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起跑線不同,但終點線也不同,不要停下自己奔跑的腳步

2020-12-13 心靈中的那一抹雞湯

人們喜歡將人生比作一場賽跑,而且還有了「人生的起跑線」這種說法。尤其是一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總是想著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有著更好的未來,他們真的付出了很多,為了自己孩子的進步,不管是在金錢、時間還是精力的方面,都是出盡了自己的全力。他們希望能夠給我們更好的機會,讓我們一開始就能和別人並駕齊驅,甚至說還能夠領先一步。

但是真正馳騁在人生的賽道上面的還是我們自己,是否要盡全力去奔跑,終究還是在於我們自己。邁開腳步大步向前的這個過程,消耗的也是我們自己的體力和精力。在這個漫長的賽道上面,相信也是有著不少的人感到過迷茫,因為根本不知道終點在何處。於是也就漸漸放慢了腳步,甚至於說是原地踏步停滯不前。

我們心裏面都很清楚,就算自己的父母和自己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將起跑線劃在那些天生就有著豐富的資源的人的前面,往往還是要淪為這些人的陪跑的,真正能夠逆轉超越的人寥寥無幾。於是這也成為了我們不想再奔跑下去的理由,我們開始懷疑這一切的意義,開始覺得自己沒有必要這麼努力,開始給自己尋找各種藉口。

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這場比賽的終點線究竟是在哪裡?如果是劃分在我們生命的終點的話,那麼有一些人在剛剛入場沒多久就要黯然退場了,有些人則是要踏上一個相當漫長的賽道。這其實和我們的人生起跑線關係不大,起跑線劃得再遠,也有可能因為一場疾病或是意外,就讓自己的這場比賽戛然而止。起跑線落後再多,道路再過崎嶇坎坷,也有可能一路綿延,超越不少起跑線更靠前的人。

這樣看來,我們也沒有必要因為一開始就落後便開始心灰意冷,畢竟誰也不知道,前面的賽道究竟會有多長,會發生一些什麼樣的情況。但是只要我們繼續精神飽滿地前進,就會越來越接近最終的答案。如果我們停滯不前的話,便只能等待時間自己來告訴我們了,將這一路之上的機遇全都白白地浪費掉。

其實本來也不只有這麼一種劃分終點的方式,其實講這個終點放在我們放棄比賽的那個位置,是更加合適的。也就是說,我們自己主動選擇了退讓的話,這場比賽其實就已經算是結束了。我們做出這樣的選擇,其實就是在給自己的人生比賽畫上一個句號。這樣的話就完全抹消了之後的一切可能,我們甚至都會被和我們相同起點的人遠遠甩在背後。

所以說我們是不能停下自己前進的腳步的,那樣就等於是提前退出比賽了。感到疲憊之後,稍稍放慢一些腳步其實也是可以的,但是絕對不能失去鬥志止步不前,那樣的話我們就失去了這場比賽的意義。要牢牢記住,我們一旦停下,腳下的道路就到此為止了,但只要我們不停下來,道路就會無限延伸。

相信我們在踏上人生的賽道的時候,沒有誰是想鎩羽而歸的,只不過是在漫長的徵程之中失卻了自己的方向,其實我們只要繼續前進就好,無論是以怎樣的方式。這場比賽終究是和我們自己進行比較的,輸給了自己也便意味著比賽的結束,所以我們決定不能停下自己的腳步,雖然不知道前路有著怎樣的風景,但是不去前進就永遠也沒有辦法欣賞到。

