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抓周」禮,相信大家就算不太熟悉也一定聽說過,這個習俗自古代就已流傳民間,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抓周」也叫拭兒、拈周、試周。「抓周」是在孩子周歲時舉行的,一種用來預測孩子前途和性情的儀式,也是新生兒第一個生日紀念日的一種慶祝方式。
在孩子滿周歲的時候,把各種各樣具有象徵意義的物件擺放在新生兒面前,比較傳統的是放筆、墨、紙、硯、錢、算盤、書等等,而現在的人則會放一些現代物品或者用相應的圖片代替,來讓寶寶抓取。
在現在,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一些地方依然保留著「抓周」的習俗。下面這個寶寶就在抓周時因為舅舅的「sao」操作鬧出了不少笑話,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可愛的小樂樂已經周歲了,家裡給他準備了「抓周」儀式,家裡人高高興興的擺了一溜東西,錢幣、車鑰匙、糖果等等。小樂樂猶豫不決,好半天都沒有拿一個。
小樂樂的舅舅也在圍觀寶寶抓周,他在裡面加了一樣「東西」,結果樂樂看見立馬就爬了過來,把這個物體一把抓住,家人們看了臉都黑了,表情也是一臉的複雜。原來是舅舅喜歡打「麻將」,然後在裡面放了一個麻將牌。
也難怪大家看了都僵了臉,這直奔麻將牌而去的樣子,將來活脫脫是一個小賭迷了哈哈哈。
當然,抓周只是長輩們對於家中孩子美好未來的期許,結果也並不會決定孩子的將來,我們自然是希望孩子們可以向著成功的方向前進,將來成為有作為的人,但也不能盲目迷信,「抓周」這樣的活動其實也只是為了圖個吉利。
1、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庭是孩子成長中的第一所學校,良好的家庭環境是培養孩子成才的「優質土壤」。作為家長,要樹立良好的家風,做好孩子這一階段的基礎教育。由於兒童在幼年時期,並未形成固有的思想觀念,所以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強的。良好的家庭環境是可以培養他們好的行為習慣的,而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正所謂「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而良好的家庭環境則需要穩定、和諧、並且文明。
2、良好的社會環境
相信大家對於孟母三遷的故事已經了熟於心,而這個故事所要告訴我們的,正是這個大環境給我們人帶來的改變和影響。在什麼樣的地方生活、學習,和什麼樣的人交談來往,說什麼樣的話做什麼樣的事,這些都會給孩子帶來影響。所以家長對於孩子學習和生活的區域一定要足夠了解,看到底適不適合,對孩子思想和道德意志的成長是否有益。
3、家長的領導作用
爸爸媽媽在孩子的心裡永遠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家長對於孩子的引導也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家長,孩子在不斷成長學習的同時,我們也不能落後,一個合格的父母從來不是天生就有的。只有家長的思想觀念正確了,孩子的思想才不容易走偏,所以家長對於自己的思想觀點,一定要思慮周詳再傳播給孩子。
而後就是思想到位,行動也不能落下。說過的話,許下的諾,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誠實履行,這就是在給孩子樹立最好的學習榜樣。
今日話題:對於「抓周」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圖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