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習俗中,寶寶周歲生日時,都會有一個抓周儀式,具體做法就是將各種物品擺放在寶寶面前,任其抓取,通過寶寶抓取的物品預卜其前途和性情。
如今,實行抓周禮的家庭已經不多了,但也有一些遵循傳統的家庭或者純粹抱著好玩心態的家長會在寶寶周歲時進行抓周。
在網上,有一個寶寶抓周的視頻很有意思。寶寶周歲這天,抓周的物品準備了非常多,有二十來樣,包括印章、金元寶、竹簡、如意、葫蘆、毛筆等傳統抓周物品,也有人民幣、滑鼠、小汽車、地球儀等現代抓周物品。
抓周正式開始後,這個穿著傳統服裝的寶寶就直奔碗筷而去,並拿起了一雙筷子開始玩起來,看到這一幕的寶寶家人也是笑噴了:從小就這麼好吃,和他爸一樣!
好在抓周儀式的主持人,這種場面估計也見得多,連忙解釋道:「寶寶抓了碗筷,代表以後口中有福,衣食無憂。」
隨後,這個寶寶又抓了如意和尺子,寓意也非常好,代表著「吉祥如意」和「嚴明公正」。
抓周這個傳統儀式,因為已經逐漸被人們遺忘,所以很多人不知道其中的一些講究。如果你準備在寶寶周歲時也來一場抓周儀式,那麼這幾件事最好提前了解:
1.準備抓周物品最好大小一致、顏色相近
既然是想通過抓周預卜寶寶的前途,那麼準備抓周物品時對寶寶的外界幹擾越少越好。因此,準備的抓周物品最好大小差不多,方便寶寶抓取,顏色上也最好相近,以免一些顏色鮮豔的物品會干擾寶寶的注意力。
此外,準備抓周物品還有一個重點,那就是必須要是寶寶第一次接觸的物品,這也是為了避免寶寶在抓周時專挑選熟悉的物品抓。
2.抓周過程中親友不要幹預寶寶的選擇
在抓周過程中,應該完全憑寶寶的喜好去選擇,當寶寶抓到吃食、玩具等物品時,親友們不要覺得這是「貪吃」「好玩」的表現,就幹預寶寶的選擇。
3.家長不必太看重寶寶抓周的結果
抓周發展到今天,更多地成為了一種取樂逗趣的遊戲,無論寶寶抓到什麼,家長都不必過於看重。因為寶寶未來的前途如何,並不在於抓周抓到了什麼物品,而要看家長如何教育。寶寶的興趣愛好,也未必能通過一次抓周就能看出來,這還需要通過家長平時的細心觀察才能真正知曉。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抓周時準備了哪些物品呢?最後寶寶抓了什麼?歡迎大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