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AI智適應教育合伙人馬剛:人工智慧+教育,如何突破傳統教育的...

2020-12-22 獵雲網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4月12日報導(文/王曉坤、張鵬會)

4月12日,FUS獵雲網2019年度人工智慧產業峰會在北京千禧大酒店隆重舉行,近百位知名資本大咖,獨角獸創始人、創業風雲人物及近千位投資人與創業者共聚一堂。本次峰會由獵雲網主辦,AI星球聯合主辦,銳視角、獵雲資本、獵雲財經、企業管家、創頭條協辦。

近兩年,自適應學習、教育機器人、AI老師開始成為教育行業的熱詞。目前,對個性化教育的追求和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一直是教育行業的兩個核心痛點,人工智慧技術帶來了解決問題的新的可能性。

在會上,松鼠AI智適應教育合伙人馬剛圍繞著傳統教育的困境,以及AI賦能教育以效率發表了一場精彩的演講。他提到,為了讓中國的孩子從題海戰術中解脫出來,他們研發了松鼠AI智適應學習系統,通過這個系統,所有的孩子努力通過對知識點、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的拆分,去建立非灌輸式教育,讓不同區域的學生都能夠享受到均等的優質教育資源,在學習中做到事半功倍。

在他看來,目前的傳統教育存在以下問題。

困境一:特級教師千裡挑一優質資源分配不均

優質教育資源難以均衡是現在我國教育最大的痛點。對於中國人來說,學區房一房難求,特級教師千裡挑一。但AI可以突破地域和時間的限制,改變傳統教育模式。我們可以打造一個吸收了特級老師智慧的人工智慧教師,給學生一對一授課,讓優質教育資源不再稀缺。

困境二:千人千面的學習內容

學生學習,就像我們看新聞一樣,應該是千人千面的。在今日頭條出現之前,每個人都看一樣的報紙、一樣的內容。但實際上,和看新聞一樣,每個孩子的知識狀態、掌握程度、興趣都是完全不同的,只有AI教育,可以達到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教育,實現因材施教。

困境三:統一化的學習速度

現在的教育,讓學生以統一的內容、統一的速度去學習,而不是針對每一個孩子的學習能力和他對每個知識點的學習敏感性,這其實是對學習效果極其不利的。

困境四:只注重對孩子知識掌握的訓練量

傳統教學方法,能讓孩子通過記憶知識拿到高分,而這種學習方式忽略了能力、思想和方法的培養,孩子很難學會舉一反三。大部分的刷題,可以看作是浪費孩子的時間。但AI教育,能夠真正甄別到每一個孩子大腦中的不同之處,每一個孩子自己性格的特長和學習的偏好,然後針對他的水平來去給他進行教育。

人工智慧如解決教育困境?

第一,保持學生的專注度。教育本身是反人性的動作,阿爾法狗通過對棋手的判斷不斷地改變自己的布局,通過戰略布局調整自己的下棋策略,鑑於此,可以通過內容難度跟學習的類型匹配。

第二,個性化的匹配。AI可以根據不同的孩子掌握的狀況,給他做個性化匹配的方案。

第三 ,學習的速度也是不一樣的。同樣一個孩子學習不同知識點的時候,所消耗的時間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就像浩瀚的星空雲圖一樣。AI可以追根溯源,就像一堵牆一樣找到它的漏洞在哪裡,填一塊磚在那裡,這就是追根溯源。

2019年,獵雲網以發現產業獨角獸為初衷,全面開啟「FUS(Future unicorn Summit)未來獨角獸峰會」品牌。本次大會將繼續致力於探究人工智慧行業核心發展趨勢,通過優質AI應用實例分享、科技領域、金融投資等業界大佬互動,聚焦國內人工智慧的產業力量,以行業從業者的視角,探討科技浪潮的機遇與挑戰。

以下為馬剛致辭實錄,獵雲網整理刪改:

這兩年,大家可能在非常多的場合聽到了松鼠AI,這是因為人工智慧,我們在全國通過兩年多的時間,在線下開了1800多家學校。除了香港、澳門、臺灣等還沒有我們的學校,西藏、新疆都已經開始鋪設我們的學校了,觸達面非常廣,目前在校學生接近200萬。

