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栖木匠「宮崎駿」 雕琢出愛情最美的樣子

2020-12-20 浙江新聞

鄭爸做給鄭媽的髮簪。

蛐蛐籠:小時候在塘栖,大家喜歡鬥蛐蛐玩。比較考究的人家會用這種蛐蛐籠。鄭爸做了一隻古箏造型的小木籠,頂部凸起的三塊木片可以抽出來,左右兩邊各放一隻蛐蛐,抽掉中間那塊板就開鬥了。

七夕節,鄭爸做給鄭媽的項鍊。

鄭爸做給鄭媽的兩把木劍。

鄭爸鄭媽老家家具的微縮版。

  浙江在線1月1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施雯 王璐)24集,每集短短3分鐘,一部叫《爸爸的木匠小屋》的紀錄片最近開始走紅網絡。它講述的是一個曾經是木匠的爸爸,在漫長的歲月裡,怎樣用愛為妻子為女兒親手製作出一件又一件精美的木藝手工。在女兒的眼裡,父親對母親的寵愛,就是為妻子純手工打造的木藝生活。

  這部紀錄片的導演是個杭州姑娘,叫鄭若行,現在在上海創業。

  片子主角就是她的爸爸,叫鄭安全,年少時在老家塘栖做過木匠。今年61歲有餘,與鄭媽媽婚姻32載,實打實的寵妻狂魔一枚。他從年少就愛捯飭木匠活,最喜琢磨些浪漫木器送給妻子,鄭媽媽身邊的小物件幾乎全是他親手做出來,件件真心,千金不換,一做,就是一輩子。

  在豆瓣上,網友們為它打出了9.1的高分。「好羨慕被鄭爸寵愛著的鄭媽,也羨慕導演有這麼一個好爸爸!」片子在網上播出後,圈粉無數。大家還發現,酷酷的鄭爸爸,居然還和日本著名動畫導演宮崎駿撞臉!

  由於網友們呼聲太高,本來已經殺青的《爸爸的木匠小屋》決定開拍第三季。

  近日,記者來到杭州城中他們的家,見到了這位塘栖木匠爸爸,還有人人羨慕的鄭媽媽。

  為女兒,撿起荒廢已久的手藝

  女兒是學電影的,從香港浸會大學畢業後,留港工作過,結婚後在上海和同學開了家傳媒公司。最初接到女兒的拍攝邀請時,鄭爸爸並未多想,做木工是自己擅長的,無非就是照著傳統的做做凳子之類的。但他沒想到的是,女兒對他的要求是打破傳統,要和節氣掛鈎,每個節氣發明一樣作品。

  「讓我做木工可以,但要跟節氣掛鈎,這有點難。」鄭爸說。

  片子開拍時,是芒種。

  女兒說,爸爸,你可以做只鳥窩。於是,鄭爸做了一隻可以拆卸的鳥窩。鄭媽媽說,真可愛。

  「要不是她讓我這麼做,我是不會去做這些東西的。」爸爸嘴上這麼說,行動卻截然相反。

  重陽時,女兒建議:「爸,你就做個拐杖得了。」

  「拐杖,也太沒意思了。」鄭爸冥思苦想,敲敲打打了兩天,居然把拐杖做成三折式,打開就是一個小板凳。

  快七夕了,爸爸又削了六根小木棍,交錯穿插成項鍊,送給鄭媽媽,簡單而美麗。

  片子要收尾時,女兒說,爸爸做個有機關的東西吧。於是,鄭爸又絞盡腦汁,做了個讓人猜不透的密碼盒。最近,鄭爸又開動腦筋,把密碼盒升級成了四位數。他悄悄告訴記者:「密碼的設置,其實利用的是榫卯結構。」

  退休後的鄭爸,要籌備拍第三季《爸爸的木匠小屋》,還要開課教年輕人學木工,比從前更忙碌。鄭爸下過鄉,後來參加工作就不再做木匠了。閒來做點小手工,只是他的業餘愛好。

  2018年,61歲的鄭安全退休了。

  因為女兒的片子,鄭爸成了網紅,現在還時不時開木藝課堂,教年輕人學木工。「木匠這個行當,年輕人不願意做。我想,太傳統的東西,可能年輕人不喜歡,就想著要改變,做點大家喜歡的。」鄭爸說,他最欣慰的,還是片子播出後,許多80後、90後告訴他,自己也想學做木工了。

