於提高呼吸頻率和效率,能幫助維持更高的跑步強度。
四、這類人,不許他用嘴呼吸,怕是要害命
對於嚴重肥胖的人,呼吸這事兒,基本就沒得選了。因為嚴重肥胖,脂肪堆積到連氣管也阻塞了不少。哪怕不跑步,只是靜息狀態,這類人很可能也沒得選,只靠鼻子呼吸已經滿足不了生存的需求了,不靠嘴呼吸就有缺氧甚至危及生命的可能性。
本文編輯:ryanding
想了解更多內容?微信搜索「騰訊較真闢謠」小程序,點擊「問答」進行提問,較真妹等你哦~參考文獻詳見本文微信版本。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