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未經作者許可,可以免費使用嗎?

2020-08-29 四川履正律師事務所

現在社會當中任何創作者利用其作品盈利的權利都是受到法律保護的, 而在沒有獲得作者同意的情況下利用其作品盈利的行為都會屬於侵犯其著作權會受到法律的懲罰,那麼著作權未經許可能否免費使用?四川履正律師事務所小編整理了相關的內容,希望對您有幫助。

一、 著作權未經許可能否免費使用

著作權未經許可能免費使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二十二條 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導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複製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範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複製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臺、電視臺的權利的限制。

二、使用未經許可的版權的該如何處罰

使用未經許可的著作權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複製品,並處以非法經營額3倍以下的罰款;非法經營額難以計算的,可以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複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實際上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我國法律當中已經對於沒有獲得許可人人可以使用作品並不會構成侵權的情況進行了嚴格的規定,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情況都是屬於有著正規的要求,並且都沒有用其作品進行盈利,而如果有著侵權行為的可以聯繫律師,四川履正律所也提供律師在線諮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諮詢。

相關焦點

  • 歌曲著作權-播放音樂電視作品應取得著作權人許可
    引進了新的點歌系統後, 慧雅公司推出了"免費唱K兩小時"的活動。活動的推出, 吸引了更多的K歌一族惠顧。慧雅公司的生意比之前更好, 知名度也有了一定的提高。2016年3月的一天, 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以下簡稱音集協)發現,慧雅公司在沒有經過著作權人許可的情況下, 擅自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權的音樂電視作品用於卡拉OK經營。
  • 未經許可傳播影視作品片段的侵權構成
    對於這種抗辯存在不同認識:有觀點認為,權利人就影視作品享有著作權,在不構成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的情況下,使用影視作品的任何部分即構成侵權;另有觀點認為,影視作品片段時間很短,不可能取代整部影視作品的目標市場,且有可能對影視作品起到宣傳推廣作用,符合著作權人的利益,因此沒有侵害著作權人利益,不構成侵權。
  • 「剪映」起訴「Tempo」索賠50萬,未經作者許可套用「同款」視頻...
    為了方便大眾,一些社交媒體也會提供「同款製作」功能,即提供相同的視頻模板,但內容可以自由替換。對此,有網友稱:「只要換的好,三連無煩惱。」但真的是無煩惱嗎?近日,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就開庭審理了一起涉短視頻模版著作權侵權糾紛案。
  • 蔣一可:數位音樂著作權許可模式探究——兼議法定許可的必要性及其...
    作者蔣一可系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內容摘要當代數位音樂的傳輸和消費,對音樂著作權許可制度體系帶來了巨大挑戰。(一)音樂著作權法定許可立法價值考證:以美國法為切入點我國現行法律體系中針對音樂著作權的法定許可體現在《著作權法》第40條第3款之規定,即錄音製品製作者未經著作權人許可,有權錄製他人已經合法錄製為錄音製品的音樂作品,但應當支付法定報酬,且著作權人聲明不許使用的除外。
  • 老師未經學生許可發布其照片合法嗎?
    Q:老師和我同學沒有經過我許可,將我在晚會上表演、學校比賽獲獎、上課的照片發到朋友圈,合法嗎?A:根據《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條規定,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不得製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未經肖像權人同意,肖像作品權利人不得以發表、複製、發行、出租、展覽等方式使用或者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
  • 網絡著作權與傳統著作權有什麼區別,網絡著作權侵權
    所謂狹義「合理使用」是指「可不經著作權人許可而使用已發表的作品,無須付費,但應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出處,並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法定許可使用」是指「根據法律的直接規定,以特定的方式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向著作權人支付使用費,並不得損害著作權人的其他合法權利」。
  • 《新概念英語》作者告新東方子公司侵犯著作權
    《新概念英語》告新東方子公司  本報訊 (記者 朱燕 通訊員 常鳴) 日前,《新概念英語》的作者路易·喬治·亞歷山大的遺孀朱莉亞·班納·亞歷山大,將北京新東方迅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中國國際廣播音像出版社、北京碟中碟軟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圖書大廈有限公司四家單位告上法庭
  • 《鬼吹燈》作者張牧野聲明擁有完整著作權
