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3歲前沒有記憶,但這兩件事除外,看完很心疼

2020-09-21 老大的育兒

導讀:寶寶3歲前沒有記憶,但這兩件事除外,看完很心疼

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3歲前沒有記憶,但這兩件事除外,看完很心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兩天前我去堂兄的家吃晚飯時,那個小外go吞下了飯,使堂兄生氣了。她指著那個小侄子說:「這個孩子不是死於飢餓的鬼魂。每次吃東西時,都要把它吞噬,有時甚至不嚼就吞下它。我真的很怕他會cho死。」


實際上,像侄子一樣吃東西的孩子總是被吞噬,這主要是由於童年時留下的飢餓記憶,這使孩子的內心深處有飢餓感,所以他們喜歡吃吞食。
許多人覺得很奇怪:孩子小時候怎麼會有記憶?事實上,對於孩子來說,儘管他們對三歲之前的經歷沒有記憶,但除這兩件事外,我希望父母可以更多地關心嬰兒,以免給嬰兒留下一生的心理陰影。


1.飢餓
對於嬰幼兒,他們當時沒有像人類一樣思考的能力,但是他們具有動物的本能,即希望能夠吃和穿溫暖。如果這些需求不能得到滿足,將導致他們的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脅,他們將在他們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影響,以防止自己再次受到此類傷害。
儘管孩子們無法像成年人一樣形成長久的記憶來思考事情,但是如果他們在年輕時就無法滿足他們對食物和衣服的需求,他們將對飢餓和成長深感恐懼。在此過程中,我付出了更多注意飲食。


2.恐懼
人體的防禦機制具有記住被傷害的事物的能力,這就是為什麼有人說:「人們教人們教那些他們不記得一百次的事情,他們可以記住一次。「換句話說,如果孩子在年輕時被父母毆打,罵罵或被狗咬傷,就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當再次遇到類似的場景時,本能地表現出緊張和擔心。
這是人體在工作中的自我保護機制,因此我希望父母必須保護自己的孩子,避免類似的傷害。


儘管孩子在三歲之前沒有長期的永久性記憶,但他們會將經歷的事物轉變為一種本能的行為,以保持自己的印象並影響他們未來的行為和行為。「創傷性」記憶。
如果孩子已經經歷過類似的情況,那麼父母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並更多地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免影響他們的未來。

