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第一步:覺察

2020-12-20 常州心理諮詢子觀心理

情緒管理核心課第二講

本文作者:常州子觀心理工作室 心理諮詢師姚建華

第二節:覺察的力量

觀心小棧,您的專屬家庭心理顧問。

大家好,我是姚建華。歡迎您來到觀心小棧。這裡是《情緒管理核心課》的第二節:覺察的力量。

在上一次的課程裡,我們聊到了情緒的概念,也聊到情緒與生命的關係,最後我們還留了一個小任務:找出平時最困擾您的一種情緒,並列出這種情緒來的時候,您習慣的做法。其實,完成這個任務的過程,是一個覺察的過程。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如何練習對情緒的覺察。

我們心理諮詢師有一項很重要的基本功叫做「覺察力」,我們形象地稱這種能力是「用第三隻眼看世界」。「第三隻眼」,是要穿越當下的情緒情感,站在一個更高、更全面的視角,去看「此時此刻客觀發生了什麼」。我們可以想像這樣的畫面:「第三隻眼」就如同一盞更高智慧的探照燈,它凌駕於我們的頭頂之上,或者脫離我們之外,以「旁觀者」的身份,發覺真相。

我們在生活中都有過這樣的體驗,當我們剛剛經歷失敗,極度不自信的時候,感覺周圍所有人看我們的眼神都充滿鄙夷和嘲笑,但是等我們恢復自信再回過頭來想想這些人這些眼神的時候,又感覺並不都是惡意,甚至其中還有關心欣賞的成份。「回過頭來想」的這一部分,屬於覺察的部分。

所以我們看哦,覺察力是每個人都具備的能力,所不同的是,就像習武之人,有些人的功力深,有些人的功力淺,功力深的人會在第一時間迅速覺察到發生了什麼,同時做出合適的回應; 而功力淺的人要在事後很多天才能覺察到當時發生了什麼,但這個時候,已經事過境遷,能彌補的部分非常有限。

因此,我們說對情緒的覺察能力,主要是指覺察速度的練習,從現在開始,我們做到有意識地開啟「第三隻眼」,來觀察自己的情緒。

號主的老家

我的一位來訪者小A曾經跟我描述過她的情緒覺察力提升的過程,她將這個過程分為三段:覺察功的1段2段和3段(聽起來有點像跆拳道哈)。

小A一直以來都不自信,每次特別不自信的時候,都會覺得老公話裡話外都透著看不起她,嫌棄她的信息,甚至連眼神裡都是滿滿的嫌棄。在沒有心理諮詢之前,也就是小A所說的功力1段的時候,對於情緒基本都是毫無覺知的狀態,只是跟著感覺走,所以她會經常憤怒地朝著老公咆哮:「你剛剛那眼神兒是什麼意思啊?你說那話是什麼意思?不就是嫌棄我嗎,你不喜歡我你早說啊」

但實際上我們知道,她老公根本不是那個意思,但小A此時並不能看到真相。

在諮詢室裡,諮詢師需要引導小A打開她的「第三隻眼」,回到當時的場景中,還原真相。真相是什麼?真相是:小A陷入了極度不自信的情緒中。

聽到這裡,您可以打開您的日記,看看上節課結束前留給您的那個小任務,嘗試開啟您的「第三隻眼」,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看看情緒中的自己,會有什麼感覺呢?我們用一點點時間嘗試一下。

常州丁塘河溼地公園

在看到這些真相之後,我和小A去仔細搜尋了每次不自信來臨時的「套路」:覺得別人嫌棄我,尤其是老公,特別憤怒,然後忍不住跟老公吵架!我們約定:下次的這種時候,先做三次深呼吸,嘗試打開「第三隻眼」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於是出現了以下特別有趣的場景,被小A稱為「功力2段」表演:

小A對著老公怒吼:「你剛剛那眼神是什麼意思啊?你說那話是什麼意思啊?不就是嫌棄我嗎,不喜歡你早說啊」

之後想起我們的約定:深呼吸,打開第三隻眼

於是跑到老公面前道歉:「對不起啊,老公,剛剛我不是故意的,是我自己狀態不好」

5分鐘之後,小A又開始新一輪的咆哮:「唉,你什麼意思啊?你剛剛那什麼意思?」

然後想起約定:深呼吸,第三隻眼

又來道歉:「對不起啊老公,我剛剛還是狀態不好」

這樣的場景,您會不會有點眼熟?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個場景中,小A在努力做情緒覺察的功課,只是功力還不夠深,處於練習階段,所以難免反反覆覆。

但隨著這樣練習的增加,小A的覺察速度也慢慢加快,從話說出口之後才發現是怎麼回事,到話說到一半就可以停下,再到開口前停下,再到情緒剛來的時候就已經覺察到怎麼回事

您也可以像小A一樣,找到您情緒來臨的「套路」,並且也可以跟自己來個約定:深呼吸三次,打開「第三隻眼」。如此往復,練習您覺察的速度。

常州東坡公園

現在的小A說自己在覺察功的3段中,她能夠在找老公吵架之前意識到自己又陷入了極度不自信當中,會主動去尋求老公的支援:「老公你安慰安慰我吧」,或者自己去做點感覺舒適的事情,讓自己慢慢恢復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小A在練習覺察能力的過程中,不自信給她帶來的恐慌、憤怒,在慢慢消失,她越來越有勇氣去面對她的不自信,甚至可以跟不自信呆在一起,這給她的生活減少了許多麻煩,比如與老公的爭吵,不僅這樣,她的主動求助,對於她的夫妻關係也一定會是一種助力,您覺得呢?

別忘了將您的收穫記錄進您的《情緒管理成長日記》,更別忘了「練功」!