    《鬼吹燈》作者張牧野聲明擁有完整著作權   搜狐娛樂訊 10月26日晚,《鬼吹燈》作者張牧野通過微博發表聲明,稱:「本人擁有《鬼吹燈》系列作品(1——8冊)完整的著作人身權,並已經著手準備相應修改工作,任何機構或個人未經本人許可不得肆意修改或改編上述作品,否則將侵害本人的保護作品完整權。
  • 北京某公司未經許可提供《劍橋雅思考試全真試題》下載服務 被罰22...
    侵犯境外著作權人著作權 北京某公司被罰22.5萬元   本報北京10月10日訊 北京某公司未經著作權人劍橋大學出版社許可,通過網站「環球雅思培訓學校」向公眾提供權利人擁有著作權的出版物的下載閱讀服務。
  • 未經許可傳播下載方正字庫文件,北京一公司被判罰49萬元
    據京法網事報導,你知道嗎?許多字體也是有著作權的,未經許可使用或傳播,也可能構成侵權。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簡稱方正公司)向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起訴稱,方正公司是包括「方正新書宋繁體」等167款字庫的計算機軟體的開發者,依法享有字庫軟體的著作權。
  • 著作權丨如何避免著作權侵權
    世界上第一部版權法英國《安娜法令》就已開始保護作者的權利,不僅僅是出版者的權利。所以,若不慎或故意侵犯他人著作權,將面臨責任和賠償風險。我們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如何避免侵犯他人或企業的著作權呢?一、著作權的受保護與不受保護對象避免侵犯他人著作權需首先清楚了解著作權的受保護與不受保護的對象。
  • 《見字如面》朗讀三毛家書被判侵權:著作權合理使用如何界定?
    案件回顧原告:節目未經許可使用書信,侵權《見字如面》第二季是由實力文化、黑龍江衛視、企鵝影視聯合出品的一檔季播型書信朗讀節目,節目以明星嘉賓朗讀書信、學者嘉賓點評書信的形式,為觀眾還原了每一封書信背後的人生故事、社會風物。該節目單期播放3.6億次,整季播放12億多次,豆瓣評分9.3分,獲得了觀眾的廣泛認可。
  • 侵犯著作權的行為有哪些?
    我國《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和第四十七條對侵犯著作權的行為分別作了規定。其中,第四十六條規定了下列侵犯著作權的行為:  (1) 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  (2) 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  (3) 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  (4) 歪曲、篡改他人作品。
  • 網文抄襲將追溯到影視改編,主播未經許可播放歌曲屬於侵權
    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認為鬥魚平臺侵害了其對歌曲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將鬥魚訴至法院。最終鬥魚敗訴。也就是說,網絡主播在直播過程中如果需要使用他人音樂,必須事先取得版權人的許可,方可避免法律風險。此外,直播平臺如果為主播提供視頻存儲功能,方便用戶進行瀏覽。
  • 常見的軟體著作權侵權行為有哪些?
    這也是由於不清楚哪些行為是屬於侵權行為導致的,所以在本文中,廣州版權服務中心為大家介紹軟體著作權的侵權行為有哪些。什麼是侵權?侵權是一種侵害他人權益的行為,因此侵權也可以稱為一種侵害。按照著作權法的規定,凡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又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擅自利用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的行為,即為侵犯著作權的行為。軟體著作權的侵權行為有哪些?1.剽竊剽竊抄襲是指竊取他人的有版權的軟體作為自己的軟體並發布或註冊的行為。
  • 芻議網絡著作權侵權
    [1]著作權的主體是作者和網絡管理者,客體是以數位訊號為形式,以網絡為載體進行傳播的作品。從作者方面看,他是指作者對其依法創作的作品享有的專有權;從使用方面看,他是指抄錄,複製以及其他使用作品的權利。  90年代以來,由於國際互連網技術的發展,信息的傳播得到快速發展,著作權的保護範圍和內容也不斷誇大和深化。
  • 未經許可使用他人照片 侵犯肖像權被判擔責
    2015-08-13 10:07:56 | 來源:平頂山法院 | 作者:雷穎浩 任心穎
  • 微信公眾號面面觀:著作權侵權認定
    界定「合理使用行為」的具體範圍一般來說,轉載只要符合著作權人的意願(著作權人沒有明確聲明禁止轉載),並對著作權人無任何損害,同時清楚署名作者及出處的,就沒有侵犯著作權。在這種情況下,對於微信公眾號的侵權行為是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免除侵權行為人的法律責任的。例如,原創作品作者同意微信公眾號轉發其作品,就可以不認定為侵權。當然,在考慮一般侵權行為的免責事由時,還需兼顧考慮微信侵權的特殊性,一些特殊的免責事由也應當考慮進去。
  • ...大變局:網文抄襲將追溯到影視改編,主播未經許可播放歌曲屬於侵權
    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認為鬥魚平臺侵害了其對歌曲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將鬥魚訴至法院。最終鬥魚敗訴。也就是說,網絡主播在直播過程中如果需要使用他人音樂,必須事先取得版權人的許可,方可避免法律風險。此外,直播平臺如果為主播提供視頻存儲功能,方便用戶進行瀏覽。如果這些存儲的視頻中使用了沒有獲得授權的音樂作品,也可能侵害著作權人的信息網絡傳播權。
  • 第二章 著作權 第二節 著作權歸屬
    正由於演繹作品是以原作品為基礎,因此,除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的範圍外,在著作權保護期內,演繹原作品,需要徵得原作者以及其他對原作品享有著作權的權利人的同意。因此,本法第四十六條第六項規定,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應當承擔侵權的民事責任。在實踐中,取得原作品的演繹權,通常需要演繹者與原作者籤訂演繹合同,明確權利義務,並依照約定支付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