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巢看到菊花,寫下這兩首詩,都很有氣勢,你喜歡哪一首?

2020-12-19 阿清說文學與詩詞

菊花迎著風霜開放,顯示出了它頑強的生命力。在瑟瑟秋風中,菊花帶著寒意,散發出一陣一陣的芳香。我們來看古代詩人是如何描寫菊花的,如何展現菊花的芳香。今天來看唐代詩人黃巢的《題菊花》和《不第後賦菊》。

先來看看《題菊花》,這首詩是黃巢在青年時候寫的,起義之前所做。這首詩運用託物言志的手法,表達了作者想要掌握整個社會的宏偉理想與抱負。

黃巢一生跌宕起伏,所做的詩也是非常的有氣魄,都是為了展現他自己雄偉的壯志豪情,通過詩文來表達是人自己的情感,今天這首《題菊花》就是如此。

題 菊 花

唐代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下面我們來逐句分析一下這首詩,第一句,颯颯的秋風席捲而來,吹著滿院盛開的菊花。「西風」一詞給讀者說明了時間,「滿院」一詞就可以看出菊花非常的多,「颯颯」一詞讓人感覺到天氣的寒冷,因此這一句就是為後句做鋪墊的句子,通過這一句對周圍環境的描寫,引出下面對感情的展現。

第二句,菊花的花蕊和花瓣好像帶著一陣一陣寒意,散發著幽幽的香氣,再也很難有蝴蝶在那裡飛來飛去的採蜜了。這一句寫菊花迎著寒風綻放,通過對周圍的細節描寫,展現出菊花頑強的生命力,但是正好是在深秋,天氣寒冷,再也不能看見蝴蝶飛舞,表現出詩人對此的一種遺憾之情。在颯颯的秋風中,菊花散發著淡淡的幽香,它不像其他鮮豔的花一樣,在溫暖的春天開放,春天蝴蝶飛舞,而此時卻再也沒有它們的身影。這種對比,其實是為了讚美菊花的頑強與毅力。同時,表達了詩人孤芳自賞,懷才不遇之情。

第三四句,如果有一天我成為了春日之神,我一定讓菊花能夠和桃花一樣在溫暖的春天綻放。這兩句就是整首詩感情的展現,詩人通過想像,將自己想像為春天的神,讓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開放。雖然這是兩句具有浪漫主義的想像,但是卻正是表現出詩人的理想與抱負。詩中所寫的菊花,就代表著當時最底層的勞動子弟,詩人通過菊花,來讚美這些勞動人民,不屈不撓的精神。這裡的深秋寒冷就指的是當時的社會環境,這裡又為它們所處的黑暗環境感到氣憤。所以他就要改變這一情況,所以立志要帶領勞動人民過上好的生活。

這裡寫桃花和菊花在春天盛開,不僅從菊花一方面寫農民的精神,其實還側面描寫出勞動人民應該與其他人一樣,互相平等,都應該過著春天溫暖的生活。表現出詩人的一種平等的思想。

全詩通過菊花,來展現詩人自己的感情,手法獨特,讓人們看到了不一樣的菊花。詩人的思想是非常的雄偉壯闊,表現出他宏偉的理想抱負。

下面來看第二首《不第後賦菊》,這首詩同樣是用託物言志的手法,借菊花來表現詩人的雄偉的理想抱負。

不第後賦菊

唐代: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第一二句,等到秋天,九月重陽節來的時候,菊花剛剛盛開,其他的花就都凋謝了。這兩句交代了時間和周圍環境情況,第一句,這裡寫的是等到秋天重陽節的時候,意思是重陽節還沒到,「待到」二字就可以看出詩人的期盼,他盼望著這一天趕快來臨。這裡的重陽節並不單單指的是節日,其實是展現出詩人對革命的迫切期望,想要改變當時那種黑暗的社會和昏庸的統治。

