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抓周,第一個就直奔它,家人笑噴:這一點隨他爸

2020-12-15 騰訊網

在傳統習俗中,寶寶周歲生日時,都會有一個抓周儀式,具體做法就是將各種物品擺放在寶寶面前,任其抓取,通過寶寶抓取的物品預卜其前途和性情。

如今,實行抓周禮的家庭已經不多了,但也有一些遵循傳統的家庭或者純粹抱著好玩心態的家長會在寶寶周歲時進行抓周。

在網上,有一個寶寶抓周的視頻很有意思。寶寶周歲這天,抓周的物品準備了非常多,有二十來樣,包括印章、金元寶、竹簡、如意、葫蘆、毛筆等傳統抓周物品,也有人民幣、滑鼠、小汽車、地球儀等現代抓周物品。

抓周正式開始後,這個穿著傳統服裝的寶寶就直奔碗筷而去,並拿起了一雙筷子開始玩起來,看到這一幕的寶寶家人也是笑噴了:從小就這麼好吃,和他爸一樣!

好在抓周儀式的主持人,這種場面估計也見得多,連忙解釋道:「寶寶抓了碗筷,代表以後口中有福,衣食無憂。」

隨後,這個寶寶又抓了如意和尺子,寓意也非常好,代表著「吉祥如意」和「嚴明公正」。

抓周這個傳統儀式,因為已經逐漸被人們遺忘,所以很多人不知道其中的一些講究。如果你準備在寶寶周歲時也來一場抓周儀式,那麼這幾件事最好提前了解:

1.準備抓周物品最好大小一致、顏色相近

既然是想通過抓周預卜寶寶的前途,那麼準備抓周物品時對寶寶的外界幹擾越少越好。因此,準備的抓周物品最好大小差不多,方便寶寶抓取,顏色上也最好相近,以免一些顏色鮮豔的物品會干擾寶寶的注意力。

此外,準備抓周物品還有一個重點,那就是必須要是寶寶第一次接觸的物品,這也是為了避免寶寶在抓周時專挑選熟悉的物品抓。

2.抓周過程中親友不要幹預寶寶的選擇

在抓周過程中,應該完全憑寶寶的喜好去選擇,當寶寶抓到吃食、玩具等物品時,親友們不要覺得這是「貪吃」「好玩」的表現,就幹預寶寶的選擇。

3.家長不必太看重寶寶抓周的結果

抓周發展到今天,更多地成為了一種取樂逗趣的遊戲,無論寶寶抓到什麼,家長都不必過於看重。因為寶寶未來的前途如何,並不在於抓周抓到了什麼物品,而要看家長如何教育。寶寶的興趣愛好,也未必能通過一次抓周就能看出來,這還需要通過家長平時的細心觀察才能真正知曉。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抓周時準備了哪些物品呢?最後寶寶抓了什麼?歡迎大家留言!

