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教育為什麼全球第一?五大秘密令人心生感慨

2021-02-15 彩色斑馬

--- Tips:點擊上方藍色【彩色斑馬】查看往期內容 ---


芬蘭教育為什麼全球第一?


首先是理念先進,從政府到家庭重視教育,以平等為出發點,將教育的目的定為學習,而非競爭;其次才是政策、制度、資金、設施;最後會形成一種社會風氣、普適價值,並將之滲透至每個學校、家庭、老師、父母。


在這樣的正向循環中,教育的成果——高素質的學生才能孕育而出。


看過本文,我們就會知道:孩子是一顆果子,長在教育的樹上,而教育是一棵樹,長在社會的土裡。

自2000年開始,經合組織(OECD)每三年進行一次15歲學生的能力評估測驗。2003及2006年,在這項被稱為「教育界世界盃」的「國際學生評量」(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中,芬蘭學生連續兩屆在閱讀及科學兩項稱霸,解決問題和數學能力則位居第二。

2009年的PISA成績,芬蘭學生在全球近五十萬學生中,科學排名第二,閱讀第三,數學第六。

世界經濟論壇多次把芬蘭的高等教育評為全球最佳。與此同時,芬蘭的教育制度也是全世界最均衡的,學生成績落差全球最小。

那麼,芬蘭教育領先的秘密是什麼呢?


平等,是芬蘭教育的核心精神。

和大部分國家奉行的菁英教育相反,芬蘭教育從制度設計到資源分配,都以平等為出發點。

芬蘭的60萬中小學生平均分布在約四千所學校裡,每所學校大約150人,每個班級不超過20人。小班教學的結果是,既沒有了「貴族」、「平民」之分,也不會讓一個孩子落下。

從整個教育體制來看也是如此,不同於其他國家砸錢辦高等教育,芬蘭把錢主要投在了人人能享受到的中學階段。理由是,這階段的小孩正在發展自己的學習方法,需要更多的資源支持。在OECD的評比中,芬蘭被認為是運用教育資源最高效的國家之一。

與此同時,芬蘭教育尤其強調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當學生出現學習困難時,老師會立即制定有針對性的策略,進行個別輔導,費用由政府負擔。事實上,芬蘭有近20%的中小學生接受過額外輔導。

在2012年的PISA測驗中,中國上海市某重點學校的成績排名第一,但芬蘭參與測試的學生卻是從首都赫爾辛基到北極圈裡的中學都有,且測驗成績相差不大。


既然教育資源平均分配,沒了「實驗校」、「火箭班」,那學生之間也就沒必要排名、競爭了。

所以,在芬蘭,學生在接受教育前6年的表現根本不是衡量孩子未來發展的依據,十幾歲以前也沒有考試,很少做家庭作業。

芬蘭人普遍認為,玩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事。因為,一旦孩子準備好了,會學得更好,所以,沒必要給他們壓力。

在芬蘭,學生只有在高中最後一年的年底有一次考試,而且,只有班主任同意,六年級以下的學生才能參加區域性聯考。因為,老師認為,他們對學生的了解遠比考試準確。


芬蘭有全球最嚴格的師資標準。

在芬蘭,想當中小學老師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每年,只有最優秀的10%的碩士畢業生才有可能成為老師,因為競爭激烈,候選人們不但要經過好幾輪職業面試,還得經過性格評判。因為,教育不僅是一項技能,還需要熱情及創新思維。

正因如此,芬蘭老師擁有和醫生、律師一樣的社會地位及工資水平。每天,老師們只花4小時上課,其他時間都用於課程設計、評估學生,每周還要花2小時用於「職業發展」。

所以,芬蘭老師對他們的學生往往非常了解,且有能力、有時間針對學生的發展制定、修正課程。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老師也往往能給出極專業的意見。