第二句,這裡用菊花與其他花做對比,展現出菊花頑強的生命力。一來是在說這世間的萬物都有規律,無法打破,二來是在暗示著,社會非常黑暗,巨大的革命起義就要爆發,來臨了,很快,昏庸的統治者就要煙消雲散。

第三句,那綻放的菊花非常的豔麗,光彩動人,一陣一陣的濃香飄滿了整個長安城。「沖天」二字就是將濃濃的菊花香氣展現給世人,而「香陣」二字,就說明,菊花不是三兩朵,而是一片一片,非常之多。體現出詩人一種平等的思想觀念。「透」字,體現出菊花香氣濃鬱,無所不知的精神氣概。

第四句,整個長安城都在瀰漫著濃濃的菊花香氣,滿地都是金黃色的就像是鎧甲般的黃色菊花。「滿」「盡」二字,就展現出菊花的多,以及人們對菊花的喜愛之情,整個長安城都沉浸在菊花的世界之中。

這首詩也同樣如此,託物言志,借著對菊花的讚譽,來展現詩人心中的一腔抱負。一種雄偉壯闊,積極向上的氣概在這裡展現給讀者。同時用比喻的手法,將農民起義軍的高潔與宏偉的英雄氣概展現出來。還表現出詩人頑強的鬥志以及他那種一定要勝利的決心。

《題菊花》與《不第後賦菊》這兩首詩都是在展現詩人滿腔熱血和豪情壯志。但是各有好壞。

第一首《題菊花》,這首詩對菊花的描寫很多,對感情的展現很含蓄,從詩詞本身來看,很難看出詩人想要如何展現自己的感情。只有根據詩人的生平,才可以看出詩人豪邁的理想與抱負,但是這首詩對句話的讚美卻做到了極致,同時可以看出詩人的一種平等的思想觀念,這是這首詩一個突出點。

第二首《不第後賦菊》,這一首詩,將詩人的感情完全展現出來,比上一首更加的雄偉,豪邁,表現出詩人頑強的鬥志和必定勝利的一種信念。很強烈的將自己的感情展現。突出了自己那種改變黑暗社會的理想抱負,相比於上一首來說,這一首更加讓人們喜歡,不僅寫出了菊花高潔的品質,還展現出廣大勞動人民不屈不撓的志向。

因此相比於這兩首菊花,小編更喜歡第二首。各位讀者,你們喜歡哪一首呢?