相關焦點

  • 「抓周」直奔目標,看見寶寶手裡的東西媽媽笑了,奶奶:這可咋辦
    導讀:「抓周」直奔目標,看見寶寶手裡的東西媽媽笑了,奶奶:這可咋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抓周」直奔目標,看見寶寶手裡的東西媽媽笑了,奶奶:這可咋辦!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抓周時舅舅放了一「物」,寶寶看了直奔它去,其他人臉都黑了
    對於「抓周」禮,相信大家就算不太熟悉也一定聽說過,這個習俗自古代就已流傳民間,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抓周」也叫拭兒、拈周、試周。「抓周」是在孩子周歲時舉行的,一種用來預測孩子前途和性情的儀式,也是新生兒第一個生日紀念日的一種慶祝方式。
  • 寶寶抓周:放棄豪車金錢,最終選擇讓全家笑噴,網友表示胎教到位
    導讀:寶寶抓周:放棄豪車金錢,最終選擇讓全家笑噴,網友表示胎教到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抓周:放棄豪車金錢,最終選擇讓全家笑噴,網友表示胎教到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抓周」爸爸亂放東西,寶寶看到直奔而去,全家人生氣又想笑
    顯然,寶寶對這項活動的意義是沒有概念的,他只知道看著爸爸媽媽在地上隨意擺放物件,然後聽他們的指令。 看到寶寶的舉動,全家人是又生氣又好笑,紛紛責怪爸爸亂放東西,但看到寶寶直奔麻將而去的樣子,還是感覺很可愛的。
  • 寶寶抓周兩次都拿起同一個物品,吃貨屬性暴露,爸媽攔都攔不住
    很多網友都在網上分享過自家寶寶抓周的故事,有一位爸爸卻笑稱:「我家寶寶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吃貨!」 孩子第一次抓周的時候什麼都沒瞅一眼,直接就抓起了肉包子,一家人看到他這個舉動都忍俊不禁。
  • 寶寶抓周一把抓起奶奶「心頭好」,全家都笑不出,網友:賭神出世
    不過在眾多抓周的寶寶中,就有一個寶寶另闢蹊徑,將奶奶最愛的「心頭好」抓了起來,這下子全家人都笑不出了,讓我們不禁好奇,寶寶到底抓了個啥?陳先生將書本、計算器(算盤)、車鑰匙、錢等物品一起擺在地上,家人們滿懷期待的等著寶寶過來抓周,結果可可一把抓起了奶奶的「心頭好」,這下子全家人都笑不出來了。沒想到寶寶將最邊上的麻將抓了起來,難道這是預示寶寶將來還是個好賭之人?可把陳先生和妻子給愁壞了。
  • 寶寶抓周,爺爺隨手放下一個「八條」,孫子直奔而去,全家人黑臉
    現在的長輩們,總是會為孩子舉辦「抓周儀式」,在長輩眼裡,孩子的「抓周儀式」,第一個抓到的是什麼,就象徵著將來會從事哪方面工作,這種說法其實是不正確的。寶寶抓周儀式,爺爺隨手放下一個「八條」,全家人的笑容逐漸消失剛滿周歲的軒軒,寄託著全家人的希望,在家中舉辦抓周儀式,在他的面前擺放著許多物品,計算機、車鑰匙、美食等等。
  • 寶寶抓周一把抓起奶奶「心頭好」,全家都笑不出,網友:賭神出世
    ,這下子全家人都笑不出了,讓我們不禁好奇,寶寶到底抓了個啥?陳先生將書本、計算器(算盤)、車鑰匙、錢等物品一起擺在地上,家人們滿懷期待的等著寶寶過來抓周,>結果可可一把抓起了奶奶的「心頭好」,這下子全家人都笑不出來了。
  • 孩子周歲時,「抓周」真能抓住未來?心理學專家的實驗中已有答案
    「抓周」直奔目標,看見寶寶手裡的東西媽媽笑了,奶奶卻開始發愁在古代,寶寶抓周的時候經常會放一些筆墨紙硯以及武器等等,因為在古代當官的主要分為文職和武職嘛。當孩子看見這一排東西後便開始行動,徑直的爬向了「麻將」,這一舉動把全家人都看愣住了,看著大家比較茫然的眼神,寶爸說了一句話:「這是我放的。」爸爸的一句話讓家裡人哭笑不得,媽媽和奶奶異口同聲的說:「這孩子隨他爸。」
  • 寶寶抓周「出師不利」,剛登場就栽倒,哭著抓取的物品笑翻媽媽
    導語:大家好,在寶寶滿周歲的時候,家長往往會給寶寶舉行抓周儀式,畢竟這是寶寶的第一個生日,用抓周這樣的儀式來紀念一下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寶寶在抓周的時候也總會鬧出不少笑話,而家長們也是抱著看笑話的心態來給寶寶舉行抓周儀式,這不,就有一個寶寶在自己的抓周儀式上讓一家人笑翻了。