這個結果是因為什麼?為什麼一家公司在教育這個非常傳統的領域迅速鋪開來,讓從東到西、從南到北的的學生甚至家長都能夠接受這樣的方式,這其中有幾個原因。

第一,傳統教育目前存在幾個困境,首先,特級老師非常少,今天面臨教育資源不公平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老師資源不公平,北京和上海的資源在西藏和新疆這樣的地方享受不了,甚至在北京順義享受不到人大附中這樣的資源,家長不斷買學區房,希望能夠通過學區房的方式讓教育公平。對於這種資源分配不均的狀況,我們試圖通過人工智慧的方式解決。

我們希望通過人工智慧模擬有經驗的特級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不管在海南還是在東北、在新疆、西藏、還是在北京、上海,可以突破時空的概念,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夠享受到相對比較先進的教學。

第二個困境,因為千人一面的學習過程,就像今天這樣的會場,我相信很多人來衝著某一個演講者來的,很多人想聽投資,一些人專門想聽教育,還有一些人希望能夠從這個會場當中學到一些東西。

但是每個人來的初衷和目的不一樣,我們主辦方的方式可能只能按照我們已有的程序安排給大家,就像我現在的演講一樣,很多人希望快速的聽到我們系統的理念,我必須把我的邏輯講給大家聽,這實際上是現在這個教學的形式所帶來的。

我們的孩子從小學到初中都是在一個班級裡面按照學校的教學大綱來進行教學,這是典型的千人一面。而所有的學生學習的狀況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沒有辦法按照每個孩子獨特狀況來給他進行教學,因為一個老師負責幾十個學生甚至上百個學生,他沒有時間和精力做千人千面的教學,只能給到千人一面的教學,這是因材施教所碰到極大的問題。

大家知道,2000多年前孔子在樹下對著3000弟子進行教學,那個過程中已經在倡導因材施教,最終實現有教無類這樣的大同世界。2000多年以來,幾乎沒有辦法能夠實現這個場景,只不過把大樹變成我們的教室,只不過把他的演講場面或者說場景變成了我們今天的教學環境。僅此而已,真正個性化的學習應該關注到每個學生自己的個性。

就像每個人手裡都有手機,十多年前拿出摩託羅拉手機,幾乎是千人一機的狀態,就是型號上的差別。今天我們發現不論型號多麼相似、系統多麼相似,每個人的手機運營的APP是完全不一樣的,不喜歡聽音樂的人一個音樂軟體都沒有,不喜歡炒股的人一個炒股軟體都沒有,喜歡炒股的人有三四個炒股軟體。

甚至我們的孩子回家做作業的時候,教給他學習的作業都是一模一樣的,我自己的孩子今年小學三年級,9歲,在一家私立學校讀小學,每天回來,他從小學一年級結束之後,二年級轉到這家學校去的,一轉過去之後非常大的不適應,不適應的原因,是因為私立學校的作業太多了,晚上十一二點還在做作業,做的急的要哭。

當我們檢查會發現,很多作業當中布置的題目都是他平常已經會的、已經掌握的,但是沒有辦法,因為要保證正常學校的教學速度,必須整齊劃一,也要規定學生的學習速度,必須在這個層面上也要進行跟其他學生一樣的學習,這個時候才導致他花大量的時間去學,他已經掌握的東西,而這個時常是對效率和時間的極大浪費,我們必須根據孩子自身學習能力和速度給他相對比較個性化的方案。

第四個困境,目前我們去看中國有很多的關於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紛爭,我們發現,應試教育只強調孩子對知識掌握的訓練,而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方法、通過能力、通過思想給到孩子一些素質上的東西。就像我的兒子一樣,他在學校裡面已經掌握了知識,回家依然花兩到三小時做作業,這些知識是他大量掌握的,因為要做已經掌握的東西沒有時間踢球、沒有時間交友,沒有時間跟家庭交流,導致我們的素質根本沒有時間進行,更別提能力、思想和方法的培養了。

如果從效率的提升當中把時間釋放,進一步從能力、思想、方法中給孩子找到足夠保證的時間,從這個層面來說已經功德無量了。

那麼,人工智慧智信系統到底如何實現或者解決剛才說的幾個困境?

