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努力讀書嗎?因為人生的起跑線不同

2021-01-08 小微說教育

為什麼要努力讀書嗎?

一百個人,可能會有一百個不同的答案,但今天我想要說的是,為什麼要努力讀書?因為人生的起跑線不同,當你處於一條落後於他人的起跑線上時,你就必須通過努力讀書,才能有機會去超越領先你的人。

說一個我朋友做過的班級實驗活動吧:

有一次,我朋友他們學校,做了一個很有趣的班級賽跑活動。在整個賽道中,他們一共劃分了五條起跑線,每條起跑線間隔2米的距離,規則是學生們每次能夠答上一道題,就能向前走到下一條起跑線上,一共有6條起跑線。

問題很簡單,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01、父母是大學以上學歷嗎?02、父母有為你的個人成長,做過一個長遠規劃嗎?03、父母有沒有從小就培養你的個人愛好?04、父母有沒有幫你報讀過什麼興趣班或補習班?05、父母有沒有帶你出國遊歷過?第一個問題過後,有一小部分學生向前面的起跑線上走過去,大部分學生還是停留在第一條起跑線上,這個時候學生們的起跑線差距看起來並不是那麼明顯。

但是,隨著答題的增加,差距就越來越明顯了。

比如,當第二個問題提出來後,父母是大學以上學歷的學生,基本上都已經走到第三條起跑線上了,只有兩名學生停留在第二條起跑線上不動。而這個時候,從第一條起跑線上又有一部分來到了第二條起跑線上。當第三個問題過後,已經有部分學生來到第四條起跑線上了,但仍然有一部分學生還是繼續停留在第一條起跑線上。

當全部的問題提問完後,少部分學生已經站在了第五、第六條起跑線上了,而大部分學生都停留在第三和第四條起跑線上。然而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是,五個問題過後,還有一些學生仍然站在第一條起跑線上,一步也沒有移動過。站在第一條起跑線上的學生,和站在第六條起跑線上的學生,相互的差距已經達到了十來米的距離。

問題提問完後,便來到了真正賽跑的環節,當大家都認為,站在最前面的第五和第六條起跑線上的學生穩贏的時候,其結果又再一次讓大家意想不到。因為最後衝到前20的學生中,雖然有一部分是站在第五和第六條起跑線上的學生,但也有一部分是站在第五條起跑線後面的學生。最讓大家驚訝的不是這些,而是最後比賽第一名的,是一位站在第一條起跑線的學生。

從上面這個實驗活動中不難看出,每一個人的出生不同,人生的起跑線也就不同,讀書的起跑線也不盡相同。但人生又是一場馬拉松比賽,雖然一開始站在前面起跑線的人,會暫時遙遙領先,但是最終勝出的人,未必是起跑線領先的人,也有可能是起跑線落後的人。

只要你不是一個抱怨者,只要你努力向前跑,最終勝者就有可能是你

讀書也是一樣的道理,雖然你的父母沒有什麼高學歷,能在讀書學習上為你提供一些好的建議與見解;雖然你的父母沒有長遠的眼光,來為你的將來去規劃一個錦繡前程;雖然你的父母不懂得要如何才能培養你的個人愛好,沒有經濟能力讓你去報讀什麼興趣班,更加不可能帶你出國遊歷。但是,只要你個人認真讀書,努力學習,即使是站在最後的一條起跑線上,最終你依然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取勝利的果實,這就是你為什麼要努力讀書的理由。

不努力讀書,你將來拿什麼,去和本就在起跑線上領先你的人比拼嗎?不努力讀書,你憑什麼說,要讓自己來一個絕地反擊逆襲的機會嗎?不努力讀書,你憑什麼過上想要的生活嗎?要知道有一些人,起早貪黑,努力工作,卻卻只能勉強維持溫飽;有一些人,熬禿了頭,也不一定能在大城市買得起一套房;但有一些人,仿佛輕輕鬆鬆,就能過上了萬人羨慕的生活。

這就是人生的起跑線不同,而造就了人生的成就不同。

如果你沒有能站在一條領先於他人的起跑線上,那麼毫無疑問,努力讀書才是你將來去和別人競爭,去拼自己理想的最大底氣。讀書雖然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徑,但卻是通往成功最好的捷徑。

讀書無用嗎

不要輕易去相信什麼讀書無用論這些話:

因為當你讀了985、211這些名校後,你才知道讀書無用論是騙人的。你才知道,有了名校學歷後,你不僅有能力,有實力進入更好的企業,更好的平臺;你才知道,當你有了更豐富的知識後,即使是回農村創業,對於一些毫無門檻的行業,你也能別比人做得更加出色,更容易成功,更能實現規模化。

就如大家所說的,北大畢業生賣豬肉,為什麼他人從事這個行業這麼多年了,沒有一個人能將一個簡單的賣豬肉,變成一個事業來做呢?而北大才子就能呢?