如果說,多數國家的中小學教育像工廠,老師是流水線的工人;那在芬蘭的中小學,老師更像是帶領小企業創業的開拓者。

事實上,在芬蘭,老師是最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和意願的人。最讓芬蘭教育部長頭痛的是,好多老師都跑去讀博士,而且芬蘭的企業也喜歡僱用老師,跟政府搶人。據芬蘭第一大報《赫爾辛基郵報》的調查顯示,芬蘭年輕人最嚮往的行業就是當老師,中小學教師受民眾敬重的程度,甚至超過了總統和大學教授。


芬蘭前總理阿霍有句名言:創造新經濟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在芬蘭,教育被認為是公民的基本權利。

芬蘭的孩子一出生,父母就能領到兒童福利金等津貼,其中一部分被專門限定用於孩子的文化教育,這部分津貼存在每個兒童的特定帳戶裡,只能在與政府籤約的書店、美術館等教育文化機構消費。

在芬蘭,兒童三歲前父母可以休假在家照顧孩子,由政府提供津貼;三歲以後,政府依然有很多幫助父母的政策,比如:提供託育補助,孩子放學後安排他們在學校閱讀、玩耍,免去父母的後顧之憂,等等。與此同時,學生的課本、交通和午餐費用,全由政府負擔,

此外,政府還斥巨資建設公共設施。芬蘭有l000多座圖書館,平均每5000人就有一座,是世界上圖書館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芬蘭學生閱讀能力強、知識面廣,與此頗有關係。


芬蘭人是全世界最愛閱讀的,也是全世界最愛跟圖書館借書的,平均每人每年借17本。調查顯示,41%的芬蘭中學生,最常從事的「休閒活動」是閱讀。

此外,因為整個教育體系崇尚平等、資源平均,芬蘭的家長也沒必要急功近利。父母大多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儘量在家裡給孩子製造快樂,著重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不輕言放棄的品質。

周末或寒暑假,芬蘭家長從不帶孩子去補習班,而是安排孩子去戶外旅遊、運動,平常也會多鼓勵孩子做家務,學習生活技能。

「彩色斑馬」最近在一個國外的博客網站上看到了一篇總結芬蘭教育成功的文章,作者用「少即是多(Less is More)」概括了芬蘭教育的精髓:

1、少一些正統上課=多一些選擇

2、少一些在校時間=多一些休息

3、少一些授課=多一些自主

4、少一些考試=多一些學習

5、少一些課題=多一些深度

6、少一些作業=多一些參與

7、少一些學生=多一些老師的關注

8、少一些規則=多一些信任


本微信號發布的所有內容,除已標明外,版權均歸「彩色斑馬」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將追究法律責任。投稿及版權合作:leo@colorfulzebra.com

音頻童話《三個問題》——【Leo說】有時候,助人就是助己。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收聽。