下次,我們將深度解讀「焦慮」情緒,看看它的前世今生,看看我們如何能跟焦慮建立親密關係,從中獲得積極動力。

好,今天的課程就先到這裡。

相關焦點

  • 情緒管理教你覺察、接納、表達、陶冶好心情
    (一)覺察情緒    要管理情緒,首先要能覺察到情緒。譬如你上山打老虎,如果你不知道老虎是啥樣的,可能你打到只兔子還大聲嚷嚷著打著老虎了。所以,情緒管理第一步,就是要能覺察自己的情緒是什麼,是憤怒?是焦慮?是憂傷?是委屈?是失落,等等。
  • 情緒管理四部曲——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內心情緒無法被他人尊重、傾聽和理解,反而被忽視、漠視或無視;因為有了某種情緒而被人評判、指責,甚至羞辱;內心的情感需求長期無法得到滿足,這些都是一切內心痛苦的根源。正是因為情緒如此重要,現在人們才會越來越注重情商的培養。該如何更為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呢?情緒管理能力就像其他任何能力一樣,是需要花時間培養的。
  • 你最需要的是「情緒覺察」
    凱叔說kaishushuo情緒,其實沒有好壞之分。重要的是能覺察到自己的情緒,保持對自己、對孩子狀況的清醒覺知。在這樣的基礎上去解決問題,我們和孩子之間還會有什麼問題呢?如何自我覺察情緒?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特別是產生了強烈負面情緒的時候,要想冷靜地解決問題,學會對自己的情緒進行覺察,變得非常重要。那麼什麼叫覺察呢?覺察,就是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注意自己在做什麼。比如我覺得孩子不可理喻的時候:我是生氣的嗎?我身體哪裡有緊張?有沒有不舒服?
  • 覺察情緒是控制情緒的第一步
    很多人是覺察不到自己的情緒的,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比如你和老公吵架,跟孩子發火。當時肯定是血往上湧,心都要從嗓子眼蹦出來了,很多人甚至氣的臉色發紫,嘴唇直顫,渾身哆嗦。這些都是覺察不到情緒,成為情緒的奴隸的表現。通過靜坐練習,我學會了覺察情緒,覺察情緒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對控制情緒有很大幫助。只有你發現了你在生氣或者陷入某種情緒,才會開始想要跳脫出來。剛開始可以坐幾分鐘,耐著性子練習,慢慢把靜坐的時間拉長。
  • 自我覺察,時刻覺察自己的情緒,成為自己的觀察者
    覺察在回到教練狀態的途中什麼在阻礙我,關注它、轉化它。 阻礙駕馭內在世界的四個元素:1、自己覺察。如果你沒有自我覺察,你就是一個受害者,就是一個被編程的人。你能覺察自己我在說怎樣的話,我有怎樣的感覺,它是如何影響我的。
  • 注意力家庭管理辦法家長讀本 精選章節九:ADHD家庭情緒管理
    如果這些情緒過於強烈,或者處理不當,常常會引發夫妻衝突、親子衝突,進而導致整個家庭無法理性而有效率地解決ADHD給孩子和家庭帶來的系列困難。本節,試圖讓家長學習如何通過覺察、評估、暫停、反思和溝通五個步驟來應對和處理這些常見情緒問題。
  • 總是吼完孩子就後悔,避免「死循環」,家長要學會「情緒覺察」
    二、不懂"情緒覺察"的家長帶來的負面影響 不懂"情緒覺察"的人不僅僅會對本身產生不好的影響同時也會對身邊人的情緒產生一定的影響。 家長如果不懂得"情緒覺察"不僅僅會對自己的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還會對孩子的產生消極的影響;因此家長更加需要學會"情緒覺察"。
  • 孩子為什麼有這麼多情緒?父母5步情緒訓練法,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第一步、父母親要覺察到孩子的情緒覺察的第一位是爸媽要覺察自己的情緒。如果父母要做孩子的情商教練,父母對於自己的情緒覺察非常重要,要先關注和察覺自己的情緒:孩子這麼做,我生氣了,接下來我要先平復自己的心情,讓自己心平氣和一點以後再開口去跟孩子互動。
  • 管理情緒四步法
    1.第一步:覺察情緒在消極情緒產生的時候問自己:我怎麼了?我現在是什麼情緒?我的身體有什麼反應?情緒通常會給身體帶來相應的感覺,譬如憤怒時,臉可能是發燙的,心跳加劇;恐懼時,身體則可能是緊縮的,而喜悅之時,身體變得舒展。
  • 覺察自己,覺察他人的情緒(散文 心理篇)
    文/怡心理(原創)覺察,是一種能力。覺察自己的身心處於什麼狀態,愉悅還是憤怒,沒有能力覺察自己的人,自然也沒有能力覺察他人處於什麼身心狀態,所以覺察自己是基礎,也是根本。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一些人會在一些特定的場合說一些不合時宜的話,別人的臉色都變了,已經陷入了尷尬的氛圍,ta仍然自顧自的眉飛色舞……這樣的場景,我想幾乎每個人都遇到過,對別人的言行,表情沒有覺察的能力,這樣的人我想沒有人會喜歡。我認識的一個女人,經常愛跟別人開玩笑,是一名老師,在大家的眼中屬於能說會道的那種類型。
