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10月31日,四川三臺一培訓機構舉行萬聖節活動,被家長炮轟「現在這種正能量的東西,它就是在你們身上敗掉的」。11月1日,三臺縣教體局成立調查組,對涉事的愛貝斯英語學校進行批評教育,並以此為契機,加大培訓機構的監管,督促教學內容規範。傳統節日與西方節日引發之爭,學校裡該不該慶祝西方節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
視頻:培訓機構組織過萬聖節 被家長怒斥 「破壞正能量」
10月31日下午,一段「正能量的東西,就是被你們破壞掉的」走紅網絡。視頻中,一位家長對培訓機構工作人員大聲呵斥,培訓機構打著「我愛祖國」的橫幅,舉辦西方的萬聖節,「還把西方的聖誕樹弄在上面,拍照讓大家點讚。」視頻中這位家長認為,「正能量的東西,就是被你們敗掉的」。而在視頻的最後,能清晰看到,教室中有身著萬聖節服飾的小孩子。
視頻中的家長是三臺的胡先生,當天帶孩子到培訓機構參加培訓,看到教室裡充滿西方色彩的東西,就氣不打一處來。「不但教室裡有,就連小孩也穿著萬聖節的服飾。」胡先生認為,把孩子送到培訓機構來,就是要讓孩子在學習文化的同時,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小孩子對新生事物充滿好奇,沒有鑑別力,學校裡過洋節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調查:現場氛圍引發爭議 教育部門批評當事培訓機構
11月1日,三臺縣教體局接到舉報後,立即對涉事的培訓學校開展調查,並對學校提出批評。
據三臺教體局成職教與學前教育股楊姓工作人員介紹,接到舉報後,他們立即對三臺縣的培訓機構進行了摸排。經調查,涉事的三臺縣愛貝斯英語學校,當天上午正在開設手工課,「老師在教孩子們剪南瓜。」而班裡有個別的學生穿著萬聖節服飾。
視頻中的男子姓胡,因為職業特殊,特別反感外來的西方節日。當天上午,胡先生帶孩子到培訓機構上課時,看到教室裡貼著「我愛祖國」的橫幅,而教室裡又有個別孩子穿著萬聖節的服飾。「第二天就是萬聖節。」胡先生認為培訓機構應該倡導孩子以傳統節日為主,西方節日有點不妥。
在隨後的口角之爭中,胡先生指責培訓機構倡導孩子過西方萬聖節,「現在這種正能量的東西,它就是在你們身上敗掉的。」楊姓工作人員說,她們在聯繫胡先生時,對方表示自己當時並沒有拍攝視頻,是另外的家長將現場視頻傳上了網絡。
當天下午,三臺縣教體局對愛貝斯英語學校進行了批評教育。「2017年初,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就是要求我們要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楊姓工作人員說,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他們將以此為契機,加大培訓機構的監管,督促教學內容規範。
聲音:學校該不該過洋節? 「西方文化可以了解,但不能提倡」
培訓機構過萬聖節被家長怒斥,也引發了網友對學校該不該過洋節的熱議。一些網友認為,文化自信就是兼容並包、兼收並蓄,有著強烈的文化自信,對於本民族的文化充滿信心,對於文化源源不斷的生命力持著堅定信念。能夠容納那些外來的優秀文化是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現,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是我國歷史上能夠不斷創造輝煌的重要因素之一。
還有一些網友認為,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不僅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澱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就應該從小孩抓起。」
綿陽市安昌路小學校長楊波表示,學校是傳播傳統文化的主陣地,通過傳承傳統文化,來樹立民族自信心。過去,我們在這方面有所淡化,受多元化的影響,還有些孩子還不知道傳統節日的由來。「我認為,西方文化可以了解,但不能提倡。」楊波說,學生年齡小,對新生事物充滿好好奇,而且還沒有鑑別力,「這就要求我們學校或輔助機構,加強對孩子的引導。」孩子學習不好的東西容易,但改掉卻很難。
同樣,社區、社會在是否過西方節日方面,也應該慎重。以商家為例,他們並非是為了過洋節,而是以洋節為噱頭,來拉動銷售,實現商業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