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進課堂:教學變得更有趣

2020-12-16 人民網

原標題:機器人進課堂:教學變得更有趣

圖為學生們在組裝機器人

  走進北京理工大學附屬小學的機器人教室,記者的目光先被擺在教室中央的6張桌子所吸引。每張桌子上都整齊的擺放著樂高教育經典的拼拆塊以及各式各樣的連結件,在它們的中間是機器人,一個手機大小3釐米厚的長方體。

  北京理工大學附屬小學的機器人教師梁瀠告訴記者,他們課堂上正在使用的是樂高第二代機器人,而擺在周圍的零件是第一代機器人和第二代機器人零件混合在一起。

  「第一代機器人是1998年生產,現在它的電子件已經無法使用,但是其他配件還可以繼續應用於第二代機器人身上。」梁瀠說。

  12臺計算機整齊沿牆擺放,在教室的另一邊,還有一個和桌球臺大小的機器人操作臺。教室的窗臺上擺滿了獎盃,大大小小有10多個。在窗臺的角落裡,記者還發現了學生用樂高磚塊自己拼成的獎盃,甚至連獎盃的「耳朵」這樣的小細節都被他們拼出來。

  「我們學校是按小班教學進行招生,因此每個班一般不超過35人。雖然你看到的機器人教室並不大,但已經可以滿足日常機器人課教學。只是現在渴望學習機器人的學生越來越多,我們課後興趣小組活動讓這間教室顯得很熱鬧。」梁瀠介紹說。

  「機器人課程激勵學生學習」

  2003年11月,北京理工大學附屬小學開始開展機器人項目,當時是以興趣小組的形式開展。有16名計算機能力較強並且動手能力強的學生主動參與,並參加接下來北京市以及全國FLL機器人比賽。

  2004年9月起,為了讓更多的學生能夠接觸並學習智慧機器人這一科技含量較高的活動,北京理工大學附屬小學開設了以「智慧機器人」為教學內容的校本課程。理工附小成為北京市第一所將「樂高機器人」系統地納入課堂教學的小學。梁瀠也開始了「智慧機器人」課程的開發和實施工作。

  「我在選拔學生進入機器人興趣小組時,也是遵循學有餘力的原則。學生一定要在可以順利完成日常學業的前提下,才可以加入機器人興趣小組。」梁瀠說:「這個原則對學生也是一種激勵。我的小組中曾經就有一名學生因為英語期末考試未能達到優秀無緣參加機器人培訓。他整個暑假都在努力惡補英語。雖然當時他很想進入機器人興趣小組的暑期培訓,我告訴他,只有他英語考試達標,才可以再次加入。果然,開學後的第一次測驗他考過了90分,自這之後,他的各方面學習成績都很好,在興趣小組中也是最積極的一分子。」

  梁瀠透露他的選將秘笈,首先參加比賽學生是層層選拔出來。通過課堂普及,根據學生的興趣及能力,進入興趣小組,此時在興趣小組中的學習是提高的過程,學生在小組中學習掌握更深層次的編程方法以及搭建技能。

  再從興趣小組的學生裡選拔出綜合能力比較突出的學生,組成參加比賽的集訓隊,這裡的綜合能力包括多方面,首要的是學業水平以及合作能力,其次才是機器人編程技術、搭建技術、表達能力、表演能力、寫作能力等。

  「學生的本職任務是學習,我們的機器人活動是促進學習的一個載體,學生不能因為參加機器人而耽誤學業,而且機器人比賽的備戰是很佔用時間和精力,因此,我要求學生第一學習成績要好,第二不能有退步。」梁瀠說。

  「孩子缺少發揮創造力的平臺」

  「對於中國學生在機器人大賽獲得好成績,很多人會質疑,他們是不是都是智商超常?我認為:其實學生們都有很大潛力,他們缺少的就是施展才華的平臺。」梁瀠講道:「學校開展機器人教育以及機器人活動,正是為我們的學生搭建了一個行之有效的教育平臺,使他們的視野更加開闊,創新思維更加活躍,體驗面對挑戰和克服困難後的成就感,這對他們今後走上社會、迎接更多的挑戰必將起到積極作用。」

  除了機器人課程教學,機器人比賽是讓學生充分展示才能的平臺。梁瀠介紹:在比賽過程中,針對大賽的任務,學生要經歷幾個階段:首先是學生自主研究。從機器人的搭建到任務解決都是學生自己制定方案,並進行實踐,教師對於學生完全放手。

  「我們進行機器人比賽,其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讓學生具備終生受益的能力,其次才是比賽成績。每次比賽後給學生總結時,我都先讓他們體會整個過程的收穫,對比賽過程的方方面面進行總結。」梁瀠說。

