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美國大學最重要的因素

2020-12-27 新東方網

  教授:美國大學最重要的因素

  ——訪美國克萊蒙特研究生大學副校長馮毅博士

  引言:在美國當校長,遇到的最大挑戰與考驗是什麼?美國的大學教育精髓是什麼?本報記者最近在美國洛杉磯與克萊蒙特研究生大學副校長兼教務長馮毅教授進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訪談。

  實行分享管理——教授發揮重大作用

  朱幸福:馮校長,你接受過國內教育,在美國留過學並長期從事教育,對中美兩國的教育情況非常熟悉。你在美國從事教育工作的最大感受是什麼?

  馮毅:任何人如果想獲得真正的成功,最關鍵的因素就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代價。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只要方向正確,認真總結經驗和吸取教訓,善於觀察與思考,一步步去做,最終都會取得成功。我最大的感受是,美國的大學充分發揮教授的作用,這也是美國教育的最大特色。美國教授的職責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教學、科研和行政管理服務。我當助教時,有機會參加了學校的多個委員會,參與了教學、科研和服務性質的行政管理。我現在做行政管理,對教授的參與有較深的體會,有助於在重大問題上與教授溝通,並容易得到對方的理解。

  中美兩國對教學和科研的定義差別不大,但在教授參與行政服務方面有顯著的不同。美國大學的行政服務是通過不同委員會來實現的,比如有的委員會負責教授的任命、提升和終身教授(APT)的評定。還有學術標準委員會,負責學校教課標準,新出臺的教學計劃和學位是否達到期望的水平。如果新計劃達不到教學標準,委員會就不予批准。因此,教授在管理大學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這是美國大學獨特的分享管理。

  朱幸福:在美國大學當校長,你面臨的最大考驗是什麼?

  馮毅:做行政領導要與不同領域(純科學、應用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管理和教育)的教授打交道,每個教授在學校的管理方面都有發言權。此外還要與行政管理、財政、籌款、校長和董事會接觸。不同領域的團體在一些重要項目上有不同意見,如何溝通,這是挑戰。這種挑戰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完成的,整個工作都是進行式。另一挑戰是,在美國做行政領導與中國的不一樣。從權威來說,中國的校長更有權威,校長雖不是一言九鼎,但基本上可以拍板說話算數。但在美國,校長一定要懂得與其他同行團體分享權威,不可能獨佔。

  美國校長的權威來自董事會,任命校長是董事會的權力,但也來自師生員工的推薦。成功的校長能善於統合學校的不同意見,找出最有利於學校的發展方向和制訂正確的政策。這是很大的挑戰。校長副校長總是有不同方面的壓力,校長不一定有很大權威,但他有很大的責任,在沒有完全權威的情況下,如何承擔責任並做好工作,這是美國校長面臨的最大考驗。

  分享教育資源——國際戰略目標宏偉

  朱幸福:能否介紹一下克萊蒙特學院集團的簡況?

  馮毅:克萊蒙特學院集團的模式來自英國牛津大學,1887年成立波莫納學院,以後逐步增加了研究生大學、女子學院、男子學院、工程學院、強調多元化的培澤學院以及生命科學研究所。我們學院集團的每個校園規模很小,但都有特色,學生與教師有很多接觸機會。作為集團,我們還協調各校園之間的合作,比如分享圖書館、醫療設備和醫護人員以及保安等公共設施,降低成本。培澤學院與30多個國家的大學建立教育夥伴關係,在6個國家建立了分校,包括在北京大學校園內設立了分校。

  如何與國際接軌,我們大學各學院以前都有自己的國際項目,但沒有一個統一計劃。去年,大學集團對校長與副校長做過一個問卷調查,主題是集團應發展一個什麼樣的統一國際戰略,哪些國家和地區對集團的教育發展有長遠戰略意義。大家共同選擇中國、新加坡、韓國、日本和印度,最後我們確定新加坡、香港、上海和北京四個城市。今年3月,我們克萊蒙特大學集團組團訪問了上述4個城市,目的是建立雙邊高等院校的關係,尋找一些國際合作機會。

  朱幸福:新加坡、香港、上海和北京對文理教育的理解和定義與美國的有什麼不同?

  馮毅:新加坡一個大學要成立一個新的文理學院,希望得到我們的幫助。我們邀請他們的校長和教務長今年到我們這裡進行回訪。在香港,香港大學和中文大學也都提出要建立文理教育,從3年制轉型到4年制,考慮增加文理教育。在北京,我們幾個校長見到教育部負責人,中方也表示對文理教育感興趣,談到要培養100所有規模的研究型大學,下一個教育工程可能會考慮成立文理大學。

  強調綜合訓練——文理教育拓寬視野

  朱幸福:美國文理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宗旨是什麼?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教育目標?