這就是知識帶來的力量,讀書帶來的人脈。如果陸步軒只是一個沒讀過什麼書的普通人,那麼他依然和其他人一樣,從事著賣豬肉的小本生意。但當他上過名校,有了知識、有了人脈後,即使他投入到一個最普通的行業,依然能將自己的理想託起來,這就是你為什麼要努力讀書的理由。

最後小微想說的是:

對於普通人來說,讀書不但有用,而且有大作用。

因為讀書,能讓你站在落後於他人的一條起跑線上,然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奮起直追,並領先於他人。

特別是對於農村人來說,讀書,是回報最高的投入,是世上最光明最好走的路。無論你處於什麼樣的人生跑線上,只要你不放棄自己,並且甘願為之努力,那麼你將會有所成,這就是你為什麼要讀書的理由。

相關焦點

  • 我們為什麼要重視養成教育,因為孩子的人生沒有起跑線
    我已經無法把自己當成一個旁觀者,因為教育就是我的職業。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想告訴家長,孩子的人生從來就沒有起跑線,也不存在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事實。我們真正應該重視的,卻被我們忽視了,養成教育!你如果不努力建設家庭文化,家庭的命運永遠無法改變,學校教育只是家庭養成的延續。我面對的所有問題生,最終都會找到家庭因素!這就是一個被我們刻意忽略的現實!
  • 孩子,媽媽為什麼要讓你努力讀書?
    孩子經常問你:「我為什麼要讀書?」你是如何回答的?為了考一個好大學?為了找一份好工作?為了賺更多錢?為了將來有一天能出人頭地? 該怎麼面對孩子要讀書的疑問,今天分享一位母親寫給自己孩子的信,句句珠璣。
  • 人為什麼要努力讀書?
    人為什麼要努力讀書?為了自己的前程、父母的壽命、老師的健康、老婆的質量、朋友的層次、兒孫的富貴、祖國的強大。教書廿多年,從沒有認真的思考過人為什麼需要認真讀書,或者說認真讀書究竟有這麼多的好處。靜下心來想想,努力讀書,真的是好處多多。要想把書讀好,就得努力。俗話說,天上不會掉餡餅,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讀書是有方法,但沒有捷徑技巧。
  • 人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但父母盡最大努力, 只能送你到這裡!看哭...
    可能,你會覺得這不公平,但這就是每個人必須要面對的真實人生!每個孩子的家庭都會為TA提供生活、經濟、教育環境等等的一切,這就是人生賽道上的助力。助力寥寥無幾的孩子,註定要通過艱辛的努力去改變這一現狀。也許看到這裡,你也會感到絕望:落在後面的孩子,難道只能認命了嗎?當然不是。
  • 【我是教師】一個畢業班班主任的震撼講話:我們為什麼要努力讀書
    自習課是衡量一個班班風、學風的試金石,而我們現在竟然連一節自習課都不能安靜、有序地進行,都必須時時刻刻要老師守在旁邊,如果我們連這點自覺性都沒有,將來我們還能成就什麼大事?  也許有同學會覺得老師你太大驚小怪了。好吧,我們先來回答一個問題,我們到學校來,究竟為什麼?究竟要學些什麼?
  • 孩子,我為什麼要你努力讀書?家長必讀!
    孩子經常問你:「我為什麼要讀書?」你是如何回答的?為了考一個好大學?為了找一份好工作?為了賺更多錢?為了將來有一天能出人頭地?該怎麼面對孩子要讀書的疑問,今天分享一位母親寫給自己孩子的信,句句珠璣。孩子,我為什麼要你努力讀書?
  • 起跑線有多重要?贏在起跑線能否贏得人生?《見識》來告訴你答案
    正因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如今的家長們,會給孩子報許許多多的輔導班。起跑線對孩子的將來起決定作用嗎?在吳軍博士的《見識》一書中,講述了起跑線的問題。現在,讓我們帶著問題,去書中尋找答案!所謂的同一起跑線,實際上是不在同一水平線上。這就是現實!吳軍博士告訴我們,我們需要認清這個現實,才能正確對待起跑線這個概念。那麼,起跑線高的人,註定會成功?起跑線低的人,註定要失敗嗎?答案是否定的。吳軍博士進而給我們講了一些故事,來告訴我們,成功與否,並不是取決於起跑線。
  • 人生的起跑線不同,但終點線也不同,不要停下自己奔跑的腳步
    人們喜歡將人生比作一場賽跑,而且還有了「人生的起跑線」這種說法。尤其是一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總是想著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有著更好的未來,他們真的付出了很多,為了自己孩子的進步,不管是在金錢、時間還是精力的方面,都是出盡了自己的全力。
  • 輸在起跑線上又何妨,人生是馬拉松長跑,真正的教育是贏在終點
    這些都證明了分數有時只是個數字,並不能完全決定你的人生。中國首富馬雲,三次參加高考,在第三次高考艱難過關進入大學;他和同學24人參加肯德基面試,卻只有他一人被淘汰。曾經的失敗、沒有贏在起跑線又如何,如今的馬雲不是贏在了終點嗎?很多的父母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擔心他們沒有時間學習,包攬了本該孩子們承擔的家務,寵溺孩子,只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就非常滿足。
  • 不要輸在人生起跑線上,玉田人你說什麼是起跑線?
    第五道 父母是否承諾你要送你出國讀書事實證明,很多跑進前20名的同學,起跑線並不是最前面的那個,他們用自己的努力,超越了對手!成員們現身說法道:「大家都看到了,我們都不是起跑線上最前面的人,無論父母給你創造了什麼樣的條件,但最終能夠成就怎樣的人生,只能靠你自己努力。
  • 為什麼要讀書,因為讀書能讓你走出農村,立足城市