相關焦點

  • 黃巢:百花總首是菊花,我詠的菊花也值得細品
    晉代陶淵明特別喜愛菊花,曾寫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唐代的元稹也喜愛菊花,在《菊花》一詩中曾吟道,「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唐代還有一個人更喜歡菊花,而且寫得詩不多,但幾乎全是詠菊花,他就黃巢。
  • 概括黃巢一生的三首詩
    第二首: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這首詩是黃巢一生最鼎盛時期的作品,也是他流傳最廣的一首詩。曾經張藝謀導演就借用了他中間的一句作為影片名。其時,他正率領幾十萬農民起義軍圍困長安,詩興大發,借詠嘆菊花來形容勢不可擋的義軍隊伍。
  • 中國古代最有名的十大反詩,連造反都這麼文藝,你喜歡哪首?
    什麼是反詩,反詩眾所周知就是指那些表示造反之意的詩詞。具有反官方反政府含義的詩。在封建社會中,當民怨過高時,常會有這類詩出現,目的是破壞當前政府的威信。反詩很多時候都是出於悲憤之語,或者乾脆直接說給統治者聽的。那麼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反詩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黃巢:三首詩流傳於世,兩首菊花詩大氣,一首看慣了世間滄海桑田
    關於黃巢的詩,兩首是確切的,這兩首都是以菊花為題題菊花颯颯西風滿院載,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第一首詩是多麼的大氣,完全是天下唯我獨尊,有這個霸氣的,再就是一句:春來我不先開口,那個蟲兒敢做聲。我的印象中就這倆。
  • 三首詩詞寫盡一生:黃巢和菊花的不解之緣
    黃巢是有名的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領導了長達十年之久的農民起義。歷史記載黃巢不止善於騎射,而且還通筆墨,有詩才。《全唐詩》就收錄了他的三首詩詞,並由此可以窺見他波瀾壯闊的一生。一:少年的黃巢頗有才學,渴望通過科舉考試建功立業。
  • 黃巢的這首詩,不僅殺氣騰騰,更透著一股邪氣
    黃巢,販賣私鹽出身,善於騎射,粗通文墨,有一定的才氣;這是後世對他的評價,但黃巢卻不這麼認為。他覺得自己才高八鬥、學富五車;卻懷才不遇,屢次落第。那年,黃巢又一次落榜之後;憤從心頭起,怒向膽邊生,做出了這首殺氣騰騰的《不第後賦菊》。喜哥認為,黃巢的這首詩,不僅殺氣騰騰,更透著一股強勁的邪氣!
  • 黃巢做了四年皇帝,寫了三首詩,留下一個結局之謎
    參加幾次科考沒有成功後,這位骨子裡不服輸的漢子生氣了,寫下一首氣勢豪邁的《不第後賦菊》,轉身回家,我不玩了。 敦煌莫高窟裡的文書中有一件《肅州報告》,記載黃巢被尚讓所殺。尚讓是和王仙芝一起起義的將領,後歸隨黃巢,建立大齊後為首席宰相。 四是出家為僧。眾多野史中都有類似記載,尤其是黃巢自己寫的一首詩中也有這樣的描述。
  • 秋分至,我又想起了唐朝黃巢的兩首賦菊詩
    我的生活中,「菊」和我真的好像有不解之緣:生活中的我喜歡喝菊花茶,工作上又遇上不少友好的同事都是什麼「菊」之類的,所教的學生至少有10個以上名叫「秋菊」或含有「秋菊」兩個字。今天分享我與黃巢的兩首賦菊詩的故事。這是發生在二十多年前的一件事,當時因為自己學校的一些原因,帶著委屈的我辦理停薪留職,應聘到了一所私立學校工作。
  • 一首菊花詩,黃巢5歲就表現出他非凡的領袖魅力,盤他
    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黃巢敗死狼虎谷。黃巢一生雖然僅三首詩,但是就有兩首家喻戶曉。黃巢流傳下來的三首詩中,有兩首是以菊花為題材的詠物詩。其中,《題菊花》表現了他頑強的鬥爭精神和必勝信念。這首《不第後賦菊》的境界比《題菊花》更雄偉、豪邁。在這首詩中,詩人運用比喻的手法,賦予菊花以農民起義軍的英雄風貌與高潔品格。
  • 古代最有霸氣、最有殺氣、最有暮氣的三首詩,都是出自同一個詩人
    據說黃巢五歲時候寫了一首詩叫做《題菊花》,我們來看一下原文: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親們可以看一下這首詩有多麼霸氣,特別是後面一句「他日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 五千年來最霸氣畢露的一首菊花詩,最後兩句氣勢無人能及
    ——《不第後賦菊》這首詩的作者是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他家中世代以販賣私鹽為業,家境十分富足。黃巢是少有的文武全才,不僅善於劍術、馬術和箭法,還自小就有詩才。可惜的是他生在唐朝末年,朝綱混亂,成年後幾次參加科舉,都名落孫山。後來他離開長安,繼承祖業成為鹽幫首領。