  馮毅:在美國,文理教育強調綜合訓練,訓練宗旨正如哈佛一名教授所說,文理教育不是讓學生記住或知道多少事實,不是記住化學的元素和物理的定律,文理教育是訓練人們的思維能力,教會學生如何去思考和評論,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基本功的訓練是全方位的,多樣化的。文理教育不強調以科和係為主,不以專業化為主,不強調學科之內的知識分得越細越好。

  朱幸福:你們是如何開展文理教育的?

  馮毅:重視基本功的訓練,比如寫作、語言、邏輯、甚至數學。就像我們克萊蒙特學院集團中的克萊蒙特-馬侃南學院,不管你學經濟,還是學音樂或者歷史,學生都要選修一門微積分。文理教育不是把文科和理科分開,不是把文科和工科分開,而是把兩者有效結合起來。對搞文科的學生來說,學微積分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學文科的學生不一定把微積分的作業做得很好,考試也不會得高分,計算也不是很正確。但他們起碼學到一個觀念:微積分是建立在零的基礎上,沒有零就不可能有微積分。

  朱幸福:你長期在美國執教,你認為美國教育最成功和最失敗的地方在哪裡?

  馮毅:從美國整個教育來說,最成功的地方是對研究生的培養,最欠缺的地方是中小學教育。美國的本科生教育差別比較大。但是,美國的跨學科訓練和文理訓練是一大優點。到了研究生層面,美國比較開放,從世界範圍內招收最優秀的文科和理科學生。中國學生到了美國視野一下子開闊,把以前學的基本功用到新的方面。

  講究學術自由——教授承擔社會責任

  朱幸福:美國教育的精髓是什麼?有人說是自由與責任。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馮毅:假如你問美國的校長為什麼要當校長,他們總是回答說要把學校發展到一個新高度,把學校辦得更好。要辦好大學,一定要有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只有這樣才能帶出優秀的學生。成功的美國大學一定有世界上一流的教授。美國教育的精髓是什麼?你會在學術界聽到這樣一句話:學術自由。學術自由就是給教授榮譽,其實這也是一個很大的責任。

  教授有很重大的責任,必須要有權威,需要得到保護。學術自由就為教授提供了保護,他們可以在自己的領域從事研究,他們不會因為發表意見受到懲罰。但他們從事學術活動時應承擔對社會的相應責任,不能隨心所欲說一些對社會不負責任的話。美國教育把教授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讓他們最大程度地發揮才能。教授們在自己的領域有很大的自主權,他們不會簡單地聽從於校長或副校長。比如,教什麼課、怎麼教、招收什麼樣的學生,這些方面很大程度取決於教授。美國大學最重要的因素是教授,這是美國教育的精髓。

  朱幸福:美國不少著名的私立學院非常富裕,但規模很小,它們不想搖身變成大學。在國內,我們許多學院都脫胎換骨升為大學。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馮毅:大小規模的學校都應存在,文理學院、研究生大學和綜合性大學應各顯神通。

  在美國有綜合性研究大學,類似哈佛、耶魯和史丹福大學。還有一套是文理學院,規模比較小,只有學士碩士學位。文理學院的重點不在培養博士生,不指望在研究方面有很大的突破,而是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在本科生身上。有些學生上大課精神不夠集中,上小課就可以得到老師的特殊關照。上大課有400名學生,你不去聽課教授也不知道,最後成績下降。在文理學院,上課學生人數很少,教授花很多時間為每個學生解決問題。一旦這些學生成為研究生,他們的表現會相當突出。

  吸引全球人才——美國教育佔儘先機

  朱幸福:最近幾十年來,美國大學在世界排名榜上佔了前20名,歐洲大學名落孫山。你如何比較歐美大學教育的差距?