    在農村裡面,很多學生都難以理解,自己的父母為什麼老是要逼自己讀書學習,不管是上學時,還是放學、周末時,難道讀書對於一個農村人來說,真的有那麼重要嗎?為什麼要讀書?因為讀書,從而改變了我的命運,讓我一個小山村裡面長大的小孩,有能力走到城市中去,並且能在大城市裡面立足。對於農村人來說,這也許就是因為讀書,給了我一個可以逆襲的機會,而我確實也是通過讀書而逆襲成功了。我不但實現了兒時的夢想,而且也有能力,讓自己父母過上了安穩寬鬆的生活,這就是讀書的用處。
  • 極限挑戰:到底如何贏在人生的「起跑線」?
    距離一年一度的高考,只有半個多月的時間了,每年這個時候,「起跑線」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都免不了要被拎出來接受新一輪的批判。很多所謂的教育專家總是高高在上地指出:人生哪有什麼起跑線,一個快樂的童年才是最重要的!可起跑線真的不存在嗎?我想,並不是。
  • 《起跑線》人生的起跑線有很多,但是始終都不要輸給自己!
    《起跑線》人生的起跑線有很多,但是始終都不要輸給自己!看到這三個字的時候,我們會想到什麼?是會想到我們剛生出來之後,每個人都在不同的起跑線上嗎?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家庭,每個人都有著不一樣的父母,還是說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最終他們的命運也會不同呢?
  • 「媽媽,我為什麼要努力讀書?」董卿的回答,值得家長們深思
    無論是我們小時候,還是現在的孩子們都會問父母一個問題,就是「我為什麼要學習?」「我為什麼要努力讀書?」。 面對這樣的靈魂拷問,父母一定也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但你的回答,是否能夠讓孩子滿意或信服呢?
  • 《女王的教室》關於為什麼要讀書?關於對待人生的態度!犀利透徹~
    是呀,我們為什麼要讀書?讀書的意義又是什麼?忍不住想跟大家分享下面這段關於女王霸氣回答學生「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問題的片段!(建議在wifi條件下觀看)(流量黨請看文字整理版)▽【摘要】為什麼要讀書?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慾的人,不能稱為人,連猴子都不如。如果有活到老學到老的想法,那就有無限的可能性。失去好奇心的一瞬間,人就死了。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什麼才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
    因為很多時候,父母都聽過,「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響亮的「教育理念」,而且也正在努力「實踐」這個所謂的「教育理念」。 難道是真正的教育學家提倡嗎?我想聽到這個口號更多的時候,是我們家長去給孩子報課外輔導班的時候,聽到教育機構這樣說的吧。 鄰居張姐在她的女兒兩歲時,就給孩子報了舞蹈班,三歲給孩子報鋼琴班,現在孩子6歲了,開始報了英語班,張姐經常說這樣的一句話,「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女孩子從小多學一些才藝,將來對她的人生會有幫助。
  • 為什麼要努力讀書?老師的這9句話是最好的答案
    有人問鷹:「為什麼要到高空中教育孩子?」鷹回答:「如果我貼著地面教育它們,等它們長大了,哪有勇氣去接近太陽?」孩子,這是用實力說話的時代,更是知識當道的時代。學校不是混日子的地方,現在的你加倍努力,將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的自己。當你累了,別放棄,讀讀老師這9句話。
  • 人生根本不是競賽,所以沒有什麼輸在起跑線一說
    這也是許多家長選擇移民的原因,希望孩子在國外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有的時候我也很奇怪,為什麼中國的中小學生要這麼累?為什麼許多其他國家的小孩子不需要這麼累?不知從何時起,中國流行了一句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個人認為,編出這句話的人非常的可惡。
  • 誰都該贏在起跑線上
    教育是相當重要的,中國有句名言「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窮啥都不能窮教育,因為誰輕視教育誰都得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然而,也有不少人不以為然,竟然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個偽命題,他們說我們能做的,是不斷的奔跑……讀書閱讀,是門檻最低的高貴。學習成長也是一輩子的事情。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最為耀眼:一是太陽,二是你努力的模樣。
  • 「人生起跑線」真的那麼重要嗎
    「不能讓孩子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很多家長將這句話奉為真理,覺得人生的開端必須是領先的,人生才能是成功的。但這些人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中僅僅只是少數,傷仲永的故事想必大家也都是熟悉的,「人生的起跑線」並不是最重要的。很多的家長在孩子五六歲的時候,經常會碰到鄰居問孩子的年齡,是不是應該上學了?我國規定的入學年齡是6到7歲之間,生日的分界點是9月1日。有不少人為了孩子早入學一年而修改戶口本,沒有關係修改戶口本的,甚至提前進行剖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