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勁芳:用愛給農村孩子築一個英語夢-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2-22 光明數字報

    從小懷揣著教師夢的文勁芳,當年高考如願被瓊州學院英語教育專業錄取。2007年臨近畢業,她從學長唐遠生口中得知,福和希望小學缺英語教師。

 

    福和希望小學是一所地處吊羅山南麓的偏遠山區小學,學生大多是黎族、苗族孩子。「學校沒有一個專業的英語老師,有的老師被逼得照著光碟自學英語,甚至讓家裡上中學的孩子先教自己英語,回頭再教學生。」聽到這裡,文勁芳有了自己的畢業打算:到福和希望小學去,到需要自己的地方去!

 

    唐遠生提醒文勁芳學校條件很艱苦:沒有教師宿舍,他們幾個男教師都住在廢棄的破教室裡;沒有自來水,每天需到井邊提水;一颳風下雨就停電……老師來了一批又一批,真正能留下來的沒幾個。

 

    然而這一切並沒有讓文勁芳卻步。2007年8月26日下午,文勁芳拉著行李到福和希望小學報到,成了學校歷史上第一名專業英語教師。

 

    當晚,文勁芳被安排和另外4名教師擠在一間學生宿舍裡。第一個晚上她失眠了。「整晚都是蟲子和鳥在叫,很不習慣。」不過,此時的她已經開始在心裡盤算著第二天上哪買教學參考書,如何開始備課。

 

    作為學校第一位英語專業畢業的英語老師,文勁芳被校領導寄予厚望,安排教六年級。可第一次上課時,她就被「嚇」到了:讓學生默寫26個英文字母,全班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寫全!

 

    「這是畢業班嗎?」文勁芳急得直掉眼淚。

 

    同時,她發現孩子們普遍膽小拘謹,缺乏自信,羞於開口說英語。文勁芳就從營造快樂的課堂氣氛入手。她從網上下載了英文字母歌拿到課堂上去播放。「你們覺得這首歌好聽嗎?好聽的話我們就一起來學著唱!」文勁芳用英文兒歌喚起了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學生基礎太差,學校發的6年級英語課本根本用不上,只能從頭學起。文勁芳就從其他老師那借來3~5年級的英語課本,自創題目。她利用午休時間抄在黑板上,學生到了以後再抄下來。她還自製英語卡片,編一些朗朗上口的順口溜幫助學生快速記憶。

 

    在黎苗山區,很多學生家長認為學習英語是初中的事,小學只要學好語文、數學等最基礎的科目就足夠了。因此,當孩子在學習英語上取得進步時,父母很少鼓勵,甚至懷疑地問:「這麼小的孩子,能學好嗎?」對此,文勁芳一到周末就帶著當地同事充當「翻譯」走村串寨去家訪。隨著接觸增多,文勁芳越來越融入山區的生活。「那時候我還沒結婚,過節沒地兒去。孩子、家長們就請我到家裡玩,摘椰子、荔枝、龍眼。」

 

    轉眼3年特崗教師任期已滿,面對回湖南老家或者調回陵水縣城工作的機會,文勁芳選擇了留在福和希望小學,紮根黎鄉。

 

    8年來,在文勁芳的努力下,福和希望小學的英語成績進步之快讓縣裡其他小學刮目相看。校長謝創華說:「每批學生經過文勁芳一年的教學後,都能取得可喜的成績。」

 

    2010年,文勁芳教的一名學生獲得全縣英語競賽的二等獎,獲得去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學習的機會,這在校史上是破天荒的。2014年,憑藉文勁芳任教畢業班的出色成績,在全縣中心校英語成績排名中,學校由過去的倒數升至第六名。

 

    文勁芳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本號鎮福和希望小學一名英語特崗教師,曾多次指導學生參加縣級英語知識能力競賽和口語競賽並獲獎。

 

    (本報記者 王曉櫻 魏月蘅)

 