  馮毅:歐盟各國的教育體制不一樣,在提供社會人才時有很大困難,因此想套用一個標準,促使他們考慮培養出更好的學生。他們不是從投入來進行解釋,而是從產出方面尋找解答方案。比如,他們想知道什麼樣的學生在畢業後可以為社會做出貢獻,然後決定什麼樣的學制最合理,最後對學生的入學標準和培養學生的過程提供一些平臺。歐洲辦學模式最近幾年也在不斷改善。在對學生的考核和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方面,歐洲一些國家做得比較好,甚至比美國還要好。

  美國教育能走在歐洲前面,主要歸功於幾個因素:一是土地贈予法,政府把大片土地撥給學校,使學校能建立起來。學校有了一定社會意識後,做的事情與社會公益結合起來,比如為農業、礦業和其他領域服務。二是美國政府確定一些科研項目,政府通過撥款讓學校競爭研究項目,政府推動了研究的發展,研究與現實問題結合在一起,成果造福於社會。三是個人捐款和公司贊助在美國已成為一種文化風尚,大家把資源集中起來供學校使用。

  大學教育中教授的因素最重要,但要吸引好的教授需要財政作為後盾。如果能提供的研究環境非常好,工資待遇非常高,美國高校就會吸引全球最好的人才,就會有世界一流的教授。由於有很好的研究環境,不斷有私人捐助和政府提供的研究基金,美國高校教育沒有理由不走在歐洲前面。

  (馮毅,瀋陽人,上世紀80年代從黑龍江大學畢業。1986年到美國羅切斯特大學攻讀公共政策分析、國際政治經濟學和國際關係,先後獲碩士和博士學位。畢業後,他先在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任教,後在克萊蒙特大學當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副院長,院長。2006年3月,他擔任克萊蒙特研究生大學副校長兼教務長,主管教學、科研和學務。)