我是一個家庭教育老師,一個高級的產科教師,也是一個多平臺的育兒作者。跟隨我給你帶來實用的母性和育兒知識。如果你有任何困惑或疑問,請發私信,我會及時回復,希望我的一些建議能讓你作為一個家長突然敞開心扉,不再孤獨地走上育兒之路。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寶寶三歲前的記憶會消失,但這 3 件事爸媽不能忘
    上期《喜寶 | 自然而然》專欄,我們了解了寶寶語言發展期的那些事,今天,我們來說說 18~24 個月左右,寶寶的記憶開始飛速發展了,在這個階段寶寶會有哪些典型的表現?爸媽又該如何陪寶寶度過這個時期呢?寶爸寶媽們可能聽過一種說法:3 歲前的寶寶都是不記恩的「白眼狼」。
  • 孩子在三歲前沒有長期記憶,偏偏對這兩件事印象深刻,家長需注意
    導讀:孩子在三歲前沒有長期記憶,偏偏對這兩件事印象深刻,家長需注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在三歲前沒有長期記憶,偏偏對這兩件事印象深刻,家長需注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3歲前對娃再好,3歲後就忘了?別太天真,這兩件事可記得很清楚
    生活中也常聽到有人說:「孩子根本記不住3歲之前發生的任何事,有些孩子甚至都不記得7歲之前發生的事。」受到這樣「言語」的影響,有些家長對其深信不疑,因此就想著反正孩子3歲前記不住任何事,對他再好他也不記得。
  • 人沒有3歲前的記憶?這3種事情除外,孩子可能一輩子忘不了
    同時,人們的舊記憶也會因新的記憶不斷覆蓋而漸漸淡忘。3歲前的記憶,你記得多少?如果有人問你,「你還記得你3歲以前發生過什麼嗎?」相信很多人都回答不了這個問題。甚至會有人疑惑:「3歲前的記憶總是特別模糊,非常碎片,但為什麼怎麼也想不起來呢?」要尋找那種記憶的感覺,就像是在漫無目的的迷霧中去尋找一直斷線的風箏。
  • 人沒有3歲前的記憶?這3種事情除外,孩子可能一輩子忘不了
    3歲前的記憶,你記得多少?如果有人問你,「你還記得你3歲以前發生過什麼嗎?」相信很多人都回答不了這個問題。甚至會有人疑惑:「3歲前的記憶總是特別模糊,非常碎片,但為什麼怎麼也想不起來呢?」,3歲前的孩子記憶瑣碎模糊,跟孩子的大腦發育有很重要的關係。
  • 孩子3歲前的記憶都忘光?但這2件事,不僅難忘記還會損害大腦
    我們很多人在翻找自己的記憶的時候,都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3歲以前的記憶都很模糊,甚至完全想不起來,這是因為我們當時的大腦沒有發育完善,思維空間沒有構成,導致根本記不住事。大部分的記憶就在腦海中飛速地經過,很少停留,或者存在於很短時間就會直接被忘記,所以家長們也都認為所有的孩子3歲之前都是空白記憶的狀態,無論發生什麼長大後都是想不起來的。
  • 寶寶不願意看牙醫?那是因為第一次看牙前,家長沒有做這5件事!
    很多家長認為,1歲前的寶寶沒有看牙醫的必要,其實這是因為在我國,人們對於口腔和牙齒的保健意識還不強。當然,隨著經濟的發展,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了口腔衛生的重要性,在寶寶的牙齒出現問題時,會及時帶寶寶去看牙,即使寶寶的牙齒並未出現疾病,也會帶寶寶去牙科檢查一番。
  • 寶寶3歲前 記憶是個神奇的存在
    原標題:寶寶3歲前 記憶是個神奇的存在 華龍網2018年7月27日14時訊 有科學家曾經做過實驗,在206個參與實驗的人中,能回憶起1~2歲事情的只有1個,而大部分人能回憶起3~4歲的事。 帶3歲的寶寶到醫院檢查,本來玩得好好的,但是不一會兒他就開始嚎啕大哭,原因是他看到了穿著白大褂醫生在走來走去。
  • 想讓孩子成為「小天才」,要在3歲前抓住這4件事,基礎決定未來
    大多數的孩子都記不住3歲前發生的事情,但卻不能說3歲前的寶寶沒有記憶力,心理學對於這種情況統稱為「嬰兒期記憶遺忘症」。簡單點說,就是3歲前的孩子,記憶力是片段式的,大多數都沒有什麼印象,可是卻不能代表他們沒有記憶。
  • 為什麼寶寶3歲前的記憶會消失?如果你家孩子記不住,那麼恭喜了
    為什麼寶寶3歲前的記憶會消失?如果你家孩子記不住,那麼恭喜了我前幾天在打工的時候,我想起來了一件事,我就問我同事,我說你還記得你小時候的事情嗎?他說我怎麼可能記得啊,我說我卻能記得,我記得小時候掉進河裡喝了幾口水的事。之後,我回家去問我的爸爸,爸爸驚詫的看了我一會說,的確有這件事。那我就更好奇了,為什麼我會記得三歲的時候發生的事情呢?
  • 1歲寶寶還不能「睡整覺」?跟娃沒有關係,是寶媽沒做好這4件事