相關焦點

  • 女大學生走進陵水山區堅守10年 築起深山孩子英語夢
    昔日連26個字母都背不全的學生,到如今英語成績全縣第6,文勁芳用10年的堅守和愛心築起了深山孩子的英語夢。  南國都市報記者 譚琦 文/圖    大學畢業扎進深山 「遊戲教學」帶動學生興趣  2007年,即將大學畢業的文勁芳從學長處得知,陵水福和希望小學缺少專業的英語教師,「我讀的就是英語教育專業,那裡的孩子應該需要我。」
  • 關於舉辦「尋找中國好校長」大型公益活動的啟事-光明日報-光明網
    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時代主旋律,順應教育深化改革發展趨勢,提升校長專業化水平,由光明日報社主辦,《教育家》雜誌社、光明網承辦,《留學》雜誌社、人民教師網協辦的「尋找中國好校長」大型系列公益活動正式啟動。
  • 【光明日報】「築」夢珞珈山
  • 海南日報數字報-堅守深山8年教山區孩子說英語
    多少年來,在偏遠的海南陵水本號鎮黎族苗族山區,優秀的英語老師一直是當地教育的稀缺資源,這制約著陵水當地教育的發展。
  • 【高碑店好網民】谷巧孌:最美小學英語教師善用網絡共築教育夢
    【高碑店好網民】谷巧孌:最美小學英語教師善用網絡共築教育夢 2021-01-13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共築網絡空間「誠信基石」
    本文轉自【光明網】;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網絡媒體和社交平臺誠信建設論壇日前舉行,各方圍繞「疫情大考下的責任與擔當」紛紛表示——共築網絡空間「誠信基石」光明網記者李政葳 孔繁鑫 黎夢竹 光明日報記者 趙秋麗 馮帆直播帶貨火爆,卻因為產品質量問題頻頻「翻車」;網絡求職廣泛應用,但網民時常因此遭遇虛假宣傳、信息洩露等困擾;疫情之下網絡謠言四起,給網民增添了不少恐慌……近年來,隨著網絡媒體、社交平臺的不斷發展,造謠傳謠、網絡欺詐、信息洩露、網絡暴力等亂象也相伴而生。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她大學畢業進山區堅守10年教英語
    昔日連26個字母都背不全的學生,到如今英語成績全縣第6,文勁芳用10年的堅守和愛心築起了深山孩子的英語夢。  南國都市報記者譚琦 文/圖  大學畢業扎進深山 「遊戲教學」帶動學生興趣  2007年,即將大學畢業的文勁芳從學長處得知,陵水福和希望小學缺少專業的英語教師,「我讀的就是英語教育專業,那裡的孩子應該需要我。」大學畢業後,文勁芳報名了特崗教師。
  • 徐州賦-光明日報-光明網
    倚九裡而築壘,面雲龍而懸鬥。左子房以馴獅,右楚王而牽牛⒂。黃河西來以南曲,運水北至而東走。群峰拱衛,二水繞流。金城啟鑰,湯池行舟。幹戈入庫,徵馬飲廄。六畜興旺,五穀豐登。八風拂煦,四輪輻輳。內外同欲,上下同謀。江山和諧,人神共求。如此際遇,誠百代之無期、千秋之絕有也。既民望之所歸,復天命之所修。生於盛世,豈能無為!建我新城,安可袖手!納天下之貨殖,交四海之朋友。
  • 光明日報 | 上海外國語大學:「話語能力」裡築家國情懷
    光明日報 | 上海外國語大學:「話語能力」裡築家國情懷 2020-08-21 15: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廈門理工學院:圍繞農村做學問-光明日報-光明網
    廈門理工學院黨委書記林進川介紹,農村汙水處理只是廈門理工學院服務鄉村建設的一個方面,近年來,學校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和智力資源,在服務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精準脫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對廈門理工學院設計藝術學院的「設計下鄉」團隊來說,今年春節過得有點匆忙,但又很特別。元宵節前,他們就已經趕赴了目的地——龍巖培田村。
