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教師節了,今年是第36個教師節,這一天就是為了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教師節並非中國傳統節日,而是在1985年,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才真正確定了1985年9月10日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可見教育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說起教育,大家一定會想起孔子,孔子可能不是歷史上第一個老師,但是他卻是第一個提倡「有教無類」的教育家,通過創辦私學,廣招學生,打破了古代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讓廣大平民都能有受教育的機會,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這成為中國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為後世教育體系的建立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看看古代都有哪些讚美老師的詩句!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這首詩本是描繪了春雨潤物無聲的特點和成都美景的詩。最有名的一句就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句意思是,它隨著春風在夜裡悄悄地落下,悄然無聲地滋潤著大地萬物的生長。
現在用他來形容老師教書育人,不求回報,默默將知識的細雨灑落,滋潤了莘莘學子。
憶昔粵東宦遊期,天涯海角系神思。而今宛爾音容在,猶是當年問字時。
這是一首懷念老師的詩,劉廷珊拜見逝去老師的遺像,有感而發,作的這首詩。
「而今宛爾音容在,猶是當年問字時。」很形象地把當初老師認真教導學生的樣子刻畫出來了,音容笑貌彷如在身邊,耐心細緻為學生答疑解惑。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這是一首詠物詩,讚美蜜蜂的辛勤,體現了對勞動人民的讚美和同情。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是其中的經典,意思是,採集百花釀成了蜜以後,不知道為誰辛苦為誰甜?
老師就是辛勤的園丁,耕耘著美麗的花園,又像是不知疲倦的蜜蜂一樣,精心照顧每個花骨朵,最終釀成甜美的蜂蜜,自己卻不辭辛苦。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這首詩是龔自珍寫自己離開京城感受的一首詩。最出名的一句就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意思是,自己雖然辭官歸鄉,但是就像從枝頭掉落的花朵一樣,並不是無情之物,也不是人生的終點,而是化作了泥土,還能培育下一代茁壯成長。
我覺得,這首詩用來比喻老師最貼切不過了,老師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年華,默默在講臺上培育著一代又一代的學生,為祖國輸送棟梁之才,而自己卻隨著年齡的增長,最終猶如那凋零的花朵一般,化作泥土仍然發揮著餘熱。
綠野堂開佔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這首詩是白居易寫的讚美老師的詩。
白居易巧用桃李指代學生,意思令公的學生早已經桃李滿天下,何須在門前種那麼多花花草草。現在人們都用「桃李滿天下」來比喻老師培育的學生很多,各地都有,既是對老師的肯定,更是一種讚美。
關於讚美老師的詩句,大家還知道哪些,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