  「第二階段是瓶頸期。在FLL比賽中,獨立完成單獨任務往往是比較容易的,經過一定時間後,學生差不多解決了所有任務,這時,給他們計算總時間,結果只有一個——嚴重超時!讓學生研究如何縮短時間是一個提高的過程。學生很可能要推翻之前的方案,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梁瀠解釋說,在FLL比賽中,不要怕拆機器人。再次研製的方案會有很大提高。但憑藉學生自己的能力,要在2分30秒完成所有任務是非常難的。指導教師在此就要發揮作用。

  面對學生在比賽中遇到的困難,指導教師在第三個階段發揮啟發和引導學生的作用。教師要幫助拓寬學生思路,學生可以按照教師的思路操作。這個過程,學生會發現自己的機器人有了質的飛躍。而他們的能力也隨之增強了。

  在任務即將完成後,也到了比賽的最後一個階段,需要學生和老師一起為任務進行改善。 「有的時候,學生的好點子會讓我眼前一亮。甚至很多行之有效的改進方法是學生提出的。此時,我總是感到很欣喜和滿足。」梁瀠說。

  「結果不重要,過程更珍貴」

  FLL機器人大賽注重的並不是比賽成績,而是參賽者的各項能力,這一點也與北京理工大學附小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梁瀠介紹說:「我們注重學生在參賽過程中能力的提升,這包括協作能力、動手能力以及自理能力。」

  在機器人小組活動結束後,同學們都自覺將所有零件按照順序擺放整齊,將桌椅歸位,還有同學會留下來打掃衛生。梁瀠說:「機器人課上,每個小組使用的樂高機器人零件多達700餘個,我們制定了嚴格、具體的管理制度,比如學生下課要將所有零件恢復原

  位,規範學生的行為,明確了責任,促進學生的習慣養成。」在梁老師看來,這都是學習機器人課程需要具備的素質。

  「我第一次帶學生去參賽,發現很多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六年級的孩子,學習很棒,但衣服不會系扣子,還有的孩子不會洗澡,進到浴室很久不出來,站在淋浴下不知道該怎麼洗。」梁瀠說:「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也加入生活能力鍛鍊。比如,在暑期培訓時,除了教機器人的知識,也教他們怎麼疊衣服,如何整理行李,要求他們回家都要學會洗小件衣服。雖然和機器人無關,但是與他們的綜合素質培養密切相關。」

  「在這裡,不光是學習機器人,還包括很多其他能力。孩子只要出去一次,他的能力就提高很大一個層次,等到下一次再出去,不需要老師說,孩子自己就知道該做什麼了。機器人比賽其實也是一個載體,我們更注重學生在比賽中的所得。」梁瀠說。

  學生比賽中所用機器人可以有不同的搭建方式,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想像和創造空間。同時,課堂中多用任務驅動式教學,學生可以運用已有的知識,成功地尋找達到目標的手段或途徑,在過程中通過解決具體問題,達到學習目的。

  在北京理工大學附屬小學讀六年級的蔣欣祝告訴記者,去年他參加的FLL機器人大賽,是以「關愛老年人」為主題。在比賽中,他們不僅要完成機器人的任務,同時還有課題研究要做。

  「我的課題研究是做一份調查問卷,調查對象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在填寫問卷中,我詢問了很多爺爺奶奶,了解他們平時的生活情況,這些是我在這之前沒有關注過的,在和爺爺奶奶的交談中鍛鍊了我的語言表達。在論文的撰寫方面,爸爸也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他告訴我什麼是規範的論文格式、論文書寫。」蔣欣祝說。

  機器人輔助教學:師資是首要問題

  為了適應未來科技社會對技術型人才的需要,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將「人工智慧初步」與「簡易機器人製作」分別列入「信息技術課程」、「通用技術課程」選修內容。教育部新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也提到「收集資料,了解機器人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的要求。 2010年,教育部與樂高教育合作啟動了「技術教育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項目,致力於培養機器人教師。但截至目前,開設機器人課的中小學並不多。

  梁瀠介紹,機器人課是國家級課程,小學和初中屬於綜合實踐課,高中是通用技術。目前,開課的學校不多主要原因首先是缺少師資。

  「在師範類學校中沒有教授機器人課的專業,這樣目前所有教授機器人課的老師都是別的專業轉過來的。大部分是信息技術專業的教師在從事機器人教學。」梁瀠說。

  「缺少專業性的指導教材是另外一個因素。目前還沒有國家級指導性教材,很多教材都是大家自己開發的,」梁瀠補充說:「比如我的教案都是我自己設計編寫。不同老師的機器人教學角度不同,現在缺少一個針對40分鐘課堂權威性的指導教材。」

