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備受矚目的歷史劇《大秦賦》評分已經降到6.2分。根據以往的表現來看,該劇的評分還有很大的下降空間。其實,6.2分在國產劇中並不算很差。可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大秦賦》的口碑相較於前作實在是慘不忍睹。
不過,這也是導演和編劇咎由自取,因為他們連整部劇的重點在哪都不知道。在最初宣發的時候,整部劇主題明確。以嬴政的成長為主線,講述他平定六國、建立我國歷史上首個大一統國家的故事。前面幾集也確實是圍繞著主線劇情展開的,幾位實力派演員更是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驚喜。
先來說說奇貨可居的呂不韋,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他可以堵上一切。都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呂不韋就得到了幸運女神的眷顧。他剛把寶壓在嬴異人身上,安國君就逝世了。嬴異人順理成章地登上了王位,而呂不韋也終於有機會一展拳腳了。
在得知自己即將翻身之際,哪怕是舉國哀悼也抑制不住呂不韋心中的那份喜悅,以至於出現了他喜極而泣的名場面。段奕宏憑藉自己的演技,給我們帶來了一場教科書級的表演。除了段奕宏之外,飾演嬴異人的辛柏青整體表現也很不錯,溫文爾雅卻不失君王霸氣。
憑藉一句「王命不可違,將士不可負,國事不可誤」,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辛柏青更是將觀眾們的情緒完完全全調動了起來,並帶入了劇中。只通過寥寥幾句臺詞,再加上眼神傳情,觀眾們就領略到了多種情感,這樣的感染力實屬難得。
這兩個重要角色在段奕宏和辛柏青的演繹下,層次和立體感十足,整個故事的背景也變得明朗起來。只可惜好景不長,整部劇的口碑急轉直下,評分更是一路暴跌。
先是張魯一的「強行扮嫩」就敗光了觀眾們的好感,之後他飾演的嬴政和呂不韋「公然搞基」更讓人不忍直視,哪怕是瓊瑤劇都不敢這麼拍。等到嬴政好不容易踏上正軌,嫪毐又來搞事情了。
在過去一周裡,「嫪毐什麼時候下線」還屢次登上熱搜,這倒不是因為大家討厭他。客觀來說,飾演嫪毐的葉項明演技並不差,但他的戲份實在是太多了,甚至有人懷疑他是帶資進組的。由於嫪毐和趙姬的感情線嚴重拖慢了進度,大家才迫切的希望他下線。
從《大秦賦》的設定來看,嫪毐和趙姬的私情本該一筆帶過。可編劇卻非要在這段情節中注水,還改了嫪毐的人設,使得嬴政在無形之中被邊緣化了。這種強行加戲的行為使得整體劇情與主線脫節,難怪會有觀眾質疑自己看的是《嫪毐傳》。
好不容易熬到嫪毐下線,嬴政解除內憂之後開始了統一之路,趙國那邊又開始加戲了。這就導致《大秦賦》明明已經更新到了60多集,嬴政卻還是一國未滅。別說荊軻刺秦王,哪怕是最後的大一統,恐怕都要通過旁白來給我們展示了。
總而言之,《大秦賦》爛尾已是不可避免的了。在嫪毐身上浪費了30多集,到了嬴政統一時劇情顯得緊巴巴的。奮六世之餘烈而統一天下,這本是嬴政一生中最華麗的樂章。如果《大秦賦》通過旁白敘述嬴政統一六國後就大結局,那真的會讓觀眾們感到悲涼。希望國產劇的編劇們可長點心吧!