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巢,是唐末農民起義的領袖。黃巢起義軍採取流動作戰的方式,橫行全國十年之久,兩度攻陷長安,沉重地打擊了腐朽不堪的唐王朝的統治。值得諷刺的是,黃巢雖打著為民除害、「天補平均」的旗號;卻生性嗜殺,殘忍到令人髮指。
黃巢,販賣私鹽出身,善於騎射,粗通文墨,有一定的才氣;這是後世對他的評價,但黃巢卻不這麼認為。他覺得自己才高八鬥、學富五車;卻懷才不遇,屢次落第。那年,黃巢又一次落榜之後;憤從心頭起,怒向膽邊生,做出了這首殺氣騰騰的《不第後賦菊》。喜哥認為,黃巢的這首詩,不僅殺氣騰騰,更透著一股強勁的邪氣!
《不第後賦菊》唐·黃巢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全詩的大意是:等到秋天的九月初八;菊花盛開後,其他百花全都凋謝。沖天的菊香浸透整個長安城;滿城的菊花猶如無數個披上黃金甲的戰士。
就該詩的寫作水平來說,相比唐朝的眾多詩句,幾乎中等都算不上;就該詩的氣勢上來說,相比古今帝王的作品,有過之而無不及;就該詩的喻意來說,無從比較,但給人一種萬事做絕的狠勁。整首詩給人的感覺,像一個心理極度陰暗又心狠手辣的人,在瘋狂地宣洩。
為何說這首詩「殺氣騰騰,透著一股邪氣」?九月九日重陽節,才是登高賞菊的正日子;這裡寫的卻是「九月初八」,顯示出黃巢迫不及待的想要造反(當然也是為了押韻)。一個「殺」字,不留餘地,凡是不是我這種「菊花」品性的人,全都斬盡殺絕。「沖天」和「透」,既彰顯了黃巢想要改天換地的決心,又展望了造反成功以後要達到的深度和廣度。「滿城盡帶黃金甲」,揭示了,一旦佔領長安,而唯我獨尊的那種霸氣。
菊花,具有耐寒傲霜的品質,為歷代文人所稱頌,也是好多文人、雅士自喻的對象。最出名的,莫過於陶淵明了;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道出了隱居田園、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志向。黃巢也喜歡菊花,但他並沒有任何隱居世外桃源的意思,只是附庸風雅而已。在他的詩裡,菊花完全改變了那種獨立清高、逃避世俗的性格;全成了積極入世、披著黃金甲的戰士。戰士能幹什麼?除了保衛,就是殺戮了。此詩讓人想到的,不僅僅是滿眼金燦燦的菊花,更是紅彤彤一片的血流成河。
大家想過沒有,如果全城到處都是黃燦燦菊花,有沒有感覺到這個地方非常之弔詭?如果滿城都是穿著黃金甲且面無表情的士兵,有沒有感覺到後脊背發涼?近代以來,西學東漸,菊花由原來託志的對象變成了祭祀的用品,以現在的習慣來看,滿城的菊花就更顯的陰森恐怖了。
黃巢攻打廣州時,殺人無數;二次入主長安時,全城男丁被屠;攻打陳州時,以人肉做軍糧;此時的他,已經變成了一個十惡不赦的大魔頭。縱觀整個人類歷史,其慘無人道、滅絕人性之舉,幾乎無出其之右者。所以黃巢的詩,讀起來,總覺得彆扭,總覺得哪裡不對勁;其實是他本身的邪氣在字裡行間的流露而已。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