  • 辣妹子文勁芳不慕榮華 十年堅守陵水山區教英語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陵水3月27日消息(南海網記者鄧松)在陵水吊羅山南麓大山深處的福和希望小學有著這樣一位老師,2007年,23歲的她被分配到這個偏遠的山區小學,用自己的愛心和堅守,以十年芳華譜寫了大山深處的教育之歌;她不貪戀繁華,不逐名利,用溫情和耐心呵護著黎族、苗族孩子的善良,在山區教師的崗位上無私奉獻。她就是文勁芳,2017年被評為海南省「崗位學雷鋒標兵」。
  • 新東方BOBO英語全新上線 亮相「兒童最愛百部童書」盛典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新東方BOBO英語全新上線 亮相兒童最愛百部童書盛典 1月16日,由光明日報《教育家》雜誌社、北京師範大學少兒閱讀與童書評價研究中心、光明網教育家頻道主辦,新東方Kids+協辦的首屆校長園長助推兒童閱讀研討會暨2020年度 兒童最愛百部童書盛典在京召開,以童心同
  • 光明日報社行政人員招聘公告-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日報創刊於1949年6月16日,是中共中央主辦,以知識分子為主要讀者對象的思想文化大報。作為黨中央指導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陣地,作為黨和國家聯繫廣大知識分子的橋梁和紐帶,光明日報始終堅持與真理同行,與時代同步,立足知識界、面向全社會,在團結、聯繫、引導、服務知識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光明日報推薦參評2020年中國新聞獎消息通訊類作品《創新服務能力...
    領域性媒體,是指由於歷史淵源,在若干相關行業構成的一個較大領域內,形成了特定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媒體機構。如《光明日報》,在意識形態、思想理論、文化藝術、教科文衛等領域,形成了權威的信息提供能力和深度服務能力。  這些不同屬性的機構媒體,各自有不同的政治格局、任務和目標定位,媒體融合也必須圍繞相應的領域、行業、受眾的需求而展開。
  • 辣妹子文勁芳不慕榮華十年堅守陵水山區教英語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陵水3月27日消息(南海網記者鄧松)在陵水吊羅山南麓大山深處的福和希望小學有著這樣一位老師,2007年,23歲的她被分配到這個偏遠的山區小學,用自己的愛心和堅守,以十年芳華譜寫了大山深處的教育之歌;她不貪戀繁華,不逐名利,用溫情和耐心呵護著黎族、苗族孩子的善良,在山區教師的崗位上無私奉獻。她就是文勁芳,2017年被評為海南省「崗位學雷鋒標兵」。
  • 光明網法律聲明
    光明網法律聲明   光明網版權聲明  1、作者向光明日報及其子報子刊投稿或寄送約稿,一經採用即視為作者將該作品的發行權、複製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彙編權等權利長期授予光明日報及相應子報子刊,並許可光明日報主辦的光明網在網際網路及移動網際網路上使用投稿或約稿作品。
  • 心手相連 同繪孩子夢 友愛長存 共築教育夢
    心手相連  同繪孩子夢             友愛長存
  • 父親的一生-光明日報-光明網
    葉君健(1914—1999)在中國現代作家中是一個特例:他用中文、世界語和英語寫小說,翻譯英語、德語、丹麥語等七門外語的世界文學名著。今年是葉君健百年誕辰,其子葉念先撰文回顧了父親作為跨文化的作家、翻譯家的光輝一生。
  • 海南日報數字報-紮根黎鄉知草勁 育人十載吐芬芳
    這裡是地處吊羅山南麓的陵水黎族自治縣本號鎮福和希望小學,文勁芳就在這裡教書。  福和希望小學就讀的學生以黎族為主,大多是附近大坡村、白石村的村民子女,近80%的學生父母以務農為主,10%的家長外出務工,有部分學生是留守兒童。「家長們大多忙於生計,沒有太多的時間照顧孩子,而且學校太偏僻了,優秀教師資源稀缺。」學校校長謝創華介紹。
  • 機器翻譯挑戰英語六級獲評「優秀」;故宮變身小清新 | 3分鐘速覽光明日報
    2018年12月27日 三分鐘速覽《光明日報》機器翻譯挑戰英語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