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初學者想做出凹陷的背部嗎?想讓肩胛骨內收的更顯著嗎?手臂前側向上延展的的更多嗎?想要極致伸展身體各部位嗎?
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種瑜伽伸展帶的用法,僅供參考!
1、手臂上舉式(Urdhva Hastasana)
輔具準備:伸展帶一根
方法:山式站姿,將伸展帶調整與外肩髖同寬,套在手腕上,手掌心相對,手臂向前伸展伸直,大臂插回肩關槽,手腕繃緊伸展帶,手臂向上,讓大臂外側加強到中間,然後伸直手臂向上,呼氣時,落手臂。
作用:在此體式中,伸展帶可以幫助伸直手臂和加強手臂的力量。
2、上舉十指交扣式(Urdhva Baddhanguliyasana)
輔具:伸展帶一根,將伸展帶調至比肩髖小的距離
方法:山式站姿,將手掌扣緊伸展帶,雙手十指交扣,扣好手掌根的位置,將掌心翻轉向前,推掌根向前,推手掌向前,手臂伸直,把大臂骨插回肩關槽,推著掌根向前向上;出體式時,將雙臂回到胸前,翻轉掌心回來將帶子解開。
作用:在此體式中,伸展帶可以使十指交扣的位置更緊實。
3、山式的變體(Tadasanna)
輔具:伸展帶一根,伸展帶可根據個人肩膀的僵緊程度調整。
方法:山式站姿,手臂放於身體後側,將伸展帶套於手腕上,扣子在手腕上方,雙手手腕的力去向雙側伸展帶,使其繃緊,伸直指尖去向地面,手臂伸直,肩骨向後,使胸腔的前側展開得更多。退出體式時,將手臂先回臀部,然後雙手依次的解開伸展帶。
作用:在此體式中,伸展帶可以幫助打開肩關節。
4、加強前屈伸展式的變體(Uttanasana)
輔具:伸展帶一根、椅子一把、磚一塊,伸展帶量好與肩同寬
方法:將量好的伸展帶套於手肘上方,磚放於掌根的位置,掌根夾穩磚,手肘撐伸展帶,然後手肘放於椅子杆上面,將雙腿往後退至與地面垂直,雙腳分開與髖同寬,手肘壓穩椅子背,使手前臂垂直地面,將大腿根部向後,髖兩側向後,再將肩胛骨往下沉,頭在雙臂的中間。退出體式時,雙腳往前走,手落下來解開伸展帶。
作用:在此體式中,伸展帶可以幫助打開肩關節和肩胛骨內收。
5、單腿站立伸展式(Utthita hasta padangusthasana)
輔具:伸展帶一根,伸展帶的距離等同於一條腿的長度
方法:右腿腳後跟踩在量好的伸展帶上,把另一頭伸展帶拉至左髂骨的位置,將鬆緊度調至適中,將多出來的伸展帶放於左側,曲腿將腳後跟跟腱的位置放在椅背上;將另一根伸展帶套在腳後跟前面,此時,若發覺伸展帶不緊,你可以將伸展帶拉向地面的方向,拉緊,調整好腿部位置,將雙手拉住伸展帶,把雙腿蹬直,雙手拉,胸腔提。
作用:在此體式中,伸展帶可以幫助髖外側向下沉,沉向地面的方向,髖擺向正前方。
6、三角伸展式(Utthita Trikonasana)
輔具準備:伸展帶(長)一根
方法:進入Utthita Trikonasana(三角式),將伸展帶套於右腿腹股溝的位置,扣子放於髖後側,左側腳後跟前點蹬伸展帶,打開約一條腿的距離,左腳再次蹬緊伸展帶,調整伸展帶鬆緊度,雙手向兩側伸展,拉長兩側軀幹向上伸展,右側軀幹拉長向右向下伸展,進入到最終體式,轉頭向上,眼睛朝向上方大拇指的方向。