  他們的愛情,是純手工打造的生活

  鄭爸來杭州30年,但他覺得,塘栖才是自己魂牽夢縈的家,「古鎮水北街上的老房子很小,我們正在裝修,打算要搬回去住。」

  他們在杭州的家,處處是記憶的氣息——臥房掛著兩人當年的結婚照、女兒五六歲時的家庭合影以及結婚十年紀念照。

  打開客廳的櫥窗,鄭爸比較得意的,還是自己鼓搗的小木藝,「塘栖老房子裡的家具,她(鄭媽)很喜歡,可惜帶不來杭州,我就仿製了一套迷你的。」

  「我老家是餘杭五杭的。那會兒,家裡要做套家具。」鄭媽回憶,「他17歲時,來我家做木匠,吃住了一個月。我當時覺得這個木匠人挺聰明的。」

  後來,鄭爸下鄉去了崇賢,之後又回塘栖工作。鄭媽讀完書,卻去了杭州上班。那個年代,交通不便。兩人談了十幾年戀愛,卻沒在一個地方待過。鄭爸只好寫了無數封信,寄給心愛的人。

  鄭爸30歲的時候,終於和心愛的人結了婚。塘栖水北街的老宅,就是兩人的婚房。當年,房間裡的家具,每一件都是鄭爸設計、親手打造的。

  家裡的雨傘架、檯燈,還有很多送妻子的小玩意,都是鄭爸的手作。鄭媽拿出一根「老頭樂」,「你看,他做的東西,就是和別人不一樣。人家的都是有齒的,他做這把沒有齒,更好看,用起來也更舒服。」「這個中國結形狀的東西是被撣。我們家的被撣壞了,他就做了這個給我用。」鄭媽笑著說。

  40年前,鄭爸初識鄭媽時,送給她一把親手做的木劍,因為她喜歡舞劍。幾年前,鄭媽退休了,鄭爸做了一把更輕盈的木劍送她,劍柄上是妻子的生肖——狗。「還有他給我做的髮簪,真的很好用,上面還有一隻小狗,很可愛吧。」鄭媽如數家珍般介紹著鄭爸的手工,眼裡滿滿地都是愛意。