  • 秋天到,菊花開,你是否想起了黃巢寫的這些菊花詩?
    黃巢曾參加幾次科考都以失敗告終,這使他更加不爽,於是便借菊來抒發自己的不滿和雄心壯志,於是這首《不第後賦菊》便誕生了。 如果說「百花」象徵著腐朽沒落的唐王朝,那麼菊花則預示著頑強的農民革命勢力。此時的菊花競相開放,璀璨奪目,這陣陣菊香籠罩了整個長安城,也讓我們感受到農民起義的勢力如同星星之火一般,蔓延在長安城乃至全國。 此前曾有一部電影,名為《滿城盡帶黃金甲》,其名字便是引用黃巢的這首詩。
  • 中國10首霸氣的「帝王詩」,霸氣勁道,名動千古
    還軍途中,經過故鄉沛縣,劉邦寫下這首《大風歌》。雖然文採不足,但是霸氣側漏。黃巢這首詩霸氣勁道,除了控訴唐王朝的黑暗腐敗,更抒發了自己的抱負。除了這首詩,黃巢還有一首很霸氣的,名為《題菊花》: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黃巢霸氣勁道,尤其是滿城盡帶黃金甲一句,美不勝收,霸氣至極。
  •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聊聊黃巢的《不第後賦菊》
    導語:提起黃巢這個人,我們知道他是唐末農民起義領袖,他有一首著名的詩——《不第後賦菊》。可以說,黃巢文武全才,5歲就能寫詩,擅於騎射,精通劍術,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長大後曾幾次應試進士科,但皆名落孫山,在不甘和憤恨中寫下了這首《不第後賦菊》。
  • 那些氣勢如虹的霸氣詩句讓人讀了熱血沸騰心懷激蕩,你喜歡哪一首
    這首詩被大家熟知是電影《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作者不詳,全詩意境宏遠,氣勢磅礴,寫出了作者的豪情萬丈,也寫出了江湖的風雲變幻。《不第後賦菊》·黃巢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這首詩是唐末農民起義的領袖黃巢在落第之後所作,全詩用詞凌厲,氣勢沖天,殺氣十足。黃巢五歲作連句:「堪於百花為總首,自然天賜赫黃衣。」黃巢父親責怪他不知輕重,命朱元璋又做了一首:「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 滿城盡帶黃金甲居然是他寫的,你還知道黃巢有哪些詩詞嗎?
    黃巢曾經寫過三首詩,恰好這三首詩就代表了他的人生。第一首詩叫:《題菊花》「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這是他小時候寫的,首先說明小黃巢是很有才氣的,而且很有志氣,我們知道,菊花在現在代表身體器官,但在古代,它是高雅的象徵,宋朝大士周敦頤說: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這說明,菊花是退休老幹部拿著花灑擺弄的東西,比如陶淵明寫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68歲的陸遊一晚上寫下兩首詩,一首家喻戶曉,一首可愛呆萌
    古代文人總有不為人知的另一面,比如蘇軾愛吃肉,還自己創作出了「東坡肉」這一特色菜,還曾寫下了《豬肉賦》;比如王安石不愛洗澡,竟然因為太髒遭到妻子的嫌棄;再比如陸遊,我們一直以為他是一個愛國詩人,豈不知他既愛國更愛表妹唐婉,一邊寫著「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另一邊寫著「
  • 古代殺氣最重的詩是哪一首?
    說起古代詩歌中殺氣最重的一首詩,網上很多網友主體上持兩派觀點:一派認為是以《不第後賦菊》為殺氣最重的詩,因為這首詩是黃巢在科舉落地後所寫,名義上是說菊花,但實際上是表達自己對唐朝的不滿。一派認為是李白的《俠客行》,認為這其中有一句「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但個人認為,中國古代史上殺氣最重的詩歌,並非以上兩首,而是《七殺歌》。
  • 剛出考場就寫下兩首悔過詩 讓人好笑又心疼
    昨天,杭州大多數中小學都結束了期末考試。本以為,孩子們考完試都會「放飛自我」,吃好喝好準備迎接新年。哪知道,錢報記者昨天在朋友圈看到由兩首詩詞組成的「悔過書」,出自一名六年級孩子之手。
  • 只知其句不知全詩,你知道滿城盡帶黃金甲,下一句是什麼嗎?
    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滿城盡帶黃金甲。想必大家對這句詩都不陌生。那你知道它是誰寫的嗎?知道它下一句是什麼嗎?不知道的話,就跟著小矣一起往下看吧!其實這首詩是黃巢科舉考試失利後寫下的詠物詩。那黃巢又是誰?你別說,還挺厲害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