  • 解惑系列1:職場上需不需要有自己的情緒?該如何做好情緒管理
    我覺得自己還是之前的那個自己,內心裡情緒依然十分飽滿,依然直來直往,如果說變化,那變的應該是對情緒的覺察和悅納的心態。所以,職場上需不需要有自己的情緒呢?答案是肯定的,要!但是情緒不要都寫在臉上,要進行適當的情緒管理。
  • 如何正確快速地覺察自己的真實情緒?|羅清軍
    什麼是情緒的覺察?通俗一點講,是自己當下情感的自我認識。此刻的你是快樂?還是悲傷?抑或是憤怒和恐懼。你是否能夠準確覺察自己的情緒呢?每個人都想要做到情緒管理,想要控制那些不好的情緒,想要培養良好的心情。
  • 不做抓狂的父母,掌握情緒管理四步法,拿回情緒的主動權
    父母是最愛孩子的人,但如果沒有管理情緒好的話,可能會變成傷害孩子最深的人。所以,管理情緒是每位家長的必修課。>1.第一步:覺察情緒在消極情緒產生的時候問自己:我怎麼了?我們可以微微閉上眼睛,覺察我們的情緒:我感覺到胸口悶悶的,好像有塊大石頭壓著,壓力很大;我感覺到我的手在發抖,很焦慮;我感到很放鬆。很愉悅等等。覺察了情緒以後我們要怎麼做呢?
  • 覺察你內心的情緒,創造美好人生
    第一階段:自我覺察。覺察的對象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內心狀態在每一次情緒升起時,覺察自己正在害怕什麼,內心有著什麼擔憂。情緒背後,往往都指向一個最深的恐懼,是那個恐懼被他人觸發,使得我們開始害怕,開始延伸出許多憤怒、傷心、緊張的情緒,然後才會驅動我們做出某些行為,以預防我們害怕的事情發生。那份恐懼,多半源自過去的傷痛,是需要療愈的。也許是今生早期童年的;也許是前世的經驗,我們並不記得。無論是否記得恐懼的根源,都可以進行療愈,幫助恐懼釋放。
  • 兩車鬥氣一個醫院一個牢房,聊聊覺察情緒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
    我想的是,如果當時其中有一個人,能覺察到自己的情緒,作出適當的反應,那麼,這場悲劇可能避免。我們需要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因為情緒就像是我們的底層作業系統,比如手機上的蘋果、安卓系統,而我們所學的知識、習得的能力,就像是手機下載的各種APP,試想,底層作業系統崩潰或卡頓了,那些APP還能派上用場嗎?
  • 5步,助你與孩子順利達成共情,解決情緒問題
    第一步:覺察到孩子的情緒。父母們想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必須對情緒有所感知,首先要對自己的情緒有所感知,其次才是孩子的。父母們不需要很善於表達自我,不需要有失控的感受,一樣可以對情緒有感知的能力,這種能力正是教會孩子學會情緒管理的基礎。
  • 自我關懷從覺察情緒開始
    學會與情緒相處是一門學問,人一旦陷入負面情緒中出不來,便會加重自己的心理負擔,壓抑,憤怒,自卑,退縮,恐懼多種情緒交織,找不到正確釋放的出口,極易導致心理疾患。心理助人者幫助來訪者學會自我關懷,從覺察自己的情緒開始。
  • 「原創」情緒管理講座
    我們在拉唯情商與康橋國際學校聯合舉辦了一場講座,拉唯情商給大家帶來了情緒管理講座,主講人樊理姐姐分享了如何管理孩子的情緒和自己的情緒。有家長認為是家長們該情緒管理,也有家長認為是小朋友的情緒管理。情緒管理其實是家長和成孩子,共同需要去做到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是家長。我們拉唯情商一直實行著同步雙軌課程,我們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在跟家長溝通怎麼去教導孩子。
  • 身處疫情,我們如何覺察和調節自身的情緒?
    不知道你有沒有覺察到,我們這些天出現了各種不同的情緒。與病毒一樣,情緒也可以傳染和感染。這是指根植於我們深層次的影響我們情緒的參數。2. 情緒對我們有什麼影響?情緒是一種能量的源泉,它帶給我們能量。就像核能和水能一樣:如果我們很好地覺察它們,利用它們,它們就是真的能源。但如果我們不了解,也沒有技術去管理和調節他們的話,它們可能會變成災難。
  •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管理自已的情緒,遠離叛逆?
    大人的情緒都如此難以自控,何況是孩子,他們對於情緒更不會處理與表達。所以孩子的情緒我們應該用三步來處理。第一步觀察與識別,第二步接納與認同,第三步支持與相信,當我們完整的做完這三步,我們孩子的情緒問題就得到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