第一,我們首先保持學生的專注度。我們看到不同孩子學習線上產品的時候,幾乎沒有什麼耐心,在這個地方坐兩個小時到三個小時,一會兒要去玩兒、一會東張西望,如果給這個孩子打遊戲,孩子在那個地方能坐半天甚至一天都不動。

為什麼遊戲能夠讓孩子保持如此高的專注度、如此高的自律?這是是我們所有做教育產品領域的人都應該去關注的。教育本身是反人性的動作,但是我們看阿爾法狗,它通過對棋手的判斷不斷地改變自己的布局,通過這樣的戰略布局調整自己的下棋策略,我們希望通過內容難度跟學習的類型匹配。

什麼難度跟學生能力匹配?如果30分的孩子和90分的孩子放在一起的時候,老師教的內容和時間都是保持一樣的,30分的孩子希望給他的內容永遠保持在30到35分,當你學會35分的時候,我再給你推送30到37分,學會37分再推送30到40分的內容,始終能夠保持孩子本身的成就感,在這個成就感本身的前提下,使孩子能夠不斷的保持自己的專注度。所以我們非常需要有精準的檢測,對每個孩子能夠做到千人千面的檢測,掌握它的知識狀況。

第二,個性化的匹配。只有如此,我們才可能讓學生在教學過程當中,或者學習過程當中掌握好知識,才能夠滿足第一個大點,相對才有成就感。

第三,學習的速度也是不一樣的。你會發現同樣十個孩子和十個知識點,我們在班級教學過程當中或者在大班課教學過程當中保持永遠的統一性和歸一性,系統給出的東西是完全不一樣的。同樣一個孩子學習不同知識點的時候,所消耗的時間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不同的知識點對孩子來說,掌握的程度不同或理解的能力不同,消耗時間也不一樣。就像浩瀚的星空雲圖一樣,老師絕對沒有能力來做到這個點的,這也是為什麼在棋手李世石跟阿爾法狗對戰的時候,為什麼最後阿爾法勝能夠獲勝。

還有一個是追根溯源,中考和高考的孩子,越是這樣的年級,面臨中考和高考的壓力越是不斷地進行刷題,彌補過去的知識點。如果初一考60、初二考60,初三意味著初一欠我40分,初二欠我40分,如果不把時間和精力往回補到他初一、初二欠的80,初三下再多的功夫,花再多的時間和精力很難達到學習比較好的成績,我們必須要追根溯源,就像一堵牆一樣找到它的漏洞在哪裡,填一塊磚在那裡,這就是追根溯源。

對我們來說未來的挑戰也很大,第一大挑戰是人才儲備和算法、算力如何能夠保持?在全球範圍內,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教授跟我們合作,同時我們還建立了一個實驗室,去年在斯坦福國際人工智慧院一起建立了我們自己的聯合實驗室,包括國內的中科院下面的自動化研究所也建立了實驗室,通過這樣的方式保證我們能夠有非常好的研發、技術壁壘,始終保持發展速度。

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通過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的改變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資源,享受到更好的教師資源,享受到他們現在所獲得不了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創業是一小步,只要我們踏出一大步,相信能夠對中國教育的變革、對歷史的變革起到非常重要的一大步。

1、獵雲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官方微信號進行授權。

2、轉載時須在文章頭部明確註明出處、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連結。如轉自獵雲網(微信號:

ilieyun

)字樣。

3、獵雲網報導中所涉及的融資金額均由創業公司提供,僅供參考,獵雲網不對真實性背書。

相關焦點

  • 雲陽「松鼠AI智適應教育」人工智慧+教育量身定製學習方案,讓你的成績提升一「夏」!
    松鼠AI智適應教育  是如何高效提分的呢?——松鼠AI智適應系統,為每個孩子推薦個性化的學習路徑,花更少的時間,獲得更高的效率。經多家公立學校和教育機構,對人工智慧自適應學習系統和業內知名傳統在線學習系統進行對比研究。松鼠Ai智適應教育學習系統學習效果更顯著,提分效果達到傳統在線學習系統的3倍以上,也獲得了更加正面的學生反饋。
  • 松鼠AI智適應教育是什麼 適合學生自主學習嗎?
    近些年科技領域最熱門的概念就是人工智慧AI了,無論在哪個領域,AI都能發揮極大的作用,松鼠AI智適應教育也是其中之一,也是這個賽道的領軍企業。
  • 松鼠AI智適應教育聯合創始人兼CEO周偉:AI賦能教育現代化
    AI智適應教育聯合創始人、CEO周偉出席活動,並以《AI賦能教育現代化》為主題發表了演講。 我們松鼠AI智適應教育也是在上海的本土企業,也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關注,未來我們可能也會在科創板上有一些動作。我認為,作為一家企業除了要符合科創板的「六大原則」以外,所處的技術產業也要符合整個科創板的規定。並且,各行各業都有機會上科創板。
  • 松鼠Ai智適應教育讓孩子愛上線上學習
    儘管這其中包含了一些職場教育內容,但是面對中小學的線上教育依然較了巨大的提升。隨著使用人數的增加,傳統的線上教育暴露出了自己的弊端,更多家庭也意識到了傳統線上教育的局限性,千人一面的線上教育模式讓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專注度降低不少。
  • 松鼠Ai·智適應教育瀋陽南八校區盛大開業
    2020年9月13日,首家松鼠Ai·智適應教育遼瀋地區旗艦校——松鼠Ai·智適應教育瀋陽南八校區——落戶瀋陽。上午9點18分,伴隨著恢宏的音樂,開業慶典儀式在和平區南八馬路33號盛大起航,現場高朋滿座,相關領導以及媒體代表出席了本次慶典。伊友集團董事長範春生先生,瀋陽伊春商會會長孫忠良先生,與松鼠Ai·智適應教育瀋陽南八校區董俅先生共同為開業揭幕。
  • 如何做到三年新增1800家線下教學中心?專訪松鼠AI智適應教育CEO周偉
    【TechWeb】2014年成立,2018年正式發布松鼠AI智適應教學系統,2018年營收增長翻3倍,估值超11億美元,松鼠AI智適應教育,這家一頭扎進人工智慧自適應學習領域的創業企業,在短短2年多時間就迅速崛起,成長為教育領域獨角獸。
  • 「松鼠AI智適應教育」9.9元搶文化課輔導課程!人工智慧+教育量身定製學習方案,中小學生輔導好選擇!
    松鼠AI智適應教育成立於2014年,已在全國300多個城市開設了2000多家線下教育中心,累計用戶超過100萬,付費學生超10萬人。 松鼠AI智適應教育  是如何高效提分的呢?——松鼠AI智適應系統,為每個孩子推薦個性化的學習路徑,花更少的時間,獲得更高的效率。
  • ...Ai 合伙人梁靜:「AI+教育」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有教無類
    在線教育無疑是今年創業投資的熱點,疫情的局勢和技術的發展都在倒逼著傳統教育的革新。「傳統的教育是以老師為中心進行授課的,我覺得未來的教育將會是以學生為中心來學習。」 松鼠 Ai 1 對 1 合伙人梁靜接受動點科技採訪時分享說。
  • 「全球AI+智適應教育峰會」亮點與乾貨集錦
    、作業盒子、Ruangguru等等國內外最具影響力的AI智適應教育公司共聚北京,共同探討AI智適應熱點話題。全球公認機器學習教父、CMU計算機學院院長Tom Mitchell在16日上午做了開場演講。他覺得,教育是老師、學生和電腦三者間的互動,AI智適應經過10年的發展和成熟,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將成為智適應學習的驅動式技術。
  • 彰顯中國風範,松鼠AI合伙人廖一芳出席EdCrunch大會
    作為大會的重要特邀嘉賓之一,乂學教育-松鼠AI合伙人、CSO廖一芳攜帶自主研發的松鼠AI智適應系統出席活動,與俄羅斯聯邦教育副部長Marina Rakova同臺發表演講,向眾人介紹了大數據、AI等技術在教育方面的落地化應用及發展前景。活動現場,這個講述AI奇蹟的中國故事,受到與會者的一致讚賞。
  • 何為AI+教育?揭秘個性化學習之謎:國內智適應教育研究
    智適應教育的優勢在教育行業,老師是核心生產資料,但優質老師非常稀缺。在過去幾年間蓬勃生長起來的在線教育所做出的貢獻,更多的是把傳統面授教育的模式搬到了線上,而本質上並未改變。智適應教育的優勢在於以數據和技術為驅動力,實現規模化的個性教育,促進教育的公平。
  • 松鼠AI亮相AI Big Data Expo 解讀人工智慧自適應教育獨創性