相關焦點

  • 在美國大學當教授是什麼待遇?
    在美國大學當教授是什麼待遇?首先,有一個很明確的概念,工資取決於學校類型和學科(不考慮學校以外的收入)。
  • 美國大學教授的評價機制
    在美國大學,要獲得一個教授崗位,特別是終身制教授崗位,本身就是一個挑戰。在眾多申請人中,遴選委員會挑選出一部分優秀人選(top 10或更少),先進行電話面試(對母語不是英語的申請者,這一關極其重要)。面試通過後,還需要提供3-5封推薦信,推薦人必須要有誠信。根據推薦信,遴選委員會邀請3-4個最優秀的申請人來學校面試,一切費用由學校支付。
  • 美國教授:當前最重要的是,把北大清華浙大從「三流」提升為「二流...
    美國大學教授:清華北大浙大是三流大學 李志文先生是美國杜蘭大學商學院蔻翰講座教授,浙江大學光彪講座教授、商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特聘教授。他對當今國際高等教育和中國大學發展道路有寬闊的視野和獨到的見解。
  • 美國大學教授收入排行榜|哪個大學的教授最掙錢?
    美國大學教授協會(AAUP)發布了最新的2016-2017年美國大學教授的薪資調查。
  • 美國教授眼中最優秀的大學排行
    一般來說,初步開始擇校的小夥伴們會通過QS、USNews世界大學排名等等知名榜單來作為參考,除了這些官方出具的榜單之外,同行評審(校長、教務長、教授、招生部門等等相關人員)也會給出一些自己的意見,列舉他們眼中最為優秀的大學排名。
  • 美國教授:這個因素最能影響學業
    研究發現兩者之間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你的睡眠有多長,而且不是你周末睡多久,而是從周一到周日每一天的睡眠時間。 多項國外研究發現,睡眠的質與量最能預測學生的成績優劣,以及該名學生能否畢業。且兩者的相關性,甚至高於大學時是否喝酒和是否使用藥物(附註,在某些國家,娛樂性大麻是合法的)。
  • 美國研究生申請,參考這些因素很重要!
    據了解,美國研究生院在招生時會很看重學生的GPA成績。美國留學在美國校方看來GPA就代表著學生的學術能力,因此更強調專業能力。那麼申請美國研究生時,應重點參考哪些因素呢?如最佳工程學院以麻省理工學院、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校為代表;教育學院以範德堡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等校較為出眾;商學院以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等校;心理學院以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密西根安娜堡為代表等。在學生選擇院校的參考因素方面,專家表示,學生自身條件應是最著重考慮的。
  • 決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不是智商和情商
    ——鹿媽 來源 | 閱樂會ReadingPlus(ID: reading_plus) 如果家長們仍認為決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20%的智商和80%的情商,那就已經OUT了。
  • 人生成功最重要的因素
    人生成功最重要的因素——革新教育理念的華裔心理學家安吉拉·達科沃斯達科沃斯的「grit」理念人生獲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達科沃斯認為,讓孩子在未來人生中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並非智商,也非情商,而是這種長期向著目標堅持自己的激情、即便歷經失敗也百折不撓的堅毅品格。不要小看了「grit」理念,這一觀點深受美國人的認同和歡迎。2013年,達科沃斯便因為提出「grit」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2016年,她關於「grit」的專著《毅力:愛好和鍥而不捨的力量》成為教育類最暢銷的書籍。
  • 為什麼美國大學教授是終身制的?
    美國大學教授協會設立後一直努力將保護學術自由制度化。1940年,美國大學教授協會發布聲明,提出了終身教職制度的概念。美國大學教授協會在聲明中表示,設立終身教職制度的目的之一就是「保證教學、研究和課餘活動的自由」。美國大學教授協會指出,教授解聘應由同行教授審判決定,需要有書面說明,並且需要有充分的理由。
  • 美國大學也有「四唯」、「五唯」?美國州立大學教授評估機制淺析
    年赴美求學到2010年全職回國,我在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及州立大學、喬治亞大學、佛羅裡達大學、德州農工大學學習和工作了25年多,經歷了申請工作、面試及從助理教授到教授的升遷過程,熟知美國州立大學的教授評價機制。
  • 揭秘:美國大學教授薪酬待遇如何?
    美國大學校長薪酬調查出爐!》) ,不少小夥伴驚訝於美國大學校長的薪酬竟如此之高。那麼,美國大學的教授們是否也一樣擁有高水平的薪酬待遇呢?每年,美國大學教授協會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簡稱AAUP) 都會對美國大學教員薪酬進行調查。
  • 美國杜克大學牛銘實教授受聘吉林大學兼職教授
    美國杜克大學牛銘實教授受聘吉林大學兼職教授
  • 美國丹佛大學教授做客「南開馬克思主義名家論壇」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餘一凡)7月8日上午,著名中美關係研究專家、美國丹佛大學約瑟夫·科貝爾國際關係學院終身教授兼美中合作中心主任、SSCI期刊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當代中國》)主編趙穗生教授,應邀到馬院為師生們作了題為「川普的對華政策及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學術講座
  • 美國大學教授為何難以成為「人生導師」?
    這篇由一名資深英語教授撰稿的文章尖銳地指出,在1960年,只有15%的美國大學本科畢業生總成績拿到A(筆者註:含A和A-,有的大學有A+,有的沒有 ),而眼下,部分教授卻憑個人喜好而評分。作者接著指出,學生對大學的滿意度還來源於教授對學生的友善和尊重。
  • 美國韋恩州立大學醫學院金建平教授和美國西北大學黃其全教授應邀...
    西工大新聞網1月7日電(吳子祥 淮瑩 裴佳偉)應生命學院骨代謝研究室騫愛榮教授邀請,美國韋恩州立大學金建平教授和美國西北大學黃其全教授於2018年12月27日至2019年1月1日期間訪問生命學院。2018年12月29日上午,金建平教授在生命學院做了題為「Cellular Mechanoregulation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Calcific Aortic disease」的講座。本次會議由騫愛榮教授主持,美國西北大學黃其全教授出席了本次會議。生命學院相關專業的青年教師,博士,碩士等聆聽了本次報告。
  • 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中國高校必須教會學生提問
    留學銳話題:中國留學生成績好 美國大學為何傷腦筋?近日,圖靈獎獲得者、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約翰·霍普克羅夫特專門來到上海交大為本科生授課,在談到對中國學生的印象時,他直言不諱地指出了中國學生的不足。約翰·霍普克羅夫特是享譽世界的計算機算法大師,1986年,由於在算法及數據結構設計和分析方面的基礎性成就,被授予計算機科學領域最高榮譽——圖靈獎。
  • 最匯說 私立大學教授工資比肩社會TOP1%?美國公私立大學教授工資水平揭秘!
    美國公私立大學構成比例兩類研究型大學教授工資排行兩類研究型大學教授工資對比在國內多所頂尖研究型大學轟轟烈烈開展人事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作為專注於高等教育的自媒體,最好大學網經「一讀EDU」授權,將在《最匯說》欄目中陸續推送《全球高校教師人事制度》系列專題報告。
  •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Tom Hei教授訪問合肥研究院
    10月9日,應吳李君研究員邀請,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特聘研究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輻射研究中心Tom K. Hei教授到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訪問交流,並作了題為《輻射致癌的過程與機制》的學術報告。  在報告中,Tom K.
  • 美國佛羅裡達國際大學陳燦助理教授在蘭州大學管理學院舉行學術報告
    【MBA中國網訊】2019年7月1日上午,應蘭州大學管理學院戰略與組織管理研究所馬秀玲副教授邀請,美國佛羅裡達國際大學公共政策和管理系陳燦助理教授作了主題為「美國地方政府政府基礎設施創新的最新實踐和學術研究」的學術報告。此次報告由馬秀玲副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