出體式:轉頭向前,左腳腳後跟蹬緊伸展帶,左手臂帶動身體吸氣,轉腳向前,屈腿解開伸展帶。
作用:伸展帶可以幫助髖外側及臀部的位置向前收,伸展下側腰。
7、加強前屈伸展式-凹陷的背部(Uttanasana- concaveback)
輔具:伸展帶(長)一根
方法:伸展帶扣好,調至適中長度,從頭往下套。將伸展帶的一端套於肩胛骨的下端,另一端套在腳後跟上,將伸展帶拉向地板的方向,調整鬆緊度,稍微屈膝,理順伸展帶,蹬直雙腿,雙手著地,做到凹陷背部,後將伸展帶往下拉,讓背部往下多一點,手往後走,胸腔向前,伸展帶拉著肩胛的底端向裡收,保持一會兒後,讓肩胛骨遠離伸展帶,並主動往內收。
出體式:雙手扶髖,手肘向後夾,屈膝,解開伸展帶。
作用:作出凹陷的背部。
8、雙角式(PrasaritaPadottanasana)
方法:調寬伸展帶距離,套於雙腳腳後跟前點上,扣子放於前端。依次打開雙腿,調整距離,腳後跟前點的位置蹬伸展帶,腳外側下壓。手扶髖,提胸腔,抬頭,腳後跟壓穩,向前向下,手落地,到凹陷背部。保持胸腔上提,手往後走,掌根與腳後跟在一條線上,雙手與肩同寬,屈手肘,頭頂接觸地面。
出體式:回到凹陷背部,伸直手臂,手扶髖,提胸腔,壓腳跟,起!依次內外八收回腿。
作用:穩固雙腳的距離,雙腳外側更好的用力。
9、完全船式(Paripurna Navasana )
方法:坐於墊子上,微屈雙膝,身體套進伸展帶。放於肩胛骨底端,調整伸展帶鬆緊度,蹬直伸展帶,軀幹向後傾,手掌撐地,曲手肘向後,腳後跟蹬伸展帶向上,雙腿伸直,伸展帶拉著肩胛的位置,肩胛骨下端內收,平衡後,雙手手指向前伸展,手臂與地面平行,掌心相對。
出體式:落雙手,曲雙膝,落雙腳,解開伸展帶,回到Dandasana(手杖式)坐姿。
作用: 加強雙腿和肩胛內收的力量,維持體式的平衡。
10、支撐頭倒立(Salamba Sirsasana)
方法:雙手穿進伸展帶,套於手肘上方,距離與肩同寬,雙手十指交扣,扣穩指根,伸展帶的距離互相遠離,手保持碗狀的狀態,大拇指相互接觸,前臂壓穩墊子上,壓穩後,雙膝離開墊子,腳尖踮地,往前走,提著肩,往前走,走到極限再落頭,屈雙腿,腳尖離地,膝蓋找天花板,腳後跟找臀部,臀部向前收,再將腳後跟蹬向天花板的方向。
出體式:曲膝,腳後跟去找臀部,膝蓋朝向正上方,再慢慢的將膝蓋落下來,大腿去找腹部,有控制的將腳尖落下來,解開伸展帶,雙手向前伸展,進入Adhomukha Virasana(臉朝下的英雄式),放鬆,調整呼吸。
作用:穩固雙手距離。
11、四腿拱橋式(Chatushpadasana)
輔具:伸展帶(短)兩根
方法:伸展帶對摺,放於身體兩側。屈雙膝,手撐地,卷背躺下。腳後跟貼近臀部,伸展帶套於兩側腳踝,雙腳分開,與髖同寬,腳外側互相平行,拉緊伸展帶轉大臂向外向下,幫助肩壓向地面,胸腔向上。腳後跟和肩外側壓穩,推臀部中段向上,再一次轉肩向下,讓胸腔更高,後背肩胛內收,臀部中段,髖兩側向上推高,眼睛凝視胸腔。
出體式,慢慢拉長尾骨去向腳後跟,背部一節一節放下來,此體式,可以重複練習三至五次,解開伸展帶,屈膝轉身向右,左手推地坐立起身。
作用:幫助抓不到腳踝的同學可以完成這個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