  對於一名教機器人課的老師來說,沒有上級指導性教研也讓梁瀠有孤獨感。「很多時候,在設計課程時,很想找同樣教授機器人課的老師商量探討。」梁瀠說:「現在已經有部門開始關注機器人培訓,畢竟我們已經進入機器人時代,如果不從孩子開始接觸,教育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現在,和北京理工大學一樣的高校都開設機器人課,如果讓我們的孩子在小學時就接觸,相信他們可以在此走得更遠。」梁瀠說。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網龍AI教育機器人首進課堂 有趣的「未來課堂」已向我們走來
    三年級的學生通過編程,讓AI機器人說話,做表情,甚至能「私人訂製」一個屬於自己的AI機器人。13日,網龍執行長熊立博士向媒體透露,近日網龍AI教育機器人STEAM課程首次進入小學課堂。   這是繼101虛擬實驗室、AI助教之後,網龍推出的又一款AI教育產品。
  • 微視酷IES沉浸式課堂,讓教學更有效有趣
    原標題:微視酷IES沉浸式課堂,讓教學更有效有趣   2016年6月23日上午,北京天氣涼爽宜人,體育館路小學五年級三班的老師決定更換平時上課的地方,讓同學們在操場的樹蔭下走進一個別開生面的課堂——微視酷「IES沉浸式課堂」。
  • 五旬教師製作教學短視頻 讓學化學變得更有趣
    經過剪輯、配音、配樂的短視頻畫質清晰、生動有趣,在課堂上播放時,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詹賢華今年56歲,從教已有34年。為了讓化學課堂更有趣,他不斷學習新技術。同事們說,詹賢華的這種精神值得大家學習。一周更新三四個視頻在快手平臺,搜索「襄陽化學快樂課堂」,就能找到詹賢華發布的短視頻。雖然粉絲只有近300人,詹賢華卻堅持一周更新三四個視頻。
  • 網易有道,讓學習變得更有趣
    網易有道作為網課的精品平臺,當然是以網課的教學為主。無論是什麼年齡段的人,都可以在這裡找到適合自己的課程。無論是幼兒教育還是成人教育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和課程規劃,在幼兒教育上,以培養興趣為主,推出了有道少兒英語等課程,有道少兒英語的老師都來自北美,針對3-8歲兒童進行沉浸式的英語啟蒙教學,通過動畫教學來讓孩子收穫到地道的英語表達;還有「有道數學」這種專注3歲-8歲的兒童數理啟蒙,讓孩子在家就可以玩的數學教學,讓孩子不會輸在起跑線上。
  • 互動教學答題器,讓教學更「有趣」
    在課堂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興趣是高效課堂的前提,學生有了興趣學習,才可能提高學習效率。試想一堂讓學生熱情高漲的課堂,一門讓學生滿懷期待的學科,怎能不讓人期待呢?那麼,如何讓課堂教學變得有趣呢?這是每位教師孜孜以求的事。
  • 機器人教學逐步走進中小學課堂
    機器人教學逐步走進中小學課堂   近日,在樂高教育第三代機器人EV3登陸中國的新聞發布會上,樂高教育中國區總經理陳誌慶透露,目前中國已有兩萬多所中小學使用樂高的機器人教育課程。
  • 創新教學模式讓課堂越來越有趣
    創新教學模式讓課堂越來越有趣 2016-07
  • 寓教於樂,樂高機器人套裝讓編程學習變得更加好玩
    寓教於樂,樂高機器人套裝讓編程學習變得更加好玩 作者:吉吉 發布時間:
  • 國內高校人工智慧機器人進課堂首例——「仙醫小胖」走進西安交大
    職場新銳  將方興未艾的人工智慧技術植入實驗教學,通過改革教學路徑、形態和方式,拓展教學空間,提升教學質量是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的靈感來源。  承擔項目指導任務的王濤老師介紹說:「今年年初我們參加了中國醫學會教育技術分會,會議提及使用語音人工智慧處理問題的方法。我們由這一方法延伸,便想到將機器人引入課堂,以實現語音人工智慧服務由虛擬到實體的轉換。」
  • 跨境電商沙盤讓課堂教學變得更輕鬆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全國外經貿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攜手南京世格軟體有限責任公司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
  • 講座:如何設計並運用課堂遊戲,讓教學變得有趣又有效?
    :TCI課堂中的遊戲設計與運用。粒粒從去年開始組織大家一起參加TCI的work shop和線上訓練營,遇見了語言學大咖Dr.Stephen Krashen,專業又敬業的講師和一群熱愛教學的老師們。TCI課堂上有很多經典的教學方法,比如TPR、TPRS、Picture Talk、Movie Talk、Embedded Reading等。
  • 以遊戲驅動課堂 讓教學更有生命力