  不過,這麼多有設計有造型的作品,都是鄭爸廢物利用,用家裡裝修剩下的地板料做的。

相關焦點

  • 宮崎駿「收官之作」《起風了》,描繪出最美好的愛情何種應有的模樣
    影片將現實中的真實人物作為故事主角,講述了一個執著於夢想、執迷於愛情的動人故事,彰顯了宮老的現實主義風格。二郎的夢想與愛情動畫電影《起風了》改編自宮崎駿的同名漫畫,該片講述的是日本零式戰鬥機開發者堀越二郎年輕時候的故事。
  • 最美愛情的樣子,就是我在鬧,你在笑
    圖片來源於網絡相信剛開始很多人都不看好應採兒跟陳小春的結合,這兩個出了名的脾氣暴躁的人怎麼可能會和諧相處?圖片來源於網絡這大概就是最美愛情的樣子了吧?我在鬧,你在笑。我毫不掩飾對你的愛意,而你也毫不掩飾對我的寵溺。
  • 有一種夏天,是宮崎駿動畫裡的樣子
    ▼有一種夏天,是宮崎駿動畫裡的樣子藍天、白雲、綠樹、青草,和迎面吹來的海風樹蔭、西瓜、美食,拿在手中的冰激凌清澈的小河邊,和小夥伴騎著自行車笑著經過很多人第一次看宮崎駿的電影是《千與千尋》,而電影教會我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離別。
  • 杭州到塘栖的指路牌上有兩種拼法-塘栖 塘栖中學...
    「塘栖」的「棲」字到底讀「qī」還是「xī」?詞典上沒寫。  杭州到塘栖的指路牌上  「棲」的拼音各不同  昨天下午,我從杭州出發去塘栖,一路上,車載GPRS導航儀說到塘栖時,都提示念「Tang Qi」。但沿途指路牌上的「塘栖」拼音,有的寫「qī」,有的寫「xī」。
  • 《哈爾的移動城堡》隱藏著宮崎駿的夢想,自由和愛情
    在宮崎駿的大部分作品中,經常提到兩樣東西,一個是自由,一個是愛情。關於自由,在很多宮崎駿大部分動畫電影中都能體現出飛行這個特點,這說明宮崎駿對飛翔有著不一樣的執著,比如《起風了》和《天空之城》、《紅豬》等作品。其次,在宮崎駿的動畫電影中還體現出另一個方面,就是愛情。
  • 《父母愛情》:相向而行的長途跋涉,走出了婚姻最美的樣子
    《父母愛情》是軍旅女作家劉靜於1993年發表的一部中篇小說,小說以父母的第七個子女老七的視角寫成,講述了父親秦德福和母親安傑幾十年相伴的婚姻故事,在父母的婚姻中有互相的妥協、有生活方式的磨合、有突發事件的危機、有兒女終身大事引發的家庭地震……父母兩人就在這些吵鬧磕碰中走出了婚姻最美的樣子,相濡以沫白首偕老。
  • 尋味之旅 蜜憶塘栖浙江杭州餘杭塘栖舉辦第二屆蜜餞文化節
    本報訊 (記者鮑小鐵)浙江杭州近日舉辦餘杭塘栖第二屆蜜餞文化節,主題為「尋味之旅、蜜憶塘栖」,旨在宣揚塘栖蜜餞悠久的歷史文化。此次文化節由余杭區蜜餞行業協會主辦,塘栖商會協辦。中國焙烤食品糖製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蜜餞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張斌、餘杭區副區長葛建偉、塘栖商會會長朱寶松及36家蜜餞生產企業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採購商、經銷商參與次活動。文化節開幕式上,餘杭區蜜餞行業協會會長蔡加庭介紹了塘栖蜜餞的發展歷程和對未來發展的展望。
  • 《百歲之好一言為定》是我見過愛情最美的樣子
    《百歲之好 一言為定》甜蜜收官了,從校服到婚紗,讓我們見到了青春愛情最美的樣子。這段故事是一個「好學生+壞孩子」的開局,他們共同努力與成長,最終收穫了美好的結局。1、約定: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再次遇見你因為家裡的變故,蔣正寒從「學霸」淪為「學渣」,一個人抗下了家裡的重擔,到處打零工賺錢,幫家裡還債,幫爸爸籌手術費。
  • 我能想到愛情最美好的樣子是:歲月靜好
    最美好的愛情是是山間的風、是清晨的雨、是彼此相識一笑;是生活裡、生命裡那些堅固的存在,無法撼動,溫暖著我們走過一輪又一輪的歲月,成為我們的底氣;最美好的愛情是
  • 嗯哼:我見過愛情最美的樣子
    可是,當愛情來臨的時候,誰也擋不住幸福的模樣。通過後面多次的交流,兩個人慢慢熟悉起來。後面,也就自然而然的走到一起。當兩人在一起的時候,面對他們的是質疑,當時就連霍思燕的好姐妹秦嵐、甘薇等人都不看好這段愛情,質疑到,「杜江是剛畢業沒多久的大男孩,兩個人還是姐弟戀,我們都懷疑這事靠譜嗎?」
  • 宮崎駿,到底有沒有說過這句話!