相關焦點

  • 中國不輸在起跑線,美國贏在終點線
    ------ 《聖經 所羅門書》「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在中國鋪天蓋地的到處可見,也引領了很多相應而生的商業,如早教,如營養品等。就差了3天,難道就讓兒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購物中心一到周末就車水馬龍的,倒不是因為建築有什麼特色,而是裡面進駐了各種補習班。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清晨就在排隊報名,孩子走馬燈似的出入不同的補習班。
  • 別管起跑線,終點線定輸贏
    偶然看了一部印度電影《起跑線》,該片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故事。他們可以為了讓孩子進帕克利帝英語學校,搬家住進高檔學區房;又可以為了爭取貧困名額住進貧民窟。
  • 父母正在老去,我不敢停下奔跑的腳步
    父母正在老去,我不敢停下奔跑的腳步 前段時間回家,爸爸向哥哥告狀:你媽媽前段時間頭暈腿麻。 我和哥哥都有些生氣,為什麼不及時告訴我們。 媽媽:沒事的,我這兩天已經沒事了,告訴你們你們又要著急了。 我和兄嫂都堅持要帶媽媽去做一個腦血管的深度檢查,媽媽開始拒絕,最後是哥哥發了脾氣,媽媽才肯去。
  • 「起跑線」和「終點線」
    原標題:「起跑線」和「終點線」  劉海明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口號曾經深入人心。「起跑線」理論的宣傳,不僅得到了家長的普遍認同,也得到了幼兒園、中小學的認同。   看來,要讓這個禁令真正得到執行,除了改變家長的「不能輸在起跑線」觀念,更重要的是對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減負。誠如網友所言:「有本事取消小學入學考試!一邊要入學考試,而且還考小學的內容,一邊又禁止幼兒園教,你們是逼著孩子去補課!」如果小學入學沒有面試,初中升學沒有考試,學校的壓力少了,對禁止揠苗助長顯然有促進作用。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是教育的一個偽命題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解讀「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提法本身沒有錯,錯在家長及社會對它的解讀。在「起跑線」的孩子應該完成符合年齡特點的人生「使命」。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自然、純真、快樂地奔跑。事實上,他們被家長大量的揠苗助長的行為所「摧殘」,他們的雙休日被文化課、鋼琴課等補習班佔滿。
  • 因為人生的起跑線不同
    一百個人,可能會有一百個不同的答案,但今天我想要說的是,為什麼要努力讀書?因為人生的起跑線不同,當你處於一條落後於他人的起跑線上時,你就必須通過努力讀書,才能有機會去超越領先你的人。說一個我朋友做過的班級實驗活動吧:有一次,我朋友他們學校,做了一個很有趣的班級賽跑活動。
  • 看不見的終點線
    街上什麼教育流行,便迅速讓孩子套上流行教育的運動衣,跟別的孩子比拼,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問她,教育的終點線在哪?沒有找到終點線,起跑線劃在哪?劃在小學,還是初中?抑或是高中大學?這根線是誰劃的?有何權威證明?我連續發問,外甥女連連發暈。給教育划起跑線,是一些精明的"儒商」,為了圈錢,任意劃線;糊塗的家長,為了從眾,盲目跟風。
  • 敢於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孩子在終點線綻放最美的芳華
    圖片來自網絡一、起跑線上需要挫折教育父母們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各有一套自己的理論,許多家長認為「苦難」是一筆財富,讓孩子在起跑線上拼搏二、「贏在起跑線」的殺傷力「不輸在起跑線上」的後遺症殺傷力還能摧毀孩子的興趣愛好和人生觀。我們所謂的「贏在起跑線上」說白了就是在人生的馬拉松長跑中讓孩子無知無畏「偷跑」「搶跑」,並培養孩子興趣愛好時,過早、過度地開發透支了孩子的天賦、愛好、興趣。
  • 《起跑線》人生的起跑線有很多,但是始終都不要輸給自己!
    《起跑線》人生的起跑線有很多,但是始終都不要輸給自己!看到這三個字的時候,我們會想到什麼?是會想到我們剛生出來之後,每個人都在不同的起跑線上嗎?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家庭,每個人都有著不一樣的父母,還是說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最終他們的命運也會不同呢?
  • 高考滿分作文:《在徵程中欣賞風景》《停下匆匆的腳步》
    要求:(1)題目自擬;(2)全文不少於800字;(3)不要寫成詩歌。思路點撥1.注重精神的追求以此立意,我們可以結合例如「採菊東籬下」的陶潛、無臂鋼琴家劉偉等典型人物事例,展開議論分析,指出人生中更重要的事是精神的追求。我們也可以從反面舉例,寫現實生活中人們不斷追求世俗意義的成功,追求物質享受的現象,提醒人們注重精神的追求。