相關焦點

  • 芬蘭教育為什麼全球第一?五大秘密、26個事實、華裔女生揭秘
    五大秘密、26事實、華裔女生揭秘(7505字)1芬蘭教育為什麼全球第一?五大秘密令人心生感慨(2398字)芬蘭教育為什麼全球第一?事實上,芬蘭有近20%的中小學生接受過額外輔導。在2012年的PISA測驗中,中國上海市某重點學校的成績排名第一,但芬蘭參與測試的學生卻是從首都赫爾辛基到北極圈裡的中學都有,且測驗成績相差不大。芬蘭教育為什麼全球第一?五大秘密令人心生感慨.
  • 被稱為「全球第一」的芬蘭教育中的26個令人驚異的事實
    不過我們也想知道,它們的教育,為什麼稱為全球第一,芬蘭的孩子是怎樣上學,怎樣成長的,就當是看西洋鏡吧!這篇推送通過三篇短文來幫有興趣的朋友了解芬蘭教育。有26個芬蘭教育令人驚異的事實,還有華人家長親歷芬蘭教育、芬蘭學生的經歷。
  • 為什麼芬蘭的教育全球第一?
    芬蘭,一直是全球教育的「標杆」。為什麼是芬蘭?是什麼讓芬蘭的教育一舉一動都受到了全球的關注?因為芬蘭的教育全球領先了將近20年,而且他們不甘於這個領先,總是在不斷的折騰,不斷的推陳出新。從2003年到2012年期間,芬蘭孩子的PISA測試成績一直排名第一,雖然後來被上海反超了,但是一直排在前十。而且被反超並不是人家弱了,而是覺得這個沒意思了。況且比起上海的孩子每周57個小時學習時間,芬蘭學生每周也就35個小時用來學習,而且少補課少考試。
  • 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
  • 家庭教育:為什麼芬蘭的教育世界第一?芬蘭父母的5大教育方法
    說到芬蘭,各位會想到什麼?極光、搖滾、諾基亞?除了這些,芬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恐怕就屬教育了。芬蘭教育作為西方教育的典範,為什麼能一直領跑全世界,保持世界第一,這恐怕是全世界的父母都想知道的秘密。當然,中國和芬蘭國情不同,也許芬蘭學校對中國的孩子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 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孩子不喜歡某門學科,老師是這樣做的?
    芬蘭教育被世界上稱為是全球第一。那麼芬蘭全球第一的秘密是什麼,我們從他們某一個方面來分析一下。在芬蘭,如果孩子不喜歡某門學科,他們的老師是怎麼做的?在芬蘭,假如孩子不喜歡數學,他們的老師是這樣做的:首先,他們的老師會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會認為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其次,不會認為是那個孩子有問題,而且他們會儘可能多地檢查自己的方法。
  • 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
    很多父母都把「不要讓孩子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這樣的教育觀點牢牢刻在心中,並堅定地去執行。只是,這樣的教育理念真的正確嗎?家長從小教育孩子,不是為了最終讓他們得冠軍,而是要幫助他們培養起終生學習的習慣。作為世界公認的教育體制最完善的國家之一,芬蘭在教育改革上打破了傳統的思路,創造了人們想像不到的教育奇蹟。
  • 芬蘭教育是全球第一的
    他們課時最少,課後複習時間最短,假期最長(1) 芬蘭的教育被稱為全球第一,他們課時最少,課後複習時間最短,假期最長。而學生們的成績落差卻最小。國民中65%的人都受過高等教育。從小學到大學讀書都是免費的,包括留學。
  • 芬蘭學生在校時間最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你必須得了解!
    芬蘭的基礎教育,在沒有親自體驗之前聽到的都是童話。只有親自帶女兒來到芬蘭,才了解什麼是芬蘭的童年。近些年,芬蘭教育似乎成為了一個品牌,一提到芬蘭教育就會引起很多人的好奇,如果不是因為這份好奇,我也不會接受Laurea的錄取通知書,放棄北京的安穩來芬蘭重新北漂。
  • 媽咪寶貝愛 | 芬蘭為什麼兒童教育全球第一?
    世界教育新星的名號到底是浪得虛名還是實至名歸?近些年,隨著全球對芬蘭教育的認可,教育無疑成為芬蘭新的名片。其實,可能很多人跟我們一樣比較納悶芬蘭這麼一個北歐小國為什麼教育會全球第一?但經過了解後你會發現,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 芬蘭教育全球第一,但它的好與競爭無關
    當然,並不是單純地讀那麼簡單。以演講和寫作為主的輸出式的閱讀方式,會逼著你在消化書目內容的基礎上,發散出批判性思維,長出自己的見解來。 5月份,童書媽媽讀書會把關注視線轉向令世界側目的芬蘭教育,北上廣三地讀書會同步閱讀了《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 正式開讀之前,我習慣性地先讀封面。