    宮崎駿老師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當然,也是我的最愛!《千與千尋》、《龍貓》、《天空之城》、《幽靈公主》、《風之谷》這些耳熟能詳的作品早已成為經典。我翻遍宮崎駿老師的書,並沒有發現有這麼一句話。也許是宮崎駿老師說的話都太經典讓我們迷戀萬千,也許是他的說而不載。但也有人認為那是張愛玲的一首詩。畢竟,比起宮崎駿,張愛玲更婉轉幽怨。——總之,這段話暫無定論。我們也不想搞個一明二白,只要讓我們的心靈醉過、暖過就好!
  • 宮崎駿心中的慰藉成就了哈爾的移動城堡
    有人說,《哈爾的移動城堡》是宮崎駿眾多作品中較為平庸的一部作品,但我卻不以為然,我認為這部作品是迄今為止,宮崎駿最為深刻的作品。《哈爾的移動城堡》和宮崎駿以往通俗的敘事風格有所不同,這部作品從開端到結尾隱喻鋪天蓋地,情節也十分跳躍,充滿著跨時代的想像力。
  • 重溫宮崎駿勵志語句,走進溫暖動畫世界
    80年前的今天,世界著名動畫大師宮崎駿出生。《風之谷》《天空之城》《幽靈公主》《千與千尋》《龍貓》《哈爾的移動城堡》……在近60年的從業生涯中,宮崎駿創作了幾十部經典作品,陪伴我們度過了漫長歲月。 宮崎駿的作品具有豐富的想像力,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個奇妙而美麗的世界,影響了一代代動畫人。
  • 再看哈爾的移動城堡,宮崎駿最美的動畫精美圖片獻給大家~
    哈爾的移動城堡肯定是宮崎駿最美的童話王子,滿足我們所有的需求《哈爾的移動城堡》不是典型的宮崎駿風格。如果說新海誠作品是精緻,那麼宮崎駿就是清新。看過新海誠的作品比如你的名字在看宮崎駿的電影就覺得宮崎駿的更加清新,千與千尋的寧靜的海洋上緩緩行駛的電車到龍貓的夏日,吃黃瓜和新鮮的蔬菜,即使是幽靈公主裡面兩個種族的戰爭也不乏森林的優美描寫,而《哈爾的移動城堡》玩的是歐式風格,沒有見到任何這方面的刻畫,有風景描寫,比如那一片花海,但不像宮崎駿的自然風格。
  • 園丁還是木匠——高手父母和普通父母的區別
    它不是做木匠活,誓要將孩子按照明確的模樣去雕琢。相反,為人父母就像在園子裡種花,旨在為孩子提供一個健康、強大、多樣的生態系統,讓他們自己創造具有無限可能的未來。反觀現在,更多的家長都是以木匠的形式在養育孩子,只想著做出符合自己心意的作品,而沒有園丁的心智,用耐心去設計一座可以自行生長的花園。我們要想明白,我們養育孩子究竟是為了什麼?為了光宗耀祖?為了以後養老送終?還是為了自己的面子?
  • 任志強改行做「木匠」,首部作品賣了50萬
    「大炮」變身「木匠」半年前的一天,潘石屹約幾位企業家朋友吃飯。席間,他抱出一個木雕,告訴大家:「這是任總(任志強)今天的作品」。變身為「木匠」的任志強(圖片來源於潘石屹微博)在座的一下就驚著了。據當天在場的董國強回憶:這件木雕作品,是用廢棄的木條,堆出一座孤山,峭拔嶙峋,冷峻雄偉。董國強是書法家,也是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任志強的木作能讓他感到吃驚,說明老任在創作上還是有些想法的。
  • 老木匠俗話:"大木匠的斧,小木匠的鋸"啥意思?大小木匠的區別
    中國的木匠在人們的記憶中一直是一個神奇的職業,他們可以將木頭製作成各種巧妙美觀的樣式,可以把普通的木頭雕刻成不普通的樣子。更神奇的是他們可以不用一根釘子就將木頭的各個部分連起來。在中國更有句老話說:用釘子的木匠不是好木匠。
  • 《一年生》大型虐狗現場,鋼炮和暖暖是我見過愛情最美的樣子
    我們的暖暖和鋼炮,甜甜的暖暖和鋼炮,雖然他們的故事結束了,但是暖暖和鋼炮的愛情依然是我見過愛情最美的樣子。鋼炮和暖暖這場因為相互較量產生的火花,因為無意中「偷窺」產生的愛情,一經開始就註定再也無法結束。大家都說,最先愛上的人就輸了,《一年生》第一部的時候我也覺得是這樣 ,鋼炮真的被暖暖吃的死死的。
  • 獨家評論宮崎駿:用善良與純真去對抗混沌的世界
    在畫面流動的美感上,宮崎駿幾乎在每一部影片中都會表現飛行與飛行器。如果說,這樣的愛好和宮崎駿童年有關(他的父親是飛機企業的),倒不如說,在宮崎駿的心裡,飛行的痕跡是世界上最美的「運動」。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宮崎駿的每部影片中都還會有蒸氣火車穿行的身影。
  • 木匠25年著兩部長篇小說:寫知青愛情 記錄歷史
    木匠25年著兩部長篇小說:寫知青愛情 記錄歷史   1日,本報刊發了《「小木匠」11年完成26萬字小說》的消息,報導了儀徵木匠蔣萬忠用11年的時間寫成了26萬字長篇小說《白羊山之戀》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