  • 有一種「失望」叫寶寶抓周,三次抓同一件東西,寶爸笑容瞬間凝固
    一個小視頻裡,寶爸寶媽在大紅布上放滿了抓周道具,書本、筆墨、錢串、玩具小錘子、尺子……應有盡有。沒想到寶寶一被放下來,直奔肉包子爬去,速度驚人,絲毫不帶猶豫。寶爸不死心,一連讓寶寶抓了三次,沒想到寶寶三次都是瞄準肉包子下手,最後乾脆抓著不撒手了。看到這一幕,寶爸笑容瞬間凝固,失望地表示,看來孩子註定是個吃貨了!
  • 有一種「執著」叫寶寶抓周,兩次奔向同一物品,爸爸笑容瞬間凝固
    ,第二次抓周的時候,還是直奔肉包子而去,爸爸滿懷激動的心情瞬間冷卻,笑容凝固在臉上!,抓周姿勢已經做好,準備隨時往前衝刺,寶寶的眼神直勾勾盯著中間的包子,本以為他會直接拿起包子!於是寶寶一邊哭泣一邊向前爬,最後哭著抓起了包子,父母看著這場面,覺得又心疼又好笑!
  • 寶寶「抓周」笑翻眾人,抓啥幹啥真的準嗎?聽聽大家怎麼說
    寶寶「抓周」引網友回憶,在場的人笑翻了,「抓啥幹啥」真的準嗎最近,網友上傳的一段寶寶「抓周」視頻突然火了起來,在孩子面前,擺了一堆東西:毛筆、百元大鈔、銅錢、毛線球、書、玩具刀……大家都圍著孩子,期待她的表現。
  • 寶寶抓周拿起這個東西不鬆手,家人看到後對孩他爸說:都怪你
    在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一個傳統習俗——抓周。所謂抓周,就是等寶寶到了一歲的時候,在寶寶面前擺放一些物品。不同的物品代表不同的職業,寶寶抓到哪樣,從而看出寶寶的興趣愛好,或者是以後他可能會從事這方面的職業。這些都是中國民間說法,雖然沒有科學依據,但很多家長都會讓孩子抓周。
  • 「固執寶寶」抓周,兩次都認準了同一件物品,寶媽看後笑容凝固
    也還有些寶寶是跟著「嗅覺」去選擇的。「固執小寶寶」抓周,兩次全都認準了同一件物品霖霖快一歲了,全家人特意為他準備了抓周儀式來慶祝。到了生日這天,霖霖的爸爸在客廳正中間的位置鋪好了一塊大紅布,上面琳琅滿目地擺放著各種與職業相關的物品,同時還惡趣味的擺了一個饅頭。
  • 1歲寶寶「抓周」,意外摔倒抓住一樣東西,媽媽大喜過望:妥了
    ,一般認為抓周時抓到什麼,寶寶長大後就會從事什麼工作,當然這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更多傾向的是寶寶第一個生日的儀式感。案例網上有一則1周歲寶寶抓周的視頻爆紅網絡,寶爸寶媽將筆、墨、紙硯、算盤、書籍、滑鼠、鍵盤、人民幣等等各種各樣的物品擺放在寶寶面前。
  • 好奇寶寶將來從事啥工作?這幾個抓周物品,抓到最後一個前途無量
    抓周,是民間的一種風俗,最早起源於中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它是指:在寶寶周歲這天,家裡長輩會擺上各類物品,讓寶寶隨意抓選一個,然後,從寶寶抓到的東西寓意、推測寶寶的未來發展方向。雖說當下隨著社會的進步,抓周活動已不算普遍,但是也不能完全算是迷信哦。
  • 一歲寶寶抓周,抓起爺爺的「心頭好」不放手,奶奶樂了:祖傳的
    在孩子一周歲的時候,小李和家人決定給孩子進行抓周。 為了讓孩子擁有更多的選擇,小李和家人為孩子準備了很多種物品擺放在孩子的臉前。除了常見到的書,筆以及錢之外,小李的丈夫還擺放了孩子爺爺平時最喜歡的二胡。
  • 1歲娃抓周,舅舅放了這東西,不料全家人的笑容都凝固了
    經過歷史的變遷,這項活動始終保留,有很多人都質疑他存在的科學性和必要性,但無論如何,他也確實作為一種「傳統文化」保留下來了。在抓周的過程當中,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也鬧出過不少笑話,其實在這裡父母們也不必太過於當真。畢竟,它承載的只是家人們對孩子的美好寄託,並沒有特別的科學意義,只可玩笑,不可當真。
  • 寶寶「抓周」的選擇讓寶爸直呼不作數,引得全家爆笑
    文|秘籍君翻看手機的時候,看到閨蜜發了一條朋友圈,寫著:欣欣今天一周歲了,抓周的時候,剛開始抓了只雞腿,老公嚷著不作數,將來不能當吃貨,重新讓欣欣抓,結果抓了張紅色的毛爺爺。全家都笑了,說這丫頭,將來能成大氣啊,起碼吃喝不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