  • 令人驚嘆的芬蘭的教育
    對芬蘭,我所知甚少;然而對芬蘭教育,卻讚嘆不已。很多人都知道教育是中國父母心中永遠的痛點,明知道現在的教育讓家長焦慮不已,尤其是作為無可奈何的父母,推不動整個教育體系,扛不動改革的大旗,連吶喊也越來越沒有力氣。
  • 「沒有死胡同」是芬蘭教育成功的秘密
    芬蘭國家教育日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 芬蘭的基礎教育舉世矚目,芬蘭學生屢次在經濟合作組織(OECD)組織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中斬獲佳績,被譽為「全球第一的教育」,在本次芬蘭國家教育日活動中,芬蘭駐華使館教育科學參贊,首席教學法專家、歐洲跨文化教育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者將從PISA測評、全球熱捧的現象教學法等視角揭曉「全球第一的教育」之奧秘。
  • 全球課時最少,學習成績好,芬蘭教育是全球第一的秘訣是什麼?
    在這個國家你每周都可以享受到:全球最短的上課時間,課後複習時間也很短,還有超長的假期。就是這麼一個看起來「不重視教育」的國家,卻創造出教育的奇蹟。從2000年開始,每隔三年就會開展一次全球幾十個國家的學生測評:國際學生評量計劃。而芬蘭的教育體系在各項測試中都名列前茅。
  • IB教育正在全球碾壓應試教育,日本將於2018年廢除高考
    英特爾、蘋果、微軟、思科等公司與英國、美國、新加坡、芬蘭、澳大利亞等國家定義的「21世紀全球標準技能」包含哪些內容?IB課程又為什麼能夠培養出擁有這些能力的未來人才呢?書中提到,日本計劃在2018年廢除全國統一考試,結束一試定終身的教育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將把IB國際文憑課程納入學生的升學體系,從而舉全國之力,推動日本學生成為擁有「21世紀全球標準技能」的國際化人才。IB國際文憑課程為什麼代表著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憑什麼能培育出擁有「21世紀全球標準技能」的國際化人才?書中進行了詳細介紹。
  • 告訴你一個全球NO.1教育體系的秘密——芬蘭幼兒教育
    芬蘭,一個位於歐洲北部的國家,人口550萬,我們知道芬蘭是源於聖誕老人、諾基亞,現在則是因為它的教育、憤怒的小鳥,還有PISA測試的驕人成績。芬蘭教育擁有全世界最好的教育體系,「芬式」幼兒教育更是享譽全球。
  • 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我們在魔都找到了
    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其實在教育界早已人盡皆知:師資太好了。 即使小學教師也要考教育學碩士,且錄取率可以低到8%;教師們都是「全才」,要學習課程設計、社會情緒、領導力、認知科學……正是因為讓最優秀的人去做教師,芬蘭的學生們才能在每周只學習35小時(上海是57小時)的情況下,玩兒一樣地在PISA測試中取得了世界領先水平。
  • 為什麼芬蘭的教育世界第一?芬蘭父母的5大教育方法,值得借鑑
    芬蘭,一個總人口不足北京四分之一的北歐小國,卻擁有著「全球教育第一」的稱號。芬蘭的教育方式一直都是西方教育的典範,不僅是因為芬蘭的全球創新指數(GII)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培養出了很多創新性人才。(憤怒的小鳥、部落衝突、馬克思佩恩等多款網際網路熱門遊戲都出自芬蘭)還是因為芬蘭被評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和「最適合為人父母,養育孩子」的國家。那麼,芬蘭的教育體系為什麼這麼好呢?在芬蘭,一個受到高度重視的教育階段不是小學,也不是大學,而是學前教育,而是0-6歲兒童的教育。
  • 芬蘭教育為何被公認為全球第一?我們可以效仿嗎?
    沒作業不考試的教育卻被公認全球第一「全球課時最少,課後複習時間最短,假期最長的國家」,同時「學生成績表現非常優秀,整體排名長期名列前茅」,這就是芬蘭,一個令人嚮往的傳奇國度芬蘭教育被公認為全球第一,表現在哪些方面?1.學生幸福指數很高,沒有學業負擔芬蘭的孩子7歲以前在家學習,7歲才開始正式上學。在16歲之前沒有家庭作業和考試。
  • 芬蘭教育的秘密,究竟是什麼?
    2012年從公司辭職後選擇推廣芬蘭兒童技能教養法,也是想把這些簡單而有意義的領悟帶給我在中國的朋友們,希望大家能夠活得更加簡單而幸福。蒂姆的博客總是能引發我的共鳴,每次看到他新發的博文,都忍不住想翻譯出來分享給更多的中國朋友。作為來自美國的教師,蒂姆在芬蘭教書的每一天都在感慨「芬蘭教給我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