    據公開資料顯示,松鼠AI主導研發的成員分別來自於全球三大AI智適應教育機構Knewton、RealizeIT和ALEKS。今年11月,在北京舉辦的全球AI+智適應教育峰會AIAED上,全球機器學習教父,著名學府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CMU計算機學院院長、美國工程院、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國際人工智慧協會(AAAI)Fellow,Tom Mitchell教授,正式宣布接受松鼠AI的邀約,出任Chief AI officer一職。
  • 一年半召開三屆,AIAED全球AI智適應教育峰會為何吸引了全球AI學術...
    此外,專注於「AI+教育」的中國創新企業也為數不少:松鼠AI採用「智適應學習系統」+「線下無人課堂」相結合的服務模式,致力於通過AI技術改造傳統教育,針對學生特點提供個性化輔導;英語流利說從AI語音識別入手,在2016年推出智適應教育產品「懂你英語」並且於去年在美國成功上市。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宣稱推出AI智適應教育產品的企業已多達60餘家。
  • 松鼠AI聯合創始人樊星:「AI智適應教育」會是高效教學的最優解嗎...
    但是常規的學校教育無法達到這一點。由於教學資源稀缺,學校能做到的最多是分班教學。實際上,對於成績越落後的學生,老師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可能就越弱。而 AI 智適應則可以做到「千人千面」的學習,用數據隨時、隨地、最高效地反饋掌握學習情況,調整學習方案。AI技術具體為教育領域帶來了怎樣的變革,又將呈現出怎樣的發展趨勢?松鼠AI聯合創始人樊星分享了一些他的思考。
  • 智適應教育如何刷存在感:不要給學生題海,而是減負
    1993 年,英國愛丁堡舉行了第一屆人工智慧教育(AiED)國際會議。2000 年,國外自適應平臺相繼成立,2010 年之後,隨著 AI 技術的發展,國內智能自適應教育(簡稱「智適應」)開始興起,乂學教育-松鼠 AI、學吧課堂等公司入場,近兩年,包括好未來、可汗學院等眾多教育機構也開始涉足自適應教育。
  • 2019 Curiosity 矽谷大會落幕 乂學教育松鼠AI展現中國AI+教育力量
    據相關數據顯示,從1998年至2018年間,全球AI領域論文、期刊數量大幅增長,總數突破63萬篇,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1.59%。而在技術賦能的背後,是產業變革的機會,普華永道也發布報告預測:在AI技術的推動下,到2030年,全球GDP將由於人工智慧而相應地增長14%,相當於為全球經濟貢獻15.7萬億美元。
  • 專訪松鼠AI聯合創始人、CEO周偉 ——人工智慧改變稀缺教育資源的...
    而無框眼鏡的配搭,更像是大學校園裡分享經驗的學長,這就是乂學松鼠AI智適應教育聯合創始人、CEO周偉。2016年,在由開店邦創始人郭景主持的《連鎖消費模式創新》論壇上,周偉穿的也是這件黑色高領毛衣,如今兩年過去,毛衣仍著於身,而教育思想的碰撞,只會看到更耀眼的火花。 未來,松鼠AI竟能成長為一頭多麼龐大的獨角獸,我們且拭目以待。而目前周偉更拭目以待的是11月15-16日於北京舉辦的「AI +智適應教育峰會」。「每一次教育峰會都是思想的碰撞」。周偉如是說。
  • 松鼠AI亮相TechCrunch Disrupt大會 解讀AI如何顛覆教育
    中國「人工智慧+教育」領軍企業松鼠AI的創始人慄浩洋在大會上發表精彩演講,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嘉賓的矚目,多家公司代表提出合作意向。李開復認為,中國正在人工智慧領域超過美國現場,中國「人工智慧+教育」領軍企業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就人工智慧如何從根本上改變教育產業發表演講,引起了世界各地AI技術領先創業公司創始人、風投公司高管及技術精英的極大關注
  • 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對話著名媒體人楊瀾:AI教育的勢能與改變
    這場五年多不長不短的馬拉松中,松鼠Ai全國線下校區實現了從0到2000多家的突破,其正式付費學生18年僅有3000多人,到今年一季度已高達18萬人,這多達60倍的增長,背後是松鼠Ai成為用人工智慧改變教育行業現狀、為孩子提供最優質教育資源的的信心和決心。
  • 天下女人研習社攜手鬆鼠Ai, 助力1.5億中小學生家長智適應教育
    Ai是國內第一家將人工智慧自適應技術應用在K12教育領域的人工智慧獨角獸公司,其產品面向全國1.5億中小學生,特別是教育資源貧乏但是有著龐大需求群體的低線城市。松鼠Ai在全國700多個城市設立了2700多家教學中心,擁有2萬餘名員工;並與斯坦福研究中心進行聯合技術開發,與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成立Ai智適應教育聯合實驗室,與卡內基梅隆大學CMU成立聯合實驗室。機器學習教父、CMU 前計算機學院院長Tom Mitchell教授擔任其首席Ai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