  • 傅首爾談孩子的「人生起跑線」:就這3件事,很簡單但少有人重視
    作為一個有孩子的人,真的不單單是在看一檔節目而已,是真的可以從中學習都一些知識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及更好的修煉自己。既然談到教育,不可避免的就會提到這些年來屢屢談到的「人生起跑線」的問題。傅首爾說,其實「人生起跑線」本質上其實就是攀比,經常會有在飯桌上大人讓孩子背首詩,展現一下自己,傅首爾說,自己在面對別人對自己家的孩子這樣的要求的時候
  • 《易經》啟示我們,幸福不是拼命的索取,幸福是停下腳步
    記得那是2019年7月某天的一個清晨,那會我正在山東青島度假,來到青島就是對海洋有一種特殊感情,尤其最喜歡太陽剛剛升起,海邊沒有人的時候,自己一個人靜靜地聽海的聲音,那能讓自己的心,慢慢變得澄清。讓自己的內心拋棄塵世的浮躁,也讓自己的心,安靜安靜。
  • 羨慕別人的時候,別停下自己的腳步
    很多人都能看清自己的能力,也能看清自己的現狀,以及自己想做的事的方法和結果,但是卻止步於實際操作。羨慕別人的時候,別停下自己的腳步。有想法不去努力,只會收穫完美的空想,羨慕別人的時候,別停下自己的腳步。
  • 不要輸在人生起跑線上,玉田人你說什麼是起跑線?
    事實證明,很多跑進前20名的同學,起跑線並不是最前面的那個,他們用自己的努力,超越了對手!成員們現身說法道:「大家都看到了,我們都不是起跑線上最前面的人,無論父母給你創造了什麼樣的條件,但最終能夠成就怎樣的人生,只能靠你自己努力。
  • 讀書郎:你的孩子也許不能贏在起跑線,卻能贏在終點線上!
    (原標題:讀書郎:你的孩子也許不能贏在起跑線,卻能贏在終點線上!)家長們都想讓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殊不知學得太繁雜,反而拖孩子後腿。 新浪教育發布的《全國中小學生課外培訓調查報告》中指出,通過全國範圍調查發現,中小學生每周參加1-3節課外培訓班的人數最多,其中,城市的孩子佔比人數最多。並且中小學生願意每周參加1-3節課外培訓班的人數最多,約佔總人數的一半以上;其次是不想參加課外培訓班的人數佔22%。
  • 起跑線不一樣,但人生也沒有多糟糕
    在極限挑戰裡孩子被安排在同一起跑線上嘉賓會向他們提六個問題能夠回答上來的孩子可以向前走抵達下一條線,在我的印象裡問題大概是這個樣子的你的父母有沒有受過大學以上的教育;你的父母有沒有給你請過家教;你的父母是否讓你持續學習一門特長;問題過後有的孩子一路向前也有的還站在原地矗立,當所有的問題全部結束有的孩子已遙遙領先但還有的孩子還在原地一步未動,原本一樣同樣的起跑線開始變得參差不齊然後一聲令下所有的孩子開始集體向終點奔跑擅長賽跑的馬不會計較自己的起跑線在那裡
  • 心靈雞湯:倘若將人生形容為一場競賽,起跑線的比喻是恰當的
    【戀愛忠告】不要以分手作為威脅。不要無限擴張自己的權利。不要經常遲到。不要信奉你愛我就該知道我想什麼。不要經常叫對方陪你逛街。不要試圖去改變對方。不要把對方與別的異性比較。不要把自己的一切都袒露給對方。9.你的人生不會辜負你的。那些轉錯的彎,那些流下的淚水,那些滴下的汗水,全都讓你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 如果輸了人生,贏了起跑線又如何?
    BTV最近播放了一個關注兒童教育的紀錄片《起跑線》(如需觀看,文末有連結),焦慮似乎成了當下中產階級的老父母們無法繞開的一個名詞。彼時他的孩子還剛出生,而我們的人生也貌似才剛剛開始。如今我已經是一名中年老母親,想起這句話,唯有苦笑。
  • 瑞思學科英語周敏學:孩子的起跑線由終點線決定
    中國的家長本身遵循這樣一個理念,就是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我們一直認為孩子的起跑線的輸與贏應該是由終點線決定的,那我們想讓孩子有一個什麼樣的未來,來反推現在給他什麼樣的教育,所以我心目中的好教育也是我們瑞思學科英語一貫秉承的一個理念,就是教育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孩子個體本身的獨特性、發展性、社會性以及高尚性,讓他成長為就像是我們論壇中校長所說的各方面均衡發展的這樣的人才,使他在未來的國際化社會當中具備真正的競爭力。記者:好的,謝謝您。
  • 我對自己人生價值的定位和理解
    我們每一個人、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需要去努力、需要不顧一切去奮鬥的事情。成就大我、放棄小我。在人生的旅途中、我逐漸學會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學會「捨棄」也是一種成長。我所說的「捨棄」、是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當你遇到很多個選擇的時候,你要選擇一個對於你來說「最重要的那個留下」、而「相對於不重要的那個」、就要「捨棄」。是相對於不重要的、而不是真的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