    但另一方面學校又要求教師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趕到教學進度,且考試成績不能低於多少分。這種既求自主又需應試的教育模式對我們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個知識點如果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確實是既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又鍛鍊了能力,但是卻佔用了大量的課上時間,導致教師上課趕不上進度,沒有時間講解應試的習題,教學成績也開始下滑。
  • 把「小劇場」 搬進課堂
    原標題:把「小劇場」 搬進課堂   《美好教育追夢人》欄目,帶您走近眾多一線
  • MG課件動畫,讓教學更有趣
    豐富教學模式,讓教師教學更加便利MG課件動畫是可視化時代發展的產物,不僅豐富了教學模式,也解放了教師的雙手,節約了板書等浪費的時間,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可以向學生傳達更多的知識,讓教師教學變得更加便利,也讓上課效率變得更高。
  • MG課件動畫,讓教學更有趣!
    隨著可視化時代的發展,以及現代教學的進步,使得教師上課不再局限於板書、PPT等傳統教學方式,MG課件動畫得到了很廣泛的應用。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MG動畫在現代教學中應用的意義。1.豐富教學模式,讓教師教學更加便利MG課件動畫是可視化時代發展的產物,不僅豐富了教學模式,也解放了教師的雙手,節約了板書等浪費的時間,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可以向學生傳達更多的知識,讓教師教學變得更加便利,也讓上課效率變得更高。
  • 「智慧教室」讓課堂更有趣
    原標題:「智慧教室」讓課堂更有趣   11月17日,福州教院三附小六年級學生在教研共同體課堂上實踐「紙牌建構」。   福建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三小學近年來推進信息化教學建設,不僅與省內多所學校建立教研共同體,還分期分批安裝了34間「智慧教室」,通過教學雲平臺上的教學資源和一系列信息化互動系統,增強課堂的動態性和趣味性,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
  • 蘄春:智慧機器人走進幼兒園課堂
    黃岡新視窗網消息(蘄春臺 記者陳友林 程千)近日,蘄春縣漕河鎮南苑小區幼兒園和金太陽幼兒園迎來了一位神奇的新朋友——機器人小胖,小胖不僅能歌善舞,還擅長智能教學。這名叫小胖的機器人身材圓滾滾,是南苑小區幼兒園小朋友們新的「玩伴」,它不僅帶給小朋友們新奇和快樂,更是幼兒園老師的好助手,在課堂上給小朋友們帶來了許多新知識。在物理實驗課上,小胖通過自帶的投影功能,發布指令,讓小朋友們在小電板上依次連接電路,學習如何讓燈泡亮起來。
  • 點讚教師 | 創新教學模式,他的課堂生動又有趣
    點讚教師 | 創新教學模式,他的課堂生動又有趣 原創 採訪姐 揭陽民生熱線 揭陽民生熱線微信號 jymsrx 功能介紹 《民生熱線》是揭陽廣播電視臺一檔民生欄目,報料電話8654321收錄於話題長期以來,許多學校和廣大教師都在積極探索如何高效地利用課堂傳道、授業、解惑,努力改革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最近幾年,揭東區新亨鎮藍田中學的黃文希老師指導和帶領全校的老師開展微課教學,收到不錯的效果。今天的「點讚教師」,我們一起來認識黃文希和他的微課教學。
  • 陝西師範大學教學團隊:讓機器人教育惠及未來
    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的學生鄧碩一邊演示一邊介紹,「機器人將這些方塊堆放到它的傾斜託板上,再利用底部的『Z』字形結構將託板由傾斜推到垂直於水平面的位置,並將方塊堆疊到得分區使其直立站穩。」  機器人在鄧碩嫻熟的操作下做著一系列有趣的動作。位於貨物運輸機器人一旁的打旗機器人可以實現快速收球、打旗等功能,其利用顏色傳感器實現全場自動精確發球打旗的程序已獲得軟體著作權。
  • 機器人EV3來了 讓學習變得很酷!
    「樂高機器人比較容易上手,有現成的教學內容,有全球的系統支持,而且圖形化的編程易看易懂,配套的光感、聲控等原器件非常成熟、齊全,讓孩子們在動手之外,學到了很多課堂裡學不到的東西。」王紀華說。回憶10幾年的帶教過程,王紀華說,最早的孩子都已經有進入哈佛、麻省等名校的,在申請過程中,學生在機器人方面的特長為他們加了不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