    相信很多新手寶媽也想知道這個答案,其實這件事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難,今天我們就來嘮嘮。」,跟娃沒關係,其實是寶媽這4件事沒有做好前兩天有一位粉絲私信我,跟我說「自從寶寶出生以後,寶寶是純母乳餵養的,每天晚上幾乎都要醒兩三次,每次寶寶醒了都要給餵奶,一天兩天可以接受,但是現在孩子已經一歲了,但是絲毫沒有要睡整覺的跡象,我已經是被折磨的精疲力盡了,睡眠已經嚴重不足了。
  • 為什麼孩子三歲前會「記憶清零」?別急,孩子不記住2件事是好事
    說來也奇怪,就在前幾天媽媽群裡提到了這個問題,各位父母的回答也十分相似。「我家娃已經4歲了卻不記得3歲前的事,更詫異的是2歲時會背的三字經和古詩都給忘了!」「在我的印象中,孩子1歲時帶他去動物園,他不小心摔了一跤當時哇哇大哭,2歲時問他還記得,為什麼到3歲時記憶好像清零一樣,已經不記得之前摔跤的事情。」寶寶3歲前的記憶真的會自動消失嗎?
  • 為什麼孩子三歲前會「記憶清零」?別急,孩子不記住2件事是好事
    對於已經當上爸媽的成年人,再讓他們回想起3歲以前發生的事情,可能很多人都會說: 都過去這麼多年了,能記得就是個「神人」。但為什麼對於剛3到4歲的孩子,也會忘記3歲前的記憶呢?「我家娃已經4歲了卻不記得3歲前的事,更詫異的是2歲時會背的三字經和古詩都給忘了!」
  • 想讓孩子長大更聰明,3歲前前這5件事堅決不能做
    做家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健康、平安長大  有句老話是3歲看大,7歲看老  一個孩子長大什麼樣,能成為什麼樣的人,其實在很小的時候就決定了  所以對於孩子小時候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尤其是在孩子特別小的時候,父母做什麼孩子就跟著學什麼
  • 小步在家早教:3歲前爸媽做對這件事,孩子智商比同齡人高17%
    歸根到底吧,其實就是因為我們都想給自己的寶貝提供最好的,只要聽說這東西是娃需要的,那就一個字:買!尤其是在孩子教育方面,花起錢來更是毫不含糊。每當提到教育開支,我們都特別喜歡用「投資」這個詞,而且期待這份投資能在未來有一份超值的回報。著名的赫克曼曲線也早就告訴我們,對教育的投資越超前,回報率越高,3歲前教育的投資回報率是1800%。
  • 【父母必看】心疼!寶寶的肚臍發臭、發膿,只因新手爸媽做了這件事...
    【父母必看】心疼!寶寶的肚臍發臭、發膿,只因新手爸媽做了這件事…… 2020-11-16 1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0-3歲寶寶最怕這10件事,媽媽記好了
    不安全感,是每個寶寶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一部分,就像我們作為成人,也依然有自己恐懼的事情,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不同的階段,害怕的事情也是不同的,寶寶更是如此。從寶寶降生到3歲,這一階段,讓寶寶害怕和焦慮事情有很多,有10件事很具有代表性,媽媽一定要記好,這樣才能幫助寶寶克服焦慮和恐懼,更好也更快樂的健康成長。
  • 寶寶在3歲時,會經歷一次「失憶」,被寶寶丟掉的記憶都有啥?
    這麼聽起來可能你會覺得離譜,但其實現在你家寶寶過了3歲的可能已經忘記了很多事情,沒到3歲的你可以等孩子到3歲的時候考驗一下孩子。由於他們的前額葉皮質還沒有發育好,這塊腦區域通常被稱為腦部的命令和控制中心,是大腦中發育最慢的部位」而也就是說在孩子3歲的時候他們的大腦發育並沒有完善,就算是有印象或者是記憶也是零零散散的一些碎片記憶。
  • 寶寶頭型睡扁了怎麼辦?寶寶1歲前睡出好頭型,做好這件事很關鍵
    我們一般認為寶寶有一個圓圓的腦袋就是漂亮的頭型。頭型好壞的影響只有孩子的外表,和寶寶健康和智力沒有太大的關係。影響寶寶頭型的3大因素1、產道擠壓寶寶在分娩的過程中,頭骨較軟,沒有完全閉合。如果想要糾正寶寶頭型,最好在寶寶6個月到1歲之間。用定型枕可以讓寶寶睡出好頭型嗎?寶寶的頸椎比較柔軟,枕頭高了容易引起寶寶呼吸困難。其實寶寶在一歲前,脊柱還沒有「s」生理曲線,頸椎處最好是平的,不使用枕頭更好。寶寶是否有個好頭型和枕頭關係不大,關鍵是睡覺姿勢。
  • 寶寶3歲前,我為什麼要給他看「洞洞書」?建議父母一讀
    之前我在網絡上看過一則美國教育機構的研究,裡面講到0-3歲是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關鍵期。這件事我一直記在心中,於是從二寶出生以後,我就開始買各種書。而購買「洞洞書」完全是出於對名字的好奇,這是一種什麼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